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丹青谈周海婴摄影:拍照有男孩渡海远航的兴奋[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大双 点击 :

陈丹青谈周海婴摄影:拍照有男孩渡海远航的兴奋 | 艺术美文

郭沫若、许广平与侯外庐。1948年11月华中轮周海婴摄

善良的观看——谈海婴先生摄影作品

陈丹青

周海婴(1929—2011),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儿子,无线电专家,一生酷爱摄影。他曾说:“我确实想过当个专职的摄影工作者,可是最终还是钟情于科技。”

“周海婴早期摄影展”日前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集中展示了其摄影作品近200件,其中有近1/3作品为首次公众展出。《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1946~1956)》一书同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春天,海婴先生逝世了。看到讣告的第一念,我眼前不是暮年白发的海婴,却是1936年鲁迅过世才几天,海婴坐在父亲书房藤椅上的那枚照片:一个7岁的丧父的男孩。我有幸见过海婴先生三四次,斯文谦抑,典型老派上海人。末一回见他,是在2009年海婴先生摄影展宴席上,人很多,他不断从座中站起,接受敬酒,随口说几句自贬的笑谈,显然有老来头一次办展览的那份轻微的惶然。上一年,我被令飞兄领到海婴先生的木樨地寓所,老人家正为展事整理照片。他从书房出来,爽然坐下,上身凑近我,说是你看看哪些可以展呀——这一刻唤起我很久很久以前的记忆:小时候,上海中产阶层的父辈对孩子,常是这种男性的蔼然而大气——才看10余帧照片,我暗暗惊讶了:这莫非是另一套布列松式的上海摄影么?时在政权更替之际,海婴年方20岁。

鲁迅从文,自小酷爱画画;海婴专攻科技,终生喜欢拍照。说来并非虚妄而牵强:这对父子间有迹可循的遗传,是迷恋图像,敏于观看。

早在1904年,青年鲁迅即痛感于围观行刑的镜头,以至弃医从文:此事非仅关乎道德层面,更触及影像传播的文化命题。上世纪初,西方日后繁复万端的影像论述远未出现,直至90年代,始有域外学者取后现代意识专文剖析鲁迅此一公案中“看”与“被看”的多重关系和复杂隐喻,而鲁迅当初的痛感,早已经浓缩了80多年后的论题。他对影像传播的预见还见于20年代的一次谈话,说是日后教学必将介入幻灯(今称“多媒体教学”)。客居上海的鲁迅还是一位热心的电影观众,也喜欢拍照片,海婴诞生百日,一家人就打扮整齐,去照相馆。鲁迅的杂文几次谈及摄影,均有独辟的见解。

要之,鲁迅于古老的文字与绘画之外,格外瞩目新兴影像媒介。欧陆第一批洞见摄影从深处改变传播功能的文人,是19世纪的波德莱尔到上世纪二战前夕的本雅明。“五四”一代见及于此而有所阐发者,就我所知,似唯鲁迅而已,刘半农谈过摄影,究竟浅得多。今日中国已在数码影像时代,影像研究的译著很不少,据此而喋喋议论的本土文人渐渐多了,但如鲁迅般锐利而准确的直觉,还是罕见。

在鲁迅书信中,海婴好奇而顽皮。这位迟迟生育的父亲过早离世,再不知7岁后的男儿将有怎样的才志——世人,自不免将海婴永远认作鲁迅的儿子,这是他毕生为人的难——鲁迅当然想不到孩子日后成为无线电专家兼人大代表,更想不到海婴的热衷摄影,承续了父亲敏于观看、富于同情的天性。

青年海婴瘦而高,梳着分头,西裤马夹,是我幼年常见的上海富家儿模样。说海婴富家儿,不确切,他与母亲曾有过艰难时光,但晚年鲁迅的山阴路寓所,及后母子俩迁居的霞飞坊,均为中上阶层住宅区,直至“文革”前,那一带的老少男女走出来,便是这等气质与扮相:干净、入时,适度讲究,归于有教养的质朴。新中国成立后,母子俩成了高干阶层,青年海婴一脸的单纯而无辜,正是当年典型的名流子弟。

