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画时间到画空间——关于雷子人的画[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小广 点击 :

画时间到画空间——关于雷子人的画 | 艺术美文

雷子人的作品

雷子人的画进入我的视野中是八年以前。当时他用的是雷鸣这个名字,和章剑等同届毕业的几个同学办了取名“入境”的画展,整个画展透露出一股清新的气息,当然学院里老师作品的影子还是比较重的。还有一个印象是他们几人都喜爱人物题材,但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都不是肖像画,毋宁说这些作品是带有环境景物的人物画。看雷子人从那以后的画,无论是表现田园风光与人物的关系,还是城市景观的流变,还是男女间永恒的情爱,还是今天为数众多的人体绘画和泥塑,一条线索是清晰的:在他步人独立创作的初期,记录如梦如幻的童年和青春,用城市化的环境因素的植人,以及概括化、简洁化的景物交代,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幻觉生成的留恋,是他作品中突出的特点,我们不妨说他这是在画时间。到了他进三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作品,有一个新的变化值得注意,那就是对具体景物的留念已经越来越淡化,而对画中人物的形体本身却越来越关注,而且人物形象在画中比例越来越大,我们也不妨说他这是在画空间。

任何绘画毫无疑问都是由空间平面组成的,其中对幻觉的营造又涉及到真实与幻象之间在空间上的距离,而对距离的体认是以情感为纽带的,这就不能不与诸如记忆、联想、移情之类的时间因素有关。八十年代末,雷子人进入中央美院读书,他所处的正好是新潮美术结束而新生代、政治波普和玩世写实风兴起之时,作为学生的他没能介入这些风潮。然而他的师长们所经历的毕竟对他有了影响:他不可能完全按照学院传统的绘画方式创作了,这是大环境使然,但他也不能步师长们的后尘,他必须走出自己的路。事实上,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不归之路:画面人物和景物的整体结构的工写结合、局部表现的工写结合,看似要克服传统写意绘画和工笔绘画各自的局限性,而且从画面本身的效果看雷子人的确做到了融合两者,但如果我们再仔细地看,我们总能觉得这种融合来得过于表面化,无论是消夏的郊外野游,还是护城河里的嬉戏,无论是采莲南塘,还是烟雨江南,景物的写意与人物的写实,以及画面环境的营造,少年顽皮的背后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沉闷、抑郁和荒诞。子人在自己的许多笔记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从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十分内秀的人,他对周围的环境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许多小事他都能小中见大,但每每到最后都落得如风筝般跌落的伤感。生活中如此,艺术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具有极强语言概括力和精神整合力的中国水墨画,在历史上是文人士大夫规避现实、讽喻现实的武器,而时代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语言媒介在表达当代社会丰富变化的时候,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他的年龄和步入创作的时机,决定了他的尴尬选择,决定了他要在记忆、经验和情感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艺术之梦,他犹如当年的那位哲人,站在岸上说:“逝者如斯夫。”

其实,在雷子人的作品里,还有一根不断的线索,那就是他在大学学习阶段掌握的西式素描的立体多角度观察方法。这种立体多角度的观察物体的方法,虽然在他创作的初期并未明显显露出来,但在近几年的创作中却大放异彩——他对中国画的创作的局限有了明确的认识:“就中国画创作模式而言,司仪性日渐明显,原始的本我的冲动被许多看似神秘的招数掩盖了,甚至偏离了艺术创作的固有特质,心性表现日趋萎缩,取而代之的多半有些粉饰意味。这表现在对主题选择的人为圈定,对笔墨的无端炫耀,对材质的过分夸张。”【注】他要重新发掘中国画的内在表现力。我们在他这几年的创作中越来越少看到他对水墨语言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时的尴尬和沉闷,而更多地看到一种自信,一种建立在对水墨语言的形体探讨上的自信。迈出这一步,他做了大量的准备,从泥塑的形体造型探索开始,从笔墨设色的浓淡干湿开始,从瓷器的烧造工艺开始。所有这一切,为他大胆地探索和表现中国绘画中人物的形体造型能力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我们注意到,当年那种散落的景物和不相干的相互关系,被扣之有声的人物形体的自由翻转和组合所代替,他们充盈着整个画面,相互拥抱或交叠在一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使整个绘画充满了材质的坚实度和厚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画的材质在表现物象物理质感上的局限性,近十几年来一直有被称为实验水墨的探索在进行,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雷子人以自己的方式对中国画的表现力做出了解答。从他的近几年作品中我们看到,中国画的表现力仅仅从笔墨的层层晕染或加入丙稀一类的颜料未必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物象,或许会有较好的表现空间。雷子人并没有把自己认定为水墨实验画家,但从他对人物形体的空间结构和造型表达的结果看,却在画面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既有笔墨趣味,又有形体的质感。

