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蓝正辉美国纽约 MANA 当代项目
李子傲,艺术藏家,十年间游学于美国及欧洲诸国,毕业于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艺术史专业。李子傲 2 个多月前才第一次与蓝正辉结识,却已在瑞士、北京和蓝正辉老师有过 2 次深谈。作为一位艺术史研究者,一位忘年知音,李子傲用“震撼”一词来形容他对蓝正辉老师的初步印象,而经过对谈,他懂得,震撼背后是二十年的理工式的系统研究。
周末艺术:您和蓝正辉是如何结缘的?
李子傲:其实我与蓝老师现在的经理人陈梦倩小姐是在意大利米兰学习时就认识的好朋友,当时她还在北京 798 的一家画廊工作,正巧 2014 年她们画廊在做蓝老师的展览,我去找她玩儿无意间看到蓝老师的作品,就瞬间被深深吸引,面对他那几幅巨大的重水墨作品,马上就意识到作品背后的这位艺术家是位大师。后来陈小姐成为蓝老师的专职经理人,今年瑞士巴塞尔艺博会前陈小姐与我联系,说蓝老师会在巴塞尔举办个展,我想终于有机会认识蓝老师本人了!便驱车 400 公里从米兰到巴塞尔专程参加了他个展的开幕。开幕当天蓝老师真挚的语言,毫不造作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以及坚定而清晰对艺术的理解、对自己的认识,都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会后我们畅谈了很久。今年八月初我与一位意大利好朋友,艺术史博士,一起专程去北京蓝老师的工作室拜访他,又深谈过一次。
周末艺术:您初见蓝正辉作品就被深深吸引,并判断背后是位大师,为什么?
李子傲:他的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强烈的震撼。他的重水墨作品通常体量巨大,大象无形中有一种独特的浑然天成的结构美。从艺术研究者的角度,我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作品是一种基于许多年严谨、系统的研究,加上天才的艺术表达能力方能成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区别于当下当代艺术圈的众多模仿与跟风。
周末艺术:这样算来,您和蓝正辉认识也不过 2 个月,却已经有过几次深入的对话,是什么让你们如此投缘?
李子傲:可能是我在意大利学习艺术史的背景,我很能理解他作品中那种他一直强调的核心的结构感,应该是这一点让我们一见如故。
周末艺术:在您眼中,蓝正辉是个怎样的艺术家?
李子傲:作为一位在学界和收藏界都已经取得了相当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蓝老师的工作状态和艺术态度非常让我钦佩。他的作品通常体量巨大,需要很大的创作空间和展示空间,于是他便找了一间大仓库作为画室,以地为案,画室里除了正在创作和已经完成的作品,没有装修和其他的摆设,好像他的生活中就只有他的重水墨。
c58 dive潜,125cmx248cm , ink-painting on rice paper,zhenghui lan,2012
周末艺术:您如何评价蓝正辉的艺术?
李子傲:这次在他工作室的畅谈,让我对他的艺术理念与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与清晰坚定的学术方向成就了他。家传的对纸的感知能力让他得以从画的物理属性入手,从最基础层面认知水、墨、笔和纸这四者的关系,进而根据画的需求对纸——这一创作载体本身进行研究与改进,这在广大东西方艺术家中都是极难得的;理工男的出身让他与传统的艺术男从思维逻辑到艺术气质上都大有不同,理工科逻辑严谨方法系统的研究习惯,为他日后长达二十年的对符号及基本形象元素的研究提供了至为重要的方法论的保障;而对色彩和绘画的天然亲近让他在成年后回归本心,重回学堂精研艺术,这是自身理性对感性的承认,是自身理学与艺术的完美平衡;曾经也追逐过艺术外在的疯狂与诱惑的蓝老师,在从艺最初几年的青春躁动之后,很快对自己产生了清晰的认识,迅速回归到对艺术本质的探究上来,开始了系统性的长期研究,对自己艺术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着执着并极具深度的探索。这种对艺术对自我的态度,对当下的国际国内艺术圈,都极有意义。
collected by China Artron group《adore ink,permanent》(be reluctant to part with ink:constant )580cmx372cm,2008
蓝正辉在探索一种承载于中国水墨宣纸之上的,以东西方艺术理论与现代科学为理论支持的,在看似混乱无序的表象下的一种严整的结构感,他称之为“势”,而这种探索本身,是经历了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经年累月的学习与研究才能具备的艺术素养。这,造就了蓝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