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士已往矣 聊一聊中国画中的“高士精神”[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彤彤 点击 :

崇尚“士”文化,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士”文化的成熟,在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高士绘画的形成。所谓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

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高士题材历来也是中国画家所青睐的创作内容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坛影响颇大。

高士已往矣 聊一聊中国画中的“高士精神” | 艺术常识

高士文化的社会背景

中国“士”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主张隐以待命,“隐”与否主要看“道”之有无。道家以“无为”为宗旨,尊重生命、崇尚自然,主张高度自由、自主的精神生存状态,追求“达生、无累”的生命境界。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对古代文人在人格构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方面均产生过重大影响。

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兴起,或为政治权贵,或为经济大族、文化大族,所谓的“魏晋风度”、“高士文化”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

面对社会动乱,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企求解脱人生苦难,寻求逍遥境界。于是,玄学盛行,学派众多。有以阮籍为代表的逍遥论,以嵇康为代表的养生论,以《列子·杨朱篇》为代表的纵欲论,还有何晏、王弼的无为论,向秀、郭象的安命论等等。魏晋形成的人生观,虽然角度各异,但皆“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

具体表现在:饮酒,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感叹;服药,借此养生求仙;两性解放,摈弃“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放情山水,既“尽幽居之美”,又“备登临之美”;清谈,有从容轻松、充满幽默的清谈,也有激烈慷慨之辩论;崇文,以达精神超越与心理慰藉。“士”文化的成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高士绘画的人文情怀

纵观中国美术史,宋代以前,美术创作更多具有教化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修身”。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在思想认识上,最重要的是在行为实践上自觉提升自己。

因此,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教化天下的思想理念,主张通过诗、书、礼、乐等来塑造符合儒家社会理想的人,这种情怀在五代时期卫贤的人物绘画《高士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高士图》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梁鸿夫妇有才学而不求富贵,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以诗琴自娱,自食其力、安于劳作,是儒家推崇“君子”之楷模。

画家卫贤把梁鸿夫妇的居所布局于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之中,画面上部巨峰壁立、山峦叠嶂,下部茂林修竹、潺潺流水,以此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高雅志趣。画面中心,梁鸿端坐于榻,坦然平和,静心研读;孟光双膝跪地,将食盘高举齐眉,以示对丈夫之敬重。二人虽房舍简陋、布衣粗食,但高洁美德令人之敬意油然而生。

《高士图》托物言志、借景喻人的表现手法,使高士完美的伦理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给人以可亲可近、可感可敬的审美愉悦,是儒家“君子比德”说的典型代表。

高士已往矣 聊一聊中国画中的“高士精神” | 艺术常识

《高士图》

宋代以后,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人们更加重视心灵自由的追求和人文思想的表达,更加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把艺术教化寓于审美功能之中,使文人画得到真正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方面,体现出来的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故常常借助于诗画,或表现山水情怀、自然情趣,或隐喻世情冷暖、感悟生活,人物画更侧重展示精神面貌、高贵品格,反映时代变化,表现社会现实。这从宋代《静听松风图》、《柳荫高士图》中可见一斑。

宋代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一高士悠然坐卧于虬龙般屈曲蜿蜒的古松之下,罗衣解带、袒露胸怀,听风冥想,道骨仙风,放浪形骸之外。松风阵阵,吹入高士之怀,吹动观者之心。高士的拂尘扔在一旁,松风拂去尘埃,吹散心中的尘意。童子站立其旁,似观者如临其境,体悟高士玄远放松之情怀。画家马麟的作品,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理念。

高士已往矣 聊一聊中国画中的“高士精神” | 艺术常识

《静听松风》

南宋著名的《柳荫高士图》,描绘的是柳荫之下,高士头戴葛巾、袒胸赤足,席坐豹皮之上,微微醉意之中,俯首品读。反映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不谋荣利、超尘脱俗的精神世界。画面虽场景平淡,朴素自然,但却寄情深长、托意高远,给观赏者带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人文情趣和超远理趣,已成为历久弥新的人物画创作题材。

高士图的艺术特征

高士图题材广泛,追求笔墨传神。不但描绘文士、儒士、逸士、隐士,也表现游方僧道、渔翁樵夫及艺者农人,凡心性高洁、超尘脱俗的士子高人,甚至一些高品位的仕女也常常被纳入高士图的范畴。

