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张晓刚:当代美术史的缩影[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诩诩 点击 :

张晓刚:当代美术史的缩影 | 艺术知识张晓刚在他的巨幅作品前。

张晓刚:当代美术史的缩影 | 艺术知识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

作者:何句句

每年,为了庆祝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开幕,Artprice都会公布一系列对当代艺术市场及世界范围内艺术市场的分析报告。2011年FIAC开幕前夕,2010-2011年度当代艺术市场报告如期公布。世界排名前十名单中,张晓刚(微博)以成交总额3006.29万欧元名列第4。如果圈外的你不知是否该为这一长串阿拉伯数字而大呼过瘾,那么,千万不要迟疑,早在2006年,张晓刚本人就因画价拍到230万美元而惊呼:“这世界疯了!”

张晓刚:当代美术史的缩影 | 艺术知识

张晓刚在他的作品前。

恰逢北京最舒适的初夏时节,我们驾车前往知名艺术家张晓刚的工作室。厚厚的铁门,庭院里的老树,高挑的厂房式工作室,略带一种老教室的味道。除了我们熟悉的架上绘画,工作室里还可以看到张晓刚一些不多见的雕塑和综合材料作品,它们无论从颜色还是气质上,都与架上绘画中的艺术形象如出一辙。更有意思的是,工作室里摆放的民国时期的皮质沙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方形木质桌椅以及窗台上的盆景,正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反复描绘的艺术形象。“我喜欢买老家具,它们都是我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这两个绿色皮质沙发是我从上海买回来的,那一套桌椅……”张晓刚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淘来的宝贝,似乎每一个都能唤起他对上个世纪的记忆,包括激情、痛苦和哀伤。当我置身于这些老家具中时,已不知身在画里,还是画外,我的思绪似乎也随着张晓刚的讲述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张晓刚,1958年出生在古城云南昆明。1987年,19岁的张晓刚顺利考入著名的四川美术学院,与后来中国画坛的诸位重要艺术家何多苓、罗中立、程丛林、周春芽(微博)等同班同寝。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张晓刚、毛旭辉、叶永青、潘德海等人在云南活动,逐渐形成以“新具象”为代表的西南艺术群体,奠定了“生命流”绘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并最终成为国内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一脉。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栗宪庭评价张晓刚时说:“他的意义不仅在于作品,还在于他的经历,十分典型地见证了中国当代所有社会变革,也是‘当代美术史的一个缩影’。”

现实照进梦想

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上,张晓刚抱膝而坐,眺望着广袤无垠的草原的尽头。这是1981年夏,张晓刚与周春芽一同去四川阿坝草原写生时,周春芽拍的“深刻照”,他们在此地待了近两个月,共画了300多幅速写和20多幅油画。张晓刚的毕业创作《草原组画》也是在此地采风的。“在没有与草原相会之前,我常常会因为一些堵塞而烦躁不安,情绪灰得甚至影响到信心的存在。感谢草原!把单纯、深厚的情感给予了我,使自己埋藏的力量在无声的流动中,渐渐地苏醒。第一次感到这样的宁静,这样的充满情欲,只想着尽快地把心灵里闪动浮现的那些火花,那些难言的情感,那些冲击着自己的造型发泄出来。我感觉自己是走在一片草坡上,暖风一阵阵地抚摸着脸孔,天上没有太阳,到处都在闪着晶亮的光;只要我一弯腰,准能采到一束束神奇争艳的野花,极目四野,不断变换着色彩的世界,显得多么宏大而圣洁!”张晓刚在给好友卫星的信中如此写道。我们不难看到,信件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艺术家对草原的热爱和眷恋,即使多年后,在张晓刚的信件和日记中,还经常提起那段在广袤草原生活的时光。回到学校,张晓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毕业创作中。因深厚、博大而抒情的草原给艺术家留下的印象太深刻,张晓刚最终决定采取组画的形式。此时的张晓刚尤为崇拜梵高,《草原组画》中,粗黑的线条、奔放的笔触仿佛梵高附体一般,随着艺术家“不能抑制的激情”流泻了出来,生命与激情,还有那难以言喻的美好憧憬在这幅作品中得到全然的释放。张晓刚直呼:“发现了上帝!”

