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胸中有大情 笔下出意境——访著名山水画家金吉庆先生[图文]

时间 : 03-13 投稿人 : 游豪 点击 :

胸中有大情 笔下出意境——访著名山水画家金吉庆先生 | 艺术常识

著名山水画家金吉庆

著名山水画家金吉庆先生的家中,处处洋溢着一种“祥和与朴实”,这里不仅仅是指他的相貌和善、语言随和、神态慈祥所带给人们的感受,更是通过他的笔情墨韵使观者的空灵意象穿梭于其质朴的画作之中。在金吉庆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生命本质与其象征意境相互协调、完善得极为和谐,浑然天成。

众所周知,中国画内涵所注重的是在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中所体现的祥和的意境与朴实的生命活力。金吉庆先生的画作,重点在于表现了一系列的哲学、美学、人生、艺术的大课题,既有空间与时间层面的交流,也有云水观道的思索性,从而由简约美产生了丰富而奇幻的表情美,咫尺之内具有万像之势。其绘画艺术的另一特色则是色彩与笔法的融合。以墨取色,力求墨的透明感与朗润气质,独辟蹊径打破色彩运用上的常规,但是,这色彩却并非占据画面的主导位置,而是画龙点睛之作,成为超凡脱俗的创新之作。“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石涛语)。

然而一副好的绘画作品怎能没有行云流水般的笔墨与之相配,金吉庆先生深知书画同源之理,故其在书法上造诣颇深。正是因为中国书法是最具典型性的线条艺术,它不依赖于强烈的色彩对比,也不依赖于光影背景,因其至简而具有了强大的概括力与包容性,所以书法的线条最善于表现这种大气势、大意象、大境界。独具慧眼的金吉庆先生正是运用了书法的这一特性,故而采用了实与虚两种方式兼施并用,其作品赋予线条永恒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金吉庆先生坚持对书法线条不断的探索,运用迥异常人的艺术思维及手法进行艺术创新且花样百出,愈出愈新、愈新愈奇。

胸中有大情 笔下出意境——访著名山水画家金吉庆先生 | 艺术常识

艺术的创造离不开弥漫着人类生命芬香的土地,更离不开对绘画传统的汲取与传承。这使得创作主体与古训“外师造化,中的心源”不期而遇。金吉庆先生彻悟其意,故其笔溯传统,墨随古意,但他打破了传统文人墨客的古旧格局,使作品形成或生动飘逸、或意境深远、或雄伟壮阔的艺术形式,笔墨语言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感受着时代的脉动。那远山、近水、林木、房舍,或平中见奇,或险中藏拙,或遥相呼应,或相映成趣……

在整体的艺术取向上,注重情感与法度的融合以及传统文化与心灵意象的理想性整合。于是,笔墨与形象、色彩与笔法、意境与性情都因画家本人始终坚持自成笔墨之韵,在以承袭传统技法为前提中探索,形成了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彻悟其意,故其笔溯传统,墨随古意,但他打破了传统文人墨客的古旧格局,使作品形成或生动飘逸、或意境深远、或雄伟壮阔的艺术形式,笔墨语言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感受着时代的脉动。那远山、近水、林木、房舍,或平中见奇,或险中藏拙,或遥相呼应,或相映成趣……

胸中有大情 笔下出意境——访著名山水画家金吉庆先生 | 艺术常识

在整体的艺术取向上,注重情感与法度的融合以及传统文化与心灵意象的理想性整合。于是,笔墨与形象、色彩与笔法、意境与性情都因画家本人始终坚持自成笔墨之韵,在以承袭传统技法为前提中探索,形成了其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

画家金吉庆先生在宏观上把持了艺术的发展是在渐进中演变的这一学术思想,并执迷于传统探索,勇于解析和探索新的线条、笔墨表现形式,这是他绘画艺术中最为可贵的品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已进入成熟创作阶段的金吉庆先生,定会脱颖于当代艺术氛围中的窠臼与俗尘,始终保持纯净的艺术心灵,并不断的在追求中实现自我超越。金吉庆先生作品的天然纯朴和他的人品是一致的,在他的面前,时时会令你产生“素朴”、“坦率”、“随和”的感受。他的艺术作品极具创造性又极富生活的质朴气息,他没有直面侃侃而谈他的艺术与人生,但他的作品却无时无刻都在与我们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与对话。

