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贝聿铭:从苏州走向世界[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婷婷 点击 :

贝聿铭:从苏州走向世界 | 美术观点

贝聿铭 卢浮宫项目 法国巴黎

自从2006年苏州博物馆完工后,贝聿铭始终有个愿望,就是想在其中坐上整整一天,观察一下进入博物馆的观众对于这件作品的反应,可惜“他们不让”。

今年4月26日将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的百岁寿诞,为此,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名人馆于3月26日-5月23日在苏州美术馆特别举办了“贝聿铭文献展”,以此为这位苏州的儿子祝寿。这次展览分为“家源”、“治学”、“建树”、“荣誉”、“祖国”和“回家”六大部分,呈现了贝聿铭先生享誉世界的生动印迹。以图片和模型的形式展示了贝聿铭先生的求学经历和一生创作的重要作品,既有学生时代的试刀作品,也有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等经典成就,以及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在中国创作的传世杰作。整个展览的文字资料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贝聿铭的语言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这一方式获得了贝聿铭本人的首肯。展览也得到贝氏家族的协助与支持,并由贝氏建筑事务所提供诸多珍贵文献资料,其中大量的草图、影像和文献资料为首次公开展出。

最遗憾的是:

在美国吃不到“鸡头米”

贝聿铭于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贝家是苏州的望族,贝聿铭早年在广州、香港、上海和苏州生活。1935年,17岁的他前往美国留学,先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师承格罗皮乌斯、布劳耶等现代主义鼻祖。之后于1955年创立贝聿铭联合事务所,开始了长达60年的建筑创作生涯。

虽然身在大洋彼岸,但贝聿铭始终心系桑梓、情牵故乡,先后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将自然之美、人文气息与建筑完美融合,将对文化的理解和对家乡的情感倾注其间。开展当天,贝聿铭的侄子贝念祺特地从美国回到苏州。他介绍,展览中包括几封珍贵的家书,是贝聿铭早年留学美国时与父亲的通信记录,信中详细地解释了他为什么没有遵从父亲的希望学习金融而是选择建筑,以及后来转学的原因。今年年初,当他看到自己18、19岁时写给父亲的家信时感慨万千,那时他刚刚到美国,每周一封家信成为他和父亲之间的情感维系和作为长子的责任。

“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贝家在苏州已经600年了,我与苏州是有感情的。”这是展馆中贝聿铭的一句内心独白。贝念祺也透露,伯伯身体很好,因为年事已高,已经很少旅行,因此也无法再回家乡。但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自豪地告诉别人,他来自中国苏州。“上了年纪之后,他更加怀念小时候在苏州的故事。”贝念祺说,他最遗憾的是,在美国吃不到正宗的苏帮菜,尤其是鸡头米。

在贝聿铭的自述里,都透露着他对家乡的怀念与感恩之情。“我在苏州住了几个夏天,并结识了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家族成员。还记得与堂兄弟们在狮子林玩耍的情景。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能带来无穷的幻想。后来才意识到在苏州的经历让我学到了什么。”他认为那些经验对他的设计是相当有影响的,“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而非自然独存。创意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结晶,苏州园林教会了我这一点。”

有个愿望:

想在苏博坐上一天

正如此次文献展策展人林兵所介绍的,贝聿铭是一位跨越国界的建筑师,他不属于任何主义,也不为自己贴任何标签。但他享誉世界的才华和名声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所折服。“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现在有多受欢迎,当初就受到过多少非议,当时很多法国人认为金字塔造型并不适合法国。”贝聿铭曾在谈起大卢浮宫项目时表示,是自己的华裔身份帮了忙,“他们认为中国人是很有文化的。”

他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他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这不仅从外貌、行动和谈吐上表现出来,同时也表现在他的思想里。贝聿铭曾说过,自己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建筑师,但血液中流淌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幼年在苏州、上海生活的经历,对他的建筑设计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中国的外交建筑,他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中国味;二是当地文化;这两方面应该合并起来,一主一宾,因地制宜,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当地的特点结合。现在中国在世界地位很高,应该选最好、最重要、最受瞩目的地块。这在其早期作品中已初见端倪,令人颇感惊讶的是,1946年他在哈佛的硕士毕业创作便是上海博物馆的设计。

他在哈佛的最后一年,师从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导师允许每个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贝聿铭想做一个和中国有关的设计,他认为历史和建筑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导师听完后并没有反对,只是回答:“好啊,那你证明给我看。”于是贝聿铭决定设计上海博物馆,当时所有在建的中国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而他却认为,学院派风格的立柱空间并不合适中国的小件器物。由于家里多有收藏,也对中国艺术有了解,最后他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博物馆,而这个有庭院、流水的建筑设计,最终也赢得了导师的认可。1946年设计的上海博物馆从展览现场展示的效果图上来看,和时隔60年之后的苏州博物馆不无相似之处。

