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和南:当代书法要表现时代跳跃感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治儿 点击 :

南方日报:您是如何和“书法”结缘的?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从艺经历?书法对您而言,最重要的作用在哪里?

陈和南:宁静致远的心境,是从艺60多年最大的收获。我觉得人一生中总有一些缘分是注定的,三岁时,任私塾先生的外祖父开始领我进入书法的门槛,沾染书墨,与各色法帖结缘,开始了一生的摹画。

我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课余时间主要为相关单位的各种会议、活动抄写专栏、标语等,尤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样的经历也为我的书画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说起来,我与书法结缘已有长达六十余年了,有书法相伴,我乐在其中。

如果说,是长辈让我结下了翰墨缘、给予我书法之灵感的话,那么,书法给予我的就是人生境界的改变:从乡村到城市,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专业的书法家,这一路走来,收获了的除了鲜花、赞扬,更重要的就是,通过艺术创作,我得到一个宁静致远的心境。

南方日报:此次您是第几次参加文博会?您的感受是什么?

陈和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文博会,文博会给我的感觉很震撼,让我感觉不虚此行,我虽然刚到深圳不久,但我有很多广东朋友,我走过广州、深圳等中国南部地区,给我总体感觉是,这里的文化充满了活力,很有生命力。在展会期间,我跟很多书法爱好者有交流,“这幅字该怎么用墨”、“这个字用的是什么笔法”,从小学生,到老年人,很多朋友在驻足欣赏之余,还不忘向我请教书法之道,这样的活动对于艺术发展意义深远。

书法能展示一个时代的朝气

南方日报:站在赏析的角度看,您如何理解中国书法的价值?

陈和南:我觉得书法首先是一种文化。书法在实现其记录的基础作用之外,更体现着整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以及其所处时代的特征,是综合而不孤立的,是时代的产物,“笔墨当随时代”,透过书法也能展示出一个时代的朝气来。当代书法要表现出时代的跳跃感、动感、美感和节奏感。

其次,书法更是一种艺术。所谓书法作品是艺术,因为汉字书写不仅可以进行文字交流,同时也可以兼用抒情和欣赏,也具有和其它如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一样的传情和审美的作用。书法作品应该是饱含美感情性的艺术“画卷”,当然,立足于表现手法看,书法作品又应该是充满着优秀书写技法的书写范本。所以,书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汉字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

南方日报:由于互联网对当下青少年的影响,书法似乎在今天已经式微。书法爱好者这个群体在年轻人中出现断层,您是否认同这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弘扬民族文化?

陈和南:书法需要积淀,反对“速成”。书法爱好者在当代年轻人中出现断层,原因还是“浮躁”。由市场经济带来的“浮躁”,这些体现在很多方面,比方说:国内大部分省市中小学已经取消了书法课,有的学校将书法归入“艺术”或“语言文字学”学科,书法被淡出了教育的正式课程。不仅是中小学,目前国内开设的书法专业的大学也极少,导致师资匮乏;现在学校只注重考试,不注重青少年的书写,加上网络流行,使用键盘比纸张书写还要多,这对书法教育的断层都有很多负面作用。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讲,要在书法艺术上有所作为,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难。一个客观的原因是“写字”这门艺术已经没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书写的工具--毛笔已经退出了日常生活。绝大多数人对书法书写工具的性能知之甚少,对运笔使墨无从体会,因此要真正了解这门艺术的奇妙是难于上青天。

一种好的迹象就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书法艺术的热潮,在广大的青少年中爱好书法、研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使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了勃勃生机。这是一种好的迹象。但是,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书法本来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绝好方式,如果把它当成人生“速成”的手段,为名为利,徒手而来,将会学无所成。

当代书画作品估值低、潜力大

南方日报:您对于现在的艺术收藏市场有什么看法呢?,您怎么看待频频出现的书法绘画炒作现象?

陈和南:我认为收集当代中国书画作品的风气虽已逐渐形成,但仍属起步阶段,对当代许多优秀艺术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作品价格普遍偏低,与国外有些画家作品价格比起来,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升值的潜力极大。

在当下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态势下,书坛也潜伏着令人深思的危机,这些表现在思维的浮躁、审美的浮华、形式的浮夸与评论的浮浅。我认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书法家,应自始至终以谦逊之心潜心钻研,刻苦磨练,做对后世和历史负责任的事情,只有淡泊名利的书法家,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

南方日报:初涉艺术品收藏领域的人倾向于画作收藏,对书法收藏了解不多,您认为两种收藏区别在哪?名家的书法作品在拍卖的流程中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收藏者需要注意些什么?