从意识到传统笔墨表达方式面对现实生活的荒诞和失落,到自觉地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中国水墨语言的表现力,脱落掉越来越多的情节和梦幻,愈发给人物对象本身以格外的关注,雷子人看似失去了许多现实的真实,其实却得到了更深一层的真实,一种绘画本身能否在当代生活中安生立命的真实。如果在随后的探索中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扩大这种真实的存在空间,使绘画本身重返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那将是中国画或称水墨画的再发展之日。

相关文章

  • 改革开放40周年题材邮品走热 收藏需要注意什么[图文]
    改革开放40周年题材邮品走热 收藏需要注意什么[图文]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我国的集邮文化健康蓬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各领域的展开,各大媒体纷纷推出特色专栏、专题深入报道,全国集邮文化巡回活动更是火热开启,全国各地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邮展也举办的如火如荼。随着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的开展,也让“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时政题材邮品成为最具热门属性的集藏品,时下相关题材邮品众多,集邮爱好者选择收藏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9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张大千:“中西通吃”[图文]
    张大千:“中西通吃”[图文]

    张大千(1989——1983)别名大千居士。下里巴人,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曾出家百日为僧,因得大千名。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传奇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通。世称“当代石涛”、“南张北溥(溥心畲)”、“南张北齐”(齐白石) 、“东张西毕(毕加索),可见其“中西通吃”,影响力之广。张大千本名张正权,据说因年轻时两次婚姻夭折,学业有成但前途不明,于是出家为僧、获赐法号“大千”,典出佛家经...

    128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复盘2019年春拍:瓷器市场里只有精品为王[图文]
    复盘2019年春拍:瓷器市场里只有精品为王[图文]

    波浪式的艺术品市场在2019年经历了较为激烈的跌宕,从年初的“破冰”的期待,到“中美贸易战”下的阴影。本季春拍中,拍卖行“求稳”的心态非常明显:一方面减量,控制成本,一方面尽力选精,保证市场成交基准线。(12家指标拍卖行:香港蘇富比、佳士得香港、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保利香港、中国嘉德香港、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诚轩、华艺国际、西泠拍卖)对于瓷杂板块来说,顶级私人珍藏在本季发挥主力作用...

    71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图文]
    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图文]

    作者: 金叶5月15日,中国嘉德“大观”夜场,古书画板块创出惊人佳绩。吸引全场眼球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其罕见存世墨迹《局事帖》从1.3亿人民币起拍,最终以1.8亿元落槌,2.07亿元成交,被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竞得。这个一尺见方、仅有124字(包括上款、日期)的《局事帖》,上一次亮相是在2009年的北京保利夜场,当时以1.08亿人民币成交;而再上一次的亮相是在1996年的纽约佳士得“...

    47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珠宝企业如何定价才能赢得市场?[图文]
    珠宝企业如何定价才能赢得市场?[图文]

    近几年,由于市场不景气,珠宝业也遇冷。很多珠宝企业为了能够抢占市场,分得一杯羹,纷纷通过压低利润空间来争夺中低端与大众市场,我们将之称为“价格战”。“价格战”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其主要内部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目的是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消化库存等。可以说“价格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不能...

    73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吕福海作品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吕福海作品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吕福海男1956年生于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七九年参加自卫反击战,从小喜爱书画,曾临习二主,赵孟顺,董其昌、任政、名家作品,绘画临习各派的名人画法,以小写意为主。2000年入青县文联书协会员,作品在县里多次入展入选,2005年参加沧州市《国欣杯》书画大赛中获优秀奖第一名,并入书,童年入沧州市书写会员,2014年参加北京军天书画院举办的书画大赛中《宁静致远》获金奖。2017年参加庐山杯...

    199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华民国九年十年袁大头成市场持续热点[图文]
    中华民国九年十年袁大头成市场持续热点[图文]

    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风起云涌,相较于近两年稍显低迷的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行情,今年的钱币交易要显得异常活跃,各版块的钱币精品迭出,珍稀钱币交易价格逐年提升,尤其是清末民初银元钱币更是异军突起,行情非常火爆,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成为钱币交易市场上的一个持续的热点。说起银元就不得不提到袁大头,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是我国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

    4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毕加索与《拿烟斗的男孩》[图文]
    毕加索与《拿烟斗的男孩》[图文]

    我迷上毕加索24岁的年轻之作《拿烟斗的男孩》(见图)之前,根本不知道,它在2004年5月5日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毕加索这幅粉红时期代表作《手拿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我迷上《手拿烟斗的男孩》,首先因为喜欢齐白石,先认识的这幅画中的东方元素:画中男孩背后的两束花,明明就是中国的水墨画。据说1956年,画家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去访时,毕加索就捧出5大本画册给他看,每册都有三...