当贝聿铭接受苏州博物馆设计项目时,已年逾85岁,苏博的设计难就难在“苏州建筑的粉墙黛瓦不要随便放弃,但要有创新,既要有传统特色,又不能是苏州园林的复制。”贝念祺说,贝聿铭自从2006年苏州博物馆完工后,始终有个愿望,就是想在其中坐上整整一天,观察一下进入博物馆的观众对于这件作品的反应,可惜“他们不让”。对于这位可爱可敬的老者而言,苏博是个属于心灵的个人项目,也是理念上的尝试。

最感兴趣的:

艺术、历史、建筑合为一体的项目

贝聿铭主持设计了政府大楼、大使馆、博物馆、音乐厅、办公楼、酒店、银行、医院、住宅、教堂及城市更新等众多种类的建筑,项目遍及世界各地,其中许多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经典建筑。他一生得奖无数,并于1983年取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贝念祺说,但他并不展示这些荣誉,“因为建筑就在那里,那就是最好的展示。”

那一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评语中写道: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的作品涵盖政府、文化和低收入住宅。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通过敏锐和耐心,他将不同兴趣和领域的人们吸引在一起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他曾表示,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从博物馆的建造中,我总能学到很多。从在哈佛大学时期的第一个设计作品,到最近的项目,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在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我一向很在乎建筑的象征意义。国家美术馆东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中心草坪,这是最重要的公共场地,应该要能吸引公众来游玩。这有助于博物馆实现其最重要的目的:通过展示最好的艺术品来启迪公众,老少皆宜,并提高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诚然,正如他所讲的那样,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

相关文章

  • 浅聊中外博物馆展陈手法的差异[图文]
    浅聊中外博物馆展陈手法的差异[图文]

    任何一种艺术体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手法。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利用声音的节奏、大小组成优美的旋律;绘画是平面的艺术,它利用抽象的线条、颜色塑造具体的形象;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它利用架空的基础、墙体构建多维的立体;影视是综合性的艺术,它糅合声色光电的特点,创造全新的艺术体现。而博物馆则是另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的表现手法更是以音乐、绘画、建筑、影视、文物装备等为辅助,突出文物藏品为主体的艺术,通过专业的展陈表达...

    187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众声喧哗的表象之美:为什么我们还在看安迪沃霍尔[图文]
    众声喧哗的表象之美:为什么我们还在看安迪沃霍尔[图文]

    在安迪·沃霍尔去世后的近40年里,以他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影响力依旧,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十年,全球举办了上百个关于沃霍尔的展览。2021年7月,展览“成为安迪·沃霍尔”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观众络绎不绝。这个上世纪已经流行过的大众偶像,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去看他?1962年,沃霍尔在餐厅Serendipity 3门前,身后是演员Stephen Bruce在刚刚过去...

    54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读杨佴旻画作有感:凝神静思的艺术[图文]
    读杨佴旻画作有感:凝神静思的艺术[图文]

    第一次见到杨老师,已经是五年前了,他开车跟着导航转了好大一个圈,才到了名佳花园陶老师家。言谈间杨老师声音很轻,温文尔雅。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刚创办网站的事,因我提起《文艺研究》,他说希望他的网站能像互联网中的《文艺研究》一样,带着单纯的学术性,少些炒作和宣传,多些实在而有深度的研究和评论。提及这些,他总是音调温和,却带着淡淡的坚定。过了这么多年,我再次打开那个网站,果然像他所说得那样,没有炒作和虚张声...

    7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手机摄影师们的掌上影赛[图文]
    手机摄影师们的掌上影赛[图文]

    树木类一等奖。亚伦·派克摄无数人在戏言“单反毁一生”,抱怨手中价值不菲的相机不给力的时候,一些摄影高手已经突破了器材的束缚,用手机创造出无数令人赞叹的影像。最近,第七届IPPAWARDS大赛(iPhone摄影大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球的“手机摄影师”们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参与角逐,根据赛制要求,除了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这些作品都不允许...

    96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余险峰的书画艺术:庭院深深深几许[图文]
    余险峰的书画艺术:庭院深深深几许[图文]

    余险峰作品:元书朱砂松竹梅菊四屏初春的福州,阳光和煦。二月廿一日上午,我邀余险峰偕夫人到我的私人工作室品茶。工作室的地上横七竖八地铺满我近些日随意书写的条幅、横批和斗方,余先生饶有兴味地浏览了一番,评点了一番,然后坐下品茶。茶是随意的,余先生对茶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话也是随意的,余先生也没有要表现自己高深莫测的刻意。然而,在清淡的茶香和浓浓的墨香中,在这随意的、无拘无束的闲聊中,我慢慢地品味着余...

    164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图文]
    《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图文]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海报将《祭侄文稿》作为重点推介作品原标题:《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的文物保护和利用今天(1月16日)起至2月24日,“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别展览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台北故宫博物馆为此次展览出借了四件典藏文物,其中有着“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外借日本引起了广泛争议。据悉,台北故宫为此次展览出借的文物,除了《祭侄文...