陈和南:收藏书法三要素:作品个性鲜明、笔墨有技法难度、创作认真不滥。在我看来,书画同源,象形文字就是最好的例子,书法和画作都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区别也许就在审美性和实用性上,两者在审美性和实用性上各有侧重。比如书法,作为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还有一定的实用性。不过当前,书法由实用性正在慢慢偏向审美性转变。

当代最有希望的书法家,已渐渐浮现,可以说收藏目标已较为清晰。我认为,收藏书法作品只需三要素,作品要有鲜明的个性,用笔墨有技法难度,创作认真而不滥,忽略这三点,盲目跟风,则风险很大。

同时,像文博会这样的平台,加强了艺术家与观众的直接接触,收藏者直接接触艺术家则避免了走弯路。

相关文章

  • 中国漆画的“福建现象”[图文]
    中国漆画的“福建现象”[图文]

    苏国伟 花季 160×120cm 漆画(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在中国美术的百花园中,福建漆画已然成为中国漆画的一面旗帜。从第一幅中国现代漆画的发现到中国最早的漆画学校教育,再到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省级漆画展、第一块全国美展漆画金牌、第一所全国漆画美术馆、全国最大的官方漆画收藏机构、全国最大的民间漆画收藏机构、第一场全国漆画专场拍卖等等辉煌印记中,福建漆画在中国漆画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历史性...

    49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银锁》谈起——谈李乃蔚绘画艺术[图文]
    从《银锁》谈起——谈李乃蔚绘画艺术[图文]

    银锁第九届全国美展有一幅摘取银奖的工笔人物画,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形象塑造生动鲜活,色彩、质感几可乱真。后来这届美展获奖作品赴日本展出,日方也选了它作为招贴。我当时就说过,这幅画表现力不亚于法国十八、十九世纪的肖像画……这就是李乃蔚的《银锁》。据我所知,除了《银锁》,乃蔚的作品《山菊》、《归云》、《清音》等,也都先后在首届、二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十届全国美展上荣膺大...

    31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李文志:从美观中透脱出古风禅韵[图文]
    李文志:从美观中透脱出古风禅韵[图文]

    李文志,字博友,唐韵斋主,1964年生,河北沧州人,现居北京,当代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书法师。1990年毕业于贵州省艺术学校,后进修于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曾拜启功老先生学习书法。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翰林书画院特聘大学士,国际王羲之书画院副院长,甘肃省诗词学会青年委员会书画指导等。潜心研究书画30年,博采众长,倾心熔炼,作品多次在国家、...

    9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张横[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张横[图文]

    【艺术简历】张横,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陈钰铭水墨家园画家洛阳国画家协会副主席伊川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二0一三年五月,参加“张森、张横书画作品展”【全国政协礼堂】二0一四年十月,“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二0一四年十一月,洛阳国画家协会上海巡展【上海松江美术馆】二0一七年四月,河南省2017中人物...

    77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评展:乏味而过时的伦敦“马斯塔巴”雕塑[图文]
    评展:乏味而过时的伦敦“马斯塔巴”雕塑[图文]

    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上海震旦博物馆的“仙人的树林”将传统艺术融入当代艺术展中,给予了民俗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伦敦海德公园的公共艺术项目“马斯塔巴”雕塑则显得徒劳无益伦敦马斯塔巴:一个巨型几何玩具展期:2018年6月18日-9月23日地点:伦敦海德公园九曲湖点评:伦敦海德公园的九曲湖上,艺术家克里斯托的巨型油桶雕塑““马斯塔巴””让卫报的评论家不禁想知道这湖里的鱼对此作...

    30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拍卖市场上的富贵绵长双龙耳瓶[图文]
    拍卖市场上的富贵绵长双龙耳瓶[图文]

    富贵绵长双龙耳瓶在不久前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清三代瓷器为代表的宫廷佳作,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在即将于5月底至6月初举行的香港邦瀚斯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又将有重器出现,显示出市场对于这类藏品的追捧。此次露面的重器是一件来自英国显赫私人旧藏的,清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粉彩开光“富贵绵长”双龙耳瓶(见图)。此瓶器形端庄大方而不失秀雅,装饰工艺复杂却一丝不苟,为难得的宫廷佳器。这件双龙耳瓶撇...

    12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徐德润[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徐德润[图文]

    【艺术简历】徐德润:一九三七年六月出生于济南,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人事部艺术家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翰墨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莲花书画艺术网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翰林画院院长、国务院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专职画家、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神州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齐鲁书画研究院画家、湖南省美术馆特聘画师、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等。1990年《金秋礼赞》被十一届亚运会收藏。...

