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闪光灯拍照 文物会受伤[图文]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小熊猫 点击 :

闪光灯拍照 文物会受伤 | 美术百科藏品在展示中建议光照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卜松竹

本月初,国家博物馆发生的“闪光灯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不小的波澜。众所周知,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拍照,是许多博物馆普遍的管理规定。但是,很多普通观众,知道博物馆有类似规定,却并不明白其所以然,所以遵守这一规定而不拍照留念似乎心有不甘。那么,博物馆为何禁止用闪光灯拍照?是不是所有文物都惧怕闪光灯?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

织物、纸张最怕光 皮革、皮毛很敏感

一般来讲,最容易受到光线影响的是浸水的有机物。对于这类物品,通常要求在全黑的环境下保存。在常见的展品中,织物、纸张类是最容易受到光线伤害的。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王永礼等通过实验发现:黄色、茶色和红色丝绸在光照下容易褪色;白色丝绸光老化作用最小,光照作用对黑色、红色、茶色丝绸的丝纤维产生的破坏作用较大。发生褪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作用使丝纤维上的染料颗粒(或丝胶、污垢颗粒等)发生变化,引起丝绸颜色的变化。闪光灯光谱中的红外线的加热作用是造成白色丝绸变黄、染色丝绸褪色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丝纤维的罪魁祸首。

“字迹”也是决定纸质文物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收藏部专家陶武亮指出,字迹中的色素成分通过有选择性地吸收白光波谱中某些波长颜色光而使本来无色的物质产生颜色。常见的色素成分包括碳黑、颜料、染料等,碳黑是色素分子中最耐久的一种。色素成分转移固定在纸张上的方式有三种:即结膜方式、吸收方式、黏附方式,其中结膜方式最耐久。

从色素成分及其转移固定在纸张上的方式考虑,可将字迹材料按其耐久性分为三类:凡以碳黑作为色素成分,并以结膜方式转移固定在纸张上,这样的字迹是最耐久的;凡以颜料为色素成分,以结膜或吸收方式转移固定在纸张上,这样的字迹是比较耐久的;凡以染料为色素成分的字迹材料,无论其字迹色素成分以何种方式转移固定在纸张上,都属于不耐久的。染料字迹因光源中的蓝、紫光波和紫外线的照射,致使染料分子的激化而变色,并且在潮湿环境中还将加速纸张的质变过程。因此陈列纸质文物时,照度标准不宜超过50勒克斯。

皮革、皮毛、羽毛也属于光敏性文物,微小的光线变化都可能对它们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泥塑、木器不经“折腾”

金属、陶瓷比较皮实

之前有一种传播较为广泛的说法是:普通的可见光波长在400~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

这种说法有合理之处,也有一些明显的错误:第一,许多闪光灯的发射区是包括红外区,也即700纳米~1200纳米波长区域的;第二,红外光虽然能量较低,但是其显著的热效应可以加速纸张、木器等纤维素丰富的藏品脱水开裂。我国的古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木结构,很多时候木材还是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此外还有大量的竹、木、漆器类型的文物。因此,应该使用能够吸收红外线的透明材料制作闪光灯的透光片。

甚至一些看上去并没有那么脆弱的物品也禁不起闪光灯的反复折腾,比如动植物标本、骨器等,也会在光照的条件下氧化、分解。

秦兵马俑表面的颜料褪色问题曾引起很多关注。兵马俑是使用精选粘土做成泥,经造型烧制而成素陶。为使素陶表面既不太光滑,也不太粗糙,在烧成之前表面用细泥均匀涂抹,并进行了压光处理。烧成之后,整个表面又涂了一层黑褐色的胶矾水,使素陶表面滑涩相宜,吸水适度,用笔自如,颜料坚牢。而且在面部、手部、领口、袖口、袍边等不同部位勾画涂抹了不同色彩的矿物颜料。这些矿物颜料的色彩主要以红、绿、兰、黄、紫、褐、白、黑等有深浅浓淡之分的颜色组成。颜料所用的矿石为石英、辰砂、方解石、雌黄、片状褐铁矿、紫萤石、蓝铜矿、孔雀石、辰砂、褐锰等。其中辰砂、铅丹、铅白、兰铜矿、孔雀石等是中国传统画的主要颜料,直到现在也仍然居于重要颜料之列。

早期人们认为,兵马俑用的主要是矿物颜料,它是光不敏感物质,色彩变化是因湿度减小引起的,所以对光照的影响并没太多考虑。但上世纪末展开的实验发现,经过光照的彩俑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在相同条件下,褐锰、孔雀石、铅丹的变色程度最大,铁红最小。也就是说,把这些矿物颜料列为“光不敏感物质”,并没有科学依据。

而最不容易受到光照影响的,则有石质、金属、陶瓷(陶俑表面颜料等除外)等材质的文物。

隔绝太阳光照也是必要防护

其实,最简单的防止光照对藏品伤害的办法是减少进入储存和陈列空间的光照。太阳光含有大量的紫外线,比大多数人造光源的损害更大。因此,最好使用遮光布或百叶窗等来过滤自然光,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太阳光带来的热能。中密度滤光膜可以减少通过窗户进入建筑的光照总量。

