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近照
张松,号庐州师山堂主,生于1952年8月,芜湖人,祖籍桐城。先后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国画专业、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和组织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中国商联·全国艺术市场联盟副主席、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主席、安徽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合肥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安徽省政协书画社理事、黄山画会副会长、农工民主党安徽省书画院院长、中联国兴书画院安徽分院名誉院长、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大好河山图》 张松186cm×160cm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
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山水画创作领域努力探索,终有收获。创作中首先坚持“艺术心灵的冲动,来自于我眼中的世界”的理念,努力把握用纸、执笔、泼墨、敷色、气韵的相互交融与微妙变化,追求动中有静、静中生动的写意山水画的创作境界与空间,将传统风骨与现代熔于一炉,从而使作品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与独特风格。
张松先后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合肥、芜湖、法国巴黎、芬兰赫尔辛基、韩国首尔、日本京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曾参加全国、全军美展及中外交流展并被国内外有关艺术机构、团体、博物馆、美术馆、拍卖行、画廊、企业家展示、拍卖、收藏。先后出版《张松画集》等六种画册,另外,还有数百件作品刊登于国内外的艺术报刊和杂志上。
黄岳松云 张松136X68
2003年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界》杂志社、全国各地收藏家协会等权威机构推选,张松入围了首届中国收藏界当代画家排行榜之新锐榜;2005年5月,被国务院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2006年3月国家人民出版社大型画册《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张松画集》;2006年被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授予“安徽省十佳文艺工作者”和“六个一批文艺拔尖人才”;2007年11月出席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共同召开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2007年12月被全国和谐社会高峰论坛授予“2007年度全国十大和谐画家”;2008年5月被全国人大代表高峰论坛授予“全国十大最具社会责任感艺术家”;2008年8月受国际奥委会邀请作品《皖山徽水图》参加“2008北京奥林匹克美术大会”;2008年9月作品《黄岳春晖》、《清凉世界》由神州七号宇宙飞船载入太空;2008年11月由中国美协在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张松画展》;2008年11月国家新华通讯社《参考消息》(大字版)连续发表7个版《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张松作品选》系列专题报道;2009年6月荣获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中国公益事业人物奖”并聘选为“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2009年9月创作巨幅国画《黄山朝晖》(620cm×330cm)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亲自赠送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创作巨幅国画《新安春韵》(540cm×238cm)由人民大会堂收藏,并在国庆60周年华诞之际,悬挂在大会堂二楼大厅;2009年艺术成就和工作成绩被省委宣传部列入“文艺皖军风采录”系列在全省主流媒体推出;2010年4月创作巨幅国画《新安山水图》(1500cm×500cm)布置在上海世博会安徽馆;2010年6月应邀加盟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领衔,由杨晓阳、吴山明、孔仲起、孙永、李奇茂(台湾)、白宗仁(台湾)、参加的《新富春山居图》创作团队; 2010年12月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前夕,应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邀请,创作巨幅作品《黄山朝晖》布置在纪念堂的重要厅堂;2011年4月为全国人大新办公室创作《皖山徽水图》(350cm×140cm);2011年8月为中国文联新大楼创作巨幅作品《江南春韵》(900cm×180cm);2012年5月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休息室创作巨幅作品《万里长江图》(696cm×298cm);2012年4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楼大厅创作《新安山水图》(560cm×246cm)。
新安山水图 张松 1500cm×500cm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
张松:写的意蕴与书的神采
李人毅
早在2006年12月,我在《美术》杂志任编委期间,为安徽合肥工笔画晋京展做长篇报道时,目睹了时任安徽省美协秘书长张松先生为筹办画展和研讨会而事无巨细地忙碌着,使人深深地感知这是一位为地域美术发展和文化建设在默默地奉献着的人。而今,当我看到这批山水新作时,蓦然发现他又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品读张松的这批山水画力作,从中可见他的艺术感觉、表现能力,以及意境的营造与笔墨的展现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我认为其作品在学术意义上是值得总结、探讨与研究的。
徽乡月圆 张松68×68 2007
一、以书写性尽显素颜江天的秀美
首先,张松的作品以书写性见长。他的每幅作品不论大小,通篇都是放笔直书而成。这种书写的状态,在于胸中有家山。张松所表现的徽山徽水与他的情感世界紧密相联,他画起来得心应手,而他的书写性绘画从一开始创作就抓住了要领——以线为魂。
