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凡凡 点击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

李留海,1944年生于河南宝丰,深造于新疆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河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书画院院长,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传记被收录于《中国美术辞典》、《美术辞林》、《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等大型辞书。

1976年 国画《大快人心》入选全国美展。

1977年 国画《欢腾的天山》、《家乡速写》入选庆祝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

1978年 国画《探家》(合作)入选全军战士画展。

1980年 加入中国美协。

1982年 国画《常客》,版画《冬晨》、《边陲雪》入选庆祝建军55周年全军美展,《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先后刊发;同年,版画《冬晨》入选西北六省区版画联展。

1983年 版画《边哨春》入选中国美协、新疆美协联合主办的“新疆好”赴京美展,同年,版画《冬暖》入选西北五市版画联展。

1987年 国画《毛驴收容队》入选庆祝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解放军报》刊发;同年,国画《牧驴图》被深圳博物馆收藏。

1989年 国画《绿荫》入选全国丝绸之路大展;同年,《毛驴收容队》获新疆艺术节三等奖。

1991年 首次在乌鲁木齐市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 国画《长河梦》获河南省高校新飞杯美展一等奖,《塔里木人》获佳作奖。

1994年 国画《绿荫》获河南省第八届美展三等奖。

1995年 在河南洛阳举办个人画展。

1996年 《李留海画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4月,作品《泉边牧秋》被中南海收藏;同年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7月,国画《逝者如斯夫》、《无悔》在《美术》杂志上发表;同年9月,在河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7年 国画《乡梦不曾休》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并被收藏。

1998年 国画《长河梦》、《好花不择处》、《七彩滩》、《往事如烟》、《无怨》由《美术观察》发表。

1999年 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无怨》被该馆收藏。

2000年 国画《淡泊》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世纪”全国美展。

2001年 国画《秋韵》、《好花不择处》由《美术博览》配文发表。

2002年 国画《长河梦》、《无悔》由《中国书画报》配文发表;同年11月,国画《河洛春秋》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3年 《李留海画选》画石系列(卷一)出版。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人勤山富》

卵石的魅力

——李留海“石水画”的审美独创性

看惯了北方山水画的雄浑博大,南方山水画的秀丽清新,当我面对洛阳画家李留海的山水画时,不禁为之一震。在那一幅幅精心绘制的作品中,主体竟是我从未关注过的河卵石,它们或聚合于辽阔的河滩上,或散落于清澄的溪流中;或与野花落叶为伍,或与飞鸟嘶马相邻……这里,既没有高山峻岭,丘陵起伏;也没有急流飞瀑,舟桥旅人;然而却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它们远离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何以名之?既然每幅主体多是卵石,每幅都有孕育生命的流水,那么,姑且叫做“石水画”吧。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寒溪瑞雪后 满山皆美玉》485×190cm

古人也有爱画石的,那是江南太湖石。宋代文士米芾曾为之总结出“瘦、皱、透、漏”四个审美特征。李留海是一位有过近三十年军旅生涯的河南汉子,他与母亲河——黄河冲刷下的河卵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着亿万年历史的黄河,滚滚东流,大浪淘沙,也阅尽千古风流人物。惟有她冲刷下的平凡卵石,虽然缺少了棱角,却富于光泽鲜亮、色彩斑驳和圆弧曲线之美。其审美意味迥别于太湖石。

我想将河卵石的审美特质概括为“古、厚、圆、活”四个字。古,是指卵石的历史久远所包蕴的沧桑感;厚,是指卵石的素朴沉实所引发的厚重感;圆,是指卵石的外形特征和水气弥漫所产生的圆润感;活,是指卵石的色泽纹理和群体组合所闪烁的生命活力感。与其说这四点是我对卵石的直接感受,不如说是我从李留海的“石水画”中所体悟出来的。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平常溪清静心》485×190cm