目前很多博物馆在陈列中都使用了紫外线过滤技术,尤其是窗户的覆盖和贴膜。但这些产品的功效会随着使用时间而降低——各种过滤管可以保持对紫外线的吸收功能大约10年左右,紫外线过滤的窗户贴膜的使用寿命也是10年左右。

此外,从光源带来的热辐射也非常重要,荧光灯尽管发出的热量较小,但是需要加上护套以减少相对较高的紫外线。光纤照明通常是发出热量最少的光源,因此也是最适合于室内和封闭环境的光源。

现在很多人把博物馆“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和“不允许拍照”两个概念弄混了。实际上,除了一些对版权等有特殊要求的展览,大多博物馆已经不再限制观众拍照。反而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展览,常常有这方面的规定,原因大概是有版权和学术研究方面的考虑,但闪光灯是大家都不允许使用的。现在很多博物馆的展厅有标示不能使用闪光灯,如果观众用,工作人员会提醒。但对于偷拍、强拍等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主要还是靠自觉。

展厅光线

拍照够用了

随着现在博物馆在展厅中使用光线越来越“克制”,对于希望在博物馆拍摄下精美展品照片的人来说,是不是越来越难了?博物馆人士指出:首先,现在的摄影器材技术已经进步很多,普通的数码相机和手机都具备了很高的感光度和光圈范围,展柜里的光线对于拍摄一般所需的照片来说是够用的。而对于需要更高精度图片的观众来说,各种相关的高质量画册或博物馆官方网站上提供的图片可能更能满足所需;其次,很多时候相机或手机的测光受到环境光线的限制,在展厅大部分面积相对较暗的情况下,即使展柜中的光线较强,这些机器仍然可能做出“需要闪光”的指示。但在这种情况下打闪光拍摄出来的照片可能是过曝的。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在博物馆中拍照用闪光灯并非一个必要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小林仁:越南青花小考[图文]
    小林仁:越南青花小考[图文]

    越南大和八年(1450年)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 高54.9厘米 土耳其托普卡比宫馆藏中国西南毗邻的越南,以元青花瓷为范本,在陈朝(14世纪后半段),一边应用釉下彩绘的技术,一边在半瓷胎的胎土上施白色化妆土,生产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青花瓷。此后,由于明代洪武帝的海禁政策,中国瓷器对海外出口量锐减,与此同时,特别在中东、近东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青花瓷依然广受欢迎,并有很大的需求。越南为了生产出中国...

    30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美媒:中国私人艺术博物馆兴起是奇观还是浮华[图文]
    美媒:中国私人艺术博物馆兴起是奇观还是浮华[图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月23日报道,无论是南京四方当代艺术湖区这样拥有多座令人惊叹的建筑集合体,还是上海龙美术馆这样的单体建筑奇迹,中国正掀起一股私人艺术博物馆建筑热潮。随着想要留下文化遗产的中国亿万富翁艺术投资人数量不断增多,加上政府和地方政策以及把私人艺术品捐赠给公共机构的不安全感,每年都会有数十座耗资数亿美元、无比壮观的全新博物馆拔地而起。但这些建在偏远郊区的建筑美学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艺术作品...

    47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陈培伦山水画艺术赏析[图文]
    陈培伦山水画艺术赏析[图文]

    陈培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文化部美术考级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水课题班导师、《经济》杂志社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多年来致力于书画的创作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国画作品清新隽秀、空灵秀逸、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其书法作品以隶书见长,朴厚劲秀、宽博庄重。1994年5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

    10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焦墨画画家——杨栓成[图文]
    焦墨画画家——杨栓成[图文]

    杨栓成,蝈居斋主人,河北省保定市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保定画院,保定市政协书画院,燕赵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焦墨画兴于五千年前的彩陶,旺于隋唐时代的壁画,自宋以后水墨兴而焦墨衰,后世黄宾虹、张仃、李可染皆有涉足,今人杨文会的焦墨画山水画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在中国绘画领域里,有一种罕见的艺术之花 。焦墨画,是用干枯的墨色、枯枝技法创作的中国画,它不借助渗化、漫...

    53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走进三星堆之惑:我们如何解读三星堆背后的文明密码?[图文]
    走进三星堆之惑:我们如何解读三星堆背后的文明密码?[图文]

    2022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三星堆祭祀区最新考古发掘成果:6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7、8号祭祀坑发现许多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包括龟背形网格状器、青铜神坛和顶尊蛇身铜人像等。当然,这并非三星堆考古发现首次引发关注。早在1934年,这片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就已经得到初次发掘,并由此拉开了三星堆考古的时代序幕。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千件珍贵...

