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史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的最高学府,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全国重点院校和“211工程”院校之一。
学校创建于1953年11月1日,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办学曾经终止,1969年,周恩来总理做出“北京体育大学要办,还要办好”的指示,使已经停办的学校重新焕发出生机,1971年复校。1993年该校改称为北京体育大学。
二、校名赏析
北京体育大学的校名是由杨再春题写的,杨再春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他在学生时期就酷爱书法,并长年临池不辍,1968年始,杨再春先后师承郑诵先、黄高汉,刻苦研习汉隶、魏碑、“二王”行草书以及黄、米等诸家法帖,追求魏晋南北朝的神韵、力求隋唐的法度、偏爱两宋金元的意态和明清的雅趣与朴拙,他的字结体严整,遒劲、洒脱、灵动、富有神韵,其书法作品被众多海内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我们来看他为“北京体育大学”题写的校名,“北”字短横略向右上行笔,紧接着的竖笔浑厚有力,中锋行笔,笔势向下,着重顿笔,将短横化为一笔,用力向上挑出,牵丝劲挺,顺势作短横,粗而上扬,末笔竖弯钩竖起笔用力较轻,至弯钩处加重力度,并不钩出,顿笔回收,整个字虽然结构简单,却仍显得雄劲有力,雍容大度; “京”字点笔柔和圆润,并与下一笔相呼应,顺势一横用笔较轻,斜向右上仰势,口的书写也略向右上,但倾斜程度已没那么明显,小的两点又使整个字的结构趋于了平衡;“体”字单人旁的一撇藏锋起笔,笔意流动,凹凸有致,线条呈现“S”形,右半部起笔或藏或露,气脉连贯,一气呵成,整个字显得灵动,秀美;“育”字起笔收笔圆润,结体工整,笔态匀称,用笔转折灵活,字形姿态秀美,俊朗挺拔;“大”字藏锋起笔,线条圆实饱满,最后一捺作一浑厚的点,整个字虽结构简单,仍显得沉着宽厚,充满韵律感;“学”字两点圆润浑实,笔态多姿有变,短撇精短呈三角形,笔短而气足,最后一笔线条略显硬朗,顿笔后用力向左钩出,整个字用笔有轻有重,感觉充满力度,雄健清新。这几个字行笔多用圆笔,方圆并济,恰到好处,用笔劲健流杨,点画变化多姿,正可谓“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重笔如山石坠地,轻盈如燕子点水”。
杨再春治学严谨,“取法乎上”,讲究古法用笔,习古中有创新,他的字遒劲、洒脱、灵动、富有神韵,有的纵笔如兔起鹘落、怒猊渴骥;有的似天马行空、披荆斩棘;有的恰行云流水、清秀明丽;有的像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之所以能够“我书吾法”,奥妙就在于杨再春先生能做到笔涉众家,博采众长,融冶各体,学以致用。这正是练习书法的精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