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枇杷 点击 :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图为大英博物馆理事会藏明屋(Ming-oi)遗址壁画。

关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壁画残片,主要由斯坦因在1906至1908年间的第二次中亚探险时所获。其中的一组壁画残片是来源于焉耆的锡格芯地面寺院的装饰带。是斯坦因直接从一礼拜窟里获取的,他还为此遗址以当地维吾尔语“Ming-oi”(千佛洞,明屋遗址)取名。其地点是在距离今日的克兹沙尔60公里左右的村庄北面山脊上。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Ming-oi遗址,考古草图。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1907年,考古团队发现明屋(寺院)遗址(左图)。2008年,同样地点同一视角(右图)。

这组大约在8到9世纪之间绘制的壁画原是在礼拜窟的外墙的墙根处,是一幅近三米半长的,具有连续纹样的装饰画。残片系列展示了佛徒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比如有的在接受传经、有的和子弟们在一起、有的坐在石窟里书写。尽管这一系列壁画色彩丰富,但比起在同一礼拜窟里发现的另两幅大型壁画仍有逊色。这两幅壁画现存于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相比较之下,斯坦因的壁画是位于礼拜窟的内室的后墙,其位置相对不太引人注目。虽然此画在色彩和内容上都不太突出,但作者认为这件壁画还是相当重要的。本文试图重新排布斯坦因所发现的那个礼拜窟原址里的壁画,并且从克孜尔千佛窟艺术整体性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一些主题和景观特点。

大英博物馆所藏来自中亚的艺术及手工艺珍品闻名世界,在很多方面独一无二。这些藏品主要来自生于匈牙利的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2),也有部分来自东方学者鲁道夫·霍恩勒(Rudolph Hoernle,1841-1918)以及1922年至1924年间驻喀什的英国领事克拉蒙特· 帕西瓦尔· 斯克兰爵士(Sir Clarmont Percival Skrine,1888-1974)。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

斯坦因生于布达佩斯,先后求学于维也纳、莱比锡、图宾根、牛津以及伦敦的多所大学。1888年,他在印度被任命为拉合尔东方学院院长,而在之后的10年中,斯坦因开始酝酿他在中印两国间那些鲜为人知之地的考古探险计划。尽管他不懂中文,但他是一个公认的梵文及佛教古迹方面的专家。斯坦因第一次重要的中亚考察(1900-1901)去了南丝绸之路上的和田地区。几年以后,印度政府和大英博物馆共同资助了他的第二次远征(1906-1909),让他有机会再次造访和田。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丝绸之路的地图。

从那里,斯坦因继续穿越罗布泊,到达楼兰直至最后抵达敦煌。尽管斯坦因于甘肃敦煌千佛窟的那些发现最为著名,但其实他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块地域的考察和发掘,远远占据了他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

斯坦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一带的发掘很有限,看起来很可能是斯坦因故意远离龟兹及吐鲁番地区的遗址,因为那里是德国和俄罗斯探险家所活跃的地方。尽管如此,斯坦因在第二次丝绸之路之旅中,还是来到了北丝绸之路上,龟兹以东的焉耆遗址。在那里一个斯坦因以当地维吾尔语“Ming-oi”(千佛洞,明屋遗址)取名的大型遗址里,他获取了一组来源于装饰带的壁画,其与克孜尔石窟寺中的壁画有关,这也是本文想要探讨的话题。

新疆的壁画残片

壁画残片是斯坦因丝绸之路沿途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大英博物馆总共收藏了约50件来自新疆地区的小型壁画残片。其中大部分来自和田周围的遗址——于阗卡达里克(Khadalik)和丹丹乌里克(Dandan-oilik)。大英博物馆馆藏中没有来自甘肃敦煌的壁画。而除了明屋遗址的壁画外,斯坦因所发现的所有其他大型壁画都保存在新德里的国家博物馆里。

