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杨佴旻:中国画的发展关乎一种文明的进程[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贤灏 点击 :

杨佴旻:中国画的发展关乎一种文明的进程 | 艺术理论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无法给中国画的发展形态给予一个统一的框构,致使本应该站在社会前头的艺术沦落为“故物”、成为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玩意儿。在欧、美、日一个三流艺术家也坚定着创造、出新,而我们的——所谓一流画家,那些自持为大师的人们却是模仿着古人、躺在先人的既成形式上自娱自乐——在这里,本文要说:我们要知道羞愧,不要把躺在先人的成就上不思进取视为理所应当,我们是专业画家,没有创新有何颜面言传统,传统不是藉口,传统是神圣的,传统不能被污浊。

上世纪末,中国的经济、社会形态、城市化进程等已经初步完成了一次由传统向现代的蜕变,以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形态立于世界的东方,那么,21世纪的今天,还在“过去”徘徊的中国画坛(这里特指水墨画)无疑严重背离了中国社会。我们不能成为背叛时代的一群人。

在20世纪初,文化艺术界对于中国画的质疑声已不断,康有为认为,“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岂止衰弊,至今郡邑无闻画人者。其遗余二三名宿,摹写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笔数笔如草,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以与今欧美日本竞胜哉?(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国朝画》,上海长兴书局,1918年版,第14页)”;鲁迅对宋代以后的中国绘画全然感到失望,“我认为宋末以后,除了山水,实在没有什么绘画(鲁迅:《1935年2月4日致李桦信》,载《鲁迅书信集》)” ;徐悲鸿也说,“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退化,独中国之画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七百年前千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在新文化运动的革新思潮中,针对传统绘画的低迷,一批有识之士为中国画的改良呐喊疾呼,美术界呈现出油画与中国画并行发展的轨迹。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化缺少了追求真理的果敢与坚定,一种伟大思想的构架与建树往往被更眼前、更实际的目的所取而代之。中国画坛不能停滞,不进则退。

杨佴旻:中国画的发展关乎一种文明的进程 | 艺术理论清 郎世宁 《弘历哨鹿图》

一直以来,把革新说成文脉断裂、说成文化艺术自身沦丧迷失,是中国绘画界一些人士一贯之陈辞滥调。中国绘画于现代化道路上迂回反复,学习进步文化羞羞答答,在自我封闭状态下的文化自慰,使中国绘画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蒙上了悲情色彩。在20世纪初,以金城、林纾、陈衡恪等人为代表,他们坚信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在于坚守旧有绘画形式,以“国粹”的名义倡导国画无新旧之论:“世间事务,皆可作新旧之论,独于绘画事业,无新旧之论(参见金城《画学讲义》,载《湖社月刊》第二十一册,1929年)。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不幸的是,早在20世纪初就被视为狭隘、保守、迂腐的价值观又在21世纪回光返照。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史,类似金城的人士并不为少数,其典型人物当属辜鸿铭: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书。就是他——这样一个辜鸿铭,到了他总结中华民族的精髓是“缠足,纳妾,长辫子”。

纵观近百年发展史,中国近代化之初,在思想界以及统治者内部并没有形成统一坚定的现代化指导思想,而是在过程中思考——走一步看一步。曾几多时,学习现代文明是崇洋媚外。本文认为,就目前看,中国画坛其艺术价值取向有待统一,特别是近年来在文化“轮回”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画何去何从成为了亟待澄清的问题。目前,虽然在现代化中国绘画体系探索中已经出现了思想与技法高度统一的新中国画形式,但是,在“回归”的大潮下其新鲜光彩却难于在中国画坛形成共识进而产生更大影响力。

杨佴旻:中国画的发展关乎一种文明的进程 | 艺术理论徐悲鸿《泰戈尔像》

中国画在变革初期,是以引进现代的写实传统为其发展基点的,这从革新派第一代画家的艺术主张中不难看到:“我所谓中国艺术之复兴,乃完全回到自然师法造化,采取世界共同法则,……(《徐悲鸿艺术文集》(下册),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版,第531页);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学的革新亦是从同一条起跑线上起步,但它们所走的革新之路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术界对于文化认同上的反复,对中国绘画现代化重要性认识上的模糊,以及中国绘画于社会的边缘化。中国画的现代与否和社会的发展完全脱离了关系,也导致水墨画研究基本不在当下主流美术研究的视野之中。