    69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团结报》全国两会特刊整版刊发书法家熊晋章草作品
    《团结报》全国两会特刊整版刊发书法家熊晋章草作品

    2015年3月7日《团结报》全国两会特刊在其10版整版刊发了山西书法家熊晋的章草作品欣赏。熊晋是中华文化艺术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月楼艺术沙龙主持,山西前进画院副院长,山西名人联合会会员,山西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山西海外联谊会理事,山西青联之友联谊会员。《团结报》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办于1956年,是唯一由民主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30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盘点世界名画拍卖排名前十:高更画作拍出3亿美元[图文]
    盘点世界名画拍卖排名前十:高更画作拍出3亿美元[图文]

    塞尚《玩纸牌者》英国广播公司7日报道,法国19世纪后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的画作《你何时结婚》近日拍出3亿美元的天价。创下艺术品最昂贵价格成交纪录。这幅画作是高更在塔希提岛居住期间于1892年创作的,描绘了两名塔希提当地女性。这幅油画此前归瑞士收藏家鲁道夫·施特歇林所有,但他拒绝透露买家的信息。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这幅画作被卖给卡塔尔一家博物馆。媒体报道,因石油暴富的卡塔尔近年来斥巨资购买西方...

    9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方寸之间!博物馆中的说明牌[图文]
    方寸之间!博物馆中的说明牌[图文]

    墨西哥弗里达博物馆展签是一只猴子,因为弗里达喜欢养猴画猴与博物馆的空间以及博物馆展览中的诸多工作相比,说明牌只是“方寸之间”。正因为如此,说明牌在博物馆中一般都不会太重视,经常被忽视。尽管如此,说明牌在博物馆中却是不可或缺,因此,不可事小而不为。说明牌虽然事小,却关系到公众进入博物馆参观的基本感受和获得知识的多少,因为观众是通过各类说明牌来了解展览和展品的情况。在博物馆中,展品是多样而复杂的...

    172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关于汉风墨韵与彭城画派[图文]
    关于汉风墨韵与彭城画派[图文]

    李可染作品《牧牛图》“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暨彭城画派”作品展将于12月5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此次展览从挖掘徐州美术历史内涵、梳理徐州美术文脉以及徐州美术在东西美术交流中的特殊地位等方面着手,旨在呈现徐州美术两千余年的文化积淀,展现“彭城画派”的坚守与创新。展览分为五个专题:一是石上史诗·跨越两千年的遗产馈赠;二是百年先觉·徐州籍大师群体惊艳于中国现代艺术史;三是双星辉映·李可染...

    15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意在笔先”北墨山水意象表达[图文]
    “意在笔先”北墨山水意象表达[图文]

    “象”最早在《周易》中提出这个概念,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指现象或征象,《易传·系辞上》之“见乃谓之象”,“见象著名莫大乎日月”,以及《周易·小过·彖》曰“有飞鸟之象也”,均指现象;而《易传·系辞下》之“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则均指征象。这是“象”的最表浅和最简单的涵义;二指从自然现象中抽提出的事物的共同属性和征象,即事物的“共象”,亦被称之...

    19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收藏的魅力[图文]
    收藏的魅力[图文]

    明代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古玩收藏业界,俨然就是一个王国,汇聚了千百万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男女老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携带着美好的发财梦而踏足的。当然,货真价实的古玩,确凿是可以变出钱来的。因此,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王国混上二三十个春秋,既无镇宅之宝可以让蓬筚生辉,亦无最起码的数十万存款能够聊以自慰,甚而至于,竟然越收藏越穷困,自然便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了。毋庸讳言,奔发财而来的收藏...

    4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笔耕不辍,钟情翰墨,一睹张爱峰老师书画艺术之风采[图文]
    笔耕不辍,钟情翰墨,一睹张爱峰老师书画艺术之风采[图文]

    张爱峰,男,汉族,生于1969年,山东省临沂临港人。自幼喜欢国画,追求国画艺术的步履从未停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积垒造就了较强的创作能力,从而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闲瞬时间做到笔耕不辍,不断加强创作能力,耐心研究刻苦学习国画之精髓,深受广大学员及众人的好评,曾两次获得本地画展金奖和银奖。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入编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

    9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