胸中有大情 笔下出意境——访著名山水画家金吉庆先生 | 艺术常识

画家金吉庆先生在宏观上把持了艺术的发展是在渐进中演变的这一学术思想,并执迷于传统探索,勇于解析和探索新的线条、笔墨表现形式,这是他绘画艺术中最为可贵的品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已进入成熟创作阶段的金吉庆先生,定会脱颖于当代艺术氛围中的窠臼与俗尘,始终保持纯净的艺术心灵,并不断的在追求中实现自我超越。金吉庆先生作品的天然纯朴和他的人品是一致的,在他的面前,时时会令你产生“素朴”、“坦率”、“随和”的感受。他的艺术作品极具创造性又极富生活的质朴气息,他没有直面侃侃而谈他的艺术与人生,但他的作品却无时无刻都在与我们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与对话。(作者:《羲之书画报》执行主编王言夫)

相关文章

  • 从“一元画”到“同一天生日” 公益活动需更专业[图文]
    从“一元画”到“同一天生日” 公益活动需更专业[图文]

    尽管公益行业确实存在不完善之处,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大多数从业者正在为公益这个崇高的目标而默默努力。日前,名为“一元助TA改变命运”的慈善活动在朋友圈热传。没多久,就有网友爆料称,“一元帮助同一天生日小朋友”慈善活动疑似造假。网友贴出的照片显示,同一个受助的贫困学生,却在不同的生日界面中出现,名字也不同。目前,深圳市民政局官方微博回应,已成立调查组开始调查此事,结果将及时对外发布。公益活动在进...

    179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为什么作家喜欢画画[图文]
    为什么作家喜欢画画[图文]

    俗世奇人 插图之一冯骥才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为自己的小说画插图,是一种另类的喜爱,画的也是一种另类的画。作家写人物时,这人物的音容笑貌先是清清楚楚在自己心里,然后用笔把他写出来。可是,作家能把人物活脱脱写出来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再画出来呢?给小说画插图是画家的事呀。可是为什么有的作家喜欢干这种事?比方雨果、萨克雷、马雅可夫斯基等等。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家擅长画画;会画画的人,总是情不自禁把自...

    33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鸟语花香 古画中的春天[图文]
    鸟语花香 古画中的春天[图文]

    《海棠蛱蝶图》,绘阳春三月,蛱蝶翩翩起舞于海棠花枝间。画家着重表现海棠在乍起的春风中花枝招展的动感瞬间,花朵偃仰向背,叶片翻卷辗转,枝干呈“S”形的曲张之态,通过描绘有形的花叶,成功地渲染出了无形的醉人春风和隽永的春意。作者:不详,宋代。《南溪春晓图》画桃花、柳树各一枝,高低交叉,鹳鹆停憩柳枝,梳理羽毛,神态生动。花叶皆用没骨写出,设色鲜丽,意趣盎然;构图别具一格,天然自...

    88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新年到了,把福请回家——女书法家杨津的新年吉语作品[图文]
    新年到了,把福请回家——女书法家杨津的新年吉语作品[图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为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读着心情激荡,欢乐祥和的新年就要来临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虽是腊月,但寒气逼人,大雪纷飞,树叶上结着厚厚的一层冰,树枝上挂满了冰条儿,晶莹剔透。在初升太阳的光照下,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厚密的小灌木,都是荧光闪闪,这仿佛是多少年前的记忆了。此时的我穿着大红袄...

    57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湖南布衣画家李子隆,他和他的画你懂多少?[图文]
    湖南布衣画家李子隆,他和他的画你懂多少?[图文]

    家藏一幅古画,还真是钓鱼“钓”来的。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夏日,几个朋友邀着一起去钓鱼,记得那钓鱼的地方很偏僻,位置在湘潭烟山和宁乡三仙坳交界的一个山冲。小山坡下有个“7”字型红砖青瓦房,房后是竹林,房前有一口弯月型鱼塘,看着还行,经老板同意,我们的钓点就确定在这里了。随即,大家按程序忙乎起来,找位置,打窝子,下钓竿。忙完,就是眼睛盯着浮标警惕地守,静静地等。那天的气温有些反常,干燥,闷热...

    8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高龙:笔墨人生军旅豪情[图文]
    李高龙:笔墨人生军旅豪情[图文]

    李高龙轻灵跃动的蜂蝶、娇艳欲滴的牡丹、晶莹露珠滚动的碧荷,一幅幅或娇艳、或鲜活的写意花卉,香风扑面、美轮美奂。李高龙的画作没有大红大紫,很少特别鲜艳夺目的重彩描绘,其作品所有的色调都是清新的、淡雅的。痴情绘画艺术二十余年,李高龙转易多师,苦心钻研,不急不躁、踏踏实实醉心艺术,坚持自己、继承传统、创新求变,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求艺术的真谛。《古松长寿》李高龙出生在山西省原平市的一个农村小镇...

