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贝聿铭:从苏州走向世界[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婷婷 点击 :

贝聿铭:从苏州走向世界 | 美术观点

贝聿铭 卢浮宫项目 法国巴黎

自从2006年苏州博物馆完工后,贝聿铭始终有个愿望,就是想在其中坐上整整一天,观察一下进入博物馆的观众对于这件作品的反应,可惜“他们不让”。

今年4月26日将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的百岁寿诞,为此,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名人馆于3月26日-5月23日在苏州美术馆特别举办了“贝聿铭文献展”,以此为这位苏州的儿子祝寿。这次展览分为“家源”、“治学”、“建树”、“荣誉”、“祖国”和“回家”六大部分,呈现了贝聿铭先生享誉世界的生动印迹。以图片和模型的形式展示了贝聿铭先生的求学经历和一生创作的重要作品,既有学生时代的试刀作品,也有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等经典成就,以及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在中国创作的传世杰作。整个展览的文字资料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贝聿铭的语言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这一方式获得了贝聿铭本人的首肯。展览也得到贝氏家族的协助与支持,并由贝氏建筑事务所提供诸多珍贵文献资料,其中大量的草图、影像和文献资料为首次公开展出。

最遗憾的是:

在美国吃不到“鸡头米”

贝聿铭于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贝家是苏州的望族,贝聿铭早年在广州、香港、上海和苏州生活。1935年,17岁的他前往美国留学,先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师承格罗皮乌斯、布劳耶等现代主义鼻祖。之后于1955年创立贝聿铭联合事务所,开始了长达60年的建筑创作生涯。

虽然身在大洋彼岸,但贝聿铭始终心系桑梓、情牵故乡,先后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将自然之美、人文气息与建筑完美融合,将对文化的理解和对家乡的情感倾注其间。开展当天,贝聿铭的侄子贝念祺特地从美国回到苏州。他介绍,展览中包括几封珍贵的家书,是贝聿铭早年留学美国时与父亲的通信记录,信中详细地解释了他为什么没有遵从父亲的希望学习金融而是选择建筑,以及后来转学的原因。今年年初,当他看到自己18、19岁时写给父亲的家信时感慨万千,那时他刚刚到美国,每周一封家信成为他和父亲之间的情感维系和作为长子的责任。

“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贝家在苏州已经600年了,我与苏州是有感情的。”这是展馆中贝聿铭的一句内心独白。贝念祺也透露,伯伯身体很好,因为年事已高,已经很少旅行,因此也无法再回家乡。但每当有人问起,他总是自豪地告诉别人,他来自中国苏州。“上了年纪之后,他更加怀念小时候在苏州的故事。”贝念祺说,他最遗憾的是,在美国吃不到正宗的苏帮菜,尤其是鸡头米。

在贝聿铭的自述里,都透露着他对家乡的怀念与感恩之情。“我在苏州住了几个夏天,并结识了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家族成员。还记得与堂兄弟们在狮子林玩耍的情景。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能带来无穷的幻想。后来才意识到在苏州的经历让我学到了什么。”他认为那些经验对他的设计是相当有影响的,“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而非自然独存。创意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结晶,苏州园林教会了我这一点。”

有个愿望:

想在苏博坐上一天

正如此次文献展策展人林兵所介绍的,贝聿铭是一位跨越国界的建筑师,他不属于任何主义,也不为自己贴任何标签。但他享誉世界的才华和名声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所折服。“法国卢浮宫金字塔现在有多受欢迎,当初就受到过多少非议,当时很多法国人认为金字塔造型并不适合法国。”贝聿铭曾在谈起大卢浮宫项目时表示,是自己的华裔身份帮了忙,“他们认为中国人是很有文化的。”

他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他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这不仅从外貌、行动和谈吐上表现出来,同时也表现在他的思想里。贝聿铭曾说过,自己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建筑师,但血液中流淌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幼年在苏州、上海生活的经历,对他的建筑设计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中国的外交建筑,他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中国味;二是当地文化;这两方面应该合并起来,一主一宾,因地制宜,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当地的特点结合。现在中国在世界地位很高,应该选最好、最重要、最受瞩目的地块。这在其早期作品中已初见端倪,令人颇感惊讶的是,1946年他在哈佛的硕士毕业创作便是上海博物馆的设计。

他在哈佛的最后一年,师从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导师允许每个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贝聿铭想做一个和中国有关的设计,他认为历史和建筑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导师听完后并没有反对,只是回答:“好啊,那你证明给我看。”于是贝聿铭决定设计上海博物馆,当时所有在建的中国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而他却认为,学院派风格的立柱空间并不合适中国的小件器物。由于家里多有收藏,也对中国艺术有了解,最后他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博物馆,而这个有庭院、流水的建筑设计,最终也赢得了导师的认可。1946年设计的上海博物馆从展览现场展示的效果图上来看,和时隔60年之后的苏州博物馆不无相似之处。

