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刘翔》
面对范扬的体育题材绘画,或许很多人会有一些疑问:缘何范扬将自己的注意力,对准纷繁的体育世界?艺术与体育,是否存在共通之处?两者相遇,又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博尔特、刘翔、短道速滑比赛、中国男子冰壶队……5月10日,在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中圆厅,范扬举办了以“力与美”为主题的体育题材个人画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得以有机会领略到他在艺术与体育交融上的实践与体会。
说起范扬对体育的喜爱,大概与他母亲的蒙古族血统有关——少年时,范扬的爆发力就很强,身体协调性也好,翻跟头、三角倒立、“兔子蹬腿”样样擅长,所以每次体校来学校招人,总是会挑上他。眼看着他要走上专业运动员之路,祖母出言阻止,虽然没能进入体校接受严格的体育训练,但范扬对体育的喜爱并未因此消减。在南京师范大学上学时,他一直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曾三次参加江苏省高校足球联赛,也经常游泳、打乒乓球。如今年纪大了、工作忙了,能运动的时间远不如原来多,更多时候,他选择以“观者”的姿态,用画笔记录一个个难忘的瞬间,藉此表达他对体育的热爱。范扬说:“如果当初真进入体校接受专业训练,或许我会创造很好的成绩,但通常运动员的巅峰时间很短暂。艺术则让我找到了一种更长久的方式,延续自己与体育的缘分。”
《菲尔普斯:拔了火罐的飞鱼》
选择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体育,绝非刻意而为,这与范扬的另一个习惯有关,即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日常发生的大事小情,他自己将其称为“世事绘”。每天读《北京晚报》和《新京报》,是范扬来到北京后养成的新习惯,每当看到有意思的图片或是新闻报道,他便会拿起毛笔来勾两笔,就像平常人记日记那样。国家事、世界事、日常琐事抑或突发事件,都可以在范扬的“世事绘”里找到,自然体育题材的创作也在其中,不知不觉,几年间也积累了几十幅。无论是小威廉姆斯、马布里、邹市明这样为大众所熟知的体育明星,还是环法自行车赛、欧洲杯、广州恒大夺得亚冠联赛冠军这样的经典赛事和瞬间,都让我们看到范扬对生活的热忱与关注。
范扬的“世事绘”里,不仅单纯记录其中的人或事,还将思考融入其间——这里有他即时的想法,不拘泥于构架,广纳而多情;不拘泥于笔法,自然而随性。他以一幅表现“飞鱼”菲尔普斯的画作为例:“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31岁的‘高龄运动员’菲尔普斯继续缔造神话,再获5枚金牌。菲尔普斯赛后恢复时用拔火罐理疗的事件走红网络,所以我在画里着重表现了他拔火罐后身上留下的痕迹。由此可见,中医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被更多人认可。同样,我们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多走出国门,向世界传递多元而善意的讯号。”
《2014环法自行车赛计成完赛》
“艺术与运动,是共通的,也是相依而存在的。体育运动和绘画雕刻一样,追求的是心手相应、身心合一、突破自我、创造卓越。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是人类对自身潜能极致发挥的鼓励和诉求,而作为艺术,同样需要艺术家不断努力,从而达到超越自我的尽情表现。”无论远古还是当下,无论中国还是外国,艺术与体育的融合从未间断——作为古希腊雕塑艺术里程碑式的《掷铁饼者》,刻画了一名强健男子在掷铁饼时的一个瞬间动作,虽是静止的姿态,却用和谐与平衡的造型,使之拥有永恒的美感,成为艺术史上展现“力与美”的经典之作。而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也不乏对宫廷内进行蹴鞠比赛,组织冬季“冰嬉”等娱乐活动的场景描绘,这为今人留下了很多可供研究的珍贵史料。范扬为此次展览专门创作的《蹴鞠图》的原始灵感,便是来源于上海博物馆所藏明代画家杜堇的《仕女图卷》。不同于照片与视频完全写实的场景描绘,绘画所呈现出的体育场景,带有艺术化处理后的美感与激情,“运动员全力拼搏,体态最漂亮的时候,恰恰也是最准确、最有力量的时候。”
“至今我还记得,德国世界报曾对贝克汉姆做过一次采访,贝克汉姆说他对比赛的激情还是像14岁时那样炽烈,所以他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的挑战了。”无论是从事体育竞技运动,还是从事艺术创作,“激情”总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始终存有这份激情,才有机会触及“力与美”的高峰体验与无上荣耀。范扬说自己的体育题材创作会一直持续下去,他也将以更饱满的创作激情,去记录更多人类挑战极限与超越自我的宝贵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