李留海的“石水画”之所以具有如此诱人的艺术力量,是与以下几方面因素分不开的。

其一,以工笔重彩、超级写实主义画法所构成的视觉冲击力。古代有青绿山水,现代有工笔山水,但从未有像李留海式的逼真和实感。无论是单个的卵石还是群体的石滩,光润晶莹还是斑驳皱迭,水上之石还是水下之石,水涮之石还是风化之石,他都用中西结合的画法,从透视、光影、色彩,到形体的转折变化,给以精确而空灵的表现与再现。尤其是那些大篇幅作品,如宽达3.45米的《逝者如斯夫》、《春水落花不了情》,艺术效果更为强烈,有如二十年前初见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所引起的震撼。显然,正是这种前所未见的崭新的视觉图式,成为画家艺术个性的鲜明标志。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青山绿水间》485×190cm

其二,以卵石为主体,水流为活脉所蕴化的心灵冲击力。如果只有视觉冲击力,只“抢看”而不耐看,仍然算不上佳作。李留海画中的流水和石头的多样组合,或潺缓而来,或逶迤而去,或淙淙跌落,使画面产生动态和声响,焕发出生命活力。而穿插其间的“道具”哪怕是石缝中的小草野花,石面上的苔藓地衣,都有力地烘托着某种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这是画家的惨淡经营、迁想妙得的结果。不用说《无怨》、《无悔》中的群石、流水、落叶、虬枝等交织成岁月无涯、人生苦短的诗境,从而发人警醒;就是《七彩滩》中漠漠沙滩与清清绿水的对比,也会引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联想。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溪谷聚秀》485×190cm

其三,诗意的标题所强化的艺术韵味。这是得益于中国民族传统绘画的语言构成。绘画是相对静止的空间艺术,但标题却可以起到扩展时空、引发联想的作用,这与西方绘画的观念大不相同。李留海显然具有较厚的文学素养,他根据不同画面的“造境”,赋予不同的“点精”之题。《长河梦》、《无争》、《逝者如斯夫》等均是发人深思的好标题。试想,如果命名为“石头一号”、“石头二号”,那该是多么索然无味。

爱之深,期之切。愿李留海的“石水画”在虚实关系处理、构图造境变化方面再作拓展,尤其是笔墨语言的介入,更可深入探索,使独树一格的“石水画”再创新高。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哪得小河清如许 生态环保严治理》

长河梦中绕清泉石上流

——著名画家李留海的河洛情结

文/邵妙苗

石头离故土很近,

石头里乡情浓郁。

石头上岁月的痕迹久远深刻,

石头上的人生清澈无边。

——采访手记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洛河岸边》

还是在采访著名画家朱明德时,朱明德老师曾对我说:“走上绘画这条路,我要感谢一个人,他既是我的战友又是我的老师。这个人就是画家李留海。”朱明德并向我展示了李留海的代表作《长河梦》:画面上的河滩一望无际,大大小小经历千百年河水冲刷的河卵石铺天盖地,一条溪水曲曲弯弯,从卵石间隙的石面上流过,碰撞到大的石块上,激起一层层小小的浪花涟漪,至低凹处则汇成一泓清澈见底的绿潭,水底的卵石仍依稀可见……《长河梦》既是一首感悟人生的哲理诗,又是一曲讴歌大自然神力的交响乐。我深深地被这幅画所打动!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幽谷追梦》

通过朱明德老师的引荐,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来到李留海老师地充满诗情画意和田园风格的画室,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名师。一头花白的头发,随意的衣着,恬静的神态,恬静的微笑,恬静的举止,举手投足间有种说不出的气质,是喧嚣中能让人沉静下来的感觉。与很多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艺术家”截然不同。在采访过程中,与他的交谈如看他的画一样,话语间时时透露着一位艺术家对艺术的炙热追求。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彩溪轻吟舒心歌》

一、寻寻觅觅求索路

李留海1944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自幼爱好绘画,少年时便闻名乡里。长大后,携艺从戎,在军中,他先后求学于新疆艺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并在国画、版画艺术海洋里扬帆驰骋了近半个世纪。

