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港岛之春。在刚刚过去的3月,香港街头充满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媒体以及艺术爱好者。
第五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在3月25日落下帷幕。与此同时,香港Art Central艺博会也于3月21至25日回归中环新海滨。相比香港巴塞尔,这个更为年轻的艺术博览会云集了一百多间国际画廊,当中多达75%来自亚太区域,囊括传统水墨、摄影、新媒体及街头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
巴塞尔把聚光灯伸向香港,让这个一直以来被称之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在艺术格局上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国际画廊加码
多份艺术市场报告表明,艺博会在全球艺术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就香港而言,艺术品零税收、政府对艺术的重视,以及越来越蓬勃的艺博会生态不仅促成了庞大的艺术品交易,也促使香港的艺术环境快速发展。
巴塞尔总监马克·斯皮革勒表示:“2008年,展会仅有20000不到的访客量,而去年已经上升到70000人次。香港巴塞尔的门票在预展之前早已销售一空。”
如此强大的号召力自然引来了更多对亚洲市场感兴趣的国际画廊,据Artnet报道,今年初刚刚扩张至首尔的佩斯画廊,近期宣布将在香港开设一个全新的空间,这将是该画廊在香港设置的第二个站点。空间将于年底开幕,新址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的H Queen's大厦。H Queen's由香港思联建筑的著名建筑师和收藏家林伟而专为容纳艺术展览、奢侈零售店铺和时尚餐厅而设计,他同时也将担纲佩斯香港新画廊的设计工作。
谈及这一全新地点时,佩斯总裁阿利·格利姆彻称:“香港是全球艺术界的核心城市,藏家和策展团体都期盼着能在这里看到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重要作品。”
佩斯画廊的亚洲合伙人兼佩斯北京和佩斯香港的总裁冷林则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画廊这座桥梁建立起亚洲和西方当代艺术界之间更多的联结。”
另外一家国际画廊卓纳画廊也将于今年秋天入驻香港,并且同样选址于H Queen's。卓纳画廊的创始人大卫·卓纳此前在采访中提及:“我们看到了亚洲藏家对西方艺术兴趣的爆炸式增长,香港对于亚洲藏家和策展人来说是一个绝佳的聚集地。”他也曾表示:“欧洲和香港的紧密联系令我着迷。英国和香港在商业上依旧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我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联系。”
“现在这里不仅拥有一流的亚洲画廊,世界顶尖的画廊亦在此扎根。香港的艺术格局在不断发展,并且有更多非盈利性质的机构。”Art Central的董事总经理查尔斯·罗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南港岛艺术区的上升
2016年12月,香港南港岛地铁开通,从香港金钟直接通向港岛南区,这代表着:仅需10分钟的路程,就能从中环抵达黄竹坑——香港最重要的画廊和艺术空间聚集区。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环无疑是香港的艺术中心,有代表性的香港艺博会、汉雅轩以及毕打行附近的众多顶尖画廊。然而由于高昂的租金和空间局限,艺术格局的扩张转移到了南港岛。黄竹坑、田湾及鸭脷洲渐渐如雨后春笋般聚集了不少当代画廊,顺理成章地构成了南港岛艺术区。除去相对便宜的租金因素,南区的工业大厦拥有独特又宽敞的展览空间,平均面积达80-140坪,更容易实现不同形态的艺术展出。
过去三年,南区趁着香港巴塞尔的这股“东风”,举行了种类繁多的艺术公开活动,而今年也共有24个艺术空间在香港巴塞尔期间呈现各类当代展览,包括现场音乐、舞蹈表演、各类艺术讲座及导览团,香港巴塞尔会场安排免费接驳专车前往金钟。
“当然上海近两年的发展也十分引人注目,有着很多有趣而且分量重的艺术展会,但我仍觉得香港作为亚洲艺术中心的地位大致是安全的。从其画廊的数目和展会以及拍卖市场的力量来看是惊人的。艺术家会觉得香港是个值得长期驻留的地方,而对我们来说更是如此,香港艺博会一直很信任香港。”查尔斯·罗斯自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