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图文]

时间 : 04-09 投稿人 : 雷雷 点击 :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珂勒惠支 《牺牲》

在中国,提起版画艺术,凯绥·珂勒惠支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几乎每一位老一辈版画家都曾间接的成为过她的学生。或许内在的冷硬性格总能互相吸引,珂勒惠支进入中国,源自鲁迅先生的大力推荐。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力群1936年创作的版画鲁迅肖像

回望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当救亡图存成为民族的头等大事,艺术当然不能独身事外。在这遍布战争、饥荒、死亡的华夏大地上,艺术该如何为救国发展?艺术家该如何为民族而创作? 鲁迅给出的答案是,推荐珂勒惠支的木刻版画。1931 年的 9 月,鲁迅为纪念柔石等革命战士被密谋杀害,选择了珂勒惠支的作品《牺牲》刊登在 9 月份的机关刊物《北斗》,正是在这份刊物的登载,标志着珂勒惠支的版画艺术正式进入到中国,倡导出轰轰烈烈的新木刻版画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版画的兴起,为中国人抗日与反压迫宣传提供了图像基础。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珂勒惠支 《母亲与她死去的孩子》

鲁迅的一生搜集了近两千幅国外版画,三百多位画家,这其中,他最为推崇便是凯绥 珂勒惠支,认为这是中国所需要的”有力之美“。他曾携带者这些画册与作品,亲自到他所办的展览会与木刻版画讲习班中向学院教授、向社会展出。在逝世前一年病重之时,还自费出版印刷了《《凯绥·坷勒惠支版画选集》,在书的扉页后面还印着“有人翻印,功德无量。”他在书的序言当中高度评价了坷勒惠支“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

“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鲁迅评珂勒惠支作品。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磨镰刀》(1905) 铜刻版画 30×30cm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珂勒惠支

凯绥·珂勒惠支,1867年出生在德国柯尼斯堡的一个商人家庭,其家族虽然不是贵族,但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受人尊敬。他的祖父和父亲作为知识分子,崇尚法国大革命、参加民主运动。他们对彼时普鲁士僵化的思想与教育极为不满,因而在家族内聘请内部教师进行家庭教育。当珂勒惠支14岁时,她的父亲发现了她的艺术天赋,专门为她开设了一门素描课,从此走上了绘画艺术之路。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织工的反抗》 第六福《突击》(Sturm) 铜刻版画 24×29

1884年7月,17岁的珂勒惠支与她一生的伴侣卡尔订婚,卡尔是一位医生,彼时还在柏林学医,这成为珂勒惠支前往柏林学习艺术的契机。在他们正式结婚后,她经常去卡尔的诊所帮忙,并在闲暇时以这些病人为模特完成素描稿。卡尔的诊所开在工人区,大多为贫穷的底层工人在此安静等候。在这里,她开始直面病痛、死亡、饥饿、失业、悲惨的妇女与儿童,并开始对无产阶级抱有极大的同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产阶级事业终将会得到实现,而资产阶级的生活最终只会走向灭亡。我之所以我坚信这一刻的到来,是因为在我的丈夫开设的诊所里,我接触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他们渴望生活的态度和不屈奋斗的精神打动了我。我要把自己的命运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自己艺术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变悲惨的命运。”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农民组画:俘虏》 铜刻版画 33×42cm

这一时期是她创作的早期,主要描写无产阶级所受的压迫与反抗,《织工的反抗》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893年的冬天,柏林的剧院上演了一部表现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的舞台剧—《织工》,剧中那些工人们的绝望、反抗与斗争深深的打动了她。彼时的德国处于转型时期,新兴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矛盾极为尖锐,无情的剥削却由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工人,反抗、罢工都被普鲁士专制政府所镇压。珂勒惠支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了《织工的反抗》组画,并被冠以“社会主义艺术家”的头衔。工人之外,农民亦是她的关注对象,另一组画《农民战争》源自于宗教改革时期,为推翻农奴制政权和封建贵族们的农民,以此表达她对当时社会的抗争与不满。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耕田》

随着她与卡尔的两个孩子出生,在完成艺术创作的同时,她亦要承担起母亲的责任。身份的改变,带来的是她作品开始围绕母爱与孩子的题材。1914年,无情的一战爆发,珂勒惠支的小儿子受到了德国爱国情操的感染而选择了参军,头一个月,便不幸牺牲,这成为她作品从反抗到母爱的转折点。随着战争继续,越来越多的年轻生命丧生在这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她代表着千千万万丧子的母亲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如《不准碾碎为播种用的种子》。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自画像》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不准碾碎为播种用的种子》