打开李留海的艺术简历,佳作硕果挂满枝头。1976年,他的国画《大快人心》即入选全国美展;1977年,国画《欢腾的天山》、《家乡速写》入选庆祝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1978年,国画《探家》入选全军战士画展。1980年,36岁的李留海即以雄厚的实力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年轻一代”的身姿成为中国美协国家艺术方阵的一员。到了1982年,李留海的佳作如火山喷发,“汹涌”不断,他的国画《常客》、版画《冬晨》和《边陲雪》同时入选庆祝建军55周年全军美展,并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先后刊发,如此在国家顶级报刊同时发表一个画家的重量级“产品”,可谓少见。也在这一年,他的版画《冬晨》,又进入了西北六省区版画联展的“金色”大厅。次年,他创作的版画《边哨春》入选中国美协、新疆美协联合主办的“新疆好”赴京美展,并以版画《冬暖》入选西北五市版画联展,此作,为他的版画艺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彩虹惊鹿》

自此以后,李留海将全部精力转移到中国画的研究和创作中,三年后,李留海即以一份无比优秀的答卷回报了养他育他的人民军队,以国画《毛驴收容队》入选庆祝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并被《解放军报》刊发,在这幅形美意深的国画作品里,画家将深深的爱意融入画笔的勾勒熏染中,以一腔情思展现了人民战士万里巡边的英雄气概。在画家的笔下,是男性阳刚的无尽喷涌,是钢铁战士战严寒、斗风雪的蒸腾浩气,是西部大漠无尽的浩瀚之势和苍莽,是天山大岳的挺拔和无畏……正是这阳刚、苍莽和无畏,让这幅作品又在1989年的新疆艺术节上再一次为李留海捧回了大奖。

如果说《毛驴收容队》是李留海军旅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巅峰之作的话,那么,他的“游戏之笔”则给人们带来了西部草原上淡雅淳朴的民风。这就是以被深圳博物馆收藏的《牧驴图》为代表的西部风情系列。研究李留海艺术的人们都知道,李留海画驴当属一绝。其实,如果要追溯李留海画驴的最初“动力点”,他的这幅代表作《毛驴收容队》应该是“启动”的“点火装置”。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植树节》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李留海的目光开始锁定自然山水,这种“锁定”,今天看来应该是中国大文化背景下的自然回归。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大规模爆发”,准确说来,当是他转业回到故地河南,回到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洛阳,创作了大量的贴有“李氏标签”的“石头画”之后。但最初的报春之声是国画《绿茵》于1989年入选全国丝绸之路大展,并于1994年获河南省第八届美展三等奖。而“李氏石头画”《长河梦》则在1993年的第一次亮相中即获河南省高校新飞杯美展一等奖。《逝者如斯夫》、《无悔》、《长河梦》、《好花不择处》、《七彩滩》、《往事如烟》、《无怨》等石头题材的作品,也在美术界最高期刊《美术》、《美术观察》、《美术博览》等杂志上发表。之后,李留海先后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郑州的河南省博物馆、南京的江苏省美术馆、武汉的湖北美术馆、以及乌鲁木齐、洛阳、青岛、厦门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而国画《淡泊》又于2000年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世纪全国美展。《泉边牧秋》、《河洛春秋》、《无怨》等国画作品,更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先后出版有《中国画二十家——李留海》、《李留海画集》、《李留海画选》(画石系列)、《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画集——李留海画选》等图书。2002年,《长河梦》和《无悔》等,则由《中国书画报》配文发表。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山高水长》

