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素处以默——孙建希作品赏析[图文]

时间 : 03-20 投稿人 : 聪聪 点击 :

素处以默——孙建希作品赏析 | 美术资料

文/谢琳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出自晚唐司马图《二十四诗品》,意在应该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才可洞察一切微妙的变化。孙建希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这样一种虚静、素朴的追求。他的作品在笔墨的修炼上能直入沉着而洗练、素朴而灿烂的境域,锻造出意境旷远、虚静清刚的艺术品格。

展读他的山水画作品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

其一,有知山乐水的圆觉之境:山水画的缘起,是“天人合一”意境的集成,是知山乐水田园观的体现。人们在千秋永立的高山流水面前,品味到的是宇宙精神,是对“道、理、性”的顿悟圆觉。孙建希的山水画语言,“吐胸中之造化”,“写胸中之丘壑”。他的山水十分开阔,旷野之中又十分静幽,何以将两者如此融合?其诀在笔,也就是他以笔写山,做高古大文章。千山万壑,笔笔入势,纵横交织,气韵生动,这样的山就非常壮美

其二,有愈小而大的意蕴之理:“超以象外”,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就是对愈小而大这一命题的艺术理解。中国画咫尺千里法则,就是对这一命题的艺术揭示。孙建希的山水画以驾驭“大场景”为能事。他的作品多采用全景式构图,用沉涩的笔调细致地皴出山体,几道暗流升腾出云气,缭绕在山峦跌宕之间,进而山势汹涌迎面扑来。看似无意而实则用心的点画,繁复中却能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让画面的内容最大可能地得以丰富。

素处以默——孙建希作品赏析 | 美术资料

其三,有人文关怀的真切之情:他始终关注和思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宇宙的宏观静默中,他表达的是对自然、对人世的一分终极人文关怀,是在山水中反观人生世事,追索心灵家园何以慰藉的方向。他在用心构筑出每一块山体时,无不在宣泄着自己对大自然强烈的敬畏之情,因为他知道搜遍奇峰,览尽灵水,不在于模拟物态,而在于借山水之灵光熔铸自己心灵中的感觉世界,因此对于他所感知的自然对象,不是用简单的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组合来表现,而是浑融着生生不息的世界。

纵观孙建希的花鸟画作品有以下特点:其一,意重于形。他不拘泥于外在世界的物理形态,而以直入灵性的感觉,并以“写”的方式表达“意象”空间图景。他凭着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感受,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尽情地倾注到他的书画艺术中。他深知写意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心与物化,情与境融。画之构图,变化多端,从不重复。大幅作品铺天盖地,气势宏伟,小幅作品小中见大,富有张力。

素处以默——孙建希作品赏析 | 美术资料

其二、骨法用笔。他有很深的笔墨功力,起讫分明,遇圆成圆,遇方成方,直中求曲,弱中求力,自然合于法度,停顿转折亦随笔锋所向,线条灵动而富有张力。那些或起或伏的线条,给人以或静或动的节奏感、韵律感。他用笔老辣而灵动,用墨鲜活而潇洒。以富有变化、自由、率性、逸笔草草的笔触画出花鸟的动态,以刚柔并济的笔墨勾勒出花鸟的神韵,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绘画的语言魅力和描绘对象生命力的完美交融。

其三,构图优美。他有很强的造型与构图能力,清新富有律动,在对比中求和谐,在整体中有重点。虚实相生,繁简得当,画面舒展松动。他把写实的造型和高度提炼的笔墨融为一体,把栩栩如生的视觉形像与高远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典雅雍容的传统笔墨意蕴,又重视现代审美情趣;既是对生活与大自然的讴歌,又是对生命与真善美的礼赞。

观画,看技巧;赏画,析气韵。我们从细微处观察,看到了他的作品精致一面;从整体着眼,便看到了他博大胸怀。

艺术的想象力来自对自然的体悟,来自对美的观照。孙建希的画所创造的意境是情与意象的归结,清朝沈宗骞言:“笔墨出于手,实根于心”。的确,“游心之所在”正是独辟的灵境。他所创造的意象,可所谓是心潜其中,气足神畅。这个贯穿始终的“心”或精神力量,称之为气。如荆浩所言:“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素处以默——孙建希作品赏析 | 美术资料

对于中国画而言,形骸可修,气韵难求。而对于孙建希的画而言,这气韵既生于意,又发于笔,能笔与意连,意与境通。之所以这样讲,因为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生命与客观的自然交融互渗,得天地之性情。