唐代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贯休的《十八罗汉》图,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明代陈老莲的《屈子行吟图》、《归去来辞图卷》等等,以及清代上官周、任渭长、任伯年创作的高士图,可谓佳作辈出,形成了高士人物绘画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坛影响颇大。

一是注重神态刻画。中国古代的高士人物画,不仅强调外形的肖似,更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追求“神似”。把“形”作为“神”的载体,写“形”是为了“传神”。比如南宋画家李唐的《采薇图》就十分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高士已往矣 聊一聊中国画中的“高士精神” | 艺术常识

《采薇图》

《采薇图》描绘的是殷被周灭后,殷贵族伯夷、叔齐,不愿降周,不吃周天子之饭,深山采薇而食的故事。图中伯夷、叔齐对坐山林巨石之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坚定沉着,侧首聆听叔齐的谈论,眉宇间仿佛流露出亡国的痛思和忧愤;叔齐则身体前倾,右手撑地,左手探指,像是在表达愿随兄长拒绝富贵、不食周黍的坚定决心。形象表达上,伯夷、叔齐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承受着山野生活、野菜充饥的巨大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

清代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评价这件作品时说:“二子席地对坐相话言,其殷殷凄凄之状,若有声出绢素。”可见,《采薇图》在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绘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二是强调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画的精髓,人物画的灵魂,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标志,是情与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

同样看《采薇图》,近景画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恰恰对应两位高士坚定不屈的高贵品格。中景用浓重茂密的树木衬托出两个身着淡色衣装的人物,使主题人物十分突出。

远处的悬崖峭壁,松树上缠绕的古藤,无不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场景。摆放的篮子和镢头是二人山中采薇的工具,这一小小细节,不仅突出了主题,更使画面增添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一条逶迤蜿蜒的小溪从崖下流过,虚实对应、动静结合,使作品的意境更加自然灵动。整幅画面的气氛肃穆而凝重、萧瑟而恬静。

李唐通过描绘这个历史故事,来褒奖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的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三是讲究笔墨情趣。高士人物画十分注重笔墨技巧,画法工笔居多,其中有工笔重彩,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有工笔淡设色,如卫贤的《高士图》和曾鲸的《张卿子像》。《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及着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全画工整精细,线条细润圆劲。

主题人物韩熙载面部蓬松的须发,勾染结合恰到好处,好像是从肌肤中生长出来;人物衣服纹饰的刻画严整又简练,利落洒脱,勾勒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带刚;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服饰上织绣的细入毫发的花纹,极其精工。在用色上更加独具匠心,人物多用朱红、淡蓝、浅绿、橙黄等明丽的色彩,室内陈设、桌椅床帐多用黑灰、深棕等凝重的色彩,色彩对比、黑白相间,相互衬托,赋予画面一种沉着雅正的意味。

高士人物画也讲究技法的多样性,既有如上述的工笔画,还有画法洗练纵逸的简笔人物或写意画。尤其以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最具代表性。

《李白行吟图》采用大笔泼墨的画法,寥寥数笔就在粗犷流畅、浓淡干湿的墨色之中,把唐代大诗人李白那种豪爽、洒脱、傲岸的气概和才华横溢的神韵表现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真可谓笔简意赅。《泼墨仙人图》笔墨疏阔简约,人物神采清逸潇洒,衣装用大笔横扫而出,墨色淋漓,酣畅痛快,泼墨衣服虽无线条,但韵味十足,有如御风而行于虚空之中。

高士已往矣 聊一聊中国画中的“高士精神” | 艺术常识

《泼墨仙人图》

我一直崇尚高士精神,多年来也常画高士图,画得多了,笔下默然形成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高士形象。我所画的高士,体态丰满、憨态可掬,大智若愚、悠然自得,常常奇石为伴、竹下品茗,故自刻“知足常乐”“得天趣”等几枚闲章,常常题款为“笑口常开”或“品自在”,具体所画是哪个年代、哪位高士也无需区分,只不过是我理想中的符号。

高士已往矣,但高士精神长存,所画不仅为寻古趣、拟古意,更为寄情怀。

相关文章

  • 东方抽象新时代:一笔画能量艺术李登元(组图)
    东方抽象新时代:一笔画能量艺术李登元(组图)

    注定了一生开创路 独创一笔画能量艺术李登元,1958年生於台湾云林,现居台北。非艺术科班出身,却从小热爱这种抽象的线条艺术,而后开创中西合併的「一笔画能量艺术」,致力於各界推广心灵艺术,宣扬中华文化和正能量。青年时自力经商,在各界中备受认可、任要职,更远赴广东发展,在政商、文化、学术、艺术、宗教界等,都拥有良好人缘。从事艺术创作二十餘年,根基深厚,在2014年受邀至法国罗浮宫展出【大鹏鸟护...