《寂静湖山》这幅四尺斗方的作品,三分之二的画面是山峦,画家以豪放的意笔造型画出山的主体结构,线的流畅生动,使作品在起承转合间,就像完成了一幅一气呵成的书法作品。而对山峦的营造和峰顶的刻画,画家则用大泼墨方法使苍翠去掉浮云,洗却铅华而尽显素颜江天的秀美。在对远山和近水的表现上,更彰显出写的意蕴和书的神采。这使得画家作品墨韵酣畅、笔神通达,形成总体壮阔的大效果。
寂静湖山 68×68 2007
二、大泼墨和线性造型相结合营造画境
大泼墨和线性造型相结合营造出的画境,形成了意笔山水的艺术风貌,是画家张松的另一个特点。画家2003年创作的《泼墨写山》很有代表性。画中的近山用线来表现,他的线用的很巧,真正是线为造型服务。一块山石的造型上用笔变化多端,能够熟练地将中锋、侧锋、顺锋与逆锋全部派上用场。每个局部都是用笔、用线的多种技法的展示。这样的山灵动、水通透,氤氲多姿、洒脱大气。而更为雄浑的是在这系列作品中很少画具像的树木,尤其是中小幅作品,他擅于用大泼墨或积墨之法来表现树的葱茏、林的幽深和山的阔远。
他的泼墨不是空泛的墨团团,里面有树的意象神态,每块墨在浓淡中内敛着风骨,在虚实中蕴含着诗情。使作品在意象王国中尽显高格。与人不同的是张松的作品是在意笔塑造下的具象山川,形神兼备不失整体风貌,使家山颇显神秘而灵秀。
轻舟已过万重山68×68
三、在师承与我写我心结合中尽显神韵
张松有一个颇有标志性的斋号:师山堂。以造化为师与我写我心相结合,构成了他作品的学术支撑。他笔下的大型主题山水画,呈现出纪实风貌。如为山河立传的《新安山水图》,虽然地貌有新安特点,但落实到山石的画法上画家依然是用自己的笔墨语言来塑造。他是把生活的积累和我写我心的技法交织融合在一起。每一块山石的画法上都做到了意在笔先,让人感到画家不是在画技法而是在画感受和感悟,画自己胸中的大山秀水。这在《元日花雪》和《江上飞舟图》中就更见作者的情感意向。
李人毅近照
李人毅艺术简历
李人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堂号为:海北草堂、阁上塬、岫安居等。
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入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作家。2002年起任《美术》杂志主编助理、编委,现任《人民美术网》总编。
多年来坚持美术理论研究,参与和报道了许多全国重大美术理论研讨活动,尤其关注发展中画家和当代画坛大势,著述颇丰。
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平型关大捷》、《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打回老家去——原东北军111师纪实》《勿忘九一八画传》(与李东红合作)《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写意牡丹技法全解》《小榄风情》等,其中《一个男人的远村》获97’东北文学奖。
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新四军人物画展”、2009年在长沙举办“开国大典人物画展”、2011年在深圳举办“李人毅辛亥人物画展”,中国画《邓子恢》、《谭震林》、《吴竭诚》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烟树翠影 68×68 2008
中国画的笔墨本来就是对生活方式的意象表达,古人山水画创造了许多法则,运用得法与否要看能否使自己的作品有个性特征。
张松的画看似离黄宾虹的画风不近,其实他的每幅画里都有着鲜明的五笔七墨,真正做到了浑润华滋而瑰丽苍莽。尤其是他既得以中锋用笔及放笔直书的要领,又在写泼结合上揉进了自己的造山体会,加之文化修养的厚积薄发,使黄氏画法得以延伸。我认为他是深得黄宾虹先生的神韵,并与真情实感相结合加以创造性的应用,而不是走形式及用形式化来装扮自己,由是说,张松是以作品质量说话的艺术家。
烟雨湖畔 68×68 2006
一个画家的学术贡献贵在有着导向性和范例性,其精神辐射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比起当前某些山水画来,我觉得张松作品的中国画品位更纯正,路子更扎实,一如他的做人,尊崇老实学问,艺术发展前景当然会“风光无限好”。(本文发表于2012年183期《中国书画艺术报》
《中国画家研究》这套丛书,既是研究画家的理论文集,又是图文并茂的画集,分人物卷、花鸟卷、山水卷、综合卷、纪实卷等。在这些研究文章中,作者以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入研究对象,既有对画家群体的考察,还有对当前画坛走势的关注,以及对全国性各类美术活动的报道等。丛书以中国画入题,涵括了油画、版画、雕塑、水粉画、水彩画,以及工艺美术和书法等,每篇文稿都配有多幅精美的图片,令人赏心悦目。
《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是本套丛书的第二卷。
由于本书形式别开生面,呈现理论研究和作品欣赏相统一的阅读模式,自《中国画家研究·花鸟卷》先行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这套丛书将陆续出版。
本书的作者,是集作家与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学者李人毅。他除了进行文学、美术的创作外,多年来致力于美术理论研讨和画家研究工作。新世纪之初,曾受聘于《美术》杂志,在此工作多年,策划、报道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型美术理论研讨会,发表了许多学术观点鲜明的论文。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当代画家进行专题研讨,尤其关注中靑年画家的成长,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国内各种媒体上广为刊发与转载。
本册为山水卷,收录了三十余篇评论文章,画家排列以年庚为序。本书有对黄宾虹的专题研究论文,有对老画家孙恩同、于志学、谢欣、周韶华、梁世雄的学术解析,还有对牟成、姚伯齐、张松、朱道平、王慧智、吕德品、张辉、王福增的技法的探究和梳理,更有对刘思东、周鼎、孔凡智、杨阳、李传新等画家作品的赏评。文中不见某些冗长的赘语和套话,行文清晰明了,评价客观中肯,富有哲思境意。而对邱汉桥、许自敬、丁杰、张英才、陈玉莲、王有民、胡刚、匡伟光、陈迎平、黄仕强等人生状态和艺术成长关系的研讨,更充满了一个美术理论家对发展中画家的人文关怀。其中,也有对象王中才那样由作家转身到画家的个案研究,体现了作者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在文中,作者还注重对画家技法的研究,从笔墨规律上归纳整理出画家实践成果,并上升到学术层面来认识,无论对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都有着启迪性意义。
《中国画家研究》的文章清新隽永,具有散文风格,使原本刻板说教的评论文章,成为了娓娓道来的,喻情传道的丹青美文。加之与艺术家风格多样的作品相得益彰的编辑整合,使读者在了解画家经历,欣赏画家作品,研讨画作技艺的同时,进行美育熏陶,不失为一套别开生面的美术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