梵高出生于1853年,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20世纪艺术。如果在今天,某位艺术家临摹或学习梵高的作品风格,我们只会因他的“过时”而默默走开。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苏派教学笼罩全国艺术院校,地处西南的四川美院也无法幸免。写实技法、现实主义成为四川美院教师评判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以何多苓、高小华为代表的“伤痕美术”成为那个时代的艺术标杆。回忆起那段时光,张晓刚感慨道:“如果没有那样的环境,我觉得罗中立画不出《父亲》。他是我们班最早喜欢现代派的,当时有人嘲笑他素描画不好,所以去学现代艺术。于是,他憋足了劲,毕业创作时画出一个超级写实的头来。”虽然《父亲》在当时的全国美展中一炮而红,罗中立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写实功力,但我们仍会慨叹当时的无可奈何。在那样的岁月,张晓刚的梵高情结和表现主义画风就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当时我已经有预感,我的毕业创作学校不会给我好脸看。”张晓刚说道,“但我相信我是正确的,艺术不等于‘x+y’,最好的方法就是最能表达自我的方法。”最终,张晓刚顶住各方压力,如同追求真理的斗士,完成了英雄主义似的赞歌《草原组画》。在这场与时代的战役中,张晓刚成了名副其实的“剩余青年”,被众多接收单位纷纷以各种借口拒之门外。“我想这就是生活吧。”张晓刚笑着说道,“人往往正是在逆境中充分地认识了自己,在心灵与心灵相撞的火花中,我更加珍惜真诚的可贵。”2010年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草原组画》之一的《晚风》以486.76万元人民币成交,不知当时得知这一消息的张晓刚,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怀呢?

张晓刚:当代美术史的缩影 | 艺术知识

“学校与社会是完全脱节的两个世界,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的思维与这个世界是格格不入的。”张晓刚说道。如果说,《草原组画》代表着艺术家对这个新鲜世界的大声宣言,那么在随后的10年岁月里,现实的一次次无情打击只告诉张晓刚一件事:一个“地下画家”的宿命。1982年至1986年,张晓刚在昆明歌舞团工作期间,住在二楼宿舍。每到周末,毛旭辉、潘德海等朋友会经常聚于此屋喝个大醉。1985年,张晓刚终因酗酒躺倒在病床上,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住院期间,艺术的理想与现实的残酷,青春的逝去与死亡的恐惧,脆弱的神经与孤独的灵魂,在张晓刚的脑海里交织如麻,《黑白之间的幽灵——住院日记》、《初生的幽灵》,就是这个时期诞生的。“忧郁、多愁善感、敏感”这些词都是栗宪庭对他的老朋友张晓刚性格的概括,而张晓刚本人也多次用“脆弱”两个字形容自己的性格。在张晓刚住院期间,这样的个性更加突显出来,尤其表现在他的作品之中。扭结的床单、无助的人像、达利式的幻想,构制出荒诞、悲壮、痛苦的人生图景。

“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为了保有幻想的纯洁度,经常有意识地把自己关在厕所、被窝里。”张晓刚说道。双鱼座的张晓刚似乎天生就是个幻想家,童年时期的他将自己关在连环画中,长大后的张晓刚更喜欢把自己沉浸在油画的世界里。从这时起,张晓刚的作品经常带有超现实神话倾向,《遗梦集》、《月光下的山丘与生灵》、《生生不息之爱》以及《手记》等系列作品,皆徘徊在经验与超验、现实与梦境、绝望与抉择之间,进入到完全私密性的个人世界。例如其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黑色三部曲》,狭小的房间,敞开的门外黑暗一片,唯有荒诞的场景喻示着艺术家的痛苦与无奈,当我们欣赏这件作品时,仿佛进入了张晓刚的心室,窥视着他的内心世界。

心中的太阳

1994年,张颂仁策划的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中国特展,首次推出了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从此,张晓刚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也正是在此次圣保罗双年展上,第46界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看到了张晓刚的作品,并选择了他和刘炜作为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参展艺术家,自此,张晓刚的艺术也得以进入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

