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殿君,字苔青,自诩斋号“苔青庐”。1955年生于黑龙江绥化市,自幼喜爱书画,涂涂抹抹四十于载。虽生之逢时却命运多舛,挨过饿、停过课,上过山、下过乡、抗过枪,却无缘院校学习,更侈谈科班深造,只凭道听途说解字撰文、涂鸦弄墨。如今年过花甲,仍躬耕砚田不辍。书风画韵只图怡情,不求功利,“书画只因癖于斯,泼墨原不为成名”乃其本性也。2012年1月,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韩殿君书画集》。
韩殿君:金石书画融为一炉的苔青履痕
文/李人毅
韩殿君先生笔名苔靑,由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句所得。
苔靑喜静,更喜静坐。一次他看望朋友,进屋一言不发地坐了一个多小时,离开时走到了门口才说了一声:“走了”。
苔青先生好动,动在丹青。某日茶余饭后他画兴大发,面对朋友客房新壁挥毫涂抹,须臾,一幅墨色淋漓的风竹依墙摇曳。他却掷笔大呼:“痛快!”
一静一动,都在性情中。
而苔青之静思,处于大脑翻江倒海的思考中;苔青之动,正是对宁静致远的意境作动感表达之时。真可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生生不息。
《无尘仙子》韩殿君
《畅想》韩殿君
韩殿君除了苔青一号外,还有苔青庐主之称。友人赠名曰“韩老倔”。
苔青先生善书,用笔虽有法度却过分挺直,被友人称之为“倔体”;苔青先生擅画,尤精画竹,洒脱有余、老辣成性,友人命名为“倔竹”。
倔人苔青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表里如一。
这种品质,正是文人画历来传承之精髓。是当今画家寻失之所在,却早已成了苔青之本色。
倔人本色,究其渊源,首要是正传:其父是铁路工人,禀赋刚直不好文墨,却娶了个颇有文心剑胆的夫人。苔青母40年代初叶就读于初级中学,在当时的中国实数知识女性。并将学识全部倾注在子女身上,言传孔孟伦理,身教道德文章,即便在灶间做饭也教怀里的孩子吟咏唐诗宋词。苔青幼时习字临帖、学画模谱,久之,将严父之粗旷坚韧和慈母之严谨婉约融入性格里,亦将传统的书画举要渗入作品之中。
倔人本色之形成,一靠自来秉性,其次是养成。苔青童年启蒙于天籁,少年钟情原野,青年师法于自然,中年固守本真,其倔性任凭上山下乡调教和军营连队生活的治理,始终不变;更养成凡事皆缘、无须攀争的超然生态。
《秋韵》 韩殿君
于是,苔青就进入了人生的境界:倔而超然。
按说超脱是出世,耿直是入世,冰火不同炉。
岂不知,当一个人耿直求真和超然出世两种矛盾对立统一融为一身之时,便是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也是才情彰显之日。
我国志士文人才子的诞生,都是由置身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当口锻造出来的。那由强烈的使命感而表现愤世嫉俗的状态正是志士仁人的秉赋,是优秀文化发育的温床,当才情欲火喷发之时,如果选择了书画这一载体,就决定着一位时代的新文人画家即将横空出世了。
苔青就是这样向画坛走来了。
苔青绘画、写字随着学识修养的渐进,境入高格,却呈现出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三不送礼之“三不”状态,可朋友相求、联谊需要,他相当地痛快。这因为他太重感情了,而且是把感性视为理性的人。
回首古今,重感情的人多,故事也多,但视感情为理性的人鲜见。这种人是把情感升华到宗教般的虔诚,去恪守这人生的信条。如“一诺千金”、“两肋插刀”、“三顾茅庐”等,都是太重感情结晶出的理论要目,成为代代承传的文明典籍。
大凡太重感情的人,不适合在政坛上发展,却经常成人之美。
《紫气生机》韩殿君
一次,苔青为帮朋友出名办画展,历时半年在近170余幅画作上题跋,字数、幅数的规模可办一个像样的书画展,并因此误了工作得罪了领导,有人揶揄他说,你跟着再忙乎,也撵不上人家。他却说:“答应人家,就不能因我误事。”
还有关键一次,苔青为了陪朋友治疗,竟然置转业安置工作不顾,来个顺其自然。
说也怪,一个顺其自然,造就了苔青。
于是,他顺其自然地当上了他朋友怎么也当不上的宣传科长,转业后顺其自然当上了副主任,继而荣升主任;接着,还顺其自然地走进画家行列;如今,又顺其自然地出版画集。
顺其自然,更是一种情缘。
苔青收获在情缘中,他的作品是在朋友的关注下催生的,又在朋友帮助下向前发展。于是,在情缘中留下了这镶嵌在天籁沃野上的苔青履痕。
《画情写意》韩殿君
《苔青履痕》画集共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画竹为主的美术作品,二是以行、草书为主的书法作品,三是篆刻作品。可谓金石书画融为一炉。
徜徉在《苔青履痕》的境界里,凸现的画家生态范围的自然状况,构成了苔青艺术独特的学术品位。
当然,是情缘与笔墨的关系,构成了倔人的丹青本色,其作品的学术价值,也许只有在顺其自然中,以“倔而超然”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探讨和领悟。
苔青之静,静久必动;苔青之动,动久必静。
在《苔青履痕》出版之际,祝愿苔青在动与静的结合上,不断扩大动的频率,有更多的作品问世。(2007年6月于北京《美术》杂志社,此文为天津杨柳青出版的《韩殿君画集》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