我们知道,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特性是产生写意风格的物质凭借,古代文人画家在这块领地中已经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发挥。但这种发挥均是顺延着这些物质材料的特性展开的。这种展开顺应强化了文人画在生宣纸上写意的一支,而施彩和在熟宣纸上刻画的一支被轻视淡化了。但写意文人画并非中国画的全部,特别是在唐代以前刻画、施予“明丽重彩”是中国画的主流。顺应材质进行创作是绘画遵循的法则,即便是油画也有其顺应材质施与创作的一面,不同风格的画家在画布底子的处理上皆有不一样的理法。油画也至少具有刻画与写意的两个面相(印象派一支即是写意);近现代中国画革新以来,画家们质疑中国画画材,实则不然,中国画材历经上千年的演进与积淀已经相当成熟,是东方绘画主要物质母体承载,其特征性难于取代,问题在于画家违背物质材料特性进行创作实践,其结果自然是矛盾的,也难以使技法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突破。于生宣纸上抒情写意,熟宣纸上写实刻画,再还原于物象以色彩的真实,中国画现代化新局面必将全面展开。

杨佴旻:中国画的发展关乎一种文明的进程 | 艺术理论林凤眠 《舞》

毋庸置疑,徐悲鸿先生所开创的写实革新之路是现代化中国绘画必由之路。为一个没有写实经历的中国绘画引入“科学写实”无疑是伟大创举。一种绘画艺术如果写实、再现为不能之事,试想这么样的一个中国画该是多严重的缺憾,又拿什么与油画并立于世界。中国艺术是世界的,我们不是昆仑山下的山大王。近年来的文化回归潮流中,中国画开始“轮回”,质疑徐悲鸿所确立的美术体系声不断,加之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画的认知习惯及判断上的经验性,水墨画坛反复现象严重。本来在现代化中国画道路上孜孜探索的画家思想动摇,重操“传统”旧业,一些21世纪的中国画家做着所谓“传统艺术”,其荒谬景象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将现代写实方法引入中国画以“回到自然师法造化”,是面对近世中国画坛的衰败景象和陈陈相袭恶习的必然选择。中国画家艺术实践中的真正难题在于他们在接纳写实精神的同时,指导思想却没有实质开放,凭借深厚的经验,加之对施彩的恐惧是中国画家创作上的一惯性,这个惯性也在于欣赏群体意识的老化。自49年之后,中国文化艺术界再没有出现过像蔡元培、陈独秀、鲁迅、徐悲鸿等一批兼具现代人文思想及行政话语权人士对中国画革新的推动与张扬,中国画随经济的开放而开放,革新中国画是在走走停停看看,甚至是在反复轮回中发生的。  徐悲鸿先生选择中国画革新之路,但曾有对中国绘画材料的认识不足。他早在1918年发表著名的《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一文中,通过比较中西绘画的价值,指出了中国画进步的难题所在:中西绘画“所可较者,惟艺与术。然艺术复须藉他种物质凭寄。西方之物质可尽术尽艺,中国之物质不能尽术尽艺,以此之故略逊”。又说,“中国画通常之凭藉物,曰生熟纸,曰生熟绢。而八百年来习惯,尤重生纸,顾生纸最难尽色,此为画术进步之大障碍”。徐悲鸿作为中国绘画革新的旗手,他对中国画材的认识,对后来中国画家在宣纸上探索色彩表现埋下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恐色”几十年来一直是制约中国画现代化主要因素之一。林风眠先生虽然进一步指出了应对中国画的原料与技术作“绝对的改进”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但他在实践上同样没能实现自己的构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两位革新派的创始人提出的这一技术性课题,经过几代画家的不懈探索终有人在实践上获得解决,只是这个成就在中国画坛还是很个案的。

杨佴旻:中国画的发展关乎一种文明的进程 | 艺术理论吴冠中 《山花烂漫》

至今,众多中国画画家们还操守着古人的形式面貌、一方墨池,半洗清水,在古老的天地中发挥着他们的想像。其中一度风靡画坛的新文人画最具代表性。然而,新文人画所追求的与中国画革新的起点乃至革新的初衷已相去甚远。中国画的现代进程以反叛文人画远离自然的笔墨戏开始,而今又轮回到它的原始趣味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中国经济、社会已经逐步现代化,整体而言,中国画还在“传统”的山水花鸟中自娱,走中国画现代化的道路,难道还应该是21世纪中国画人应该讨论的问题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革新开放的文化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当然也应看到,在中国画的现代进程中,有不少画家以极其坚韧的精神实践着现代化中国画的步伐,把“难点”变成了“突破点”,既注重造型的准确,又注重色彩与水墨材料的发挥,既融入了现代的写实风格,又保留了东方之写意精神,从而使中国画在现代化方向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