画中的妇女形象便是珂勒惠支自己,她曾写道:“如果可以,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在战争中丧生的小儿子彼得。同时她也在思考,这些自愿参军的年轻人们原本可以成为朋友,却在战场上无情的相互残杀,他们真的需要战争吗?这一切不过是既得利益者们的炮灰而已。所有国家的年轻人都被出卖了,是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所有的思考让她创作了一个雕塑《相爱的人》,刻画的是一位母亲抱着在战争中牺牲的儿子,她儿子的双臂却从她的怀抱中滑落下来。她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告诫年轻人:生命宝贵,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被政治的阴谋而蒙蔽了双眼。并希望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够在母爱的感染下,找到自己的出路。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德国儿童在饥饿中》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死亡与物资的缺乏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政府为了解决种种问题大量的印制钞票导致通货膨胀。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亲与丈夫的妻儿们,却得不到这个国家起码的温饱保证,这悲惨的生活反映在《德国儿童在饥饿中》、《面包》中。“每一个人必须尽他的能力去工作。我承认我的艺术是有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就是‘当现时人民正处在如此无依无靠、需要救援的时候要起到作用’。

然而乱世之下,她一个人的呼吁太过单薄,一个女艺术家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随着希特勒上台,鉴于珂勒惠支的影响与内容,官方开始打压她,撤掉了她的院士荣誉和她在柏林女子艺术大学的一切待遇,在她66岁高龄的时候,还逼迫她离开艺术学院,并撤销了她“大师画室”版画部主任的职位。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悼念卡尔·李卜克内西》

凯绥珂勒惠支 一位不愿屈服的艺术家 | 美术理论但她从没有一天屈服。

随着二战爆发,她再一次失去了她的孙子,而她的丈夫卡尔也于1940年去世。这令她开始直面战争与死亡,两次大战令她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她开始高呼停止战争!祈祷和平的到来。“战争一直伴随我到生命的最后,可要是如果能看到全世界所有战争的结束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情。”这一时期, 珂勒惠支完成了《死亡》组画,并为自己死去的丈夫创作了雕塑《告别》,以此,来献给那千千万万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妻子。

相关文章

  • 品味中国诗词文化盛宴——代雨东《咏春十一阕》赏析[图文]
    品味中国诗词文化盛宴——代雨东《咏春十一阕》赏析[图文]

    最近品读了《咏春十一阙》,作者是当代诗人代雨东。之前对代雨东了解不多,读完《咏春十一阙》却觉得相见恨晚!《咏春十一阙》可谓文学界少见的一股清流,全文清新自然,毫不做作。作者好像不是刻意写作,只是在驻足欣赏春景时听到了春天万物的低语,便顺手顺心写了下来;作者代表春天的花鸟树木发声,等候千山万水回应。读代雨东的《咏春十一阙》,是一种享受。读《洞仙歌重游梅河口》时,我们能从“看知音、喜尔满面春风,相拥...

    196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吴昌硕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高度[图文]
    吴昌硕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高度[图文]

    吴昌硕市场价格远不如齐白石,这是今天确凿无疑的。作为中国最贵画家的代表,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早早地进入了“画家福布斯排行榜”:2000年以后的齐白石作品拍卖成交总额高达169亿元,而吴昌硕同比只有37亿元;拍卖市场中更是如此,谁家没有几张齐白石都难称之为近现代书画专场,但能够有吴昌硕作品的拍卖行却是很少。北京故宫博物院从2018年6月开始就推出了“铁笔生花”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后承接这一展览的正是“...

    181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抽象艺术会成为当下艺术市场新宠吗[图文]
    抽象艺术会成为当下艺术市场新宠吗[图文]

    丁乙 《十示99-10》 2014年秋拍 北京保利 成交价 494.5万元2012年以来,新水墨、新工笔相继成为不少藏家的追捧对象,2014年下半年,抽象艺术(主要指抽象绘画)紧随其后,尤其在几场重要的拍卖会上,大有取代新水墨之势,进而成为艺术市场上的“新宠”。在《新水墨何以新》一文中,笔者曾指出,与既有的水墨传统比较,“新水墨”的“新”又该如何呈现呢?是语言、修辞方式之新?创作方法论、媒介观...

    114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凭什么可以卖到2.3亿[图文]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凭什么可以卖到2.3亿[图文]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6月4日晚,傅抱石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现身保利春拍。以1.6亿元起拍,竞价迅速过两亿,最终以2.3亿元成交,刷新了傅抱石有史以来的纪录。《云 中君和大司命》就是傅抱石在新中国特殊历史情境中表达自我的重要作品,它与其同时期表现现实的作品一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创作于1954年的《云中君和 大司命》是傅抱石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此件作品与重庆时期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

    95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庆元旦 迎新春——特邀著名书画家安丽峰(之馨)(组图)
    庆元旦 迎新春——特邀著名书画家安丽峰(之馨)(组图)

    【艺术简历】安丽峰,(之馨)汉族,山东省日照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2007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师从李魁正先生,2016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工笔花鸟高研班学习,师从苏百钧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画会会员,中国重彩画会会员,中国书画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山东美协会员。...

