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跳跳 点击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匡伟光,别名匡里。毕业于哈尔滨学院美术系,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黑龙江省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文史馆研究员、黑龙江省文联委员、民革黑龙江省委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中山画院院长、民革中央画院理事等职。

作品参加2011年“黑土丹青——宋庄国画展”、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展”;2012年宁波美术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四地书画名家作品展”、黑龙江省美术馆举办“文脉•形态——原始、雷子人、匡里、夏恩智四人展”;2013年1月“赴英国北爱尔兰议会大厦举办《龙江墨韵》中国画展”。

出版有《东方的东方》《记忆》等画册,策划《江那边的风景》等多个美术展。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2013年《有仙图》68cm×68cm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圣境系列之四·生命(68×68cm)

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李人毅

一、禅入丹青开新境

诗画禅意古今有之,但无论诗与画,大都从小桥流水、一枝一叶的小景致来诠释,轻雅有余,博大不足。时到当下,禅意诗画更是日趋式微,但读了匡伟光的画,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原来禅道与丹青可以这样交集、缠绕,形成新的画境——那是一种充盈饱满、浩浩荡荡、磁性十足的画境,游走其间,可以观察艺术的梦幻,也可以领略禅的奥意,相当于一次超然象外的文化之旅。

读匡伟光的画作,有时需要逆向思维才行。他的画大抵可以归为山水,却充满虚幻,一反常理地让鱼在丛林、山冈、天空、白云间游走,各种动物在同一时空里相聚相生。各种生灵可以在他的画作中恣意往来,经营出一个万物通达的世界。这个世界宁静、和谐、神秘、美好……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禅音》68cm×68cm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2012年《风水鱼》宣纸68×68

禅是难以言说的,因为它属于精神层面。但是,禅又是可以言说的,因为有丹青与之相通。中国书画艺术自身的那种超然、空灵与智慧,本身就是一个禅定的世界。匡伟光徜徉在禅意与丹青之间,并在这个禅定的世界里加入了几分浪漫的思绪,让禅意在宁静、和谐中,有了几分悠扬。

二、精心营造物我两忘的“圣境”

展开匡伟光的画卷,在其“圣境”系列中,飞禽走兽与高僧们在山野中逍遥共处,仿佛将观者带入混沌初开的世界。那些禽与兽,更像是从远古走来,带着各自的象征意义,皈依到作者的创作主题中。在这宏大的场景里,一切生命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自由自在地栖息着。画家营造的环境,空灵虚幻而又凝重深邃,虚实互补,天地辅成,给人以超然物外、绝缘荣枯、远离纷争、抵达圆融的物我两忘的“圣境”。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有鱼图系列之一》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有鱼图系列之二》

而在“寻梦”系列中,画面的主体变化多端,时而是传说中的凤凰,时而是服饰时尚的西方现代女子,时而又是中国古代仕女,从上古到现代,在一次次穿越中,营造出一个天地万物同化的道场。这里高古闲逸、清净婉约,而又神奇、浪漫、逍遥,观之忘怀万虑千愁,抛却世间烦忧,心境寥廓,超然象外。

在“有鱼”系列中,一条体形硕大的鱼横在画面之上,给人丰富的联想。这条穿云破雾的鱼,俯视森林山野……传说中,鱼昼夜常醒,于是佛家以木塑其形并击之,以警昏情。在该系列里,鱼之警醒与鱼之自在仿佛禅悟之两极,灌注在云山之间,与天下苍生一起领略禅的智慧。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2013年《桃花园》宣纸68cm×68cm

匡伟光的作品释放着某种强烈的感应——画家的主观意象与精神感应。当然,这种感应的宣达,靠的是笔墨。匡伟光的禅境艺术感染力,完全来自他创造的奇异诡谲的水墨效果。他使用的,就是传统的中国画技法——笔意干湿互为转换、墨的浓淡相克相生,然而,却在转换与相克过程中营造出既相融相汇又势不两立的局面,在统一中酝酿矛盾,又在矛盾中求得统一,幻化出了奇丽的空间,时而浓烈沉郁,时而薄若游云。画家对中国画笔法和墨法的熟练运用,对纸上墨性和水性及相互关系的自如把握,让他做到了得心应手。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圣境系列之三(68×68cm)匡伟光作品KuangWeiGuang+works