二、长河卵石铸画魂

宝丰,地处河南中西部的外方山东麓,清清的汝河水,湍流不息地从其“门前”流过。汝河滩一望无垠的沙石,静卧在山峡的河床里,细数着日月的轮回,细数着岁月的沧桑,点缀着这方如画河山,“刻画”着喷吐无尽泥香的土地。而自春秋时期已建村立寨的人文历史,更让其厚重的中原文化沉淀在这厚厚的黄土之中。这里,曾有楚国大将养由吉驻兵的周营;曾有汉光武帝刘秀驻扎过的魔冢营;曾有元代辅国上将军塔里赤修建的讲武城,也有同盟会员岳毓瑞为民主革命奔波时留下的足迹……北邻的“三苏坟”,南邻的“石人山”,将文化和自然的“丝弦”,铺陈在这里,更让淡淡的清雅丝竹声,回荡在这方圣洁质朴土地的上空。这里,就是李留海的出生地。这厚重的黄土地,自然造就李留海质朴、幽默、好学、无畏、充满艺术灵性的性格。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退耕还林择优发展》

面对着汝河滩,面对着无限丽景,任何酷爱艺术的年轻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从少年时起,李留海已开始喜爱静卧在河滩中那些看似笨拙的鹅卵石上了,他想用艺术去表现这些笨拙质朴的东西。随着年龄和艺术阅历的增加,这股创作的冲动愈来愈强。特别是二十九年西域大漠中的军营磨练,和盛年后定居洛阳的“叶落归根”,鹅卵石那淡雅、空灵、质淳的艺术神韵,也就常常在眼前飘动。更让他激动的是黄河小浪底截流后河床裸露呈现的丽景,让他的“鹅卵石情结”于一瞬间“爆炸”开来。那在常人看来无任何生命的“石头”,在他的眼里无时无刻不在焕发着生命的光彩。那鲜活的生活场景,也就一次次让李留海创作出无数精彩的“石头画”作品。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给心灵放个假》

有人说,李留海的“石头画”作品,具有“钟灵毓秀,化凡为奇”的作用。从汝河滩,到戈壁滩,到黄河岸边,再到伊、洛河的源头,与鹅卵石的结缘,似乎使李留海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他集几十年在美术创作上足够的储备,他集油画、版画、篆刻、书法等各种书画门类都有涉猎的艺术体验,他集在国画创作上人物、花鸟、山水齐头并进的综合功力,十几年如一日,用一枝画笔,赋予鹅卵石以艺术的生命。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精准施策产业扶贫》

今天,在书画界,贴有“李氏标签”的“石头画”,可以说已是名满天下了,因为,这在全国国画界堪称一绝的“物种”,蕴含着道家的“道法自然”,蕴含着释家的“空灵”“无心”,呈送着自然的质朴“天象”,荡漾着原野的叮当泉声。这种艺术主张、审美视角及创作命题,自然更容易让人们产生艺术的共鸣。

纵观传统国画山水,从魏晋到明清,从王维到“四王”,从“北方画派”到“南宋四家”,从“画中九友”到“休宁三逸”……面对奇峰重峦,飞瀑流水,画家们或远取其势,或近取其质,或重骨力、尚理法,描绘堂堂大山丽水风貌;或重神采、尚抒情,寄寓悠悠人文情怀。山水的精神和气势,是人品、画品最和谐的载体。山魂水魄,山势激流,已成定格。“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也已成画家“畅神而已”写出的“胸中逸气”。而单以石为反映对象的,则多出于文人画师的寡欲寂寞,这种“高处不胜寒”式的“清高”“寡欲”“孤寂”,自易让他们嗜石成癖,视石为友。宋代文士米芾曾为江南太湖石总结出“瘦、皱、透、漏”四个审美特征。“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从郑燮的题画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画中的片片岩石,总是寄寓着画家坎坷的人生阅历和自重的人格追求。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今日花果山》

