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表征。女性不断地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撑起“半边天”。在美术创作领域也不例外,女性艺术家已成为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一支生力军,女性美术创作不断丰富着当代画坛,为其注入活力。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年轻一代的女艺术家开始将国际视野和个人视角结合,积极探索利用各种媒介表达自己对现实和人生的思考。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她们的创造活力,在国内外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
除此以外,女性艺术家崛起也表现在收藏领域。日前,由苏富比梅摩指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在2012至2018年间,男性艺术家作品重复销售的价格整体增加了8%,而女性艺术家则达到了惊人的73%,增速远超男性。
郑硕(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两生花 108×78cm 2018年 水彩丙烯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女性顶了“大半个天”表现尤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8年,以八大美院为主体的国内艺术高校本科和研究生入学人数中,女生占了63%。中国美院2018和2019级的本科生,女生占比接近80%,在南京艺术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统计中,女生占比72%;中央美院出现历史上最高性别差的是2017级本科生,新生共招录本科新生834人,其中男生255人,女生579人,平均比例为2:5。而在师范院校艺术专业中,这个比例更高。仅以湖南长沙师范学院为例,女生占了学生总数的80%。
女学生成为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类师范教育的主体,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是否为此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是继续无视男女心理差异、倡导无差异教育,还是正视男女生心理成长的不同特点,将“女性艺术”“女性意识”引入教学视野,引导女学生们坦然面对自身性别特质,及早摆脱“第二性”的焦虑,进而从中汲取艺术营养,扩大和提升自我的心灵空间和艺术格局。
湖南长沙师范学院教师付琴认为,教师职业中庞大的女性群体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其教育结果,而女师范生是濒危民间文化遗产中的强大的救助力量,做好地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时代赋予女性师范生群体的重大使命。“少年非遗”、“民间美术进课堂”、“将民间美术纳入高校课程体系”等等观念可能最终都会指向一点,即“女性师范生”的艺术教育。
陈牧甜 绿荫
120×120cm 2017年 布面丙烯
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和女性教师,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教师姚颖,非常关注女性艺术教育的发展。她认为女性相较于男性对艺术和艺术教育方面的视角和切入点完全不同,独特而有新意,她们的关注点往往更加柔和、感性,情感色彩也更浓于男性艺术家,对细微的感情把控也更加出彩。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女性艺术家,让其对未来的女性艺术教育充满期待。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郑硕认为,就女性艺术教育而言,随着时代发展,女性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重新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特征的艺术教育课程,同时也更需要着重提高女性的创造力、感知力、欣赏力的教育。另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女性艺术教育还需格外注意女性本身的特征,从构建指向性明确且具备灵活性的艺术教学模式、确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培养女性的创新意识等方面确立女性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力图打破传统艺术教育的局限,建构新时代女性艺术教育的新模式。
林上上(中国美院附中高二学生) 临王时敏山水图 58×40cm
而在天津美术学院的教师蔡猜看来,女性艺术教育,不一定非要单独拎成一个话题来说,人的内核非常多元,艺术从来也无关于性别。她更愿意直接地来看当今学生学艺普遍更需要提高什么。作为一个老师要意识到学生最需要提升的是综合素质。比如拥有一个开阔的眼界,掌握对信息的收集、解读、以及归纳的能力;拥有思考、解构、再创造的欲望;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当下整体局面的关注能力;增强学生对多方面文化的吸收等等,这样思维才能更开放包容,作品才会呈现更多的可能性。而作为女性教育者,蔡猜觉得还应该看得更细腻些,因为学生时期是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精神和敏锐观察能力的最好时期,老师们要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与世界观的形成给予更多的关注。
女性意识如何引入教学视野
近日,“存在:2019湖南省80/90青年女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在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由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女画家协会和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主办,240件参展作品从整体上展示了湖南省青年女艺术家的艺术成果和思考。
林上上(中国美院附中高二学生) 临董其昌山居图 58×43cm
为了给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们提供一个更为完整深入的学习机会,也为了就当下美术教育界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展览同期,主办方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与学者,举办了以“新美育·女性艺术创作与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