三、让笔墨插上禅意的翅膀飞翔

在匡伟光的这批禅意画作中,也能窥见敦煌壁画的某些元素,比如那绮丽的色彩和神秘旷远的味道,都与那个佛教圣地有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画家还是一位善于运用对比造境、在画面上演绎辩证关系的高手。这在“有鱼”系列的墨韵中,已有上乘展示。画面中,作者将线的长与短、粗与细、轻与重、焦与干、枯与润的对比有意进行凸显,又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用于表现天水云树、鸟鱼花石,都给人异常纯熟的感觉。在墨性上,画家更是将浓淡相破、焦干相溶、水墨互渗等方法加以哲学化运用,将墨韵肌理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展示得出神入化。这种驾驭能力,伴随着画家的智慧,把创作过程推演成一次诠释禅意的过程,使笔情和墨趣得到诗性的升华,让笔墨插上禅意的翅膀。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2011年宣纸68×90《寻梦园》匡伟光

古人有诗曰:“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可见学诗与参禅同理。匡伟光在禅意画创作方面取得了“等闲拈出便超然”的成绩,不仅靠的是“竹榻蒲团不计年”的苦修,更靠的是“直待自家都了得”的顿悟。

如果说,作画是一次参禅悟道的过程的话,那么匡伟光每完成一幅作品,对禅的理解便会加深一层,也便将一张普通的宣纸幻化成了一片自证自悟、纯净吾心的天地。参透生命真谛,方可得以君临天下之胸怀,以丹青聚集万象,以超时空、超自然、超世俗的精神,笑对沧海桑田,这是匡伟光营造的丹青境界,也是梵我合一的禅的境界,正应了“中国画家与禅宗有不谋而合之处”的道理。(发表在《中国书画报》2014年第053期 第03版:副刊)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李人毅近照

李人毅艺术简历

李人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堂号为:海北草堂、阁上塬、岫安居等。

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入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作家。2002年起任《美术》杂志主编助理、编委,现任《人民美术网》总编。

多年来坚持美术理论研究,参与和报道了许多全国重大美术理论研讨活动,尤其关注发展中画家和当代画坛大势,著述颇丰。

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平型关大捷》、《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打回老家去——原东北军111师纪实》《勿忘九一八画传》(与李东红合作)《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写意牡丹技法全解》《小榄风情》等,其中《一个男人的远村》获97’东北文学奖。

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新四军人物画展”、2009年在长沙举办“开国大典人物画展”、2011年在深圳举办“李人毅辛亥人物画展”,中国画《邓子恢》、《谭震林》、《吴竭诚》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匡伟光:等闲拈出便超然 | 美术学术

《中国画家研究》这套丛书,既是研究画家的理论文集,又是图文并茂的画集,分人物卷、花鸟卷、山水卷、综合卷、纪实卷等。在这些研究文章中,作者以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入研究对象,既有对画家群体的考察,还有对当前画坛走势的关注,以及对全国性各类美术活动的报道等。丛书以中国画入题,涵括了油画、版画、雕塑、水粉画、水彩画,以及工艺美术和书法等,每篇文稿都配有多幅精美的图片,令人赏心悦目。

《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是本套丛书的第二卷。

由于本书形式别开生面,呈现理论研究和作品欣赏相统一的阅读模式,自《中国画家研究·花鸟卷》先行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这套丛书将陆续出版。

本书的作者,是集作家与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学者李人毅。他除了进行文学、美术的创作外,多年来致力于美术理论研讨和画家研究工作。新世纪之初,曾受聘于《美术》杂志,在此工作多年,策划、报道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型美术理论研讨会,发表了许多学术观点鲜明的论文。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当代画家进行专题研讨,尤其关注中靑年画家的成长,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国内各种媒体上广为刊发与转载。

本册为山水卷,收录了三十余篇评论文章,画家排列以年庚为序。本书有对黄宾虹的专题研究论文,有对老画家孙恩同、于志学、谢欣、周韶华、梁世雄的学术解析,还有对牟成、姚伯齐、张松、朱道平、王慧智、吕德品、张辉、王福增的技法的探究和梳理,更有对刘思东、周鼎、孔凡智、杨阳、李传新等画家作品的赏评。文中不见某些冗长的赘语和套话,行文清晰明了,评价客观中肯,富有哲思境意。而对邱汉桥、许自敬、丁杰、张英才、陈玉莲、王有民、胡刚、匡伟光、陈迎平、黄仕强等人生状态和艺术成长关系的研讨,更充满了一个美术理论家对发展中画家的人文关怀。其中,也有对象王中才那样由作家转身到画家的个案研究,体现了作者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在文中,作者还注重对画家技法的研究,从笔墨规律上归纳整理出画家实践成果,并上升到学术层面来认识,无论对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都有着启迪性意义。

