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下(国画) 2017年 刘巨德
方旭东
日前,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长培训班”在北京拉开帷幕, 本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文化发展与美术馆管理、美术馆文创产品开发相关政策、美术馆与公共教育、美术馆策展实践之中国问题等诸多课题。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美术馆馆长参加了培训。本人作为民营美术馆领域的一名新兵,通过此次系统学习,不仅政策理论水平有所提升,对于民营美术馆的管理和展览策划也有了新的思考。
精品意识和本土意识
清华大学教授邹广文老师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引子,阐述了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发展的辩证关系。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美术馆作为传播优秀文化的公共场所,在策划艺术展览时,需要甄选优秀文艺精品,为民众呈现最有力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提升民族自信。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大家做了题为《文化发展与美术馆管理》的专题讲座,阐明了美术馆的功能定位,“弘扬经典、推崇大师,通过名家力作普及艺术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育大众,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在国际社会以美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是美术馆的使命所在、意义所在。”作为一名展览策划者,笔者认为在策展过程中,要清楚地意识到美术馆作为一个文化展示平台的重要性,这一点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在作品上选择接地气、符合人民大众审美的艺术精品,同时在策展理念以及美术馆的收藏、艺术传播、公共教育等方面也要注入一种精品意识,更多地承担起公众审美教育责任。民营美术馆即使起步晚、规模小,也需要树立这样的意识和定位。
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在佛山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建设的背景中,积极探索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创新发展之路,在立足学术的基础上,致力于建构具有兼具岭南地域特色与全国视野的美术馆新模式。2017年,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在保证展览学术性与多元化的前提下,从佛山当地的深厚文化积淀出发,举办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美术展览。如“大吉开新——岭南名家新春邀请展”“南方家园——2017珠三角水乡题材中国画作品联展”“岭南新轴线——佛山市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等,让广大民众在了解佛山文化的同时,了解广东文化,热爱本土文化。
现代的展览无论是风格、内容,还是展示方式都在向更高层级演进,这一点也决定了当代的展览展示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作品堆砌,而更需要通过多元化手段给观众带来直击人心的力量,需要在阐述特定主题的同时,传播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今年8月,新石湾美术馆从独特的视角出发,策划了“群贤毕至——广东省首届美术学院院长作品邀请展”,通过关注美术学院院长这个群体,引发人们对于美术教育现状的关注和思考。“群贤毕至”展,让院校长们的作品荟萃一堂,观众便可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到他们作为行政管理者、业务组织者的另一面,并由此了解当今广东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这个展览是站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和历史维度来看艺术,但新视角并不意味着迎合观众,更要避免同质化的倾向。从美术馆的角度来说,将这么多位美术院校的掌舵人齐聚一堂,本身就彰显了美术馆“大平台”的格局和气魄;从参展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院校长们共同参展,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交流机会。但是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艺术的繁荣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个院校掌门人的努力,举办展览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艺术,更是要思索艺术教育的发展,着眼于更大格局的艺术的未来研究。
服务理念与创新理念
除了展览、收藏、研究、交流的功能,美术馆还肩负公共教育的任务。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在本次培训中提到了公共教育项目开发的三个结合,即常态与热点结合、大众与小众结合、教育与休闲结合,并且要具有六点意识,即公众意识、公益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规划意识和传播意识。艺术来源于群众,也要服务大众。美术馆的公众性,决定了它无论举办何种展览,都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这一点来说,民营美术馆的公共服务能力虽然与国有大型美术馆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灵活度、丰富性方面,依然大有可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7年,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举办了一系列的公共教育活动,包括少儿绘画活动和公益学术讲座。为了让讲座内容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我们特意和佛山市图书馆合作,共同举办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其中,卢小根“生活·艺术——绘画学习与创意开发”,通过“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需要艺术教育”“绘画学习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意思维与开发”“给孩子一个非标准化的成长空间”等内容, 接地气、实用性强,让艺术与市民的生活产生联系,获得了好评。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美术馆也不例外。文化创新是一个长期课题,对此,新石湾美术馆注重加强创新意识,力求以更加生动、更加多样化的展览手段服务公众。
首先是理念创新。当代展览首先是要通过作品说明某一问题,而不仅仅是对作品画面的展示,艺术展览已经成为一种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社会现象的解读,这给美术馆的管理者带来了新思路。在任何策划和展陈之中,只有展品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真实存在,而除此之外的一切环境要素都应该作为辅助性的工具,去引导、隐喻和组织展品,以保证观众能够理解展品所处的文化环境,感悟展品真实的艺术魅力。其次是手段创新。展览展示手段的多样化,将会为观众欣赏和理解作品带来技术上的便利和审美上的推进。美术馆无论举办何种展览都要有这样的创新意识,不仅仅是当代展。如在今年“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陕西站)”中,电子产品如LED大展示屏应用于展览现场,播放内容包括许钦松的画作、创作情景、名家对话、航拍山川写生等生动视频,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看展感受。再者是形式创新。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作品延伸传播的一种形式,在国内发展时间不长,可以说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数据来看,国内艺术衍生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培训课程中,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马力处长重点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重要意义和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产力等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今年初,新石湾美术馆开始筹划艺术衍生品的相关项目,馆方和国内生活纸品策划人、汽车用品行业资深策展人一起创立了林先笙品牌纸品,尝试着将艺术融入生活的实践。7月,美术馆在策划“武人画——丁亚雷作品展”时,还与当地茶商合作,将一部分参展作品印在茶叶的外包装上,作为展览定制茶,这样不仅让茶品外观看起来更加文雅,而且对艺术品的广泛传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石湾美术馆将把以下三方面作为主攻方向:一是加强与各地的美术交流。馆方计划把一些好的展览带到省内、国内巡回展出,让更多人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二是继续加强美术馆的服务功能,依托于展览,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主题公教活动,更好地服务大众。三是在艺术衍生品方面加大开发力度,让美术馆在逐渐实现“造血”功能的同时,真正做到把艺术融入大众的生活。
(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