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玉来:物极必反,国画到了转危时刻了[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杏子 点击 :

刘玉来:物极必反,国画到了转危时刻了 | 美术观点

如果我们说传统国画已经到了危机时刻的话,绝对会有人站出来说不!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谈到国画的没落,说因为曾抛弃传统皴法将西洋素描手法作皴法使,从而将国画带入了歧途。不言而喻这个观点是实事求是的,是从真实的历史现象中得出的,具有总结意义的。但是就是这样的真实总结,也有人大声反驳说:用素描法充实传统不是也挺好的吗?这真是宁可和明白人打顿架不和糊涂虫说句话了。我们要使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不断文脉,首先在继承上必须持端正的态度。传统是不能混淆的。是不能用你个人的自以为是来解释的。也是前几天看到一篇以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为是的文章,用他自己杜撰出来的文字构成的解释来教人。令人大叠眼镜不说,还破坏了真正意义上的发扬继承传统。

传统国画之所以既有自己的面貌又有不同的形态,就是因为它具有包容性。可是包容性纵然再宽泛也不能以消失泯灭自己为代价啊!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地区在文化发展中都力避的自灭现象。中国的传统国画从形成了固定的形态以来,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变和不变脉络。从美学意义上来看,构成它的美的因素始终没有变,而变化的均是那些不破坏这些因素的内容。所以才形成了传统国画美大同小异的形态。请注意,世界任何民族艺术的美都是如此的。这就是油画就是油画面貌的美,再变化也能看得出它是油画,水彩再发展也能看得出水彩特征的原因。而我们的国画呢?它的变化可以说从本质上受到了颠覆,到如今已经变得失去了固有之美,变成了只要用毛笔、墨在宣纸上画就是国画了,传统国画之美变得千疮百孔面目皆非了。

我们粗略回顾一下传统国画的遭际。从上世纪初的用西洋科学改造国画和站在传统吸纳西洋画开始,传统国画原来的主体地位是逐渐被边缘化的。实际上无论改造也好吸纳也好,实质上都是对传统国画在进行一种弱化处理。如果说站在传统上吸纳西法是传统国画争取生存的一种开拓,不如说是一种无奈权宜之举。因为没有西画艺术的东渐,难道国画就停止发展了吗?而传统国画如此作,是因为从表象来说与西画相比,传统国画是处于弱势的。就是说传统国画在市场上很难被人们真正的认同。这里我们先举个例子。昆曲是古老的剧种,从美学意义上来看,它的表演和演唱都堪在众剧目之上,但是如果在不懂戏曲人堆里演出,即使大师的表演,如果和平常的话剧打擂台的话,它也会败下阵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要能欣赏它必须要做足功课,先要耐心听几遍,并要行家给你讲解怎样欣赏它。传统的文化艺术大都是越会欣赏的人便越喜欢。传统国画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艺术,当你不了解它的时候很难欣赏到它的妙处,而一旦你知道了如何欣赏它,并了解到它内核的精华时,你才能真正来欣赏到它实质的美。也就是它的美是隐藏的,需要你具备一双慧眼,而这双慧眼是需要培养的。其实西洋画的欣赏也是如此。平常人没有多少美术知识和欣赏阅历,所以这些人对美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外在的真实与否和色彩光鲜上。而这些人占了美术市场的绝大多数。即使有一定美术阅历者往往也存在着水平高低问题,不见得能认识到一些作品内在的美。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国画的欣赏确实存在着障碍,为此当一种外来重视外在美的绘画进入时,自然会较容易取而代之了。它被边缘化自然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西洋美术进入我国的先头部队是写实的作品,而当时我国绝大多数人,包括一些美术工作者,基本停留在真实与否上,所以西洋作品很快得到了认同。与重视写实的西洋艺术来说,以写意为美学特征的国画与之相比之下则不如写实的西洋更适合国人的审美习惯,故此很快西洋写实的画风便占领了从教育到美术界乃至社会市场。到了民国初年,随着西洋艺术大规模的涌入和赴西洋学西洋艺术学子归来,国家教育部门在官办美术专科学校推行西洋美术教育,在美术界推行西洋美术教育成为了主流;而此时传统国画教育尚停留在师徒相授阶段,从规模上处于了绝对劣势。这一阶段在写实的西洋艺术和写实理念得到推广的时候,传统国画正是退守消匿阶段。这股西进中退的现象直至今天尚难反转过来。这是因为,尽管如今提出振兴传统,但师资何在?没有过硬的师资,口号只能就是口号而已。