《中国画家研究》的文章清新隽永,具有散文风格,使原本刻板说教的评论文章,成为了娓娓道来的,喻情传道的丹青美文。加之与艺术家风格多样的作品相得益彰的编辑整合,使读者在了解画家经历,欣赏画家作品,研讨画作技艺的同时,进行美育熏陶,不失为一套别开生面的美术理论著作。

相关文章

  • 波士顿美术馆馆藏萨金特作品,现代与古典的交融
    波士顿美术馆馆藏萨金特作品,现代与古典的交融

    波士顿美术馆博物馆与布鲁克林博物馆合作萨金特水彩画展(2013-2014)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FA)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约翰·辛格·萨金特(1856-1925)的作品收藏,涵盖绘画、壁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艺术媒介,以及构成萨金特生平档案的信件和照片。为此博物馆专门有一间展出萨金特作品的展厅。即Ruth and Carl J. Shapiro 展厅(232号展厅)。他的一些最著名的画作均在该展...

    197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何为真 何为假[图文]
    何为真 何为假[图文]

    张大千 仿石涛山水 西泠印社2017秋拍什么是真画?什么是假画?这些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这些不成“问题”的问题,却经常困扰着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与投资人,博物馆、画廊与艺术媒体也不时被卷入到真假画的讨论中,于是“什么是假画”的讨论既是老生常谈,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洛神赋图》《步辇图》《江帆楼阁图》等晋唐名画,早在明清时期已经被评为“神品”,也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如果从真赝的角...

    190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赏[图文]
    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赏[图文]

    鱼纹尊河南刘芳商丘市睢阳区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宋荦”铭青花鱼纹尊,高31厘米,腹围80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6厘米,造型优美,制作精细。罐直口圆唇,丰肩弧腹,足胫外倾,圈足。肩部两侧各一条形耳,白釉底上青花,胎体厚重,胎质细密。腹部主题纹饰为鱼纹。腹部一侧开光内有竖写五行楷书铭文:“河南归德府文庙祭器,康熙辛未仲春巡抚江南等处地方兼理军务都察院右都...

    78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怀素的“天下第一小草”一字千金 后世无人能及[图文]
    怀素的“天下第一小草”一字千金 后世无人能及[图文]

    在草书领域,有这样一部名帖,古有“一字值千金”之美誉,被誉为“天下第一小草”,这幅字在著名的《宣和书谱》当中有这样的评价:“此卷草书,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意思是这件作品,每一个字都极有跳跃之势,用笔和结字圆转而劲拔,堪称神品!这件作品就是怀素写的“纸本”《小草千字文》真迹!作品受到历代名人的高度评价:黄庭坚称道:“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盖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两人者,一代...

    174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被宫廷艺术所引领的投资市场[图文]
    被宫廷艺术所引领的投资市场[图文]

    清乾隆 御制青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 成交价:114.5万元 伦敦苏富比2016谈及宫廷艺术品总会让人想起帝王的奢华,而与其相应的拍品也因近十年的‘天价’频现让人望而却步。去年年底一件乾隆寿山石玉玺以1.6亿元的‘天价’在法国成交,但因传出买家‘失联’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因买家是温商而断章取义归罪于‘温州人’实属不该。秋季拍卖各大重要拍卖企业再次推出宫廷艺术品相关专场,虽为取得往日佳绩但也优...

    100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图文]
    三位不能忽视的越南艺术家[图文]

    越南艺术之美,在于艺术家笔下细腻动人的深情画意,以及惹人思绪万千的人文情怀。这些艺术佳作在为观者带来生动丰富的视觉享受之余,也向人们展示出越南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优雅的风土人情。本季香港秋拍期间,佳士得将于11月24日举办的“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呈献多件来自越南知名艺术家的佳作。佳士得专家指出,若想深入了解越南艺术,就不得不提及以下三位越南艺术家。拍品编号108黎谱(1907-2001)...

    86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美学正能量[图文]
    美学正能量[图文]

    出水芙蓉图赵昌写生蛱蝶图美学是正能量。美是一种信仰,真善美是连在一起的。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倡导美育,应普及于全社会、全民,贯通于每个人的一生,他作为教育家又深通美学,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让社会从善从美,可以鼓舞我们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徐悲鸿先生说,美育可以从文学中、音乐中、美术中生发,它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回归对人们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我们的眼睛,涵养出全社会...