而李留海老师画石,则另有一番天地。工笔画石,更是古今罕见。正如著名评论家、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马鸿增先生在一篇评论中所说:“古代有青绿山水,现代有工笔山水,但从未有李留海式的逼真和实感。”勿庸置疑,北邙山下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截流,给李留海画题“轰轰烈烈”式的转变,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天赐良机”。因为,咆哮的黄河,自出小浪底峡谷后天地骤阔,缓缓东流。而截流后的浪平沙沉,水落石出,更使千磨万劫的鹅卵石,摆出了长达百里的彩石画廊,这万千年深藏水底不为人知的“尤物”,似乎是专为李留海而来,在那“昙花一现”的时日,为其提供了无尽的自然反映对象。同时,他又将河洛文化的神魂融入其中,运用国画勾、勒、皴、擦、染等技法,入微地刻画出河洛卵石的体质纹色之美,而光影透视等西画技法的借鉴,更把卵石在沙上、水下、风蚀、苔染等种种处境,表现得多姿多彩,有境有韵,富含诗意。更重要的是,在李留海笔下,卵石的沧桑感、卵石的生命力、卵石的诗情画意、卵石的节奏韵律、卵石的一言一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山林之家》

李留海属于“沉默寡言”且富有思想的艺术家。对长河卵石的摩挲珍重,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黄河儿女的恋母情结。挚爱的深情,使平凡的卵石旋即成气势磅礴的题材,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成功,更是人格美的呈现。谁敢说,李留海如今自成一家的“石头画”没有中原文化在其脑海的无言叠加?谁敢说,这厚重质朴的国画艺术没有河洛文化的印痕?谁敢说,李留海如今的成就,不是其思想成熟的“喷发”所使然?正如音乐大师谭盾所说:“艺术家是先有思想,后有技法。”李留海之成就,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山乡喜事多》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李留海早年的一幅名为《斗鸡》的作品。在这幅生活小品里,他以精彩的笔墨,表达了画家的幽默情怀。画面上两只雄鸡对垒,满地羽毛狼藉,争斗方酣。“阵”旁的祖孙两人,爷爷忍俊含笑,孙子张目呐喊,更绝的是那句“据说为了一粒米,翻脸成仇敌”的题词,为画面营造起浓郁的幽默氛围。这些禽斗细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李留海对人文精神的沉思和仁爱的襟怀。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故园情深》

著名评论家叶鹏先生在评价李留海的国画艺术《清新典雅,自然为师》一文中,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李留海先生画石堪称一绝,好评如潮,声名日远。留海先生笔下之石,不是嶙峋的奇峰,亦非突兀的怪岩,乃长河冲刷下的平凡卵石。造化多情,常常创造出奇妙的景观。大河东去,气势磅礴,荡涤一切,逝者如斯!可偏偏会在九曲回环的河床上,洒落无数彩色卵石,任沧海桑田,万古不移。留海先生把荒弃在河滩上的石头,化为神奇的审美对象,令人神往。”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五彩绘大地锦绣伏牛山》

是啊,事实确实如此。观他的“河·卵石”国画系列作品,你会常常在无意中得到一种禅意的“震撼”,那种心灵高处的淡淡琴音,无时无刻不在浸润你颤动的艺术神经,拨动你内心深处久违的丝弦,使你在迫不及待中接受长河圣洁的洗礼,使你在迫不及待中把贞洁的玉酒洒落在河床边缘的鹅卵石上,用心灵去铸造觉悟的灵魂,让无欲宁静的生命,在长河与卵石的世界里重新组合,得到新生。

一切石语皆情话,所有情语皆禅语。这情真意切的语言,是李留海以“河·卵石”为载体的国画语境。流水、卵石,河床、沙滩,虬枝、野花,飞鸟、落叶,它们在画家李留海笔下组合成一幅幅精妙的石语,它们在李留海的笔下“放射”出神奇异样的光彩。这石语和光彩,自然会启迪人们感悟人生。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步步高》

三、八千里路河洛情

如果说画如其人,李留海画品中的人格美尤显珍贵。正如前文所说,他是一个富有思想总是用作品“发言”的艺术家。卵石虽平凡,但在画家笔下,可以担纲宏大题材的开掘。这一点恐怕与他一贯的为人处世哲学有关。“小人物同样可以干大事”,小事干得多了,或者说“集腋成裘”了,自然就是“大事业”,自然就成了“大人物”。《逝者如斯夫》是他化平凡为神奇的经典之作之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河卵石的壮观、远阔、悠远与静静的河水,维系着历史的脚步,荡涤着尘世间的滚滚尘埃,传达着“清静无为”、“从善如流”的古朴思想,推动着“和谐”的圣光扑面而来。这种以河卵石独自作为表述、审美对象的鸿篇巨制,以睿智的哲理、鲜明的个性,深刻的寓意,将中国文化中道德观的精髓部分,作了直接的表达。这种“石语道语,点石成金”之术,当归入艺术的主流史册。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故山新林透玉境》

