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tristan 点击 : 993 次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讲座现场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载体,也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它既触手可及、生动形象,又年代久远、充满神秘。在每一件化石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对于化石的研究最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化石是解读生命和地球演化的钥匙。通过研究远古生命的化石,与现在的生命形态相对照,并且参考二者中间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我们就能够追溯到生命最初的起源和演化的线索。

先驱杨氏鱼:总鳍鱼真的是四足动物的祖先?

先驱杨氏鱼是原始的肉鳍鱼类,属名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而命名。现在世界上的肉鳍鱼是一个很小的类群,只包括两种空棘鱼和六种肺鱼。但在三四亿年前,肉鳍鱼是脊椎动物一个重要的大门类。这条鱼全身一共10厘米长,有一个2厘米多长的小头,在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高50多厘米的是它放大20倍的蜡质头骨模型。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中国古动物馆先驱杨氏鱼模型

先驱杨氏鱼化石的研究者是张弥曼女士,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也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2018年,凭借对杨氏鱼的重要研究,张弥曼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上世纪80年代初,“连续磨片制蜡模法”是CT技术出现之前学术界广受推崇的研究方法,是可以显示化石内部结构的先进技术。当时正在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进修的张弥曼运用该方法对杨氏鱼的头骨化石进行了复原。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张弥曼在瑞典实验室制作杨氏鱼的头骨放大蜡质模型

通过对放大模型的研究,张弥曼判定杨氏鱼口腔中没有内鼻孔。这一发现在当时全世界的地质学界和古生物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因为总鳍鱼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四足动物的祖先,但是四足动物是用肺进行呼吸的,因此四足动物的祖先必须要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这样才能使外面的空气顺利地进入肺部,保证动物对氧气的需要。张弥曼否定了扇鳍鱼类(总鳍鱼亚纲)有内鼻孔的传统看法,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扇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地位。后来的研究发现,原始的四足型动物——肯氏鱼和东生鱼等,才是四足动物的最近祖先。

拉蒂迈鱼:为何它被称为“活化石”?

拉蒂迈鱼是20世纪极具戏剧性的科学发现之一。1938年12月23日,博物馆馆员马乔里·拉蒂迈(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在南非的东伦敦海港发现渔民打捞上一条奇怪的鱼,它的鱼鳍具有肉质的柄,与她过去见过的鱼都不一样,然后她就绘制了草图寄给了正在外度假的博物馆鱼类学家詹姆斯·史密斯(J。 L。 B。 Smith)教授。教授一眼就辨认出它与早已灭绝的空棘鱼化石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它是典型的“活化石”。“活化石”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活”,即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然后是“化石”,代表了一种非常古老的形态,经过漫长的时间仍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它的祖先在几亿年前就长这个样子。空棘鱼属于肉鳍鱼类,最早的化石见于距今4.1亿年前的泥盆纪早期地层,过去认为它们到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就已经灭绝了,却不曾想会突然现身在南非。为了纪念拉蒂迈小姐的重大贡献,这条鱼被命名为拉蒂迈鱼。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深海中的拉蒂迈鱼

拉蒂迈鱼有8个鱼鳍(2个背鳍,1对胸鳍,1对腹鳍,1个臀鳍和1个尾鳍)。除第1背鳍外,其余7个鳍均为肉质的鳍。中国古动物馆的讲解员们会在介绍它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吃一般鱼的时候,鱼鳍上没什么肉,用嘴嘬一下就扔了;但如果吃的是拉蒂迈鱼,吃鱼鳍的时候就有吃鸡腿的感觉了(虽然它的肉并不好吃,不然渔民也不会对其视而不见)。在它的1对胸鳍和1对腹鳍内部发育有骨骼,这其中便体现了进化的过程。进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的改变,如果拉蒂迈鱼长了3对肉质鱼鳍,现在我们看到的四足动物极有可能就是六足动物,我们人类可能会多出一对手臂。其实人类就是超级改进版的鱼,人类是从鱼演化来来的:我们用胸鳍翻动书页,用腹鳍四处走动。当然人类的演化史还可以继续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细胞。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拉蒂迈鱼标本