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小型壁画残片中有些有着同样的坐佛母题,但它们来自于不同的遗址——和田地区的于阗卡达里克和丹丹乌里克遗址。丹丹乌里克遗址的另外三块有着同样坐佛图案的残片则被柏林国家博物馆收藏。不同遗址重复出现坐佛图案,数量巨大且借助模板绘制,证明了该母题广为人们所欢迎,以及大乘佛教教导信徒通过大量绘制佛的形象来积累功德的理念。

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其他残片印证了和田壁画的高超水准。由斯克兰领事在1920年代获取的一幅暂且认定为公元6世纪左右的画面中,描绘了一只菩萨的手端着一只碗。另一幅描绘了一只佛手拿着一根孔雀羽毛……孔雀是佛教中的圣鸟之一,其也出现在克孜尔壁画中。两幅画中所描绘的手在风格上显示出显著的差异:尽管菩萨的手由淡粉色的阴影塑造衬托,而白色的高光给衣服的质地增强了触感,但在佛手的绘画处理上更加线性和平面,这显示出受到了更强的中原影响。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图为大英博物馆理事会藏和田壁画。

另一幅绘有长着翅膀的天人壁画明显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它由斯坦因在南丝绸之路上米兰遗址中的一个佛寺遗址中找到。长着翅膀的天人形象最初是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一路东来,来到阿富汗北部和巴基斯坦,再从那里沿着丝绸之路到达中国西北。斯坦因认为米兰壁画绘制于约公元3世纪左右。今天,它们被新德里国家博物馆收藏。在克孜尔第38号窟的天顶壁画中同样可看到长着翅膀的天人形象。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天使”,其为了抓住一个坠落的人而降临。克孜尔第227号窟还有另一处长着翅膀的天人形象。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长着翅膀的天人形象。

除此之外,奥莱尔·斯坦因还在明屋的一处遗址中找到了一尊泥武士,这可能有助于更好地解读克孜尔石窟中的壁画。克孜尔第14号窟,即所谓的“烟囱窟”描绘了一个身穿盔甲的骑士——他的头上有一个光环——骑在一匹白马上。这个人物造型可能表现的是悉达多离开他父王的宫殿,去寻找精神上的超越。而此处的关键点在于这位骑士身上的盔甲:克孜尔壁画中描绘的这位骑士与明屋的泥武士穿着类似的盔甲。这尊泥武士被认为诞生于公元6到7世纪,它是一大批用模具翻制出的士兵雕塑之一。颜料的痕迹表明,这批雕塑一开始被刷上了亮丽的色彩。像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武士一样,泥武士鳞甲的短上衣采用双排缝合的样式,以交叉的绿色条纹着色。水平的条纹、盔甲鳞片的质感(等)表明,当时的工匠和画家的脑海中有着同样的来自当地的原型,即一副长长的盔甲,让人想起萨珊王朝或者说伊朗士兵的模样。

克孜尔壁画是明屋遗址壁画的“前辈”

尽管大英博物馆的这组壁画与(俄罗斯探险家)谢尔盖·奥尔登伯格(Sergey Oldenburg)1909年找到的那两组比起来,笔触要粗糙得多,但大英博物馆的这组装饰带的非凡意义在于其借鉴了早先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风格。比如,克孜尔壁画中给画面增添生气的动物图案往往出现在构图的外边缘。明屋(寺院)北墙上的一只山羊也被以同样的方式画在右边的那幅壁画上。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明屋(寺院)遗址北墙壁画上的山羊。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明屋遗址北墙壁画。

此外,(克孜尔壁画与明屋遗址壁画)描绘僧侣们受教于高僧的画面也同样经常有着相似的构图。通常是一位高僧朝着一群门徒或一个学生向前或者一旁屈身,门徒或学生则尊敬地仰视高僧、双手抬起、合十。举例而言,可以在明屋的东墙和西墙的壁画中以及克孜尔壁画中看到这些构图图案。

发现敦煌的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什么 | 艺术百科明屋遗址西墙壁画。

总之,我们已经看到克孜尔石窟是最古老、也是最大的佛教石窟建筑群(约凿建于公元3世纪到7世纪),其壁画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母题库、各种构图模式和多种多样的风格。克孜尔石窟壁画对之后丝绸之路壁画及其他壁画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起点。克孜尔壁画研究对理解其后中亚艺术的发展十分关键。最后,尽管斯坦因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和探险家总是因为他们将珍贵的考古发现从其故乡剥离而备受指责,但斯坦因的观察、详细的报告和记录却正在提供一批无比珍贵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关于那时一个鲜为人知而又非常危险的地域,然而那个地域在它的时代,曾经是佛教世界的中心。