读孙建希的画作品中我深感:一幅作品的高与下,关键看其逻辑延续的怎么样,也就是后续的东西能否顺理成章。孙建希的作品能有自己独特的笔墨精神,就在于它贵自知,知其可行与不可行,在行与不行之中结合个人修养将自己定位定向,在积累中形成自己的系统及格调,这恰是他的敏锐之处。

素处以默——孙建希作品赏析 | 美术资料

孙建希

职业画家。 1956年生于潍坊。 1975年就职于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 从事专业绘画的学习 研究 创作;1983年深造于浙江美院国画山水系, 受教于陆俨少、 孔仲起等先生。

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学术大展: 1992年《九华云起》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1993年《黄山印象》在全国职工美展中获二等奖; 1994年《暮色天外来》入选文化部迎春画展并发表于文化部专刊《艺术通讯》; 1997年参加新加坡举办的 “春到河畔” 艺术节中首次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对外交流并有学术论文《曲线与直线的联想》发表于中国美术报。

作品力求以骨法用笔达到传统精神与现实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崇尚 “笔墨当随时代” 。 志向 “书以言志” “画为心声” 。

相关文章

  • 浅析艺市“黑马”生成要素[图文]
    浅析艺市“黑马”生成要素[图文]

    每年三月份,正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预热的重要时段。在此期间,不仅一些中小型拍卖活动陆续上演,许多大型拍卖行也会陆续推出春拍焦点拍品,以吸引市场关注。笔者注意到,除了少数顶级藏家能够触及的高端拍品之外,许多藏家愈发重视对身边热点题材的发掘。这其中,刚刚在2018年有着惊艳表现的古籍碑帖品种,也再度成为近期市场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不久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10家文物艺术品...

    13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80后马锦的古玩收藏之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图文]
    80后马锦的古玩收藏之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图文]

    古玩国际在线四川消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近日,一家有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古玩店“非传奇”在成都琴台路落成,80后的店主马锦用这样简单而纯粹的话描述着自己的古玩收藏之路。马锦,重庆市奉节县人,儿时的印记让他迷恋上了对文物的寻觅和收藏,在他看来,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凝聚了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是需要去挖掘、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2000年,马...

    47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孟云飞:少年豪气,复兴章草——宋克[图文]
    孟云飞:少年豪气,复兴章草——宋克[图文]

    鲁迅先生曾说: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所谓“贵乎稀有”。明代书法家宋克和他的章草应该属于龙舌兰级别的。一、人物生平宋克(1327―1387),字仲温,一字克温,自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宋克诗文亦名于时,与吴门文士高启、张羽、徐贲、陈则等被誉为“十才子...

    19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心之寄 ——读李亚娟山水画有感[图文]
    文心之寄 ——读李亚娟山水画有感[图文]

    一代又一代的国画大家在上千年的继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审美追求。自然山川,被赋予了画家的精神情感,才有了“意境”。传统山水是以内涵思想为本,传递了无限的艺道精神。 “师古人”,是获取前人丰富的笔墨给养,领会中国画长期形成的品味与格调,拿来我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长期的揣摩与细细的品读;年深日久,这些影像才会进入你的血液,笔下的作品才会散发出独特的能体现文人山水意趣的风貌。近一百年的中国画,经历...

    18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曹瑞华[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曹瑞华[图文]

    艺术简历曹瑞华,生于陕州古城,石榴堂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曹瑞华写意花鸟高研班导师。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画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大西山墨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曹瑞华作品集》,《荣宝斋》特出版画谱专集;在《魅力中国》《收藏天下》《水墨丹青》等栏目做专题报道。先后在中国美协主办的《美术》、《美...

    174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现代主义之父塞尚也到古典艺术里吸收营养[图文]
    现代主义之父塞尚也到古典艺术里吸收营养[图文]

    文中提及的明信片,印的是塞尚画的圣维克多山河马994年年底,余老师(注:余友涵)第一次去纽约,在那住了10个月学习艺术。他当时寄给我一张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买的明信片,印的是塞尚画的圣维克多山,余老师在背面写了几个字:“色调基本接近,暗部太深 (黑绿部分),原作整体稍带粉,反差较小。”主要是提醒我明信片印得还是“火气”稍大了点,想必他是反复研究了原作。当时老丁(注:丁乙)也去了纽约,他年轻时发...

    161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薛林兴与达芬奇飙情人[图文]
    薛林兴与达芬奇飙情人[图文]

    达芬奇是世人公认的艺术界大佬,与他飙情人,掰手腕,无疑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痴人说梦。薛林兴就是这样的痴人。2005年12月17日在巴黎卢浮宫法国国际沙龙展获奖后的第二天,再入卢浮宫,专门去看看蒙娜丽莎,达芬奇的情人,这位让全世人膜拜的美人到底魅在何处。其诡异又神秘的微笑,让参观者都驻足良久。除了勾魂的眼睛,还有手,手的秀;手的柔。更感觉到了手腕处血管里的血在流淌,以及脉博的跳动……达芬奇的...