    179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重塑博物馆日渐流失的尊严感[图文]
    重塑博物馆日渐流失的尊严感[图文]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美在博物馆》的主题讲座让人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从事展陈设计的博物馆人,听了此次讲座深有感触,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展陈设计的思考。欧洲的一家博物馆由物的关注到人的关怀陈馆长高屋建瓴,从博物馆的建筑之美、收藏之美、展览之美、教育之美、休闲之美等几个维度论述了博物馆的美,可谓“大美”。尤其是“休闲之美”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基本...

    118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从安思远拍卖看中国收藏版图扩张[图文]
    从安思远拍卖看中国收藏版图扩张[图文]

    明 十七世纪 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 尼泊尔 十三世纪 鎏金铜观音立像 拍卖现场。© 2015图片由佳士得提供 锦瑟华年从安思远拍卖看中国收藏版图的扩张撰文/梁晓新前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藏家来源:《scope艺术客》杂志6、7月合刊 (微信号:scopeart)前言2015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拍卖公司在连续7天的拍卖会上缔造了USD1.6...

    73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贺中秋 迎国庆》特别推荐当代艺术家——肖凡[图文]
    《贺中秋 迎国庆》特别推荐当代艺术家——肖凡[图文]

    艺术简历肖凡,1970年生于云南曲靖市。现任云南画院院长助理兼云南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画作品曾入选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第五届、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新中国美术家系列展,锦绣河山-...

    64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赵无极作品连连破亿,价格虚高吗?[图文]
    赵无极作品连连破亿,价格虚高吗?[图文]

    (数据截止:2018年7月1日)赵无极《大地无形》1956~1957年作 保利香港2018春拍成交价1.829亿港元自2017年以来,旅法艺术家赵无极作品连连破亿,已有4件过亿成交。2018年春拍,“赵无极热”在香港拍场持续,成交连创新高,相比此前一件重品“一枝独秀”的景象,本季香港拍场上的赵无极作品可谓百花齐放,在保利香港、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嘉德香港、富艺斯香港“现当代艺术”板块中,...

    18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作为国际硬通货的印象派作品 收藏时机是否成熟?[图文]
    作为国际硬通货的印象派作品 收藏时机是否成熟?[图文]

    继“莫奈日出·印象”特展之后,又一个重量级的印象派大展——“莫奈与印象派大师”来到国内与观众见面。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莫里索、西斯莱……这些艺术史上绕不开的人物,当他们的作品聚集在一起,就可以书写一段完整的印象派艺术史。莫奈《睡莲》,1916-1919©MuséeMarmottan Monet, Académie des beaux-arts, Paris此作品正在“莫奈与印象...

    95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大都会博物馆藏董源《溪岸图》解读[图文]
    大都会博物馆藏董源《溪岸图》解读[图文]

    大都会博物馆藏董源《溪岸图》作者:朱绍良2012年初秋,上海博物馆为馆庆60周年,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克利夫兰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四家美国顶尖级博物馆合作,举办“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笔者应邀于展览前一天,在上海博物馆古书画部负责人陪同下,趁展览未开始前一天,零距离没有任何观众参与下,详细观看这些...

    19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四川的非具象美术家们[图文]
    四川的非具象美术家们[图文]

    参展艺术家作品与简历(拼音排序):陈军川 ·《临渊》· 水墨亚麻布 · 80X80cm · 2021艺术家陈军川号南岛,独立艺术家,长年从事水墨画创作。艺术家专注创作用作品进行表达让作品去说话其余任何方式都是多余的……就艺术来讲,个人以为,人家的道理不能够成为你仿效的依据,同样,你的观点未必可以救人与水火。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她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就拿一位艺术家来说,他每个不同的时期,都...

    166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图文]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图文]

    毛泽东晚年的书法艺术,冠绝一时。而他一生,都非常热爱书法,关于这位伟人与书法的故事,讲起来也是脍炙人口。一生爱书法毛泽东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

    8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抗战70周年引爆红色收藏热:投资15年涨10倍[图文]
    抗战70周年引爆红色收藏热:投资15年涨10倍[图文]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亮相中国美术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人们再次引发了对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追忆,与之相关的“红色”题材收藏品价格更是一路看涨,为原本较为低迷的收藏市场增添了一把旺火。□本报记者 钟蕾收藏故事典藏历史记忆 投资15年涨10倍“红色收藏堪称收藏界的常青树,我们有许多上年纪一些的客户格外青睐此类...

    35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刺激夜经济北上广开夜场 博物馆奇妙夜能否常态化[图文]
    刺激夜经济北上广开夜场 博物馆奇妙夜能否常态化[图文]

    晚上7点多,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等热门展厅人流量仍居高不下。在讲解人员的身边,总围着一大堆人,人群随着讲解人员而移动,热度丝毫不亚于白天。8月4日晚,记者实地探访国博新开的夜场发现,“博物馆奇妙夜”备受游客欢迎。不少游客建议,希望这种开放能成为常态。为发展夜经济,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不少博物馆、美术馆首开夜场,为夜间文化消费增加了新选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

    4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