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赝品是如何搅热书画市场的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闹闹 点击 :

赝品是如何搅热书画市场的 | 艺术知识赝品是如何搅热书画市场的

2008年,上海买家以253万元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经吴老鉴定系伪作。

2012年范曾自曝,“现在市面上‘范曾’的画有500万张,而我每年也就画250张左右,照此计算,500万张我要画2万年,所以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

齐白石书画是仿制品重灾区。著名学者画家、北京市东城区美协副主席李海峰说,按照严格推断,齐白石作品在经历“文革”后,存量应有2万幅上下,其中半数以上为国家收藏,市场流通量少之又少。有数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齐白石的作品共拍出了2.4万件。

《2013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上一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548.8亿元人民币,中国书画仍占最大份额,成交307.1亿元人民币。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一个怪现象,尽管赝品当道,但书画市场火爆势头不减。

书画市场赝品当道

从事收藏几十年的刘文杰说,中国收藏经历了五次高潮,从宋朝到元朝再到清末及民初,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第五次收藏高潮。这一次与前四次有巨大的区别,画画的、倒画的、买画的,参与人数众多,市场上的画作流通量是前四次流通储量的3倍,参与的资金数目更是前所未有。中国绘画史上有两次书画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宋朝;第二个高潮是清末民初,以徐悲鸿、黄宾虹、任伯年、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为代表,他们的画作有些已经超越了宋朝。近现代书画也是中国拍卖市场上最热的拍卖门类,大多赝品也是仿制如上几位大师的作品。

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主讲人吕立新给出一组数据,包括在国外留学时画的近1000幅素描在内,徐悲鸿存世作品不到3000件,其中的1282件保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散落在民间可以流通的作品不足1000件;中国画大师潘天寿,仅有800幅左右作品传世,其中大部分也藏于杭州潘天寿纪念馆;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自称“废画三千”,但他存世的作品还不到3000件,其中大部分已捐给了国家;李苦禅的作品也仅在2000幅左右;傅抱石的作品约在2000幅,其中1000幅藏于南京博物院;津派大画家陈少梅的传世作品不足400件,林风眠的就更少了。

反观拍卖市场,数据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齐白石的作品有拍卖纪录的就已经拍出了2.4万件,李可染的作品拍了8000件,远超传世量,傅抱石的作品市场上也已经拍了约8000件。

伪作也分三六九等

西安美院学生小鹿毕业后签约一家南方的艺术公司,专门从事模仿长安画派的作品,20幅作品的报酬够他一年的生活支出。他的作品中一些会被“洗白”成为“名副其实”的“真品”流向市场。小鹿说,“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有一部分在从事这一行当,临摹就像流水作业,有人负责山水、有人负责人物,最后公司会找专人来写款,印章也是仿制的”。小鹿只是假画产业链中的一颗螺丝钉,为了生存游走在产业链的最底端。

在民间,仿制字画网站比比皆是,只要说明需求,无论是齐白石的虾蟹还是李可染的山水,造假者都可依需求而定制,价格在几百到上千元不等。这类仿品通常技法拙劣,没有任何艺术价值,一般一眼就能被认出是伪作,不具备任何收藏价值。

另一种伪作则要高明得多,被称为老仿,此类作品半真半假。比如齐白石先生的应酬之作,该画本身并非精品,后有技法高超的人为此画做点睛之笔,再以齐白石的精品为名拍出;还有一类作品为代笔之作,代笔画家获得原作者认可为之代笔,画作完成,由原作者盖上印章。此类画作虽为代笔,但也不乏上乘之作,齐白石三子齐良琨就曾为父亲代笔;第三类伪作是杀伤力最强的,它们伪而不劣,艺术价值极高,甚至够得上拍品级别。这类画作选择老宣纸、老颜料,找有超高功力的画匠模仿,绝对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李海峰形容说,“这类画作专门用来‘打土豪’”。可见其价值非比寻常。

赝品在书画市场的流转链条

“书画本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品,但一旦进入市场便要遵从市场规律,供需关系决定市场走向。”李海峰表示。藏家为了收藏、爱好者为了观赏、商人为了牟利、官场之人为了送礼。名家真迹存量少,需求大,供不应求的时候,赝品必然会以其价格低廉、以假乱真的优势活跃在市场上。