(文章来源:艺术观 作者史明理系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国及中亚收藏部主任,本文系节选,姜岑翻译,由中国美术学院供稿。)

相关文章

  • 诗性的自然与色彩的情感——品读金娅杰油画随想[图文]
    诗性的自然与色彩的情感——品读金娅杰油画随想[图文]

    金娅杰的作品充满着生命的张力和对自然的深度思考,这和她多年的专业积累有关,更源于她对人生积极的乐观态度。艺术一旦背离了生活和自然,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金娅杰是一位热爱生活和自然的艺术家,身处繁华闹市的她常到郊区的山林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的情景中,以一颗纯净之心与自然交流,并因此升起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任由思绪在自然中畅游,直到怦然心动之时,方拿起画笔记录真实的感受,记录下...

    98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珠宝企业如何定价才能赢得市场?[图文]
    珠宝企业如何定价才能赢得市场?[图文]

    近几年,由于市场不景气,珠宝业也遇冷。很多珠宝企业为了能够抢占市场,分得一杯羹,纷纷通过压低利润空间来争夺中低端与大众市场,我们将之称为“价格战”。“价格战”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其主要内部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目的是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消化库存等。可以说“价格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不能...

    73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法家郑光宇:沉醉在黑白世界40年不辍[图文]
    书法家郑光宇:沉醉在黑白世界40年不辍[图文]

    书法家郑光宇郑光宇作品“书法最大的乐趣在于学习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没有感悟到有感悟,这种境界的提升让人一步步成长,可谓意趣无穷。”对与书法相伴近40年的郑光宇来说,书法已经融入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说起自己与书法相伴的日子,平时不喜多言的郑光宇忽然打开了话匣子。看着他解说书法时的痴迷神态,记者感到,在这个纷杂的世界里,郑光宇更像是一名隐士,独自沉醉在书法世界中,在不断的体悟...

    16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以艺抗疫”——中国美协理事阮江华书画作品特辑[图文]
    “以艺抗疫”——中国美协理事阮江华书画作品特辑[图文]

    艺术简介阮江华,1963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琼台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获第二届海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主要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二届工笔国画大展,第五、六、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江山如此多娇”大型画卷,十三届全国美展等,第...

    171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纠结做投资还是搞文化?艺术金融让你双赢![图文]
    纠结做投资还是搞文化?艺术金融让你双赢![图文]

    如今,“互联网+”正在以其“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强势作风深入到各行各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艺术品市场。按照传统观念来说,艺术品是局限在文人墨客和风流雅士小圈子内的话题,艺术品市场更是犹如隔水看花一般带有神秘感和距离感。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艺术品也渐渐走下神坛,走向大众与多元,成为了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层面看,互联网的普及也伴随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普及,关于文化和艺术品的...

    111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著名军旅画家马国旗作品欣赏[图文]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著名军旅画家马国旗作品欣赏[图文]

    马国旗,陕西绥德人,1961年11月6日出生于吉林长春,原某军分区副政委,大校军衔,著名军旅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国礼授权书画家,武汉天下和平美术馆执行馆长。从15岁开始就得到刘柏荣、程宝泓、谢珍珠、谢源璜等大师指导,在油画、中国画、水彩画等创作上均得到可喜成果。画作参展经历:马国旗美术作品参大展频率高、军事特色突出、正能量主体鲜明。1979年中国画《向我开炮》、版画《甭客气》入选...