中国已知有6-7条来自非洲的拉蒂迈鱼标本,中国古动物馆展出的是其中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一条。这件标本是科摩罗政府于1981年3月赠送给我国的。当初科摩罗的首脑来中国访问,说“我们是一个非洲国家,物产比较贫乏,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们当礼物的,要不送你们一条拉蒂迈鱼吧”,结果就送给了中国5条拉蒂迈鱼,分散在中国的不同地方。拉蒂迈鱼生活在海底200米深的地方,成年个体可以活到80-100岁。它在海底的时候身上发着蓝光,死去之后到了博物馆的标本馆就变成黄色了。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我国发行的世界首枚印有恐龙的邮票

禄丰龙:为何它被称为“中国第一龙”?

禄丰龙的全称是“许氏禄丰龙”,大概身高有2米多高,全长5米多长,属于早期蜥脚型类恐龙。1958年,中国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三枚古生物纪念邮票,其中一枚就是许氏禄丰龙的骨架和复原图,而这枚邮票也是全世界公开发行的第一枚恐龙邮票。它的研究者是前文所提到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龙”,首先是因为它是中国已知时代最早的恐龙,它生活在距今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体型比晚期的蜥脚类恐龙小,能够两足行走。它们可能生活在湖岸或沼泽地区,以植物为食。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1941年禄丰龙在重庆的组架现场

其次,禄丰龙也是由中国人自主发现、发掘、研究和装架展出的第一个恐龙。1938年,地质学家卞美年在云南禄丰发现了一只恐龙的部分骨架,次年杨钟健组织了对该恐龙的正式发掘。这具禄丰龙骨架是我国保存极其完整的恐龙骨架之一,70%以上都来自于当时发现的同一个体的原始化石。在它之前中国发现的恐龙化石大多都是零散的骨骼,难以组合成同一个体的完整骨架。1941年,杨钟健将其研究命名为许氏禄丰龙,属名“禄丰”指的是化石产地云南省禄丰县;种名“许氏”献给他在德国求学时期的一位古生物学老师许耐(Friedrich von Huene)教授。当时展出的时候,也是日寇对重庆进行大轰炸最猛烈的时候,但是我国的科学家依然还在辛苦地工作,研究、命名了那条恐龙。虽然国家遭受了侵略,但是我们的人民在精神上没有屈服,而是还要继续奋斗。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中国最早命名的翼龙——准噶尔翼龙(1964年命名)

在人们的印象中也有一种动物是靠着翼膜来飞的——蝙蝠。但是蝙蝠和翼龙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蝙蝠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而翼龙和恐龙一样是爬行动物(卵生),但是依然不能否认翼龙与鸟类、蝙蝠作为脊椎动物征服蓝天的三次演化的重要意义:飞上蓝天就意味着极大地拓展了脊椎动物的生存领域。上述三类会飞的脊椎动物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关于“演化之伟力”的范例: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只需重复找到相似的答案即可,而并不需要找到完全相同的答案。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中国龙,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的英国恐龙特展海报

关于禄丰龙还有一段趣闻。2017年的时候,我国在英国的诺丁汉自历史博物馆然举办了《中国龙,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的恐龙特展,其中包括了马门溪龙、禄丰龙、中华盗龙、巨盗龙、中华龙鸟、小盗龙和寐龙等“明星恐龙”。当特展将要结束的时候,英国那边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能不能把其中一条恐龙模型作为国礼留下来?绝大多数的英国小朋友选择了长相凶悍的中华盗龙,这一下惊动了我国的外交部。因为中华盗龙的中文名中含有“强盗”的字眼,而且它的拉丁学名Sinraptor中的“sin”在英文中是“罪恶”的意思,所以坚决不同意。最后我们就提议将作为“中国第一龙”的禄丰龙赠送给英国。

小盗龙:恐龙是什么颜色的?