“血缘:大家庭”系列是张晓刚1994年创作的作品,画面中皆是以人物为主,他们衣着单调朴素、表情木讷,毫无个性而言,但从服饰、发型以及配饰均可看出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人的影子。“我希望通过描绘公共的形象与私密的形象,并置、传达出我对处于这个时代中的个体生命和特定现实的某种关系的感受,我寻找的切入点是异化、变态的人的心理状态,包括尴尬的小人物,普通的家庭,与私密生活有关的生活道具等等,这些都是现实体验中最使我敏感的东西。在语言把握上,我希望能消减一些过去作品中流露出的太多‘人文情感’的处理方法,增加被描绘对象的陌生感及异化感。”张晓刚如此阐释道。1995年,张晓刚有意识地让这一系列作品更往单调、假和中性化靠近,让陌生与异化变得更加纯正。相对于其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血缘:大家庭”既包含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更是建立在某种历史和当代的文化交叉点上,而并非过去所认为的一种封闭的私密概念。这件作品的诞生,不仅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中新图像的出现,更预示着张晓刚正从“脆弱”走向强者之列。正如《美术》杂志上把张晓刚描绘成一个热情奔放的“中国梵高”,艺术家正不懈地扑向心中的太阳。

上世纪90年代初第9届卡萨尔文献展,张晓刚作为访问学者被邀请到德国。“当时我很珍惜这个机会,便攒足了劲儿,把能卖的都卖了。”张晓刚说道,“3个月的时间里,我跑了德国十几个城市,看了几十个美术馆、画廊,基本把德国有名的博物馆看了一圈。其间还‘偷渡’了一趟阿姆斯特丹,拜会了‘老朋友’梵高和伦勃朗。看了近千幅世界名作,几乎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路上了。”回忆起那段在德国的时光,张晓刚还是兴奋不已。

走在1992年的德国大街上,张晓刚经常被误认为日本人,甚至是土耳其人。至于中国在哪里,德国人完全没有概念。此时的张晓刚才强烈意识到自己的国籍,而这在出国之前是经常会忘掉的一件事。“当我真的到了西方,到了梵高博物馆时,突然觉得他是一个外国人,已不再是亲人、偶像,他是一个荷兰人,他的色彩、笔触一下子变得很具体,他的作品充满了荷兰人的气质。这一刻我才知道,我一直看的西方艺术,原来认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突然分成了西方与中国,和我根本没有什么关系。”说不出的苦涩在张晓刚的内心滋长着,回忆起昆明那条被他和三五好友命名的“塞纳河”,曾如此激励着他们年轻的心,忍辱负重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如今,仿佛烟消云撒了。

3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当朋友劝说他留在德国时,张晓刚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出国之前,我一直在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之间徘徊,当到了表现主义的故乡德国,看到随便一个德国小孩就可以将表现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再怎么学也学不到他们天性里的东西。如果我要做一个当代艺术家,我还要回来。我要面对我们的现实、我们的传统。原来,我从来没有看过中国人的脸长成什么样子。”

回国后,张晓刚几乎一整年没有画画,甚至忘记了自己是画画的人。直到1993年,他才慢慢尝试着去画一些东西,“当时我有好多想法,有搞观念的,有搞波普的,还有就是想画一组朋友的肖像,想把对中国人脸的感受画出来。”但是每一个方向都是进行了两三张就停下来,直到在昆明老家发现了老照片。“照片不单具有图像学的意义,还包含着很多内容,传达了诸多信息。例如拍照的地点、拍照前的诸多准备,照片的尺寸、修版,还有上色,这些过程不自觉地会把中国人骨子里的美学思想融在里面。”张晓刚说道。隐藏在这些精彩照片背后的中国人的状态,带给艺术家很多启发。正是这样的体验,使张晓刚的脑海里有了“血缘:大家庭”这个最初的想法。此后,张晓刚陆续创作了《失忆与记忆》、《里与外》、《描述》以及《绿墙》等系列作品。

纵观张晓刚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无论是架上还是材料,或者装置,它们的气质仿佛都定格在上个世纪那个遥远的年代,那些老照片中。正如张晓刚所说:“回忆是帮助你思考,帮助你好好生活。现在生活变化太快,我把握不住,能把握的就是我的梦和回忆。”