综合笔者考察,从中国画现代演进的角度看,中国绘画革新运动兴起之初到当下,已有百年历史,在这百年的历史洪流之中,数代艺术家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理想,没有寻求着一个共同的现代化目标。中国绘画的现代发展进程虽起步与文学相近,但是它的革新方式和结果却大不一样。在面对现代文明或现代艺术思潮冲击之时,中国画家总是难于产生一个共同的对于新文化艺术现代化的价值观,尤其是对待传统这一块,传统混淆于当下,传统与现代没有明确的面相界限。这一点,与文学界相比就显得缺乏方向感,但是,艺术史却是殊途同归的,因此,传统艺术现代化一定是不争的事实。

杨佴旻:中国画的发展关乎一种文明的进程 | 艺术理论杨佴旻《山》

显然,在现代化进程席卷世界的大形势下,中国作为重要的东方国家,其在文化艺术上所呈现出来的和而不同不仅反映了其不同的文化特性、民族文化特征与国民心理特征,也反映了艺术本体发展的社会实践性以及中国艺术对于世界的贡献性上。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变革,使我们对现代绘画形态与观念有清醒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对变革的资鉴,它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画在21世纪的创新之路具有启迪性:即无论是首创还是继承,艺术的创新与基础都是一个互为前提的,对自我的观照自省和与其它艺术的参照,也更有利于推进传统绘画的革新进程。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我们似乎很难因此就对中国画的未来前景进行描绘。因为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画种能否重见光华的问题,但应该肯定的是——只有现代化的中国画艺术才有可能引起世界的瞩目,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展现光辉。

中国画至今没有实现整体的现代化,画家们对技法的认识不足,缺乏精透的,适合于表达当代社会生活的新技法是其主要原因。但更深层因素是指导思想,没有一个坚定统一的现代化中国画思想是不行的,没有一个中国画现代化的标准也是不够的;如今中国画又开始轮回,这轮回被称为回归,但实为“复旧”。本文在此试图以“复旧”界分传统,传统指经典,当属过去型,当代画家作“传统中国画” 既陈陈相袭的复制,为无稽之谈。中国画可以在吸收现代绘画营养过程中,走出一条传统精神与现代构架完美结合的现代化中国绘画新形态。20世纪的中国绘画大师辈出,但呈现的基本面相还是传统的一面,就传统绘画而言,并未酿成彻底现代化的氛围,中国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仍是传统内部的一些调用。以中国其他文艺形式自我形塑的成功来看,中国画革新在二十世纪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崎岖不平。传统中国绘画的辉煌成就是中国画现代化的坚实基准,开放思想,以现代绘画思想与形式促进中国画坛的当下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保持传统的经典性,对传统的“保守”既是对传统的最佳保护。保护传统经典构架,需要创造出现代的新构架。艺术无新旧是不通之途,变革为光大中国绘画的必然。传统与现代的明确划分能免于传统遭受破坏。巴黎人建筑现代化新巴黎,即在巴黎东部开辟天地造新城,而北京欲建设现代化新北京,却拆迁历史建筑,在胡同里建筑摩天高楼,此举实为对城市传统的破坏。中国绘画亦此理。明确中国绘画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如人类社会划分原始、古代、近代和当代。只有清楚哪些绘画面相为传统哪些是现代,中国画家才知道自己应做什么,才能把画事做好。然而,至今中国画显然在这个分界上还含糊不清。恰恰是对中国画艺术传统与现代关系上存在的不清醒认识,一直以来革新的矛头直指中国绘画的艺术传统。——建树新的就得以破坏传统为代价,这种历史文化传承之传统让人疑惑。

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始终未能催发出中国画坛自我变革的紧迫感,乃至今日,中国画革新甚至已经不是共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基本完成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型,当代中国绘画的现代化再也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了。

相关文章

  • 翰墨丹青•姚小尧书画作品欣赏[图文]
    翰墨丹青•姚小尧书画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姚小尧,男,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青县。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兼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物协会会员、原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河北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原邯郸市文联副主席。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河北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馆员。《谈书法中的入帖和出帖》学书太有“自己”不行,没有“自己”也不行。学书是先有别人后有自己,有...