    181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工薪阶层渐成艺市重要力量[图文]
    工薪阶层渐成艺市重要力量[图文]

    北京翰海今春拍卖推出的启功《行书》,成交价3.45万元艺术品收藏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不久前,北京宋庄艺术区举办了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艺术品交易会,让卖家喜出望外的是,上百件拍品居然逾八成找到了新主人,他们以70后、80后居多。两个月前,琉璃厂秋季精品拍卖会上,场内参与者多为50后,面对估价万元左右的艺术品他们毫不手软,最终成交额2400万元,人均出手10万元。“这些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持续低迷,之...

    121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外国艺术家眼中的素描[图文]
    外国艺术家眼中的素描[图文]

    在国外艺术家眼中,素描是什么?素描为记忆的延伸提供了可能,也为灵感的催生和实践提供了平台。素描是我们内心想法的表现与拓展,是思维的外在化体现;素描能够引发多种思考方式,在已有的现实中重新发现和创新。是思考、认识、学习的途径,也是验证真实性的手段。Doug Fitch素描作品什么是素描?关于素描的定义,尤其是在教育意义上的定义,通常都是和“技法”、“手艺”这样的词汇相联系。在《素描的大画面》(...

    37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王春辰谈艺术批评与策展人的作用[图文]
    王春辰谈艺术批评与策展人的作用[图文]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教授、博士、著名艺术评论家、著名策展人2016年3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著名艺术评论家、教授王春辰在中央美术学院就中国艺术批评、策展人的身份定位等方面问题,接受了《东方美术报》和广东电台文体频道经典1077《东方艺术》栏目的联合专访。王春辰指出: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研究,美术史研究,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相对于北京...

    160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当代青年陶艺家在关注什么?[图文]
    当代青年陶艺家在关注什么?[图文]

    泥土,是地球表层的肌肤,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母体。它泛指地表物质如尘土、土壤、泥巴和土地,通常也喻指草野与民间;乡土,是民族文明的摇篮,也是长在族人生命记忆里的地理风情。它泛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民俗风物和人文地理,如乡愁、乡音、乡村等,其内在含义指向本土区域性的民风与场景,是从文化学的视角去观看民间图景与生活风貌。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联...

    43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慧眼识宝 探骊得珠[图文]
    慧眼识宝 探骊得珠[图文]

    前些天,我应邀来到浙江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著名收藏家、浙江省古越轩主人杜金康先生的办公室聚谈。未等坐下,他就引领我走进了他的昌化田黄、鸡血石藏品陈列室。在灯光的照射下,那近500件藏品恍如列队的波斯舞娘,娇媚、柔婉、丰盈、亭匀,顾盼生姿。目眩间,我竟觉得其正齐刷刷地向我走来。挪步来到这些藏品前,我开始与她们做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看昌化田黄作品《华山法会》《福满人间》,通体脂润莹朗,兼以雕饰饱满、主...

    142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余昌宇国画作品赏析[图文]
    余昌宇国画作品赏析[图文]

    余昌宇·艺术简介余昌宇,字鲸.号渔翁,1942年生于湖北省仙桃市,62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92年研修于北京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国书画艺术名家专项课题高研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高研班导师,中国职业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北书法创作研究员,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委员会委员。艺术评论贾德江只要读一读余昌宇先生的作品,同他作一短暂的交谈,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位多年致力于艺术创新的花鸟画家...

    127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通宵排队为买画?一些画家的天价何以成为笑话[图文]
    通宵排队为买画?一些画家的天价何以成为笑话[图文]

    (编者按)一位据称是“大师”级的画家2016年12月下旬在北京办展,有报道称观者通宵排队,次日画作成交额3亿元--这些也只是据说而已,不过前一晚就通宵排队,是自发的,还是组织的群众演员,这到底是在挑战普通人常识与智商的。经济大潮之下,艺术市场空前火爆使一些画家的作品变得一纸难求,对画家的创作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战,于是“批量生产”、“流水作业”、“枪手操刀”等现象应运而生,画出来的作品无任何艺术价值...

    133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浅析中国陶瓷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图文]
    浅析中国陶瓷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图文]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工艺价值,是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从古至今,中国陶瓷文化通过商业贸易、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等途径,一直保持着与世界的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声音。唐宋元明清时期,陶瓷对外贸易活动通过商品交换,使得陶瓷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得以传播。陶瓷外销过程中,作为同时承载着生活用品与工艺美术品双重属性的外销瓷,对各国之间、东西方之...

    2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