    49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靳尚谊: 弘扬中华美育 塑造美好心灵[图文]
    靳尚谊: 弘扬中华美育 塑造美好心灵[图文]

    日前,年近百岁的周令钊先生和耄耋之年的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等中央美术学院的8位老教授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表达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以及希望进一步加强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声。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长期以来,你们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

    9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赏孟云飞书法赋[图文]
    赏孟云飞书法赋[图文]

    字有文气,章含玉心。孟郊之才,云长之诚。飞毫金蛇狂舞,著作羲献精神。孟云飞书法:《吾心放眼》 180cm/45cm/2撇捺皆有情,可动高轩之吟咏;竖钩且多境,尤喜空谷之足音。聚散疏密,有如森林间云水,圆缺开合,恰似太白赋大鹏。孟云飞书法:赵孟頫《题画师周东村秋郊图》40cm/40 cm浓淡焦枯润五色,启承转合皆律深。清酒一壶抒豪放,阳关三叠写柳魂。孟云飞书法:毛主席诗180c...

    15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昨日的配角 今日被做成了一门艺术[图文]
    昨日的配角 今日被做成了一门艺术[图文]

    Roy De Forest.Untitled, 2000Venus Over ManhattanContact for price画框长期以来不受重人们的重视。几个世纪以来,藏家和博物馆都认为,画框不过是事后为容纳艺术品而添加的配件罢了,根据不断变化的品味或是相应的周遭环境而随意更换。纽约画框经销商 Eli Wilner 回忆说,即使在 20 世纪 80 年代,大型画廊也会把他们不需要的古...

    173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难以做大的艺术品电商?[图文]
    难以做大的艺术品电商?[图文]

    自2000年嘉德在线诞生起,中国艺术品电商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20年间,起步更早的艺术电商却没有成长出大众耳熟能详且拥有海量用户的平台。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艺术品电商生不逢时吗?近些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相继涉足艺术领域,这些平台所积累的品牌、技术、用户等优势能推动艺术品线上交易走上发展快车道吗?艺术品电商为何难做大?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

    6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书画的创新之难[图文]
    书画的创新之难[图文]

    “要传承好传统艺术”,这个要求对于戏曲表演、乐器演奏等艺术门类来说是完全成立的,甚至是第一要务,但对于书画领域而言似乎显低,因为不同的艺术门类其性质特点、延续方式不同,“传承”于之的意义也不一样。之所以说“传承”在戏曲、演奏等领域极为重要,主要是因为这些领域对技术动作要求极高,有些还有轻易不示人的窍门要领,学习时需要亲眼多看高手的动作,接受师傅师兄等的当场调教,一招一式不得相差几毫,如果不跟随师...

    7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性灵之美——林娜作品赏析[图文]
    性灵之美——林娜作品赏析[图文]

    林娜万物皆有灵性。在中国画创作中,艺术家应当由关注对象的表象世界渐渐转向其内在生命力与本质的追求,去体悟表达对象的内在灵韵,最终发生机于胸臆,启真趣于物理。当然,这个过程首先是要抓住物像的表征,以此去诱发艺术家内心的精神生命力;它需要在观察、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反复揣摩与理解,方可达到。这个过程受到艺术家自身的性格、人文修养的影响与限制,所呈现的结果也因人而异。 林娜作品中的生...

    18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他们影响了毕加索[图文]
    他们影响了毕加索[图文]

    毕加索《孩子们和玩具》保罗-路易斯-毕加索,1881年10月25号出生于马拉加(西班牙南部)梅尔西德广场36号,是巴斯克区画家何塞-路易斯-布拉斯哥和安达卢西亚之女玛丽亚-毕加索-洛佩斯所生的儿子。由于何塞申请到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达-瓜尔答美术专业学校任职,全家1891年搬到当地。此时毕加索只有10岁,一年后考入该校就读,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在拉科鲁尼亚的5年,毕加索几乎得到了绘画上最好的...

    141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夏尔丹是启蒙运动大潮中勇敢的艺术家[图文]
    夏尔丹是启蒙运动大潮中勇敢的艺术家[图文]

    夏尔丹(1699年至1779年),法国18世纪市民艺术的杰出代表。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1728年以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静物画是夏尔丹最喜爱的主题之一。他后期创作的静物画...

    93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以齐白石“梅”“菊”题材为例再谈衰年变法(上)
    以齐白石“梅”“菊”题材为例再谈衰年变法(上)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晚年变法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借助学界近年来整理出版的新材料,齐白石研究者、齐白石曾孙女齐驸近期通过对20年代变法期间齐白石的京华生活进行考证,并以此切入点重新审视齐白石“梅”“菊”两种传统文人画题材,对它们在齐白石变法历程中的风格演变重新进行梳理分析,尝试以新的角度分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成果和动力。本文为全文上半部分,从齐白石在北京的生活状况说起,探索其内心对于“变法”的渴...

    79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5G到来 艺术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图文]
    5G到来 艺术界将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图文]

    2019年,5G时代向我们走来。你可能刚刚习惯于4G技术为你带来的生活便利,如在线观看视频、手机游戏或手机支付,或者你还清晰地记得4G时代来临时手机上网速度的显著提升。但和上一代通信技术“3+1=4G”的模式不同,5G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不能再以速度的提升为主要判断依据。3G时代以来蓬勃发展的各项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终于在5G时代迎来了真正的用武之地,比如虚拟现实技术(VR)...

    71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