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李冠德山水画艺术[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小凡 点击 : 1911 次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李冠德山水画艺术 | 美术理论

刘祥亮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画家通过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细致描绘,赋予大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诗歌的意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人以更多的情感。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品味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

欣赏李冠德先生的山水画不难发现,所描绘对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都流露着他对大自然以及人生情怀的感情表达。这种感情表达不仅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也符合中国画讲的最多且又最难达到的境界。古人云,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李冠德的山水画达到了这样的审美意境。

山水画作为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形式,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对象升华为审美对象,在艺术处理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各种对立矛盾的因素统一在一幅画中,形成协调而完美的画面。山水画家通过对自然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理解,运用取和舍、详和略、有和无、黑和白、藏和露、浓和淡等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使种种矛盾因素相互转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李冠德山水画艺术 | 美术理论

李冠德的山水画作品虚实相生,浑厚苍润,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他笔下的山水,重山叠嶂山势峻险,飞瀑溪泉水流湍急,云雾若隐若现,渲染出一种空灵、深邃的艺术气氛,着意表现雄浑幽深的意境,无论是大幅或者小幅,都会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变幻莫测的美感。用笔温润沉着,结构细致严谨,既有传统山水画的神韵,又透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观其画,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细腻,两者相辅相成,挥洒自如,融为一体,十分和谐。这种艺术境界,不但逾越了写境层次,而且进入了造境意识。在他的画作中处处都是自然与心灵交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空间。从李冠德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的。不论在构图上、用笔上,还是思想意境上,均颇见功力。

山水画就得有山有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屋舍是山川的眼睛,线条是山川的骨架,笔墨是山川的血液,色彩是山川的时装。处理好这几种物象的关系,是画好山水画的前提。李冠德深明此理,他画的山水画让人感到清新灵秀、生机勃勃、自然优美,这是十分可贵的。宋代山水画家郭熙讲:“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无道路则不活,无林木则不生……”。李冠德的山水画有云有水、有路有树,达到了《林泉高致》的要求。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李冠德山水画艺术 | 美术理论

近年来,他更追求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以简练的笔墨表现更为丰富的自然物象,笔简而意境不减,更注重山水画的写意性。灵活的笔墨,丰富的构图,将大山中的四季更替、生命繁衍压缩在尺幅之中。实景背后是虚幻的云影幢幢。这种虚实相间的技法,增添了画作的意境,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美感。而且虚实相衬,更把画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画实容易,画虚难;用笔容易,用墨难;用墨容易,用水难;画形容易,画意难。观李冠德之画,发现他很会用水,很会留白。他的山水画,既注重“实”的描绘,又注重空灵的表现,以实衬虚,以虚托实,虚实结合,物我互补,无画处皆成妙境。没有较高的美学修养难以达到这个境界。如《云起云收》《韦应物诗意》等画作所传达出的古韵幽深的氛围,不论构图、笔墨、设色还是意境的营造,都有独特的匠心,流露着清新淡远、澄澈空明的“天人合一”之意。作品构图严谨,意境悠远,堪称佳作。品其山水画,如饮一杯好茶,齿颊留香。

浑厚苍润 虚实相生 ——李冠德山水画艺术 | 美术理论

为自然山川立传是既崇高又从容的事业。画好山水画首先要求画家把一颗心先静下来,研究山川,练习笔墨,淡泊明志,向山川精神的深处走去,“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深山之巅”,寻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境界。

李冠德先生山水画的成就和特色,来源于他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深切感受,来源于对传统山水画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从他的画中透露出的是丰富的思想内涵,超然于画外的精神气质,这些构成了极具强大生命力的表现手法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充分反映了作者所具备的很高艺术修养和良好的美术素质。李冠德先生正值壮年,来日方长,愿他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文:刘祥亮,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

李冠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石家庄市美协常务理事,馨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相关文章

  • 艺术品投资的六大原则[图文]
    艺术品投资的六大原则[图文]

    艺术投资的六大原则对书画有爱好的人来说,除了收藏欣赏之外,书画也被当作了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虽然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外,但也有着许多的不同,因此对普遍收藏投资者而言,如果能掌握一定的书画收藏技巧,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收藏书画是要懂得鉴赏书画学习鉴定,首先要丰富知识。不论是喜欢古代书画还是喜欢现、当代书画,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产生的书画作品...