当贝聿铭接受苏州博物馆设计项目时,已年逾85岁,苏博的设计难就难在“苏州建筑的粉墙黛瓦不要随便放弃,但要有创新,既要有传统特色,又不能是苏州园林的复制。”贝念祺说,贝聿铭自从2006年苏州博物馆完工后,始终有个愿望,就是想在其中坐上整整一天,观察一下进入博物馆的观众对于这件作品的反应,可惜“他们不让”。对于这位可爱可敬的老者而言,苏博是个属于心灵的个人项目,也是理念上的尝试。

最感兴趣的:

艺术、历史、建筑合为一体的项目

贝聿铭主持设计了政府大楼、大使馆、博物馆、音乐厅、办公楼、酒店、银行、医院、住宅、教堂及城市更新等众多种类的建筑,项目遍及世界各地,其中许多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经典建筑。他一生得奖无数,并于1983年取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贝念祺说,但他并不展示这些荣誉,“因为建筑就在那里,那就是最好的展示。”

那一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评语中写道: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的作品涵盖政府、文化和低收入住宅。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通过敏锐和耐心,他将不同兴趣和领域的人们吸引在一起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他曾表示,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从博物馆的建造中,我总能学到很多。从在哈佛大学时期的第一个设计作品,到最近的项目,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在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我一向很在乎建筑的象征意义。国家美术馆东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中心草坪,这是最重要的公共场地,应该要能吸引公众来游玩。这有助于博物馆实现其最重要的目的:通过展示最好的艺术品来启迪公众,老少皆宜,并提高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诚然,正如他所讲的那样,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

相关文章

  • 方建勋:拿起毛笔就拥有了独立空间[图文]
    方建勋:拿起毛笔就拥有了独立空间[图文]

    方建勋近照方建勋是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艺术史博士后,北京大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书法与篆刻的研究。他的“北大书法公开课”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今年9月,根据此课整理的《中国书法十五讲》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解答了“书法审美、书法历史和书法技法”三个主要问题,使读者在感、知、行三方面均能有所获。10月21日,部分爱好书法艺术的“青睐”读者团成员到国图学津堂,现场聆听了方教授讲授...

    17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翰墨丹青:走进著名画家富中奇人物画艺术[图文]
    翰墨丹青:走进著名画家富中奇人物画艺术[图文]

    富中奇(Fu Zhong Qi)男,1959年5月14日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8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毕业。同年入黑龙江省画院任专职画家,198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进修。现为深圳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深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执行导师。自1982年...

    154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著名国画家文立德先生作品欣赏[图文]
    著名国画家文立德先生作品欣赏[图文]

    文立德文立德,笔名艺德,1948年生于北京民间艺人之家,现为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一级会员,专业国画师,国家书画人材研修中心高级研修员,中国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为北京彩塑厂金属工艺品厂专职设计人员,自幼受艺术熏陶,从而酷爱绘画艺术。文立德作品文立德青少年曾得益于父亲的挚友,山水画家张希贤先生,郭传璋、沈兰溪等十几位老先生精心指教,使其艺术有所发展提高,后又在北京画院研修班研修。文立德曾供...

    8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段忻然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段忻然艺术欣赏[图文]

    段忻然,1939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又名段新年,堂号“异天阁”,著名书画家。1989年1月协助保定市文化局创建保定画院,任专业画家,退休后任保定画院名誉院长;2004年创建燕赵画院并任院长;2006年任中国书画专刊艺术顾问;2017年2月创建刘奎龄绘画艺术研究院并任院长。1956年师从保定名画家王逸民学习西画。1958年在天津师从摹古派画家黄松延学习传统绘画技法,1959年师从一代宗师刘奎龄...

    140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备受关注的西方及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图文]
    备受关注的西方及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图文]

    刷新草间弥生个人世界纪录《无尽的网#4》成交价6,240万港元草间弥生作品香港拍卖总成交额占市场64%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报捷不断,2019春季再跃高峰,总成交额达8亿200万港元。拍卖系列佳作臻萃,不但傲视来洲同侪,更引来国际媒体artnet的高度关注,强调当代艺术舞台今非昔比。市场报告重点西方及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独占鳌头总成交额遥遥领先同侪两者分别高达4.15亿及3.86亿港元西...

    16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刘玉来:国画画品简述[图文]
    刘玉来:国画画品简述[图文]

    刘玉来作品中国画特别讲求品格,传统上将画品分为五大类:庙堂气、书卷气、山林气、江湖气、市井气。分类的原因与所画内容没多大关系,与所画风格关系密切。我们知道,画家众多,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不同,自然思想意识也就有所差别。无论你画什么,艺术品的情调就是画家的思想意识和艺术观的折射。而你的家庭环境,你的朋友圈,你的社会地位形成的世界观念,都会通过你的作品反应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国画中的五大...