电影《侏罗纪世界》中,有一种聪明而凶猛的恐龙——迅猛龙(其实称它的另一个名字“伶盗龙”也许更恰当些),它属于驰龙类恐龙。我国也有一种非常著名的驰龙类恐龙——小盗龙。小盗龙生活在1亿多年前,体长不足一米,是世界已知最小的非鸟恐龙之一。在我国发现了三个种:即赵氏小盗龙、顾氏小盗龙和汉卿小盗龙,化石均产自辽宁西部。顾氏小盗龙入选了我国人教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飞向蓝天的恐龙》,它的前后肢都具有与鸟类一样的片状飞羽,当两对翅膀张开时,便能够做滑翔式的飞行,所以它被称为“四翅恐龙”或“恐龙中的双翼滑行机”。一些早期古鸟类的后肢也经常具有飞羽,但无疑增加了全身的重量,飞起来也不方便,于是演化到后来的鸟类后肢的羽毛都退化了,只留下保温用的羽毛,飞行全都靠前翼。但恐龙和早期古鸟类这种“四翼”的演化过渡状态,正好与人类开始学习飞行时所建造的“双翼滑翔机”(其实也是四翼)是相似的。看来恐龙学飞行和人类学飞行的途径可谓不谋而合!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顾氏小盗龙化石(来源:中国古动物馆)

小盗龙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非常宝贵的信息。过去我们复原恐龙的外观时主要靠想象,因为恐龙的颜色信息没有保存下来。但是,2012年的时候,我国的科学家在小盗龙的羽毛化石中发现了色素体。色素体是细胞里的一种细胞器,不同形态、类型的色素体可以带给细胞不同的颜色。当科学家把发现的小盗龙的色素体与现代羽毛中的色素体比较后,就可以推断出小盗龙羽毛的颜色是带有金属光泽的蓝黑色。随后在小盗龙的胃容物中又发现了鸟类和鱼的残骸,也就据此可以推断出它的食性。

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化石背后的故事 | 艺术杂谈顾氏小盗龙复原图(2012年)

翼龙:它真的是“会飞的恐龙”吗?

距今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翼龙成为地球上最早会飞的脊椎动物,比鸟类早8000万年飞上蓝天。许多人爱把翼龙称为“会飞的恐龙”,但其实翼龙并不是恐龙,因为它们与恐龙拥有不同的骨骼形态。翼龙的骨骼形态很特别,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翅膀。翼龙的前肢骨骼和伸长的第四根手指支撑了一对皮膜状的“翅膀”,正是靠着这副翼膜,翼龙才能翱翔蓝天,所以翼龙也被戏称为是“用无名指统治天空”。这与恐龙的飞行结构完全不一样,因为恐龙和鸟类一样都是用羽毛飞行的。但是,翼龙可以看作是恐龙的近亲,它们都属于双孔类爬行动物中的主龙类。现在还有一些活在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也属于主龙类,最典型的是鳄鱼和鸟类。所以翼龙可以说是恐龙的近亲。

相关文章

  • 醉心翰墨,矢志不渝-冯潮的书法艺术探索之路
    醉心翰墨,矢志不渝-冯潮的书法艺术探索之路

    冯夷高蹈舞月明,潮音激扬动人情。高风亮节传千古,风华正茂赋诗情。冯潮,字宸铭,男,汉族,1976年6月出生于浙江宁波,本科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自幼喜爱书法,初学临摹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1988年1月参加宁波市江北区书画比赛中荣获软笔书法优秀学员,2000年7月参加全国书画硬笔书法等级考核七级资格。后学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赵孟頫《洛神赋》、王義之《兰...

    83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超前么?艺术品电商[图文]
    超前么?艺术品电商[图文]

    最近两天,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得如火如荼,全球IT大佬齐聚乌镇,畅聊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在今年的官方邀请名单中,刘强是艺术领域唯一的互联网领军企业代表,这位80后创建的Artand社区平台,短短三年时间,已有超过6万名青年艺术家入驻,成长速度惊人。美术科班出身的刘强,自2006年离开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后,就再也没有从事过艺术创作。他那一届的毕业生共有285人,最终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仅剩两三人。谈及...