中国书画市场强大的经济潜力,诱使很多投资者、书画作者把精力投入到赝品市场,于是大量的赝品相继出现。这其中拍卖行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吕立新表示:“除了《拍卖法》的不保真条款造成伪作横行外,暗箱操作、天价‘做局’、恶意炒作等不规范行为也是目前拍场上的危险因素。”“做局”是拍卖公司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拍卖中,拍卖公司将自己人安排在拍场里和真买家一起举牌,目的是高价将艺术品卖给没有经验的新藏家和持有大量资金急于赚钱的新投资客。“越是大宗艺术品,假的比例越高,因为它值得拍一次,运作一次。”

对于赝品当道的书画市场,李海峰说:“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买自己喜欢的作品,哪怕明知是伪作也不要紧,只要作品本身耐人寻味。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是要专注于作品本身,千万不要相信‘故事’,更不要迷恋证书,以及出版社图册,这些都有可能是假的。”

相关文章

  • 《长城颂》著名画家吴建潮谈“金山岭晨光”及长城系列作品的创作感受[图文]
    《长城颂》著名画家吴建潮谈“金山岭晨光”及长城系列作品的创作感受[图文]

    艺术简介吴建潮,画家、作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文艺家书画院院长、中华英才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山水画学会副主席、俄罗斯彼得罗夫艺术科学院院士。代表作人民大会堂悬挂《金山岭晨光》、中国美协金奖作品《生命》。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法国卢浮宫、法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等悬挂或收藏。出版有国画、水...

    9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孙天宇《01之上的风景》系列作品发布 探索数字与AI艺术发展[图文]
    孙天宇《01之上的风景》系列作品发布 探索数字与AI艺术发展[图文]

    11月30日发布的8张作品来自《01之上的风景》系列创作。这也是自2020年1月以来,艺术家孙天宇的数字作品首次亮相。这一系列受到了AI艺术的反向启发——放弃工具属性,回到最简朴甚至原始的本能创作状态中。“像口渴了要喝水而不会想到人类饮品一般的去创作”。所有的起心动念轻松、简洁、自然,尽可能的放下所有的顾虑。《黄昏时分》黄昏,水天近色,万籁无声。这平静像是节律,在叩着一个世界的门。近些年来AI...

    13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画画小记[图文]
    画画小记[图文]

    一1984年,我五岁,刚入住新家(现已重建),常常在墙上或地上胡乱涂抹。那些奇形怪状的图案一直印在脑海中。这是最初的“创作”,未料也是仅有的创作。此后我就沉溺于临摹,师承多为《故事会》、连环画和历史课本上的图画。我就这样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期间偶坐轮船去乐清或柳市城区,一遇到绘画培训广告,便羡慕得不得了。但父母不支持,他们认为应以学业为重。直到高一,我才知道什么是素描,于是又开始临石膏素描。香港回...

    158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钱忠良[图文]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钱忠良[图文]

    艺术简历:钱忠良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保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理事保定市中国画学会会员顺平县书画协会主席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首届公望富春·全国山水画作品展”;“河北省第二届艺术联展”获河北省一等奖;河北省“燕赵群星奖”一等奖;“河北省庆祝建国60周年书法、...

    29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如何构建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环境[图文]
    如何构建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环境[图文]

    艺术界有骗子,艺术金融界多有诈骗事件,这好像是这几日艺术界朋友圈的新话题。依我看来,这个话题谈论的事件虽然是新的,但就话题而言一点新意都没有。艺术界多骗子,在古今中外的案例中俯拾皆是,当金融资本和艺术品结合之后的艺术品市场繁荣之后,这个“圈”里的骗子只会多,如何甄别和防范骗子是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不得不处理的头等大事之一。艺术品的欣赏如同宗教的信仰等一样,并不是生存的基础需求,但是是人们生活的合理需...

    111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图文]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图文]

    进入11月,今年的艺术博览会已接近尾声,“业绩惨淡”,是很多市场人士共同的感受。一方面,进场参观的人流量锐减,另一方面,被誉为成交之夜的VIP预展销售额也是大幅缩水。面对市场的调整,很多艺博会其实已经及时缩小了场地规模,但依然难掩买气不足的窘况,甚至招商阶段就已陷入艰难。那么,行业遇冷,艺博会应该如何应对?艺博会的发展出路又在哪里呢?人气惨淡各大艺博会轮番上演近期,各种各样的艺术博览会可谓...

    15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季涛:民间流转所谓官窑瓷器95%以上都是仿品[图文]
    季涛:民间流转所谓官窑瓷器95%以上都是仿品[图文]

    近期,几件事弄得收藏界议论纷纷,沸沸扬扬。一个是浙江师范大学收到本校退休教师李舒弟先生捐赠的171件瓷器成立陶瓷艺术馆,一个是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王刚砸瓷”一案的终审判决出台,一件就是北师大接受其校友邱季端先生捐赠6000件瓷器成立古陶瓷博物馆的新闻。三件事情都引起文博界、拍卖界与民间收藏界的讨论、争议与对立。为何这些分歧巨大,莫衷一是的事情都发生在瓷器收藏领域?文物艺术品一般可以分为...