陈丹青谈周海婴摄影:拍照有男孩渡海远航的兴奋 | 艺术美文

李济深将军。1949年1月沈阳周海婴摄

在上海,在相对宽裕的知识家庭,海婴10岁即摆弄半导体和照相机,再自然不过——五六十年代和整个“文革”期间,一个少年人拥有自己的照相机,百千之中不及一二——可喜海婴终生葆蓄这份业余爱好,不事声张。相较父亲高度自觉的书写生涯,海婴拍照,毫无野心,他甚至不曾设想这堆胶片的珍贵:这是潜藏摄影自身而被时常错失的见证价值,这价值,缓缓显现,有待岁月,关乎记忆,关乎记忆的淹没,或者缺失。半个多世纪过去,现在,这批照片捕捉的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大量细节,包括政权交替之际若干政治人物,成了那段历史的孤证。以下朱其的评语,允为中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关于新民主主义十年时期的影像都是公共意识形态或者国家主义的政治图像,迄今未曾发现过像周海婴拍摄的如此数量惊人的有关那一时期的私人影像。原因在于,当时拥有照相机的人群不是太多,而且一般也没有多少人会在新中国成立后选择歌颂主流之外的私人角度,来摄取宏观的“解放”市景下的众生相,即使有类似拍摄者,大部分照片亦在“文革”中被销毁。

朱其并且说:唯一能够与之并列的同期摄影,是1948年至1949年间法国人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在中国拍摄的伟大作品。或曰:一位法国资深记者与一位上海弄堂青年的照片,能够对应么?事涉影像,历史别无选择。而影像见证的雄辩,非仅定格于天才的“决定性瞬间”,同时,取决于历史的“决定性地点”:当1949年中共军队大举南下、民主人士群集北上,布列松与周海婴的镜头正对准中国现代史关键时刻;还是这两个家伙,紧握照相机,在解放之初的上海街巷穿梭游荡……这时,历史确实等候摄影者给出犀利精准的一瞥,但摄影者的“在场”,或许比“决定性瞬间”更具决定性——在当年航向东北的油轮上,我们无法确知有没有其他摄影人,但周海婴在。他不是记者,没有任务,是他母亲的随行家属,带着照相机:在甲板上,车厢中,会议间隙,没有人会拒绝鲁迅的公子为他们拍照,沈钧儒、黄炎培、马叙伦、郭沫若、侯外庐……都算是海婴的叔叔伯伯,他们看着他,如对族中的晚生。

相对布列松的锐眼和政治敏感,1949年前后的周海婴是位时代的处子;相较北上政客极度亢奋的群体性天真,海婴尤其是个处子:他对甫告诞生的新中国的热爱,等同年轻人的好奇,他的拍照的冲动,源自大男孩渡海远航的兴奋。再精明的职业记者也难获准跟随这趟秘密旅行,尤难接近当时作为高端政治筹码的名流,但海婴全程在场,坦然面对所有人,纯真地观看,然后摁下快门。而上海解放初期的摄影,是北上旅程那份兴奋感的自然调节:他回到自己的天性。他的观看,如镜头,对人对事,不存偏见,家人、亲友、邻居、小贩、乞丐、庆祝游行、夏季水灾、同学郊游……细心的观者如果留意照片中处处透露的好心情、和平感,及解放战争之后的生活憧憬,是因海婴正当恋爱:那幅构图舒展、意气欣然的自拍照——几位青年环绕着大树——正中间的女子便是海婴的意中人,她是那组照片里再三出现的“沪上三姐妹”之一,日后嫁给了周海婴——爱意、新中国,正当年轻,同时眷顾这位迷恋拍照的公子,如明丽的晨曦,照亮了海婴那一时期的全部照片。没有冲突、阴郁、痛感,也不见丝毫政治意识和宣传性。在周海婴的目光中,可见的世界是他的母亲及其长辈,是他生长的大上海,还有,他爱慕的人。即便是穷户与乞丐的悲苦相,也构成一张张望之善良的照片。

陈丹青谈周海婴摄影:拍照有男孩渡海远航的兴奋 | 艺术美文

打针。1949年上海周海婴摄

布列松的新闻摄影和周海婴的私人照片,分别留取了1949年前后的中国的真相。同一座城市,同样的市民,在布列松那里,我们看见时代崩解,政权的胜败;在周海婴那里,生活之流并未切断,战时的纷乱过去了,日后的政治严寒尚未到来,民国的上海,风神如昔。甚至在我60年代的童年记忆中,海婴拍摄的人物与弄堂,几乎未变:街坊邻居住满老上海市民,彩车上的肌肉男仍是游行队伍的看点,被路人围观仰望,殷实家庭的琐碎讲究和婚宴扮相残存着民国的余绪,宗教仪式已被禁止,我不记得儿时见过牧师与信众出入教堂,但始于1959年的饥荒年代,我家弄堂口也常坐着来自皖北饿乡的乞丐……是“文革”中断并扫荡了所有人的面目神情和生活方式。只消略一翻阅《老照片》系列,不算清末民初那一段,中国无数照片中人文样貌所呈示的裂变,始于1966年,其时海婴将届不惑之年,儿女成群,很少拍照了——晚年的海婴重拾摄影,有一幅胡风之子与胡风遗孀的家庭照:重聚的一瞬,隔代沧桑,鲁迅的公子拍摄了鲁迅的学生的公子。海婴早岁摄影的欣然纯真消失了,唯余老来的凝视——在海婴私人相册中,共和国初年的明快影像已是遥远的斑痕。

