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号傍晚,大教堂西侧的集市收摊后,南非国家艺术节正式结束,小镇又回归了往日的清冷。格拉罕(grahamstown)位于东开普省,在这个人口不到七万的小镇上,每年冬季(六月最后一周到七月第一周)都会举办为期十一天的国家艺术节,这也是南非历史最悠久、非洲大陆上规模最大的国家艺术节。
空间的张力
从伊丽莎白港驱车两小时到达格拉罕镇,一路上触目即是风光。在驶入山脚的小镇时,首先看到的是“1820定居者纪念馆(1820 Settlers’ Monument)”,第一届国家艺术节(1974)正是为了庆祝纪念馆向公众开放而举办,此后每年(1975除外)艺术节,该馆都是展览和各类艺术表演的主场所。实际上,作为对英国殖民者的纪念馆,它一直颇受争议,在2012年,行为艺术家Doung Anwar Jahangeer用黏土粉刷定居者雕像的面部,以当地成长仪式象征性地将定居者“非洲化”,并质问这一空间的社会历史功能。
艺术节期间的纪念馆 (作者拍摄)
格拉罕镇的命名同样充满争议。今年艺术节开幕前后,南非文化部宣布小镇改名为马坎达(Makhanda),马坎达是19世纪初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战士、科萨族先知,而“格拉罕”之名则缘于英国殖民者约翰·格拉罕(John Graham)。对城市的重新命名同样呼应了审视殖民遗产、重新书写历史的诉求。艺术节期间,在小镇黑人聚居区(Joza Township)公共议事厅演出的舞蹈作品《马坎达韵律》(Rhythm of Makhanda)【图2】中,当地黑人青年演员们以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小镇的历史并表达他们对当下的思考。
舞蹈作品Rhythm of Makhanda (作者拍摄)
使小镇空间更具张力的另一因素则是南非具有百年历史的罗德斯大学(Rhodes University)坐落于此,这座大学的名称来源于殖民者塞西尔·罗德斯(Cecil Rhodes),他一手建立了罗得西亚殖民地并试图建设从开罗到开普敦的铁路以维护英帝国的统治。在2015年轰轰烈烈的学生抗议运动(Rhodes Must Fall以及Fees Must Fall)中,开普敦大学的学生们推倒罗德斯雕像以象征教育的去殖民,罗德斯大学管理层也因学生运动的压力不得不承诺将更改校名提上议程。正是在这座以殖民者罗德斯命名的高校一隅,津巴布韦艺术家MoffatTakadiwa的墙上装置作品使得艺术与空间的互动更具意味。《可理解的语言》(Understandable Language)【见下图】所用材料为废弃电脑键盘,这也是他2017年伦敦个展《你好!英语》(Say Hello to English)这一创作线索的延续,艺术家以语言问题切入,探讨的正是去殖民的议题。Moffat告诉笔者,身处于非洲识字率(指英语读写能力)最高的国家,他一直在思考殖民语言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南非学生抗议运动是他开始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契机,其中一件雕塑即命名为《罗德斯的倒下》(The falling of Rhodes/ia)。艺术家破坏完整键盘——一种语言输出工具——并重新组合,这一动作本身既是通过艺术创作呼应学生运动,也象征着去殖民化并建立新的叙事的过程。
MoffatTakadiwa 作品《可理解的语言(Understandable Language)》(作者拍摄)
声音与沉默
本届艺术节策展主题是“声音与沉默”,旨在呈现艺术家们通过创作发声,揭示带有偏见的历史叙事、反思其对当下的持续影响,并聚焦于那些被忘却的历史记忆。
来自赞比亚的青年艺术家 GladysKalichini的绘画装置《再命名:无法捕获》(ReTitled: UnCaptured)【图4】悬挂在室外,观众只有在朦胧的色织布间穿梭并成为其一部分,才有可能不断接近那些无法捕获的水墨形象,GladysKalichini的作品关注的是罗得西亚殖民时期参与反抗斗争的女性,揭示并重塑她们被主流历史叙事抹除的形象与声音,并以艺术创作的形式为她们重新建立档案。
Gladys Kalichini的绘画装置《再命名:无法捕获(ReTitled: UnCaptured )》(作者拍摄)