    145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何多苓首幅数字艺术收藏品全球首发[图文]
    何多苓首幅数字艺术收藏品全球首发[图文]

    11月,2021年成都双年展点燃了整个城市的独特艺术色彩,虽秋意浓,但11月2日,在美术馆忙于2021成都双年展——特别邀请展:“欲上·合囤”主题展的何多苓而言,他内心也多了一份对自己笔下“春意”的关注。艺术家何多苓2021年,国内数字艺术收藏热持续升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前不久,国内数字收藏平台BiBi元宇宙宣布,将于2021成都双年展期间——11月15日14:00,面向全球首发何多...

    81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18明清家具拍卖回眸[图文]
    2018明清家具拍卖回眸[图文]

    清乾隆紫檀雕夔龙纹团寿大香几,华艺国际373.75万元成交明末清初黄花梨镶楠木瘿面小画案,中贸圣佳1426万元成交2018年中外艺术品市场的古典家具拍卖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尤以明清黄花梨家具最为抢眼。在拍卖成交价前十中,黄花梨材质的古典家具就占了9席,稳居龙头地位。其次,紫檀、沉香等材质的古典家具拍卖价格也保持了稳定的态势。明清家具的发展在继宋代之后创造了又一个家具发展史的高峰。明代家具以...

    159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李熙斌:情真唤啼鸠声住——读刘德本工笔花鸟画

    观刘德本(笔名治宏)的工笔花鸟画,如聆听丝竹,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他笔下的林深枝茂,鸠啾雀唧,或恬淡到极致,或于朴拙中见奇崛,枝桠纵横并不芜杂;春日雪融,夏日绿荫,秋林萧索,暖冬暮色,大自然的季节轮回气象,正是画家精神气质的心象,也是一种艺术的真诚。刘德本从事美术较其它画家有其独特的坎坷经历。我相识他是在2005年初我由郴州市北湖区农业部门调入北湖区文联工作期间。在区文联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广泛结...

    58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发于内而形于外[图文]
    发于内而形于外[图文]

    祖籍广东省中山市,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长;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篇小说《白门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另出版著作10余数种。美术作品《都市窗口》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山水画作品《万岳朝宗》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刘斯奋坐对屏山忆旧游136...

    193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宋永进:画圈圈值4.5亿吗[图文]
    宋永进:画圈圈值4.5亿吗[图文]

    汤伯利(cy twombly)的作品《黑板》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宋永进近日,美国已故当代艺术大师塞。汤伯利的《黑板》拍出7053万美元(约4.5亿人民币)的天价,刷新了纽约蘇富比艺术拍卖的纪录。网友、微友惊呼“这是把人当傻子么?”。《黑板》的创作经历颇为奇特,据说汤伯利是“坐在朋友的肩上,让对方随意晃动,然后他顺着起伏在黑板上画出线条”。这件作品怎么看也只有六行顺溜的圈圈,就像当年...

    182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品读“亿元黄宾虹[图文]
    品读“亿元黄宾虹[图文]

    宾翁在世时,有个小他40岁的忘年知己傅雷;宾翁去世后,有个小他75年的世纪知己王中秀。“众见参差,踽踽凉凉”,这是黄宾虹给傅雷书信中曾坦露的心迹。“返本以求”的黄宾虹是那个风云际会时代“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独行异类。半个世纪以后,研究黄宾虹的王中秀,则在故纸堆里又坐了30年的冷板凳,将绢纸上的一代大家还原成一个血肉充实活生生的故人。黄宾虹 山川卧游卷(局部) 40.5×305cm 纸本设色 1952...

    149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国货公司款紫砂绿釉碗鉴赏[图文]
    国货公司款紫砂绿釉碗鉴赏[图文]

    紫砂绿釉碗四川成都张天琚这只民国紫砂绿釉碗(见图),造型轻盈小巧,紫砂质感蕴润似玉,蛤蜊光芒忽隐忽现,带给人美的享受。特别是碗底中部,突出工整的隶书图章式刻款:“国货公司”,把人们的思绪一下推向了抗战时期的历史硝烟中。该碗是四川荣昌(今属重庆)安富镇在抗日战争时期生产的实用饭碗。历史上当地人习惯称安富镇所在地生产的陶瓷器为“安陶”。安陶所在...