    5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张金玲彩墨艺术[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张金玲彩墨艺术[图文]

    张金玲·艺术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51年生于河北沧州。1970年考取湖北省话剧团任话剧演员。1973年拍摄电影《渡江侦察记》饰“刘四姐”。先后拍摄了《大河奔流》、《瞧这一家子》、《从奴隶到将军》、《徐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部影片。曾荣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金鸡提名奖、山东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0年拜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为师学习书画至今,书画作品曾参加中国电影基金会...

    164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不懂古玩的人千万别碰古玩重要古训[图文]
    不懂古玩的人千万别碰古玩重要古训[图文]

    由于古玩本身是一个文化行业,不但要求具有专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专业文化素养。例如交易时,不能说卖,而是要说让给我,或者匀给我, 这是文明礼教的体现。老前辈们说过,在业界内无论是买真了、买假了、卖高了还是卖低了,都凭借各自的学问和眼力。即使上当受骗,也只能怨自己的知识眼力不够,不能怨任何人。并且嘱咐说,不懂古玩的人千万别碰古玩的重要古训。在买卖与收藏上,只有经历多次的失败教训,才能够...

    198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让梵高癫狂死去的“黄” 色彩等级的顶端与谷底[图文]
    让梵高癫狂死去的“黄” 色彩等级的顶端与谷底[图文]

    凡·高死于黄色。死于黄色为他带来的狂喜,死于黄色对他情绪和身体形成的双重伤害。还有什么比这种颜料更契合凡·高呢?看着露天咖啡店的画面——真的会有如此明亮的夜晚与色彩饱和到足以浸染整条街道的灯光吗?即使在照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太有机会碰见,而凡·高用一张描绘普通街边咖啡厅的油画告诉我们,这种现实是存在的。只要你用绚烂的目光观察、捕捉。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店》有传言说,凡·高可能是个色弱...

    8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海:艺术苦行僧[图文]
    张海:艺术苦行僧[图文]

    文人张海 集腋成裘书史宬《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项穆《书法雅言》云:“夫人灵于万物,心生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张海别有一颗文心,迎来送往之余,笔走龙蛇之隙,亦能“诗意栖居”:青灯黄纸,博览群籍,晤对群贤,俯仰古今。腹有诗书气自华,腹笥广湛笔有神,早年作《首阳山记》,流传甚广;近又作《首阳山...

    81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王伟宾[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当代著名画家王伟宾[图文]

    【艺术简历】王伟宾,1976年出生,河南郑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河南日报美术编辑,师从蒋采萍、王天胜、胡勃、王冠军、祁恩进等多位老师,作品多次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获奖入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联等展出。作品参展与获奖国画《赶集》2016年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国画《玉黍记》全国第五届中国画线描展入选(中国美术家...

    125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米勒、库尔贝大展只是一个开端”[图文]
    “米勒、库尔贝大展只是一个开端”[图文]

    库尔贝的作品《泉水》描绘了山泉间一位裸女的背部,库尔贝主张结束矫揉造作的艺术,这幅作品并未让模特儿摆出优美的动作,而是从背后画她,包括缺点也如实呈现,有着一种真实之美。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奥赛博物馆与卢浮宫隔河相望,是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以收藏大量印象派画作而知名,同时,奥赛博物馆同样是收藏法国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画作的重镇。11月16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幕的“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

    77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容三顺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容三顺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容三顺,字贤道、1945 年出生于广东台山,高级经济师、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互联网联盟艺术总监、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阳江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和传略被编入《百年经典一中国书法全集》、《世界名人录》、入编《瞭望》杂志专刊,编撰的《中华脊梁》特辑、《中国美术年鉴》《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七十多种书刊。容老师就是一位深耕书法领域的著名艺术家,一生把书法看作生命的流衍,在书法艺苑中...

    179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读杨佴旻画作有感:凝神静思的艺术[图文]
    读杨佴旻画作有感:凝神静思的艺术[图文]

    第一次见到杨老师,已经是五年前了,他开车跟着导航转了好大一个圈,才到了名佳花园陶老师家。言谈间杨老师声音很轻,温文尔雅。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刚创办网站的事,因我提起《文艺研究》,他说希望他的网站能像互联网中的《文艺研究》一样,带着单纯的学术性,少些炒作和宣传,多些实在而有深度的研究和评论。提及这些,他总是音调温和,却带着淡淡的坚定。过了这么多年,我再次打开那个网站,果然像他所说得那样,没有炒作和虚张声...

    76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从东汉书法佳作中看古代书法的力[图文]
    从东汉书法佳作中看古代书法的力[图文]

    宋拓《十七帖》(局部)意象是以象征性或是丰富多彩的想象,将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经验等因素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而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载体的抒情、达意、载道的意象性艺术。汉晋以来书法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和人伦日用中的广泛深入,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此的兴趣与关注,使得在文论层面对书法的讨论逐渐增加和专门化。知识精英的热切参与并结合弘道治世精神来多角度地阐发,让书法不仅仅地停留在实用和艺术层面,也...

    9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