    10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关于收藏摄影作品 你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关于收藏摄影作品 你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Installation view of work by MaurizioCattelan and Pierpaolo Ferrari.Photo byEduardo Vázquez.Narcissus Arts and Campbell 艺术咨询公司创始人、艺术顾问尼古拉斯·坎贝尔(Nicholas Campbell)阐释收藏摄影作品的诀窍。经常有客户来找我咨询购买摄影作品的问题。无论是...

    145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印象主义的光与彩:不疯魔 不成活[图文]
    印象主义的光与彩:不疯魔 不成活[图文]

    作者:宋晓璐我的第一次对“美术审美”解说没有选择依照顺序从人类最初的原始艺术,或者按照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文艺复兴开始,而是选择了印象主义。理由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到今天没有学过绘画,不了解美术史,也知道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卖出了天价;即使大多数人不太清楚塞尚,也知道如今哲学界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到哪里去?”……而他们都来自这个画派。复杂是因为这...

    154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崔振宽与长安画派[图文]
    崔振宽与长安画派[图文]

    黄河赞歌 崔振宽/绘 中国美术馆藏长安画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极具艺术革命性的画派,它发端于1942年赵望云先生对西部自然、风物、人情的创造性发现与表现,引领了以陕西为重点的西部画坛风尚;酝酿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石鲁等来自延安的美术力量汇合;渐成于1956年,吸纳了流散于社会上的何海霞、康师尧等画家;成名于1961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协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的汇报展,及随后在上海、...

    163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读懂常玉,便读懂了人间向往高洁的灵魂|揭秘2亿最贵大腿[图文]
    读懂常玉,便读懂了人间向往高洁的灵魂|揭秘2亿最贵大腿[图文]

    阅读正文前我们先来看看近几天朋友圈刷屏的几幅热图常玉《曲腿裸女》 油彩纤维板 1965年作 122.5x135cm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1.98亿港元与其说常玉卖的是不可再世之才华,不如说常玉卖的是遗世的独立与寂寞。常玉和他的女人告诉我们,好作品总是让人节外生枝可以黄,就能红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常玉是一坨让他们趋之若鹜的“狗屎”潜台词:他们都认为自己超越了...

    29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学院的危机与潜能[图文]
    艺术学院的危机与潜能[图文]

    危机与潜能——国际美术学院院长论坛一百年前,一代艺术家、建筑师、哲学家们在不同社会基体和历史愿景中,建立了包豪斯与呼捷玛斯(Bxytemac),开启了现代艺术学院的“双生花”。此后的一百年中,我们目睹了艺术学院的一次次危机与嬗变。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交网络、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普及,艺术的感性经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都遭遇到全新的挑战。记忆技术,尤其是网络阅读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持续增长,正...

    49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图文]
    外销瓷 瓷器收藏中的“一块洼地”[图文]

    清代五彩陶瓷油灯自古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文明就像一处闪着金色光芒的宝藏,遥远而神秘,智慧而绚烂。中国的陶瓷蕴含着独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内涵,作为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者,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载体,对中西方经济、文化和艺术的交流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导“让文物活起来”的今天,销往西方的中国古代陶瓷印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

    54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当代著名画家金晓海笔下的竹,千姿百态,禅意十足[图文]
    当代著名画家金晓海笔下的竹,千姿百态,禅意十足[图文]

    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竹与中华气节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向以竹为“清高自洁”的象征。 先贤们颂竹、画竹、写竹,把竹子誉为“寒岁三友”,仿佛竹子与国人的精神生活有着不解之缘。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竹子一直是中国历代文人心目中高风亮节的精...

    110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高杰[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高杰[图文]

    【艺术简历】高杰,1955年生于天津,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回天津美院国画系进修一年,2005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美术学研究班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级访问学者班”。现为天津工艺美院中国画系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2012年应邀为中南海创作大型山水画《群峰沐朝阳》。2020年荣获《一代名家》。2021年获国际艺术家《金马奖》,2021年10月荣获《...

    40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设计米兰:到达以设计为语言的国度[图文]
    设计米兰:到达以设计为语言的国度[图文]

    《设计米兰》因工作关系常常需要寻找设计书籍,却往往只碰见像型录式的出版——那些将最新产品撰写成书的,总是让我在寻找产品设计概念而徒劳无功。那也罢,另一类的设计书籍则往往以个人观点对设计作评论,但倘若没有深一层的生活经验和感慨,似乎比较难以体会,难以感同身受。”——我非常认同甄健恒在其新书《设计米兰》自序中的这段话。中国城市虽然在近几年来...

    122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