来自开普敦的肢体剧团Magnet Theatre带来的作品《23年1月零7天》(23 Years a Month and 7 Days)【见下图】通过一个大一女生的视角,讲述她突然被卷入暴力政治运动,并在茅盾与撕扯的过程中不断找寻自我的成长经历,作品呈现了宏大社会事件中被边缘化的声音。来自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艺术家WallenMapondera,StaryMwaba首次合作的Pahukama【见下图】,同样以艺术创作介入社会事件并为淹没在宏大叙事下的个体发声。2017年9月,津巴布韦发生政变,许多民众在军队的引导下涌向首都哈拉雷的穆加贝街,以拧折、踩踏、焚烧路牌等方式发泄对穆加贝政权的不满,Pahukama这件作品就是由“穆加贝”街的一块路牌和StaryMwaba的“黑色肖像”系列作品组成,该装置带观众重回现场,但并非为了固定那个混乱、充满愤怒的历史时刻,而是在建立艺术档案的同时,探讨在“国家政变”的宏大话语及当权者构建的“人民革命”叙事下个体言说的可能性,黑色肖像系列【见下图】也是StaryMwaba在艺术创作中聚焦“小叙事”,从而挑战主流话语并实现知识去殖民化的最新尝试。
Magnet Theatre剧作《23年1月零7天(23 Years a Month and 7 Days)》(官网海报)
StaryMwaba与WallenMapondera 作品Pahukama (作者拍摄)
StaryMwaba 系列作品 Black Portrait (图片来自艺术家)
由于历史原因,在南非这片对种族、性别等问题异常敏感的土地上,这些与公共关系紧密相关且自带冲突的议题,使艺术家的创作更具现实意义及表现力,但也不乏符号化堆砌的作品。在一位艺术家的个展现场,视觉、嗅觉、听觉等与观众的多感官互动十分用力,但使作品具有强烈冲击效果的元素,都是围绕南非黑人女性这一身份的典型历史符号,其平面化堆砌远大于多层次的整合。而本届青年视觉艺术家奖项获得者IgshaanAdams则采取另一路径对相关话题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用不同家庭中收集而来的废旧塑料地板革及其他材料创作的装置作品展《尘埃落定》(When Dust Settles)【见下图】,使观众一进入展厅就沉浸其中,被这个空间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家庭场景、若隐若现的遥远记忆所包裹,在感动之余不得不去思考其象征的文化涵义。1982年出身的IgshaanAdams是一个有色人、穆斯林和同性恋者,可以想象艺术家由于这些身份在南非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因而更加欣赏他作品中呈现出的“柔软”。艺术家在展厅中以身体为媒介的行为艺术表演是与长兄细致地清洗对方的双脚【见下图】,二人最后的拥抱将亲人间彼此支撑给予的日常纳入这一具有宗教意味的行为中,并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探讨种族、宗教和性别等沉重议题。艺术家通过个体隐秘的经验呈现身份和文化认同,而非对符号过度使用,作品的冲击力来源于视觉效果本身及其触发的对文化的沉浸式思考,实则比尖锐的呼喊更加有力。
Igshaan Adams 展览《尘埃落定(when dust settles)》(作者拍摄)
Igshaan Adams 展览现场行为艺术 (照片来自 Jan Potgieter)
寻找“乌班图”
本届年度青年行为艺术家奖获得者ChumaSopotela的作品Indlulamthi将目光投向黑人聚居区(township)和街头流浪的儿童,并由ChumaSopotela、巴勒斯坦艺术家AhmedTobasi以及这些孩子们共同呈现。Indlulamthi为科萨语,其字面意思为“那些比树高的”,艺术家以此形象比喻并赞美那些儿童,其创作的主要意图是让这些见证艺术节的熙熙攘攘却被边缘化的孩子们能够参与,并探讨社会历史现实和被忽略的他者的处境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节结束前两天才压轴呈现的Indlulamthizai不负众望,作品时长一小时,观众追随着艺术家从山脚出发直到山顶的纪念馆广场,整个表演都在山路和路边的树丛中呈现,直到最后以落日和山脚下灯光闪烁的小镇为背景,效果十分震撼,观众的掌声伴随着孩子们一一离场【见下图】。Indlulamthi将被迫迁移、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的处境和这些仍然受种族隔离制度影响着的黑人儿童的命运相联系,并在表演中实现巴勒斯坦现实状况在南非语境的嫁接,如孩子们捡起地上的石子向纪念馆前一道墙上用力投掷的反抗动作,以及影像装置中出现的“还我土地”等标语。