2009年,张晓刚2001年作《失忆与记忆8号:父女》在北京保利以1,680万元成交,成为当年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2010年,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中,张晓刚1992年作《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被印尼收藏家余德耀(微博)以4,555.314万元收入囊中,刷新了张晓刚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时隔半年,在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中,张晓刚1995年作《血缘:大家庭》以4,770.772万元成交;1988年作《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以6,658.852万元成交,不仅刷新了张晓刚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推至新的高点。由此可见,张晓刚无疑已成为中国艺术市场乃至国际艺术市场的宠儿,不断攀升的拍卖价格也成为弄潮儿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早在20多年前,张晓刚就已经警醒:“随着经济大潮的涌来,将来也许大家都难逃被某个画商分别包干买断的结局。到那时,大家的生活也许开始进入小康,同时所有的抗争、悲剧、苦难、宗教感、梦幻、荒诞、手记、家长等等等等,都成为一种商标被精心包装,与那些媚俗风格的作品摆在一个货架上出售,也许这就是市场规律,也许这就是当代艺术的归宿。”

相关文章

  • 第九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二名吴积德作品赏析[图文]
    第九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二名吴积德作品赏析[图文]

    吴积德,男,本人从1998年开始练習毛笔书法,从未停歇,一直临模名家字帖,从事左右邻舍红白喜事对联书写。吴积德老师作品赏析:...

    117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刘佑局:幻象主义绘画先驱[图文]
    刘佑局:幻象主义绘画先驱[图文]

    “刘佑局的画面语言,既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的,而是以人类大美为蓝本,表现当代世界艺术潮流的最新走向”—美国艺术评论家约翰·莎律斯高山流水一.道法自然·墨舞诗韵1955年出生于中国广东揭西的刘佑局先生拉开了他人生传奇的序幕。早年的刘佑局便显露出彩的艺术情怀,无论诗歌、散文及文艺评论创作还是书法都在中国拥有影响力和至高荣誉。早年其诗歌被收入《当代千家诗选粹》,是中国学者型的实力派诗人。其书法傲骨...

    80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朱永成[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朱永成[图文]

    【艺术简历】朱永成,1962年出生于广州,1984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毕业,1987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0年赴澳大利亚留学,在南昆士兰大学攻读现代艺术,1994年回国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澳洲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国画协会会长,西关画院院长,荔湾政协书画院院长,广州梅社书画院副院长。代表作品有《春潮》、《红五月》、《丹青岁月》出版作...

    30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李宏志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李宏志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李宏志,1943年生,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二十岁入伍,六十岁解甲,家居泉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曾为原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太行秋色》235×280cm代表作品:(一)《长城万里图》高2米,长633.6米,由六百六十二个立轴组成。(二)《泰岱松风》高2.85米,宽14.10米。(三)《巍巍太行》高3.7米,宽...

    87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齐白石:继承与创新造就的艺术大师[图文]
    齐白石:继承与创新造就的艺术大师[图文]

    编者按:本专栏从即日起,将刊发李人毅撰写的《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中所收录的30位画家。本书所收录的画家,无论是大师还是发展中的画家,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是:齐白石、陈海萍、喻继高、孙天祥、王子武、邹惠泉、杨福音、陈永康、白磊、唐世和、耿起峰、方楚雄、王胜华、崔兆礼、吕应鑫、韩殿君、莫迎武、汪新林、顾扬、苏宗胜、顾利君、叶建兴、胡世芳、杨萍、徐志敏、佘雪萍、时永平、朱荣华、张铁威、李正安。...

    155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市场为什么不会崩盘[图文]
    艺术市场为什么不会崩盘[图文]

    来源:artnet新闻在历经6月份巴塞尔艺术展如火如荼的大丰收之后,伦敦拍卖行业的业绩显示,20世纪艺术品的二级市场一片大好:苏富比在今年6月的印象派及当代艺术专场取得了迄今为止伦敦拍卖市场第二高的总销售额——1.78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7.5亿元);佳士得方面虽然稍逊一筹,但仍然取得了71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亿元)的销售业绩。然而这些成绩与今年5月纽约佳士得令人目瞪口呆的销售业绩相比仍...

    185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画家田云鹏[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画家田云鹏[图文]

    艺术简历田云鹏,1946年出生于河北黄骅南大港孔家庄。现为沧州画院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主席,沧州市美协名誉主席,一级美术师。2001年入北京画院高研班进修,师承著名画家王庆生先生,曾担任清华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曾担任全国中国工笔画展评委,被授予沧州工笔画艺术终身成就奖。主要参展作品《庭院飘香》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欣欣向荣》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晓露》入选...