    53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把精神内涵注入艺术的表述中 ——纯一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把精神内涵注入艺术的表述中 ——纯一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纯一,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1982年9月出家。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毕业,后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哲学人文博士课程结业,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南昌佑民寺方丈。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政协海外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江西民间陶瓷收藏协会会长,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客座研究员,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荣誉博士,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

    148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又一流失文物要在海外拍卖,我们该回购吗[图文]
    又一流失文物要在海外拍卖,我们该回购吗[图文]

    4月11日,西周时期的稀有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肯特郡拍卖。中新网 图距今约30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近日现身英国东南部肯特郡,并将于下月在当地拍卖,估价人民币百万元以上。此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国人的高度关注。因为,“虎鎣”是前英国海军上校Harry Lewis Evans在参与洗劫圆明园的过程中获得的珍贵文物。而这场浩劫,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既是公开拍卖,不如以重金回购?很...

    163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怎样才能买对中国书画艺术品?[图文]
    怎样才能买对中国书画艺术品?[图文]

    文徵明《碧荫坐钓图》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自古就有,其历史即便没有2000年,恐怕也有1500年了,但拍卖这种形式确实是近二三十年才引入中国的。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艺术品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艺术终于在价格上、在市场上得到了一些表现,进步的速度让世界震惊。说到中国绘画史,它的核心是风格的传承。中国书画艺术的基础在唐宋时期基本就确定了,可以说那时候确定下了90%的基础。之后历朝历代涌现...

    111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蒙娜丽莎》没在看你 一切只是错觉[图文]
    《蒙娜丽莎》没在看你 一切只是错觉[图文]

    所谓的“蒙娜丽莎效应”虽然存在,但其实《蒙娜丽莎》自身,并不符合这种效应。据“中央社”报道,达芬奇画作《蒙娜丽莎》之所以名声响亮,一是因为画中人谜样的微笑,还有就是蒙娜丽莎总像是在注视着画外人,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她。确实,这幅画让科学家认为存在所谓的“蒙娜丽莎效应”(Mona Lisa Effect),也就是无论你看画时站在哪个角度,总觉得影像主体在直视着你。但根据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在i-...

    42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刘艺先生“序•跋•书信”选萃之三:《名师指导 <智永真草千字文>》序[图文]
    刘艺先生“序•跋•书信”选萃之三:《名师指导 <智永真草千字文>》序[图文]

    《名师指导 》 46cmx23cmx2释文:北图馆藏《智永真草千字文》拓本与宋拓相较虽有数字残损,但神采依旧,且经多位名人先后收藏,流传至今而弥足珍贵。见此刻帖,不禁遥想当年永师居吴兴永欣寺阁上,净心澄意,日以继夜书写《千字文》八百册之情景。倘非毅力超凡,笔墨精良,焉能有此壮举?由是知永师《千字文》不论真草,皆处于平和心境,默默写来,了无半点火气,由是观之,实可与其祖羲之末...

    21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图文]
    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图文]

    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背离文化遗产的价值2017年12月29日,敦煌研究院与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敦煌研究院科研成果与腾讯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泛娱乐”文化生态结合,进一步扩大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同时,双方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让更多传统文化IP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放光彩。2017年也是...

    49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艺术史:一场持久的“淘汰赛”[图文]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的后记中写到,试想一位虚心、热情的批评家,在1890年试图把艺术史写得“最新”,即使他有天底下最大的热情,也不可能知道当时正在创造历史的三个人物是梵高、塞尚和高更。与其说问题在于我们批评家能不能欣赏那三个人的作品,倒不如说问题在于他能不能知道有那么三个人。的确,在1890年,上述后来被称为后印象派的三位艺术家,均为无名之辈。37岁的梵高,正是在那一年,在...

    17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概念艺术:为何垃圾不仅仅是垃圾[图文]
    概念艺术:为何垃圾不仅仅是垃圾[图文]

    “这是一种关于消失的艺术,这种艺术并不存在于别处,而是保存在精神世界之中。”基思·阿奈特在1969年创作的“埋葬自我”(电视介入项目)。图片来源:© Keith Arnatt Estate / DACS, London1966年8月,圣马丁艺术学院一名兼职导师约翰·莱瑟姆从该大学的图书馆中借出了一本书。那本书是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编写的论文集《艺术与文化》。但约翰·莱瑟姆并没有...

    189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