《香泉飘思》是李留海“河·卵石”系列画的又一代表作。它构思精妙,落笔不凡,传达着一种自然的人文关怀思想。卵石与河流相聚,动静轻重相映成趣。石面上覆盖的红叶渲染着秋的诗意,随风飘逝的落叶似红鱼畅游溪水。跌宕醉卧的巨石,任沧桑岁月磨砺,任厉雨劲风洗礼。而无尽的细石,则在碧波“温润”的抚慰下,涟漪中与游鱼群戏。亿万年间的卵石,随清流逶迤而来,回旋而去,淙淙跌落,奔流不息。石缝中的小草与红叶呼应,点缀着画面的主题。似歌,似幻,似竹丝之声,似丽质舞影,让人们于流水声声里,享受着视觉的快感。水上石与水下石色光分明,水刷石与风化石石石相异,浅水依稀可见,岸石触手可得。画面上传统工笔技法与超级写实主义画法相得益彰,从透视、光影、色彩给以精确空灵的再现。在这种艺术氛围里,人们分明在聆听自然的对话,分明在醉赏着大自然乐队演奏的和谐清音。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旧房改造促旅游》

有着亿万年历史的黄河,滚滚东流,大浪淘沙,也阅尽千古风流人物。惟有她冲刷下的平凡卵石,虽然缺少了棱角,却富于光泽鲜亮、色彩斑驳和圆弧曲线之美。李留海对长河卵石怀有挚爱的深情。他不但通过河卵石表述《无怨》《无悔》的人生感悟,更让那旋即成气势磅礴的漫滩石流展示《长河梦》和《逝者如斯夫》的人生境界,特别是被人民大会堂收藏的《河图春秋》,通过长河、石滩、钟鼎、都市等不同画面的奇妙组合,将河洛文化中最古老、最辉煌的意境,进行了“开拓式”的“演绎”。这种以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整合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本源的归依和对中国的文化精神的求索,使人容易在当今喧嚣市场的熏染中,触摸到大自然的静谧和心灵回归的渴望。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俺们村新来的第一书记》

在李留海的艺术血液里,传统文化的情结无时无刻不在“汹涌奔腾”。这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以窥见其情思的恣意弥散。李留海画中的流水和石头的多样组合,或潺缓而来,或逶迤而去,或淙淙跌落,使画面产生动态和声响,焕发出生命活力。而石缝中的小草野花,石面上的苔藓地衣,都有力地烘托着某种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这是画家的惨淡经营、迁想妙得的结果。烂漫的《七彩滩》当属范例。在这里,河洛的质朴、厚重,西域的壮阔、苍莽,自然的无私、豪放,长河的无欲、清香,从中都可得到无拘无束的释放。而《春花落水不了情》、《无争》、《岁月》、《随遇而安》、《好花不择处》,则在另一个高度,诠释着回归自然《静土》的那份质真。

从《无怨》《无悔》《无争》,到《随遇而安》《好花不择处》,使我仿佛看到李留海心里“喷涌”的“爱的火焰”。这种“道法自然”式的人生、艺术态度,这种不屑机巧式的苦修、奋斗,自然会让其人、其心、其艺,立之高处,自然会让其产生顿悟样的欣快。这种顿悟的感觉,倒颇合宋人朱熹的《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李留海 | 美术科普《绿色家园》

在访谈的间隙,我无意中翻开了李留海老师画案上的草稿本,不禁惊讶万分。原来,这草稿本正是李留海老师下一步的创作计划——一部庞大的关于《河洛文化》系列的构思。在草稿中,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先哲、先民活动场景,竟是如此的鲜活!问及《河洛文化》系列,李留海老师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生在河洛,长在河洛,我有责任用自己的画笔去追溯历史。这是时代赋予我的使命!”