    18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翻倍增长的网拍交易额 未来拍卖模式迎变革[图文]
    翻倍增长的网拍交易额 未来拍卖模式迎变革[图文]

    2020年,一场疫情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云发布会、线上会议渐渐成为我们的新常态,各大产业也由此迎来了变革的契机。比如一直以来以线下拍卖会为主战场的拍卖行,在2020年热情拥抱网上拍卖,加速数字化进程,很快就迎来了数倍的拍卖交易额的增长。以富艺斯拍卖行为例,踏入全新数码时代的富艺斯亚洲2020年共策划三场网上专拍,包含两场别出心裁、突破传统的跨门类网拍。三场网拍总成交额合计逾 4,200 万港...

    96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天价拍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是王道[图文]
    天价拍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是王道[图文]

    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2014年,拍卖市场天价拍卖亮点频现。4月8日,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拍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11月4日,影视大亨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的 拍卖会上,用3.77亿元买到了梵高《雏菊与罂粟花》;11月26日,刘益谦再次出手,以3.48亿港元竞得“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他在微信上 “任性”的感叹迅速成为了社会流...

    9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林洪的心象瓷画[图文]
    李林洪的心象瓷画[图文]

    李林洪的瓷板画是由色彩、块画和排线组成的洪荒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和艺术感染力。李林洪的瓷板画,区别于工艺美术陶瓷或其他绘画形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纯粹的艺术样式。李林洪的作品近期在景德镇“人间瓷画”展出,在这些类似于山水画的瓷板作品中,几乎不描写任何确有所指的具象景观,也全然有别于石涛、八大、黄宾虹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描写自然的外表,不遵从...

    186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蓝色预警!2017年拍卖 请你注意添衣防寒[图文]
    蓝色预警!2017年拍卖 请你注意添衣防寒[图文]

    有一位资深媒体人曾经说,特别反感媒体使用“持续调整、回暖”等这样的字样去形容拍卖,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调整。而我最反感的是用诸如“黑色星期五、滑铁卢”等去调侃一个专场的拍卖,委托方、作品、竞买人,集齐这三个元素,那这场拍卖不会差,而一旦任何一个元素出现问题,那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悲观也罢,乐观也罢,在过去长达五年的时间中,很多人在不断建立信心中失望,但是又...

    3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四王”研究丨王鉴绘画略论:融宋入元,后学津梁[图文]
    “四王”研究丨王鉴绘画略论:融宋入元,后学津梁[图文]

    清 王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轴 1667年 故宫博物院藏“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近期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开展。其较为全面地展示,又加深了观者对清初四王的印象。此前,上海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都曾举办过“四王”专题展。“四王”为何有如此魅力?为何影响中国绘画史三百余年?他们所承接的是一个怎样的绘画传统?清初“四王”分“娄东”、“虞山”两派,“虞山派”中的王鉴,不仅成为瓣香董其昌...

    67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邮市今年升温:小版张领涨[图文]
    邮市今年升温:小版张领涨[图文]

    小版张成涨幅明星,生肖《马》小版今年涨幅达到8倍。典藏屋商报记者 刘勇实习生 程悦中国邮政2014年新邮发行已落幕,全年共发行了27套纪念和特种邮票,共83枚加4枚小型张,市价为180元,较面值154.70元高出约16%,这意味着新邮预订者有了浮盈,而小版张更是大涨,2014年9种邮票小版张市价300元,较面值90元溢价233.33%。业内人士指出,在外围资金作用下,今年邮票市场全面回暖,绝...

    77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高原画魂——高原画派一代宗师马西光[图文]
    高原画魂——高原画派一代宗师马西光[图文]

    【马西光艺术简介】马西光,男,,1932年生,山西临猗人。1948年考入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部学习,195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深造。作品以人物画见长。在高原生活的近四十个春秋中,他几乎跑遍了青海各地。经过对生活的加工提炼,其创作的高原人物画展现出浓郁的西部风采、独特的渗透技法、动态的艺术构图;蕴含着高原粗犷、奔放的激情;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现为中国美术...

    2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图文]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图文]

    1668年,罗斯皮里奥西家族在罗马的一座教堂中举办了艺术作品展,展览囊括了众多老大师的绘画,却对当代艺术只字未提。这一举动让萨尔多瓦·罗萨颇为不满,他认为展览已故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种对财富的炫耀,这极大的损害了在世艺术家的利益。为此,他还专门组织了支持者绕城抗议。这种在如今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的行为,却恰恰反映出展示、收藏与当代艺术家之间的微妙的矛盾关系,而这种“矛盾”在博物馆机制与语境中则显得更...

    91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