    191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对古陶瓷研究中窑系问题的浅见[图文]
    对古陶瓷研究中窑系问题的浅见[图文]

    我国的古代陶瓷,不论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文化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增添了绚丽夺目的瑰宝。陶瓷这门独特的艺术,从来就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早已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使者”。由于陶瓷器特有的魅力,引得无数学者专家和雅人韵士的鉴赏与研究,不仅出现了不少言陶的专著,在古诗文中也多有反映。但是,古代对陶瓷的研究,多侧重于艺术欣赏和断代与窑口的鉴别方面。由于缺乏实地考查,往往只见一斑...

    4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罗贵荣:回归与启程[图文]
    罗贵荣:回归与启程[图文]

    沙漠之子——王有德(版画)罗贵荣时间·时间(版画)罗贵荣我和我的土地之七(版画)罗贵荣【艺术手札】艺术是生存也是想象,是劳作也是创造,是孤单也是慰藉,是美学也是哲学。我的版画创作建立在点、线、面绘画三要素的基础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我的创作之路上,每一个思考“点”的连接所形成的创作时间“线”,体现出具有自我特性的版画语言和美学“面”貌。有梦想的画家往往是执拗的,我的执拗来自我对版画材质、...

    15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佳作流韵——孟林丽工笔画欣赏[图文]
    佳作流韵——孟林丽工笔画欣赏[图文]

    孟林丽,女,别名佳韵。1971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山东微山国画院副院长,扬州市鼎丰书画院理事,安徽孟子思想研究协会孟子书画院画师,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艺术,通过十几年的勤奋自学,努力追求与探索传统文化与书画艺术,沉浸在书画艺术的魅力中淡泊名利,乐在其中。佳韵在这条漫长的自学过程中有幸得当代多家书画名师指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瑰丽韵雅、画眉描香、娴雅甜美的独特风格。《富贵白头》擅...

    59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2020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泽钰[图文]
    2020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泽钰[图文]

    李泽钰,原名李慕冰,又名泽普,法号贤冰,法水,如普,贤泽,自署完石居士,斋室名雁山草庐,长英堂等。原江苏徐州藉,今安徽宿州市萧县人,现定居浙江乐清市中雁荡山。2015年12月创立北京李泽钰艺术工作室,并成立首期国展高级研修班。主攻山水,亦擅古典人物,尤其擅画红楼梦人物,亦善画虎,精草书,善篆隶。先后受教于黄培元、郑正、曾广才、刘惠民、欧阳举子诸先生,又得程大利、衣惠春、文怀沙、周汝昌、冯其...

    8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中国黑宣金竹画法创始人——玉竹山人,苏轼可以画朱竹,我为什么不可以画金竹?[图文]
    中国黑宣金竹画法创始人——玉竹山人,苏轼可以画朱竹,我为什么不可以画金竹?[图文]

    中国绘画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越来越多地参预绘事,绘画与文学逐渐合为一体。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和象征人生美德的梅、菊、竹、兰“四君子”也成为绘画的主题。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清代被称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的竹子。但是文人士大夫画竹多以白宣画墨竹为主,直到苏轼的出现。话说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

    180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王羲之与海派书画及对日本的影响[图文]
    王羲之与海派书画及对日本的影响[图文]

    临沂过去是古琅琊郡,名人辈出,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的故里都在这里。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一脉对海派书画 乃至日本的影响表现在哪里?又有哪些传承?当下如何看待?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的主要研讨会之一,前不久在临沂博物馆举办的“王羲之与海派书画 及对日本的影响”的研讨会对此颇多探讨,在临沂博物馆举办的“海派东渐——金石书画家十人展”参展者与部分学者就此进行了交流讨论。收藏于日本的王羲之《丧乱...

    193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