    34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李小山谈何多苓:因偏执而纯粹 因纯粹而优雅[图文]
    李小山谈何多苓:因偏执而纯粹 因纯粹而优雅[图文]

    李小山,1957年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出版著作有:《中国现代绘画史》、《批评的姿态》、《阵中叫阵》、《我们面对什么》、《作业》、《有光》、《箴言》、《木马》。策划并主持过数十个艺术展览。展览详情:日期:2018年9月27日至10月11日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地点:保利香港艺术空间(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1期7楼)保利香港艺术空间,将于...

    72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博物馆如何让大众在日常生活接触艺术变得更简单[图文]
    博物馆如何让大众在日常生活接触艺术变得更简单[图文]

    作为颇具“互联网思维”的信息整合方式,“跨界”从科技与时尚行业渐渐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各行各业的跨界混搭风生水起,早已经不是什么新奇观。近年来,文博业也开始玩起文化IP联合品牌的跨界新打法,一时圈粉年轻人无数。2019年是博物馆与品牌跨界合作的爆发年。据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北京联合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规模比2017年增长了3倍,品牌之间的跨界...

    9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杨翰儒[图文]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杨翰儒[图文]

    杨翰儒,名坤,字翰儒,号寒心居士。1954年3月生于安徽省临泉市一个偏僻的农村。多年从事书学教育和艺术研究。他六岁在母亲督导下苦学书法,五十多年从不间断,废寝忘食的刻苦求索和艺术实战,使之形成了当今独特的书法艺术和表现技法。在继承了中国传统书法不同书体的基础上,又创作了独具艺术魅力的书法作品,承先启后。开拓进取!把古之六体精演拓展为20多种书体及表现形式,填补了中华书法艺术宝库中的多处空白,为中...

    156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唐代建筑彩画:历史中的浓墨重彩[图文]
    唐代建筑彩画:历史中的浓墨重彩[图文]

    上海宝山寺天王殿唐代完整建筑彩画留存至今的几乎没有,但是随着考古发现的越来越多,透过大量墓葬中的影作木构彩画、敦煌壁画绢画、出土建筑模型、传世绘画、部分唐末至北宋的彩画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我们还是能够大致推知唐代建筑彩画的面貌。若要简单归纳其发展,便是大红——大红大绿——花花绿绿。上世纪末至今,仿造唐代样式新建寺院,逐渐成为一种新潮流,其中最著名的范例之一,便是香港的志莲净苑。志莲净苑的设计有两...

    58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看张大千敦煌摹古的新感想[图文]
    看张大千敦煌摹古的新感想[图文]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这是他化蛹为蝶的重要动因。何频【画谭新钞】今年闰四月,中原的秋天特别长。10月中下旬,寒露和霜降都已经过了,但黄河两岸和南太行,大地的树木与山上的灌木,还都是绿的。这时沿高速公路从河南去山西,登高一入三晋地界,则是别有洞天——太行深山里昼夜温差大,分明红叶满山,恰似淮南春日尽开的红杜鹃,正一派“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唐诗境界...

    86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拉斐尔:天使在人间的匆匆一过[图文]
    拉斐尔:天使在人间的匆匆一过[图文]

    拉斐尔自画像今年4月6日,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拉斐尔逝世495周年。这个仅仅在世间走过37个春秋的艺术大师,不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400多年。直到今天,他的名字和他的艺术风格,依然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和生活领域熠熠闪光。 有着天使名字的拉斐尔,7岁丧母、11岁丧父,却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种孤儿的凄惨,相反,他比他同时代...

    8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熊子恒眼中的山水世界[图文]
    熊子恒眼中的山水世界[图文]

    熊子恒艺术简历熊子恒,一九五四年生于西安,祖籍湖北,中国山水画家。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西安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自幼爱画,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临摹宋元山水精品入手,后经专业培训和刘文西、赵振川、赵文发等名师指点,在不断深入生活的同时,绘画技艺与个人风格日臻成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展览及海外美术交流活动,屡获不同奖项;作品先后在《美...

    2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娄鸿泰[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娄鸿泰[图文]

    【艺术简历】娄鸿泰,别署雪泥园、鸿堂,河南延津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郑州市美协中国画题跋用印艺委会副主任、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顾问、河南省春涛文化传媒艺术总监。1995年特招入伍,2017年退役。长期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先后深造于广州、上海、北京。曾任原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原济南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院委、解放军铁军文化馆筹建办成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

    11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巨幅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图文]
    巨幅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图文]

    《敦煌印象丝路虹霓》长卷(局部) 莫建成 等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冯远《敦煌印象丝路虹霓》这幅长卷的创作,是画家莫建成十余年来思考、探索、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甘肃乃至整个丝绸之路独有情愫的一次集中抒发,既是瓜熟蒂落,又是应运而生。由莫建成领衔组成的这幅长卷创作团队,都是甘肃当代美术创作的领军和骨干画家。他们对甘肃乃至整个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历史事件、历史风物、山川地理、人文景观以及这里的芸...

    157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