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11月16日起陆续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一套。这个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很多人在考虑这套纪念币的收藏价值。从发行量上看,金、银纪念币最大发行量总共就18.4万枚,其中150克的“大银币”只有4000枚。即使是金质纪念币,全国一共也只有20000枚,发行量并不算多。
如果你觉得金、银纪念币的发行偏少、售价略贵,不一定买得起、买得到,双色铜合金纪念币也值得考虑。总量1.8亿枚的发行量虽然不算少,但相比高铁纪念币2亿枚的数量,已经在下降。收藏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纪念币近年发行量有所下调,所以长期来看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防伪特征
这些方法帮你鉴别真假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面额为10元,直径为27毫米,材质为双金属铜合金。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公众防伪特征如下。
一、双金属结构和内芯复合材料:硬币外环为黄色铜合金,内芯为具有独特机读性能的镍带复合白铜材料。
二、斜全齿间隔半齿:硬币边缘分布有交替排列的斜全齿与半齿。
三、隐形图文:将硬币倾斜适当角度,可在背面主景图案“40”的局部区域,观察到隐形图文“4”和“0”。
四、微缩文字:硬币背面右侧的礼花尾端星形图案中,可观察到“G”、“G”、“K”、“F”的微缩文字。
时间表
纪念币将分两批次预约
整体来看,本主题纪念币将开放两批次的预约,第一批次于2018年12月28日起发行。第二批次具体发行日期及工作安排将另行公告。
根据央行消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承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双色铜合金纪念币第一批次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约发行工作。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负责上海、内蒙古、辽宁、吉林、广东(含深圳市)、四川等地区;中国农业银行负责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海南、贵州、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中国银行负责天津、山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区;中国建设银行负责北京、河北、黑龙江、浙江、河南、云南、甘肃、宁夏等地区。
具体到各个城市,11月27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向社会公告当地双色铜合金纪念币第一批次的分配数量。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则将在官方网站公布第一批次预约兑换网点和每个网点的可预约数量。
2018年12月5日至12月8日,各银行将办理第一批次的预约业务。届时,公众可通过上述四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官方网站或前往其营业网点进行预约登记。
升值史
有特殊意义的货币被炒至几十万元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眼下的货币或者纪念币在未来的升值潜力也是难以限量的。回顾过去,就能发现有些发行之初不怎么突出的货币,随着时间流逝很可能成为收藏界的黑马。
我国现在为止一共发行了五套纸币,其中前三套纸币已经全部进入了收藏领域,每一套纸币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一套纸币都有象征收藏价值的“币王”,第一套纸币是万元牧马图,现在收藏价值已经达到几十万。第二套人民币中1953年10元俗称大黑拾,近年的单枚价格也超过了20万元,要说10块钱买一辆车也不夸张,它主要受益于稀少的发行量,具有历史的特殊意义。第三套纸币中的枣红一角纸币,因为发行数量比较少,正面设计精美,很快也成为第三套纸币的“币王”,近来收藏价值大约在万元左右。第四套人民币中最小面值的一角纸币也值得关注,收藏界里部分号码特殊的一角纸币价格也达千元。
收藏提醒
可进行长线投资
在收藏爱好看来,此次纪念币的发行可谓千呼万唤,众望所归,那么普通人要不要参与呢?一名邮币爱好者给出了如下分析。
此次发行的普通纪念币是法定货币,可以向银行等额兑换,不过要提前预约;由于发行量比较大,增值幅度或者时间还需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但是永远不会贬值。贵金属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并发布销售渠道,不过贵金属纪念币是溢价发行,举例来说,标注面值100元的8克黄金纪念币,实际售价3000多,价格高于等重的黄金。但是由于有特殊的发行题材,较少的发行量,如果手里有余钱可以考虑收藏,投资的话机遇和风险并存,要看个人选择。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近5年来,除了每年发行生肖纪念币,重大题材纪念币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航天、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高铁纪念币。此次改革开放40周年双色铜纪念币发行1.8亿枚,低于高铁纪念币的2亿枚。作为对改革开放40年纪念及增添乐趣,预约兑换是值得的。
也有收藏专家表示,老年代的货币曾被炒至几十万元,而发行量不大的主题类金银纪念币价值迅速飙升数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长期持有比较有升值潜力。
资深收藏人士提醒,普通纪念币更适合百姓进行长线投资,从长期角度看,能够跑赢CPI。从专业收藏角度来看,整盒未拆封的钱币更值得收藏。但由于自然氧化原因,钱币存放需要专业化的存放设备。可以用真空袋进行密封,也可以在钱币保管箱中放置干燥剂。而对于专业的藏家来说,可以通过专业认证的方式,使得钱币能够更长久地存放,并可以通过评级认证,提升钱币的长线价值。
综合法制晚报、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