    9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马琬作《乔岫幽居图》鉴赏[图文]
    马琬作《乔岫幽居图》鉴赏[图文]

    乔岫幽居图马琬作绢本浅设色,纵119。9厘米,横57。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末明初的画家马琬擅长山水画,远师董源、巨然、米芾,近追黄公望。作品以笔墨清润、构图茂密见长,在当时享有盛名。这幅《乔岫幽居图》以轻松的笔调生动地表现了雪景山林之气象,是马琬山水画中的精品。此画以高远法构图,描绘了深山里隆冬积雪后的壮丽景色。画面中,白雪覆盖下的高岭、断崖、平岗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山脚下老松傲然...

    99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文人画概念对中国画的毒害[图文]
    文人画概念对中国画的毒害[图文]

    苏轼《古木怪石图》文/孔祥东文人画概念被引用最多的是苏东坡:“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和“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董其昌南北宗论可能也得之于苏东坡的诗《吴王画辩》:“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谢樊笼。”这里说的文人画,不是指士大夫画家所画的画,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

    57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往回看的“当代性”[图文]
    往回看的“当代性”[图文]

    邓育林对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一些有着时间痕迹的旧物也兴趣浓厚。早在他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便选择了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传统服饰作为创作题材,通过一些符号性的东西来表达其艺术情感,承载其艺术理想。因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画了《宅·衣》系列作品。《宅·衣》系列作品的现代气息很少,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意义也都不那么显而易见。一如商业社会的商标,旧服饰与老旧房子的组合是邓育...

    29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结构与调子:倪贻德的新写实主义艺术[图文]
    结构与调子:倪贻德的新写实主义艺术[图文]

    决澜社第一届展览会,于1932年10月,在上海爱麦虞限路45号中华学艺社举行。(后排左起庞薰琹、杨秋人、阳太阳、倪贻德、王济远、周多、李仲生;前排左起梁锡鸿、张弦、段平右)1927年倪贻德进入日本东京川端绘画学校,受著名画家藤岛武二指点,深入研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1931年与庞薰琹等人发起中国第一个现代艺术油画团体“決澜社”,深刻影响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他毕生追寻和探寻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以纯朴...

    21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党旗飘飘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邱文银[图文]
    党旗飘飘 喜迎国庆——著名画家邱文银[图文]

    【艺术简历】邱文银,笔名:秋雨,1958年元月出生,重庆市开县人,系苗重安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新疆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原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新疆摄影家协会理事,新疆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乌鲁木齐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中外陶瓷协会理事。美术、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美术、摄影展览中展出并先后分别获得一次全国金奖、一次铜奖、一次自治区金奖。...

    16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黄永玉:艺术只有好坏 没有新旧[图文]
    黄永玉:艺术只有好坏 没有新旧[图文]

    黄永玉(著名画家)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你懂吗?”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因为我这个人不是正式学院毕业出来受过很好的教育的人,我就是个打野食的,所以我的胃口就比较好,什...

    51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谁是岭南画派的鼻祖[图文]
    谁是岭南画派的鼻祖[图文]

    陕西梓羽前一阵子,有人跟笔者论及岭南画派时,突然向笔者提了一个问题:你说岭南画派的鼻祖是谁?这下把笔者给问住了。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说是“岭南画坛二苏”之一苏六朋的,有说居巢、居廉的,也有说是高剑父的,还有一种说法,笔者比较认同,就是明代画家“林良”,关于林良,笔者查考了一下,发现现存的文字记载非常少,但却很有意思。据《广东通志》记载,...

    2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图文]
    故宫藏画里的“持螯赏菊”:写得东篱秋一株[图文]

    农历九月十三,寒露。寒生露凝,故称“寒露”,在这一时节,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的变化。寒露时节,江南地区有边食蟹边赏菊的习俗,所谓“持螯赏菊”,历代文人都留下诸多诗词、名言。明清之季,持螯赏菊已成为普遍风气,如清代辛汉清有“更喜今年新种菊,商量秋日去持螯”之句。在历代书画名迹中,对于螃蟹的写真,有张牙舞爪踞残荷之景,也有双螯持穗传神之作。而对于菊花的描绘,就更不胜枚举了,既可见工致细腻的写生精...

    112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