踏着长河卵石,有了挚爱的深情;漫步河洛之滨,有了厚重的积淀。我们有理由相信,李留海老师的《河洛文化》系列,必将让他登上更高、更光辉的新的艺术巅峰。

相关文章

  • 蓝天镌美:著名画家宫浩钦的航空艺术[图文]
    蓝天镌美:著名画家宫浩钦的航空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宫浩钦,男,博士,1973年7月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2016年1月-2017年2月,美国瑞德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多年来致力于航空绘画创作,曾经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美国华盛顿DC等地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已出版《仰望星空:宫浩钦绘画作品》、《徜徉的笔触:北航校园风景绘画•宫浩钦作品》、《学院派精英•宫浩钦》、《画布上的中国航...

    7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张艺华山水画艺术[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张艺华山水画艺术[图文]

    张艺华河南内黄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李可染先生指导下学习中国画,现为中国书画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副主席,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专业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作品入选中国画三百家展览并获中国美协举办...

    14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AI会使艺术终结吗[图文]
    AI会使艺术终结吗[图文]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高度定制化时代,它可以代替人类做很多事情。当AI进入艺术界的时候,可能在以后会出现新的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批评等。科技与艺术如何和谐相处?AI绘画是否是一种艺术?对艺术有冲击吗?人工智能也可再现艺术的“灵韵”?以AI为镜,艺术的创造力是什么?AI和未来,科幻与想象如何走进现实当下?我们会和AI一同进化吗?个中问题有待艺术家与人工智能携手应对,以期碰撞出不一...

    5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楚寻欢:九亿“十二条屏”的齐白石激动了谁?[图文]
    楚寻欢:九亿“十二条屏”的齐白石激动了谁?[图文]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17日晚,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在北京继续举行,在夜间进行的“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中,备受瞩目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经过七十轮的竞争,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这幅作品此前也被认为是史上估价最高的齐白石作品,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由此刷新。齐白石 山水十二条屏齐白石是近现代画家中声誉普...

    11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发于内而形于外[图文]
    发于内而形于外[图文]

    祖籍广东省中山市,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长;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篇小说《白门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另出版著作10余数种。美术作品《都市窗口》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山水画作品《万岳朝宗》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刘斯奋坐对屏山忆旧游136...

    193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白石老人嫡传弟子:张文成——四十年师生情[图文]
    白石老人嫡传弟子:张文成——四十年师生情[图文]

    张文成张文成 字宗石,中国农工党党员,现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北京市工商联书画艺术商会会长、北京文成书画院院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法人代表、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友谊美术馆馆长。张文成是齐白石老人弟子傅石霜先生和白石老人四子齐良迟先生的得意门生。多年来,张文成在继承齐派绘画艺术笔墨基础上,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所作...

    18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四成艺术品投资者最关注赝品风险[图文]
    四成艺术品投资者最关注赝品风险[图文]

    从《胡润百富》官网获悉,近日,由胡润研究院携手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高净值人群艺术品投资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8年的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为美国、中国和英国,总份额占比超过八成;“艺术品自身的赝品风险”是投资者在购买艺术品时最关注的风险问题。据介绍,此次研究将家庭净资产千万以上、常住地在中国境内、年龄20岁以上、初中以上学历且过去有过艺术品收藏投资经历或未来一...

    127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牧之国画三角梅花系列作品[图文]
    牧之国画三角梅花系列作品[图文]

    “他早在2006年就把三角梅花列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在笔者印象中堪称海南画三角梅花的第一人”——姚顺忠艺术家档案:牧之海南省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海南大学美术学科带头人、美术系系主任,海南大学牧之名师工作室导师。牧之教授作品先后获得亚洲艺术金奖、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主席提名大奖,奥运水立方“20位国际艺术家”荣誉。2018年受美国美中经济贸易委员会美术委员会邀请,于...