永逝的50年代,永逝的老上海。我猜,布列松会乐意看看这批照片,欣然核对他曾短暂游荡的这座城。由文学而著名的鲁迅嘱咐孩子莫做“空头文学家”,由父亲而著名的海婴,毕生谦抑,藏着自以为无用的“记忆”,未敢示人,以至不知其珍贵。这对著名的父子各自见证了嬗变的时代,两代之隔的言说方式,则分别选择了嬗变的媒介:在书写时代,因苦闷而呐喊的慈悲心,鲁迅以入木三分的文学描述清末民初的众生相;在影像时代,因善良而观看的好奇心,海婴悄然自喜,沉溺摄影,留取民国末年接连共和国之间的韶光。海婴先生过世了,他早就完成的遗作,就是我们有幸面对的这些照片。

毕生承受鲁迅的盛名,同时,长期被权力,也被公众,有意无意摈除在这份被剥夺、被掌控的文化遗产之外。晚岁,海婴从《我与鲁迅七十年》的书写中抬起头来,正视自己,并获得正视;暮年,海婴含笑拿出这份被他自谦为业余的、封尘60年的照片。有如一组迟迟告白的心事,一幕被隐藏的剧情,在这批意外出现的照片中,我窥见唯父子间才会牵连的内在理由。

我说不出这是何种理由。做鲁迅的儿子,难有作为,无须作为。临终前的海婴,竟是这样地带着一份自己的作品,回向父亲身边。

陈丹青谈周海婴摄影:拍照有男孩渡海远航的兴奋 | 艺术美文

胆量1949年。上海周海婴摄

相关文章

  • 溯岭南文明起源 留历史名城记忆[图文]
    溯岭南文明起源 留历史名城记忆[图文]

    考古发现书写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描绘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博物馆于2021年10月~11月联合主办了“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评选活动。昨日,评选结果出炉,广州百年考古的发展脉络,经由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

    121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饶秀光作品欣赏[图文]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饶秀光作品欣赏[图文]

    饶秀光简介1970年生于湖北大冶湖北理工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研究员九三学社湖北书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黄石书画院院长2022年,第四届中国粉画展2022年,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入会资格2021年,人民江山·瓷画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新文艺群体陶瓷绘画作品展2020年,第三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

    17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祝小兔:如何与当代艺术共情[图文]
    祝小兔:如何与当代艺术共情[图文]

    我来欧洲的理想,就是能看得懂艺术,往一件艺术品前这么一站,获得思考,被其震撼,而不是只能发出喜欢还是不喜欢,美还是不美的感叹……要是看懂艺术就能让生命意境高远,思维涤荡?如果这样说,那我肯定是撒了谎。当代艺术很难读懂,我承认。但一说看得懂艺术就被评价成装腔作势,一但说看不懂艺术,都怪在艺术家们伤风败俗,我又不同意了。没有触动心灵的作品,当然无法让人信服。如果有件作品让你内心颤动一下,那你会对它...

    61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20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姚智雄[图文]
    2020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姚智雄[图文]

    【艺术简介】姚智雄,男,1964年生。1999年曾进修于中國美术学院成教分院,学习山水和花鸟画。有幸得到浙江画界诸老师指导,艺有所进。现居广东汕头,自由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中美协、中国画学会主办的展览,2013年曾获中国画学会“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金奖;有作品发表于《美术》、《荣宝斋》、《国画家》等权威美术期刊;并為有关美术馆和画院收藏。得意不忘形文/王一汀日前智...

    185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中国画与古代建筑数千年来如何灵感互鉴[图文]
    中国画与古代建筑数千年来如何灵感互鉴[图文]

    明代沈周《寻找东庄》局部我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陈从周诞辰100周年,他的很多艺术观念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比如这句:“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数千年来的艺术长河里,作为二维平面艺术的中国画与作为三维空间艺术的古代建筑之间,的确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与“实”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伴相生,美美与共。中国古代山水画担当建筑效果图时,才达到繁盛;而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亦随山水的...

    154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重造”《阿诺菲尼夫妇像》中的服饰[图文]
    “重造”《阿诺菲尼夫妇像》中的服饰[图文]

    《乔凡尼·阿诺芬尼夫妇像》,扬·凡·艾克(约1380/1390-1441),伦敦国家美术馆《阿诺菲尼夫妇像》于1434年的由扬·凡·艾克绘制,是欧洲艺术史上争议最大的肖像画。人们对这幅画主题的猜测已经持续了数百年,这幅神秘的双人肖像背后有着广泛的讨论。卡罗拉·希克斯(Carola Hicks)和珍妮·格雷厄姆(Jenny Graham)最近概述了这些争论,之前在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的“扬·凡·...