展览:回到院校,回到教育回到女性自身
2019年11月,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展厅里,一场“年轻”的展览正吸引着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批评家、美术教师们:宽敞的展厅中,包括国油版雕、综合材料诸多样式在内的作品在面貌各异中“和平共处”;文明反思、后工业文明、消费文化、思考生命、探究人性与身体等诸多主题在“自说自话”中产生交集……于各不相同中呈现共性,于独立的视角中展现共同的思考与探索。
张靖(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柿子树 水彩
“之所以做这个80、90后作品展,是希望给年轻艺术家创造一个展示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呼吁社会各界给予青年女画家更多的关注——女艺术家很优秀,也很边缘,但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敏锐,甚至优于很多男性艺术家。透过这个展览,我们希望能让大家看到青年女艺术家这个充满生机的生命体是如何艰难而倔强地成长的。”为了筹备这次展览,谢丽芳和她的青年策展团队付出了相当的心血:“从2014年开始,我们开始做了第一个湖南女艺术家作品展,迄今已经做了5年,出了10本书。做这个展览,也可以看作是对源头的追溯,一个源头,是回到院校,为青年女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另一个源头,则是回到儿童教育,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青年女教师思考,帮助她们尽快成长,从而为当下的教育现实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实践与思考:新美育与女性艺术创作的格局
研讨会的开始,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几位年轻教师,分别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做了汇报与分享。她们讲述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思考、感触与尝试,由于师范院校女生比例较高,因此她们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女性意识女性特质对于美术教学的渗透,这曾令她们困扰,却也成为她们做出新尝试的契机。
刘坚(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肖像写生 国画
“尽管科技已经将社会推进到大数据时代,但人们对于创新的认识、对于传统画种的接受,乃至对于创作主体心理特质的理解与尊重,仍停留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这也从客观上为造型教育与美术教育留出很大的探索空间。我们努力探索的,正是新美育理念如何与当下的教学现状发生互动。”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罗湘科代表教师们说出了他们的困惑与努力的方向。
这些鲜活的教学案例,尤其是蕴含其中的那种对于艺术、对于教育、对于女性身份与创作的真诚思考与大胆探索,在现场艺术家与学者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在一个以女性艺术家为主体的展览与研讨会上,“女性”“女性艺术创作”似乎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来自澳大利亚、曾经在欧美多个国家办展和从事艺术活动的帕梅拉·欧文说:“作为一个女艺术家,我确实是感到更多的困难——生活碎片化了、在创作中注意力被分散是常有的现象。尤其是我现在做的马赛克和公共艺术领域,更是很明显的呈现出男性主导女性跟从的态势。但即便如此,我也极少称自己为‘女艺术家’,更多的是‘艺术家’,这样反而会从男性的世界中得到更多尊重。”
“艺术不是性别问题,而是独创性问题。提出‘女性艺术’的称谓,是在‘男尊女卑’某种情境下,女性失去了话语权,成为历史中的边缘的人,为了走出边缘而不得不采取的路径。但作为女性自我,不必强调性别,只强调艺术的独创性。”著名艺术评论家陶咏白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一贯坚定而鲜明:“女艺术家在创作与教学的过程中,不必过分强调阴柔的女性意识,阳刚也可以是女艺术家的一个特质。女艺术家千万不要自我设限。”
在女性艺术批评家、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徐虹老师看来,“‘女艺术家’的称呼,更像是女性自我防卫式的宣言与身份认证,是她们的一种自我保护。当下女性艺术创作虽然取得相当显著的进步,但整体上仍然缺乏有分量的作品。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女艺术家对女性身份与角色的界定过于狭窄,不能从人类本源、从女性对于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担当起人类文明承续的宏大使命,那么女性的视野与格局不可能不宏大。”
也许是性格原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对“女性艺术”这一话题的看法,似乎更温和乐观一些:“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兴起,男女的同构性取代了单纯的女性主义,人们普遍达成共识:男人和女人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女性作为社会角色,其视角不能仅仅局限于女性性别自我,扩展视野、胸襟,才是女性艺术家创作拓展的方向。”
从强调到淡化,女艺术家与批评家们对“女性艺术”这一称呼的态度,事实上也折射出女性自身对于性别问题再发现的心路历程,以及面对依然坚固的男权社会时所感受到的身份焦虑。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女性艺术的提出,曾帮助艺术家们走出边缘,但在数十年后的当下,这种对女性身份的过分强化,反而让人产生女艺术家创作流于边缘的隐忧。在一个更强调公平自由与人性的社会中,有意地模糊自身的性别,或许恰恰体现出女艺术家们对沦为“第二性”的一种警觉。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有一句台词为人所称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其实,每一个个体的认知之旅,无不起步于“认识自我”——如果一个人连自身的性别都羞于面对、故意漠视,怎么可能去真正面对更广大的世界、理解更深沉的人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性别教育,实在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师们,率先做出了思考与尝试,针对当下教育现状,适当地将女性艺术、女性意识引入教学设计中,这种探索求真的锐气,值得每一个教育者为他们点赞。也许他们刚刚启程,但只要迈开步子,那条通向目标的道路,就已经在脚下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