    75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舍利子是宗教财产 确定文物不能改变归属[图文]
    舍利子是宗教财产 确定文物不能改变归属[图文]

    甘肃泾川大云寺佛舍利(图片来源:资料图)晏贵宾8月28日,甘肃省博物馆向泾川县移交了1964年出土的部分佛祖舍利,引起了国内宗教界及文物部门的关注。近年来,关于宗教财产和宗教文物的归属,广泛引起人们的讨论。许多地方出土的宗教文物都被文物部门收回管理,但到底文物属于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泾川县1964年出土佛祖舍利时,作为所有者的寺庙当时完全不存在。根据当时的情形,文物只能归国家文物部门所...

    72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西方名画拍卖屡获天价为哪般[图文]
    西方名画拍卖屡获天价为哪般[图文]

    最近,纽约佳士得、纽约苏富比艺术拍卖捷报频传,尤其是纽约佳士得的两场拍卖格外抢眼,一是佳士得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的68件作品,最终斩获4.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8亿元人民币,成交率高达88%,有12件作品以超过一千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二是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推出的58件绘画作品中,最终在经过了大约两个多小时的拍卖之后,成交49件,成交率高达84.48%,成交额为7.859亿...

    49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红色经典悄悄成为收藏蓝海[图文]
    红色经典悄悄成为收藏蓝海[图文]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首次将“红色”与革命联系在一起,为本就意涵丰富的红,额外增添了一抹庄严的政治色彩。自此,红色在中国便有了不可估量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进而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就连中国现代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被改变了走向,衍生出新中国建立头30年(1949-1979)里,被称为“红色经典”的特殊艺术类型。今天我们再回看“红色经典”,或许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政...

    8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仲泊游随笔画典: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三)
    仲泊游随笔画典: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三)

    【中网资讯书画消息】老子《道德经》或称《五千言》,是一本玄奥精深、文约义丰的经典之书,德国杰出学者尤里斯.葛尔曾这样评价《道德经》:“也许老子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那么,通过画笔把《道德经》给展现出来又是何种景象呢?在北京的一间书画工作室,记者看到了近200米长的大型画作八十一幅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作品,它的作者是知名画家仲泊游。与其聊起这些作品,仲...

    114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父子情深瓷塑赏析[图文]
    父子情深瓷塑赏析[图文]

    父子情深瓷塑在古玩市场淘到了一件民国父与子吉祥粉彩瓷塑,高25.5厘米,底座宽11.5厘米,面目慈祥的父亲身着紫红色长袍,仰面含笑,步伐轻盈的用双手托着自己的孩子,举手投足表达了对孩子的疼爱和欢喜。活泼可爱的男孩手玩圆球,靠在父亲的肩上,其乐融融。从底部名款“会馆邓荣昌造”可以看出这件粉彩工艺是民国瓷塑名家邓荣昌的作品,整体造像非常生动传神,线条流畅,眉目清晰,神态自然...

    67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名家风采:当代画家郭在舟山水画艺术[图文]
    名家风采:当代画家郭在舟山水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历郭在舟,1966年生于安徽巢湖,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巢湖市美协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2006年研修于中国美协山水高研班。《听得秋声忆故乡》97×180cm情动于内,妙造于外丘壑藏胸文/雨舟中国山水画是构建在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另一种独特的语言,是通过笔墨和色彩赋予思想情感的另一种审美表达,是天地万物了然于胸的自然融合,是“天人合一”的精神互...

    51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20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吴学斌[图文]
    2020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吴学斌[图文]

    【艺术简历】吴学斌,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东西方美术院院长、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东盟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广西统一战线书画院名誉院长、新疆石河子大学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乌克兰国家美术与建筑科学院、基辅装饰艺术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7所中外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广西副主委,广西人大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巡视员。作品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日本首村山富市、乌...