    157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鲁迅手稿缘何最为规整[图文]
    鲁迅手稿缘何最为规整[图文]

    《青史子》手稿在现代中国文化界,鲁迅的手稿即使不说是一个范例,也可说是一个特例。因为它具有很多文化名人手稿所不具有的特点,也充满中国文化与书法美的魅力。鲁迅手稿总体上具有排列规整、字体清晰、较少修改、页面干净、气韵生动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只要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在现代文化名人手稿中,没有人像鲁迅手稿这样规整(作为书法作品或影印出版的除外)。这里说的规整,主要是说...

    14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3年度书画先锋人物——书画家李国臻[图文]
    2023年度书画先锋人物——书画家李国臻[图文]

    艺术简介李国臻,1956年生于陕西潼关南原,自幼随父学画。50年来,奔走于长江,黄河流域,曾驻足于终南山,长期在大自然中观云,听雨,逐渐对大自然有了更深感悟!从而提高了书画意境,并运用于作品之上。在书画艺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书法以行书,草书,隶书见长,绘画以山水写意为主,构思独特,布局周密,自成一派!李国臻老师的山水给人第一感觉是具有中国画的中正气象和味道。这体现在端庄的构图、朴厚的...

    135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聊近现代画坛中的子承父业[图文]
    浅聊近现代画坛中的子承父业[图文]

    在中国美术史上,不乏父子都擅长绘画的。古代著名的父子画家有宋代的米芾和米友仁,元代的赵子昂和赵雍,明代的文徵明和文彭,清代董邦达和董诰。他们声名显赫,成就卓著,有的甚至成为开宗立派的领袖人物。陶为浤《荷亭月夜图》郭怡孮《京城五月牡丹天》而在近现代画家中,父子善画、子承父业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吴昌硕和吴东迈、齐白石和齐良末、傅抱石和傅小石、潘天寿和潘公凯、李可染和李小可、郭味渠和郭怡孮、李苦禅和李燕...

    46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明星书画何以饱受诟病[图文]
    明星书画何以饱受诟病[图文]

    近日,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中国当代水墨”专场中,央视某主持人的一幅水墨画以70万元起拍,最终以130万元成交。消息一出,随即引来网友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冷嘲热讽。不知从何时起,明星书画与官员书画、江湖书画一样,颇受诟病。写字画画于演艺明星来说同样可以修身养性,有助于提高个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涵养,丰富并提升个人的表演技能。演而优则画,舞台演员有书画雅好,独爱丹青,本无可厚非,如老一辈表演艺...

    73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渊源[图文]
    俄罗斯油画的历史渊源[图文]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国际美术发展史上,油画以历史悠久、形象逼真、色彩浓烈诸多优势,逐渐成为造型艺术中最具艺术魅力、最有艺术价值和最重要的艺术门类,是国际公认的主流画种之一。西方的绘画教育及创作,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最初是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意大利画家奈洛·达·梅西纳在借鉴了别人技法之后,在威尼斯传授油画颜料的使用及绘画方法。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欧洲流行开来,当时主要是以师傅带...

    110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尹沧海:我看徐洪彬的画[图文]
    尹沧海:我看徐洪彬的画[图文]

    徐洪彬,1983年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市,2002年考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学习中国画,期间受教于孙其峰、陈绶祥、陈玉圃、尹沧海等先生;2006年毕业后继续随尹沧海先生研习中国画至今,现为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其作品多以花鸟见长,笔墨精湛凝练,意境清逸出尘。2015·11参加“首届当代青年工笔画家作品邀请展” 北京2015·10参加“第二届大美宿迁·中国艺术名家采风创作邀请展...

    187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传艺术之大美 — 张德学[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 — 张德学[图文]

    【艺术简历】张德学,山东乐陵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一条界破青山色》68×68cm豪情寄翰墨 妙手绘丹青德学兄要出本集子,嘱我作序。我本非翰墨中人,且才疏学浅,岂敢妄论书艺。诚惶诚恐,恐托付不效,以负兄之厚望。但德学兄情意殷殷;且我与兄相交多年,兄之道德学问令我深为敬佩,却之不恭,也只能勉为其难了。《山峰绵延岁月长》68×68cm我与德学兄相识...