    115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姜荣慧[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姜荣慧[图文]

    【艺术简介】姜荣慧,1946年生于黑龙江,祖籍山东蓬莱。1968年哈师大美术系毕业。主任编辑,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黑河市书画院顾问、黑河学院美术系聘任教授。多年来创作国画和漫画近千件,在全国多家报刊上发表和转载,其中国画《黑龙江的传说》《大轱辘车》、《都柿熟了》和漫画《坐等》、《忘了拿大头》、《战台风》等近60件作品在全国、省展赛和全国...

    18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冰雪画派美术馆在黄山脚下落成[图文]
    中国冰雪画派美术馆在黄山脚下落成[图文]

    矗立在艺术园大门外的巨型花岗岩题刻,由此进入便是艺术园区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网安徽黄山讯:由中国冰雪画派的缔造者、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历经15年精心打造的“中国冰雪画派美术馆”日前在黄山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冰雪画派美术馆的建成,对中国冰雪画派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这座宫殿式建筑群的建成和使用,标志着于志学先生耗费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倾力打造的“中国冰雪画派”具有了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预示着中...

    136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面对现代艺术 我们知道得越少越能真正地欣赏它们[图文]
    面对现代艺术 我们知道得越少越能真正地欣赏它们[图文]

    抽象复杂的现代艺术让人迷惑。想看“懂”现代艺术,需要先阅读艺术史吗?需要了解作者生平吗?先别急着了解知识。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主席迈克尔·芬德利认为,要欣赏现代艺术,我们只需要“无知”地走进美术馆。以下经出版社授权摘选自《现代艺术慢慢看》。原作者 / [英]迈克尔·芬德利摘编 /徐悦东许多艺术品融入了我的生命,我喜欢一遍遍地欣赏它们,但这些作品并没有在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就立刻、完全进入我的意...

    28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让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当代生活[图文]
    让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当代生活[图文]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回望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们深切感受到,考古工作者们用心发掘的文物,正在以越来越丰富、新颖的方式“活起来”,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从三星堆考古直播成为全网关注的热点,到“95后”视频博主手工“复原”三星堆金面具、金杖;从《唐宫夜宴》《中国考古大会》等电视节目火出圈,到“博物馆+剧本杀”备受年轻人追捧……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当代生活,为我们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自信的...

    184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故土情怀”——著名国画家耿建的人物画作品欣赏[图文]
    “故土情怀”——著名国画家耿建的人物画作品欣赏[图文]

    耿建,1941年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现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美术学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父老乡亲耿建笔下的生命气息文/刘成章黄河自古流在那里。千百年来,一场又一场的大风,卷着黄沙,扑打着人们的脸膛、胳膊和血脉,也许正因为如此...

    132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过云楼旧藏宋拓本《集王圣教序》欣赏[图文]
    过云楼旧藏宋拓本《集王圣教序》欣赏[图文]

    Lot2193唐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记宋拓本1册 纸本25.6×12.7 cm2017嘉德古籍春拍《集王书圣教序》,为南宋时期拓本,清季经蔡世松、徐郙、过云楼先后递藏。过云楼主顾文彬题签。吴云尾跋,顾文彬长跋于宋金粟山藏经纸。顾氏过云楼以藏书名天下,“志在必传”是过云楼收藏的准则。顾文彬在跋文中对此本赞誉有加:“此本神采奕然,豪鋩毕露,乃宋拓致佳本,足为百代楷模,可不宝之!”《大...

