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万壑松风图
张渊教授的传统功力十分深厚,这不是口中随意一说就能“深厚”的,这需要史实和事实加以检验。试看她在十八、九岁临摹古画的经历,摆在面前的“临王蒙青卞隐居图”、“临巨然万壑松风图”等等,不由地不令人吃惊,这是十八、九岁少年的作品吗?很难想象,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少年,能够如此精准地吃透八百年、一千年之前的大师们的心印与表现。要知道巨然、王蒙都是山水画史上的巅峰、都是明清民国时期画坛翘楚们的极致目标呀。
临青卞隐居图
什么叫“传承”?张渊教授十八、九岁开始的学习经历就是真正的传承。巨然不是那么容易学的,王蒙更不是那么容易临摹的。学习个皮毛,临摹个皮毛,或许不难,难的是在学习和临摹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住他们的精神和气息,这才是真正的传承。在山水画十大皴法中,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创立了“牛毛皴”,张渊教授十八芳龄就已经领略到了“牛毛皴”的精髓,这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的。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张渊教授十九岁那年临摹了一通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到苏州洞庭写生创作青绿山水长卷《东洞庭山图》,竟然得到一代宗师吴湖帆先生的赞许,给予题字,并且特别注明“张渊时年十九岁”,这里面蕴含了太先生的多少深意,引人遐思不已。
《东洞庭山图》
什么是“传承”?这就是传承。古人的笔墨精髓,在少年张渊的笔下竟然能纹丝不差地分别得以表现,不得不令人信服张渊教授之“传承”绝非浪得虚名。由于家学的渊源,她能够在少年时期学习之始就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这是令人羡慕的得天独厚之处,也是“传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发端和有力的保障。史传北宋王希孟在十八岁被招进画院,得到宋徽宗的赏识,大约半年后就创作出传世的青绿“千里江山图”。这说明青葱的年华和深厚的“传承”并不相悖。
(茆帆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