    83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山水画大家—杨鸿林[图文]
    山水画大家—杨鸿林[图文]

    【杨鸿林艺术简历】杨鸿林:又杨帆:号八怪乡人:醉墨仙:江苏籍北京人。善国画山水、花鸟及油画。1980年入伍,1983年转业落户在北京当美术编辑兼新闻记者。198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师从贾又福:李行简等教授。三十多年来多次橐笔负芨翻山越岭,到大自然中寻觅和切摸山川秀水的脉搏,出塞外丶走蜀道丶临九寨丶观三峡、登五岳丶探神龙、踏沙漠、足迹遍华夏。1984年至今参加北京、青岛、广州、...

    130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图文]
    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图文]

    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中国画”是个专有名词。对于“西画”来说,它是绘画的另一类别。以国别和媒介来界定作品种类的时代早已过去,特别是当代艺术作品都将被置于同一语境下来进行评说。中国画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将同其它门类的艺术作品一样,无法摆脱历史和时间长河的左右,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产生出诸多以地域划分的流派。彩乐华章--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在绘画技法和表现题材上独具特点的“长安画派”,...

    68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怪手图说——倪蓉棣剪纸作品解读(第十辑)
    怪手图说——倪蓉棣剪纸作品解读(第十辑)

    倪蓉棣自嗨倪蓉棣,笔名怪手、怪手不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爱好体育、美术、书法、文学等,涉趣广泛。其创作的现代剪纸(亦称刻纸)作品,形式夸张、怪诞、变异,内容江湖万里,十面埋伏,意味深长,它以“剪纸的形态、版画的效果、漫画的幽默、小说的意味”呈现个性,在剪纸艺术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怪手图说(九十一)社会是江湖,充满诱饵,中钓者屡闻不鲜。我们发现,中钓者多为那些缺乏个性、...

    115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拍场之上 进击的带钩[图文]
    拍场之上 进击的带钩[图文]

    带钩,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其功用类似于当今人们腰带上的卡扣,是古代贵族、官僚以及文人武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结合史料及考古研究显示,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西汉广为流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古玉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数量锐减,类型单调。这说明此时玉带钩的实用意义在减退。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到了元明清三代,玉带钩的制作又开始回升,出土和传世...

    7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秘密花园》填得好也跟艺术关系不大[图文]
    《秘密花园》填得好也跟艺术关系不大[图文]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最近,一类以线稿勾边,画出花朵、昆虫、动物、建筑的形状,留白任凭读者自由填色的互动绘本,掀起了一片涂色热。不但“始作俑者”《秘密花园》在各类社交网站上不断“刷屏”,卖到一再脱销,而且同类图书如《动物王国》、《魔法森林》等也迅速冲上亚马逊畅销书榜单,紧随 而来的是售书网站将已经出版但沉寂多年的同类涂色书设立专区,以及国内出版社一大波类似图书的引进计...

    29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靳尚谊:用画笔为中国人造像[图文]
    靳尚谊:用画笔为中国人造像[图文]

    靳尚谊,1934年12月生。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积极探索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狱中瞿秋白》《医生》《八大山人》《晚年黄宾虹》等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杰出代表。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我考上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中央美术学院。1954年,苏联艺术家的油画作...

    181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一花一世界  一指一乾坤  —— 手指画家彭清风的艺术常青之道[图文]
    一花一世界 一指一乾坤 —— 手指画家彭清风的艺术常青之道[图文]

    彭清风个人简历彭清风,中国人像摄影协会会员;湖南省省直书画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会员;一级摄影师。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协会会员,北京红旗飘飘书画院会员,兼旗飘飘顺义分院艺术顾问,中国艺术家协会,南方艺术人才委员会会员,湖南省省直书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书画篆刻分会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市花鸟画家协会会员。 一...

    104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