    127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国学与西学:文化创造的空间观不同[图文]
    国学与西学:文化创造的空间观不同[图文]

    让-亨利·克勒斯(Jean-Henri Cless)大卫的画室 黑色粉笔画 卡纳瓦莱(Carnavalet)博物馆 约1801年文房与工作室国学文化的创造空间,可以概括为“文房”。当然,在工人,实为作坊;在商人,实为店铺;在教育,实为私塾、书院;在文化人,才真正称作“文房”。但他们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即文化的创造空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与日常起居生活的空间一体化的。前作坊,后住房;前店...

    17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画家尼玛泽仁:遥远记忆与现实凝望[图文]
    画家尼玛泽仁:遥远记忆与现实凝望[图文]

    尼玛泽仁,四川巴塘人,藏族,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班禅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故事的土地(国画)尼玛泽仁藏族画家尼玛泽仁的绘画艺术,在总体上洋溢着生命本色的凝重与诗性色彩,他善于在宽阔的时空背景下书写与表现雪域高原及高原藏民族的生存诗意,而且他多从...

    180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行家指路:捡漏有说法、淘玉有套路[图文]
    行家指路:捡漏有说法、淘玉有套路[图文]

    我从事和田玉推介近20年,每年都在新疆和田住上不短的时间。只能说,这是一部很生活化的淘玉剧情版宝典,因为所有攻略都来自我逛巴扎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到了新疆和田,就意味着从维族玉商那里淘宝。一方面维族玉商其实不懂和田玉,但另一方面维族玉商懂人心。这就像事物的两面,翻开A面窃喜,但还有B面需要搭配。于是在不懂玉的维族玉商面前如何把你的心安放好,这是成功淘玉的最大招数。不要那么错愕的表情,首先,维族玉商不...

    77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潮流艺术:始于情怀 忠于市场[图文]
    潮流艺术:始于情怀 忠于市场[图文]

    “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五年前错过炒比特币,难道现在还要错过炒鞋?”近日这段盛行的口号,足以见得“千禧一代”强大的购买力。全世界最贵的鞋:Air Yeezy2(Red October) 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成交据统计,2019年8月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个热门款的成交金额已达到4.5亿元,超过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人偶教父”刘建文(Mich...

    52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重塑博物馆日渐流失的尊严感[图文]
    重塑博物馆日渐流失的尊严感[图文]

    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美在博物馆》的主题讲座让人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从事展陈设计的博物馆人,听了此次讲座深有感触,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展陈设计的思考。欧洲的一家博物馆由物的关注到人的关怀陈馆长高屋建瓴,从博物馆的建筑之美、收藏之美、展览之美、教育之美、休闲之美等几个维度论述了博物馆的美,可谓“大美”。尤其是“休闲之美”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基本...

    118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姚小尧[图文]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姚小尧[图文]

    艺术简历姚小尧,男,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青县。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交流委员会委员兼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物协会会员、河北省政协委员、原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委员兼省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原邯郸市文联副主席。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为河北省文史研究馆文史研究馆员。由天津人民美术岀版社出版发行《姚小尧全集》四卷套和《姚小尧画传》。释文...

    109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在三件拍品中窥探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图文]
    在三件拍品中窥探疫情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图文]

    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正在进行中,上海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以“全球艺场,上海时间”为主题,举办第二届活动。疫情之下,2020年的艺术品市场到底受多大影响?由于一个年度词汇“不确定性”,我们不妨分时间段来分析一下影响有多大。2020年三四月间,全球所有的春季拍卖被一再推迟举办,疫情面前,艺术需求只能被搁置。2020年6月底,纽约苏富比首次试水线上艺术品拍卖,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在中国,...

    144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英国风景画背后的政治与经济[图文]
    英国风景画背后的政治与经济[图文]

    《阿佛纳斯湖和卡普里岛》 理查德·威尔逊 约1760“风景画是我们对自然的不同认知阶段的标志。它在中世纪崛起并取得发展,是人类精神不断尝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循环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1903-1983)在《风景进入艺术》的开篇语中所说的一段话。在本次中国美术馆的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中,这段话被印在了展厅,与来自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1819-1900...

    134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