    98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奇宕高古: 八大山人书法作品[图文]
    奇宕高古: 八大山人书法作品[图文]

    在四僧中,论书法当属八大山人第一,他肃穆高古的书法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代黄宾虹曾提出八大“书一画二”之说,似八大这样书画双绝的巨匠是十分罕见的。八大山人(1626—1705),又名朱耷。目前所能见到的八大最早书迹为顺治十六年(1659)34岁时所绘《传綮写生册》,有楷、隶、行、章草四体,楷书乃明显欧阳询面目,法度森严。康熙十三年(1674),八大49岁时僧友黄安平为其画《个山小像》,...

    12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景相善作品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景相善作品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景相善,艺名,景石,原名,景光,男,汉族。1962年3月出生,陕西省旬邑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旬邑县职田中学,自修西北新闻“刊授大学”,首席专家,国际专家,特供艺术家,特约记者,著名书画家、诗人、作者、学者、中国书画家协会荣誉主席、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易经”书画家。国家高级书法师,国家高级美术师,国家一级艺术大师,人民艺术鉴赏中心名誉副主席。中国淡墨意象书画创始人,国家...

    70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国画不以费时多少论优劣[图文]
    国画不以费时多少论优劣[图文]

    刘祥亮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看到一幅画画得很工整细致,或构图很饱满,画了较多的东西,就认为这幅画不错;与之相反,如果看到一幅画是逸笔草草,或是构图简约,则认为是应付之作。究其原因,前者费工夫较多,后者费工夫较少。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又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

    84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如何足不出户打卡12大考古遗址[图文]
    如何足不出户打卡12大考古遗址[图文]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策划制作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在央视播出。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国考古大会》应时而生──30多位考古专家和文化学者,次第踏上12大考古遗址,开启气象万千的探秘之旅。《中国考古大会》也正是回应了人们对考古的热情,用身入其境的现场探索、舞蹈与传统文化的激情碰撞、细致入微的画面还原,让一个个原本枯燥无趣的考古...

    163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存惠:谈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图文]
    刘存惠:谈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图文]

    刘存惠,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55年生于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花鸟画研修院副院长、北京水墨创新文化艺术院院长、北京石齐画院学术院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荣誉会长、央视数字书画频道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扬州市美术馆名誉馆长。师从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擅长写意花鸟及山水画,尤以...

    157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研精达幽——张家祥临《兰亭序》评析[图文]
    研精达幽——张家祥临《兰亭序》评析[图文]

    王羲之是千古书圣,《兰亭序》是书圣的经典代表作品,被历代书家尊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复制本中唐冯承素摹本神完气足,允为最善本,亦称“神龙本”。后人临兰亭,多以此本为规模。从部队成长起来的书法家张家祥,多年来,醉心于书法之道。以其好学深思选择了实临《兰亭序》这一书法学上的边沿课题为突破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诚然可贵。家祥自九十年代初从我学习书...

    16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魏志刚作品赏析[图文]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魏志刚作品赏析[图文]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著名画家魏志刚作品赏析魏志刚·艺术简历1950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多幅作品被日本、法国、美国以及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藏家收藏《大沽风云·1860年天津大沽口之战》250×500cm 2019年(画说天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第一枪·1927.8...

    88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与美同行:博物馆布局新理念[图文]
    与美同行:博物馆布局新理念[图文]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服务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否成功,观众是最重要的评判者。以美的形象生动地揭示主题,也应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让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始终与时代美学相吻合,始终与百姓需求同行。宁波帮博物馆以中国近代经济史上重要的商帮——宁波帮为展陈对象,以年代为脉络、史实为线索、人物为亮点,以优秀的商道财智、桑梓情怀为展陈内容,以传承、弘扬宁波帮精神为展陈宗旨,系统地展...

    21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封塔纳:拍场之上“一刀成名”[图文]
    封塔纳:拍场之上“一刀成名”[图文]

    寥寥数刀划破画布,近年来,开创出这样一种特别的艺术样式的意大利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俨然成为拍卖场上的传奇:2008年,他创作于1963年的一件《空间概念,上帝的终结》以2468万美元成交;2015年,他的另一件《空间概念,上帝的终结》拍出2917万美元;2018年,他的《空间概念,期望24》以1048万美元出售……2019年是封塔纳诞辰120周年,一个规模庞大的封塔纳回顾展相继在纽约大都会艺术...

    73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