    35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明代画家陈洪绶生命不死的艺术[图文]
    明代画家陈洪绶生命不死的艺术[图文]

    人活着,分形式与内容之说。只有形式的,是行尸走肉,来与去空无意义;但若形式包含了内容,生命便将远远超越那个形式本身了。陈洪绶在艺术上的一念未毁,便是他超越了这有限的形式,永远对世间贡献了他的有内容的生命。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绘画里的人物画,从古至今,男人、女人、小孩子,帝王、将相、知识分子,以及仕女的模样,无论是简笔勾勒,还是细笔点染,看一眼就觉可亲可爱,接受起来毫无难度。顾恺之的洛神,周昉的...

    130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以心化文洒春辉  ——记温州青年文化学者林新华[图文]
    以心化文洒春辉 ——记温州青年文化学者林新华[图文]

    林新华(中)参加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研讨会继去年10月受邀参加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主办的“印迹乡村文化发展研讨会”,作为乐清市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的林新华又忙着联系中国大民书画院,商量组织浙江省内外部分画家到国家名胜风景区楠溪江开展采风写生事宜。这场前不久举行深入景区和古村落的活动收获满满,作为主要组织者,林新华开心地笑了。多年来,这位情系乡村、醉心文艺、胸怀天下的地方中年文化学者以铿锵的脚...

    105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莫高窟数字化探索 何以成了国际上遗产保护的典范[图文]
    莫高窟数字化探索 何以成了国际上遗产保护的典范[图文]

    如何解决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立、实名制预约的成功实施,无疑都是有益的探索。从1999年开始,莫高窟在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带领下,坚持走上数字化进程道路。而今,他们的探索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被称为是“国际上解决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一个典范”。以下文字,由“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根据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日前...

    14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在有限的形里 探究无限的相[图文]
    在有限的形里 探究无限的相[图文]

    莫兰迪 《静物画》 1953-1954年莫兰迪 《静物画》 1930年莫兰迪 《静物画》 1950-1951年莫兰迪 《静物画》 1949年莫兰迪 《风景》 1928年◎剀弟上海久事美术馆的“乔治·莫兰迪展”通过五十余幅作品回顾了莫兰迪的艺术历程,并看到他不同媒介的创作之后,我开始慢慢理解为什么他一生钟情于画那么几样静物——花瓶、水瓶、罐子,虽看似简单重复,却达到了不逊于任何伟大画家的高度。...

    3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铜炉收藏市场行情看涨[图文]
    铜炉收藏市场行情看涨[图文]

    铜炉提起今年的中国嘉德的秋拍,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潘天寿 《朝霞》,或者是董其昌 《疏林茅屋图》。但是在文玩界,“逸庐——古器雅集”专场却早已受到关注。逸庐主人游心长物,博学好古,多年潜心研究,郊游甚广,其学养、心性为人称赞,其文房收藏之 珍,见者无不咋舌。特别是其中的铜炉更是来自于不少的名家旧藏,其中首推王世襄先生旧藏的“大明宣德年制”蚰耳炉(见图)。炉作蚰耳簋式,口沿...

    64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在对比中读懂印象派(图)
    在对比中读懂印象派(图)

    尤金·布丁,《图维尔海滩》,1864年,油画,或木板油画,26×48㎝自从火车开始将城里人送到海边,法国上流贵族们又时兴去图维尔海滩享受美景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1853-1890)是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距今122年前的7月的今天,或许是因为他的疯狂创作耗尽了心力,最终他用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8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翰墨丹青:浅谈孙文章的工笔花鸟画[图文]
    翰墨丹青:浅谈孙文章的工笔花鸟画[图文]

    【艺术简历】孙文章,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重彩画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中国画院访问学者。斯洛伐克文化大使,中央电视台世界华人频道《中华佛缘》栏目顾问,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名誉副院长。中国能源集团联盟书画院顾问。其作品主要以花鸟为题材,“观察自然之态,刻画万物之美”,在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形成了...

    13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油画五百年》:问题事件在时间流程中相交[图文]
    《中国油画五百年》:问题事件在时间流程中相交[图文]

    《珍妮小姐画像》 徐悲鸿 136.5×98cm 布面油彩 新加坡私人收藏郑工《中国油画五百年》将中国油画的历史上溯至距今近五百年前的明嘉靖年间,挖掘、收录了油画最初传入中国的相关史实和研究,对建立人们关于中国油画历史的 正确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书以别具一格的体例、精心编排的图文内容,将中国油画从引入、根植到发展、壮大的数百年历程具体、实在和清晰地呈现出来。 整套图书逾900万字,图片80...

    8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