    5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宋次伟[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宋次伟[图文]

    艺术简历宋次伟,男,1955年生于贵州贵阳。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美术学油画专业,同年进入贵州民族大学任教。在教学工作同时勤于艺术创作,作品先后参加全国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美术作品展,以及第一届、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并获全国第三届西部大地情美术作品展银奖,获贵州省首届美术专业作品大奖赛金奖,获贵州省政府文艺三等奖,创作大型历史作品【图云关】为贵州美术馆永久陈列。现...

    122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保护民间文物建筑需众筹思维[图文]
    保护民间文物建筑需众筹思维[图文]

    近日,安徽省歙县一乡政府以底价人民币90840元,公开竞卖明清古祠堂构件引起热议。9月14日,记者从当地文物局获悉,迫于舆论压力,歙县人民政府已经决定终止这一竞卖行为。(9月15日《北京青年报》)这的确是个难题,这些明清古祠堂虽然是文物建筑,但是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县里和市里并没有专项的财政拨款来支持祠堂的修缮和保护。而如果维修祠堂的局部,就需要好几十万,凭县里的财政力量根本无力承担。中国...

    158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大千画派:“门徒三千” 个个画功一流[图文]
    大千画派:“门徒三千” 个个画功一流[图文]

    叶浅予先生曾有诗曰:“大风门下士,画迹遍寰中。”这里的“大风”指的就是张大千和其二哥张善子两人共用的堂号--“大风堂”。当年张大千居住在上海法租界西门路169号的时候,曾收藏了一幅明人张大风的《诸葛武侯像》。张善子一向崇拜汉高祖刘邦,尤其喜欢那首《大风歌》,所以兄弟两人一致同意用“大风堂”作为画室之名。所以后来两人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男女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大风堂”具体有多少门人...

    107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品读李苦禅八哥蕉石图[图文]
    品读李苦禅八哥蕉石图[图文]

    湖北武汉尔雅李苦禅,原名英,号励公,当代杰出的书画家、美术教育家。李苦禅的这幅《八哥蕉石图》轴,纵111、横34厘米,纸本设色。作品恪守中国传统绘画法规,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水墨淋漓,笔意疏朗,虽不见芭蕉树的完整体态,但虚实相生,蕴涵风雨阳光无限生机于其间,自有一番“一叶知秋”的独特写意流露画端,真是胸有丘壑意在笔先。水墨的情致,漫漶于大自然中的生活气息,文人式的抒情呼之...

    2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亚洲藏家口味图鉴[图文]
    亚洲藏家口味图鉴[图文]

    因果效应 徐道获 2007随着11月的终结,各大秋拍也陆续落幕。11月24日晚,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取得4.2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成交率为73%。11月20日至24日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2018年秋季拍卖会,40个专场总成交额24.75亿元。国内拍场呈现出丰富细腻的市场走暖态势。回顾国际拍卖市场,11月的纽约也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月份。爱德华·霍普、大卫·霍克尼、雷内·玛格利特及...

    140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范松森|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图文]
    范松森|2023喜兔迎新——当代著名画家作品欣赏[图文]

    在生肖文化中,生肖兔始终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自古以来,“兔”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不论是《嫦娥奔月》里的捣药精灵,还是《诗经》中的“有兔爱爱,雉离于罗”,都使兔的形象与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兔子”以其机敏驯良,乖巧可爱的秉性,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在中国传统生肖文化中,兔子是温和可爱的小动物,象征着善良、机智、敏捷,故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之说。如同众多诗人、画家笔下描绘的那般,卯兔...

    167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余春明:探秘 “外销瓷”[图文]
    余春明:探秘 “外销瓷”[图文]

    余春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南昌大学博物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曾为旅美画家。余春明之前是南昌大学建筑系教授,1996年应邀前往美国加州UCLA做访问学者,四十多岁的年纪远渡重洋,相当于推翻之前的生活,一切从头来过。这种清零后的生活竟让他彻底走上了一条外销瓷的收藏之路。2010年,他重返中国,并携百余件曾为欧美众多名流收藏的瓷中珍品落户南昌大学,并以此为基础,创...

    40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