    135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以墨画词---看李可染画《忆秦娥·娄山关》[图文]
    以墨画词---看李可染画《忆秦娥·娄山关》[图文]

    【艺术简历】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

    105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秘密花园》填得好也跟艺术关系不大[图文]
    《秘密花园》填得好也跟艺术关系不大[图文]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最近,一类以线稿勾边,画出花朵、昆虫、动物、建筑的形状,留白任凭读者自由填色的互动绘本,掀起了一片涂色热。不但“始作俑者”《秘密花园》在各类社交网站上不断“刷屏”,卖到一再脱销,而且同类图书如《动物王国》、《魔法森林》等也迅速冲上亚马逊畅销书榜单,紧随 而来的是售书网站将已经出版但沉寂多年的同类涂色书设立专区,以及国内出版社一大波类似图书的引进计...

    29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时珍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图文]
    李时珍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图文]

    李时珍款隶书立轴前几年在拍卖会上见过一件署“濒湖山人”的隶书立轴,下面钤盖朱文“李时珍印”,白文“东璧父”。画芯高47.5cm,阔27cm,画幅左下角钤有清代齐彦槐(1774—1841)的收藏印,朱文“彦槐审定”。当时曾与几个朋友议论过此件,共同的意见,此属于孤立品,原作者除本件外没有作品流传,缺乏参照物,且附属证据也不够充分,书写内容亦无证据显示与原作者存在关联性。但有收藏印章,书法风格也与...

    64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的真实与存亡[图文]
    艺术的真实与存亡[图文]

    黑格尔关于艺术可能衰亡的观点,与艺术作为生成物(product of becoming)的历史本质是一致的。在黑格尔把艺术视为某种终结之物的同时,又将其当作绝对精神的一个契机,这一似乎自相矛盾的事实与黑格尔体系的双重特征是完全一致的。然而,黑格尔的这一观点蕴含着一个他本人从未得出的结论,即:艺术的内容——按黑格尔所说也就是艺术的绝对层面——不同于存亡层面。可以想象,艺术的内容兴许正是艺术的致命因...

    84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在路上...[图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在路上...[图文]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在明确保障机制、严格依法保护、创新管理模式、创建和宣传品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怀化市位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有50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共有500余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00余人。怀化的非...

    15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关于沉浸式展的思考[图文]
    关于沉浸式展的思考[图文]

    “前沉浸式时代”之重启。六月的纽约,气温早已超过华氏80度,骄阳烈日之下,新当代美术馆的《无序重启》(Marta Minujín: Menesunda Reloaded)展览重现了阿根廷女艺术家玛塔·米努金(Marta Minujín)的大型装置作品《无序》(La Menesunda,英译Mayhem,有混乱、无序的意思),提醒着今天的观众这样一件“前社交媒体时代”的“沉浸式”艺术作品之存在。...

    191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何为真 何为假[图文]
    何为真 何为假[图文]

    张大千 仿石涛山水 西泠印社2017秋拍什么是真画?什么是假画?这些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这些不成“问题”的问题,却经常困扰着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与投资人,博物馆、画廊与艺术媒体也不时被卷入到真假画的讨论中,于是“什么是假画”的讨论既是老生常谈,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洛神赋图》《步辇图》《江帆楼阁图》等晋唐名画,早在明清时期已经被评为“神品”,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如果从真赝的角...

    190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良渚考古领队刘斌:诸多疑团待解 考古还在继续[图文]
    良渚考古领队刘斌:诸多疑团待解 考古还在继续[图文]

    良渚文化对其他地区的影响,良渚文化怎样传播等,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刘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考古遗址发掘领队。良渚古城重要考古发现和申遗的全程参与者。7月16日,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齐聚故宫“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这是10天前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良渚古城遗址首次大规模文物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考古遗址发掘领队刘斌随文物来到北京。他告诉记者,此次...

    112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东方精神,中国气质——浅谈童心田先生与他创立的“童体行书”(组图)
    东方精神,中国气质——浅谈童心田先生与他创立的“童体行书”(组图)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文明史始终伴随的是一部文字史。从伏羲画符到仓颉造字、从贾湖刻画到甲骨文,每一次惊天瞬间又都与河南这块神奇的土地有关。有文字就有书法艺术。从李斯到钟繇、从蔡邕到王铎、从宋体到王码………无一不是河南的骄傲。当代中国书坛繁荣昌盛,名家大家层出不穷。其中,有位从河南走出去的书法家显得极为特别,说特别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别具一格,他的行书被业内外公认是自成一派,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为“童式...

    6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