然而其中最动人也最存在争议的部分即孩子们的表演,作为行为艺术作品,参与者必须充分知晓并理解作品的概念,然而这些在演出前后十分兴奋的孩子们是否明白他们歌声、舞蹈和动作中所表达的涵义呢?参与创作的巴勒斯坦艺术家AhmedTobasi告诉笔者,他们的初衷是让这些孩子真正参与艺术节、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并让他们知道有人与他们命运与共、理解他们过去和当下的处境,然而孩子们如果并没有真正理解作品中具有明显指涉性的动作与符号,艺术家的初衷又是否能够真正达到呢?。
I am because you are: a search for UBUNTU with permission to dream 展览现场(作者拍摄)
寻找“乌班图”并不是关于平等和谐的陈词滥调,乌班图也不是一种固定标准、有着统一定义的价值观念,正相反,这种精神传递出一种无限可能性和活力,它包含冲突与和解,隔阂与联系,包含着认同以及对认同的质疑,包含着多数人的声音和少数人掷地有声的沉默。而人和人真正彼此相关的前提是个体去想象和行动的意愿,首要的即是关切并理解他人、群体、社会的境遇,从这个意义上说,乌班图体现在艺术节的角角落落,对乌班图的寻求也是非洲当代艺术的一种精神——不是抽象地将艺术创作的意义悬置于现实上空,而是深入现实的腹地和海底,去关心真正发生了什么,关心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艺术介入现实的诸种可能性。
ChumaSopotela的作品Indlulamthi (作者拍摄)
艺术节开幕展的主题“乌班图”(ubuntu)是非洲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观,核心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其最精要的概括被书写在展厅中央的横梁上“umuntu ngumuntu ngabantu”【图11】,大意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人”(A person is a person because of other people 或I am because you are)。开幕展在纪念馆主展厅举行,展出作品来自GerardSekoto, DumileFeni, WilliamKentridge 等南非当代重要艺术家,旨在南非民主转型24 年、曼德拉诞辰100 周年之际,通过艺术作品回顾南非当代语境中的乌班图。视觉与行为艺术的总策展人ErnestineWhite-Mifetu 在开幕式的讲话也旨在阐释乌班图理念,它与平等及相互尊重、社会正义与公平息息相关,强调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责任。
罗德斯大学艺术系的研究团队“非洲与南南艺术(Arts of Africa and Global Souths)”所策展的“汇聚”(Converge)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乌班图主题,这是来自尼日利亚、加纳、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多国艺术家的群展。正如字面所言,“汇聚”是不同地域、不同声音以及包括绘画、装置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在同一空间的呈现,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以及作品之间微妙的对话则支撑起这个空间的意义。上文提到的StaryMwaba和WallenMapondera的合作缘于二人对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历史联系以及彼此当下境遇的相互理解,其绍纳语标题Pahukama指的是使一个群体彼此相关之物。展览中来自南非和赞比亚的四位艺术家合作了装置及行为艺术作品《电子垃圾赞礼》(E-waste Funeral),艺术家们提出的问题是:当我们将电子垃圾丢到“他处”时,是否想过“他处”是他人的生活空间,表达的也同样是对他人境遇的关切及人类个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