    167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横野千寻 元气淋漓[图文]
    横野千寻 元气淋漓[图文]

    郭志光野塘春色68×68cm相对于中国人物和山水画,花鸟画或者说写意花鸟画的成熟与独立是比较晚的,五代“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之说是对于独立花鸟画最早的风格定位。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气质与北宋苏轼、文同以来的文人画追求一脉相通。明代的徐青藤挥洒水墨、直抒胸臆,把写意花鸟在兼工带写的基础上向前推动了一大步。至于清代朱耷、石涛、扬州八怪等等大家的出现,才是真正迎来了大...

    43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疯狂的石头真的疯了 翡翠今年狂涨不停[图文]
    疯狂的石头真的疯了 翡翠今年狂涨不停[图文]

    21世纪,中国翡翠市场驰入了快车道,成为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场。早在2005年,我国珠宝市场就以销售总额约1400亿元,出口54.9亿美元的销量位居世界前列。30年来,翡翠价格节节攀升,销量越来越好,每年约以20—30%的速度在递增,被人们喻为“疯狂的石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黄金价格再次又跌了,很多人将投资的眼光转向珠宝玉石上面,而翡翠作为目前国内最受欢迎、价格最贵的玉石也是备受投资人关注。2...

    24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方建勋:拿起毛笔就拥有了独立空间[图文]
    方建勋:拿起毛笔就拥有了独立空间[图文]

    方建勋近照方建勋是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艺术史博士后,北京大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书法与篆刻的研究。他的“北大书法公开课”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今年9月,根据此课整理的《中国书法十五讲》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解答了“书法审美、书法历史和书法技法”三个主要问题,使读者在感、知、行三方面均能有所获。10月21日,部分爱好书法艺术的“青睐”读者团成员到国图学津堂,现场聆听了方教授讲授...

    17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严伟:孜孜以求的紫砂寻梦者[图文]
    严伟:孜孜以求的紫砂寻梦者[图文]

    严伟,男,1971年生,江苏宜兴人,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全手工制壶辅导老师,北京手工艺术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协会会员。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2013年参加宜兴市手工制陶大赛获二等奖,2015年参加宜兴市首届“景舟杯”制壶大赛获金奖。在2016年“中国书画名家•陶艺家跨界交流活动”中,与王平、姚新峰、常欣、尹舒拉等书画名家合作,完成紫砂作品多件。称心如...

    34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公共艺术如何与城市“共生”[图文]
    公共艺术如何与城市“共生”[图文]

    今天,艺术作品走进公共空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越来越多可供标识的公共艺术成了城市名片。如罗马的母狼与撒尿小孩,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海湾嵌在天然岩石中的风的梳子,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和皇冠喷泉,以及克罗地亚历史名城扎达尔海岸的海风琴等等,这些伫立于城市一角的,或新奇有趣,或鬼斧神工的艺术作品,更加融入生活日常,不同于城市广场、公园里的历史文化人物雕像以及老街中的民俗雕塑,艺术家似...

    194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曼庐墨戏”:静观陆小曼丹青与风华[图文]
    “曼庐墨戏”:静观陆小曼丹青与风华[图文]

    对于才女陆小曼,胡适曾称之为“北京城的一道风景”,郁达夫评论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影响较大的民国才女,头顶时代光环,历经起伏人生。陆小曼的出名,不是因为能画画,但雅擅丹青,让她又添一重身份。11月20日下午,一批此前从未公诸于世的陆小曼书画作品和文献在位于上海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的“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展览上揭开面纱。走进有着较多历史...

    142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闲谈《方氏墨谱》《程氏墨苑》中所录的古玉器图样[图文]
    闲谈《方氏墨谱》《程氏墨苑》中所录的古玉器图样[图文]

    《方氏墨谱》与《程氏墨苑》是明代万历年间分别由徽州制墨名家方于鲁、程君房所组织编录的两部墨式图谱。《方氏墨谱》刊刻于万历十六年(1588),全书共八卷,收录的墨锭式样分别有国宝、国华、博古、博物、法宝、鸿宝,共三百八十五式。《程氏墨苑》成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书分为图十二卷,依次为玄工、舆图、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类,每类两卷,名墨图案共五百二十式,其中彩色图版五十幅,另附“人文爵里”...

    190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