我们说明了传统国画消沉的历史,再说当今国画界的现状。如今国画界的普遍从业者基本是从以上所云的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这些从业者大都以素描为基础,能对传统书法有所造诣,和对传统国画笔墨皴法熟练者寥寥。这些占据主流的从业者,从造型准确角度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传统国画笔墨应用,却成为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锁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大谈传统的当今会出现两种风格的作品,一种是依然运用素描的手段处理笔墨关系,一种是模仿传统笔墨。这就是当今国画界所秉承的传统国画的真实面貌。如果我们将这样面貌的国画视为了对传统的继承,说小了是鱼目混珠,说大了不是要将传统带上邪途吗?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再说一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站在传统上发展国画的状况了。

上世纪在进行国画如何发展中有些画家是站在传统上图发展的。他们在传统基础上吸纳了诸多西画的元素,但笔墨却依然是传统的。他们使国画面貌为之一新,并且依然保存了传统的面貌。但是这一派因为并不是心潮派,所以他们在教育界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个人的名气不小,社会影响力也不弱,但因为在教育界影响不大,故此由他们传授的弟子在教育单位从业的自然也少。于是造成了国画创作队伍严重向以素描为基础的方向倾斜的现状。后来也就形成了国画创作队伍以素描代替皴法的现状。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支队伍中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人已经或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面临的是积重难返的现状,乃至无法扭转笔墨这个意识容易改变难的问题。应该看到的是,如果笔墨需要用较长时间从书法的训练中得来还可以作到的话,那么对于国画从创作到构图理念的完善更新却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我们先说笔墨问题。

国画中的笔墨虽然是个技术问题,但却代表了传统国画的外在面貌特征。是国画不是国画全凭它来表示。皴擦点染勾勒见笔的意趣,而且是变化了的书法用笔,这看来简单的用笔实际正是国画表现外在美的手法,这手法也正是判断是否是国画的分水岭。比如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即使画得再美,但绝不能说是国画。因为它不具备国画笔墨的特质,虽然它一样有价值。我们翻开传统那些画卷,便可看到传统绘画用笔的丰富多彩面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传统笔墨无论什么形态,绝对没有描画出的,都富有书法意味。而这就是当今国画中所缺乏的。当今一些国画作者,虽已意识到了需要运用书法笔意,他们也知道书法笔意的外在形态,但是由于没有书法功底,只能按照书法用笔的样子来画出。画与书写是两个概念,书写是书法特有的用笔手法,与西画的用笔不同。书写的笔要见出功力下特有的书法意趣。所以没有书法功夫者即使花多大力气也是达不到的。

我们再说国画创作理念。国画创作不是再现,而是表现。因此它所追求的是内在的似,重在表现所绘对象内质,并通过这内质来抒发作者的特定情感。比如明唐寅所绘“秋风纨扇图”画面是一仕女手执纨扇。仕女内质通过纨扇透露出,并通过题诗彰显明确。此画通过仕女表现了作者对人间趋炎附势的感叹。我们再看齐白石的“题雨后山村图”,本是山水画,几座高山,山前几株松树。作者目的是通过画表现自己的感慨——赏心谁看雨余山。即有谁能欣赏只有我才能表现出的雨后山景。辗转表达了自己创新而得不到人赏识的失落情绪。传统国画不像古典西洋画那样写实,在构图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对以西画打下基础的画家来说是很难运用的。这里不多论述,只要将当代与传统对比一下,特别是山水画两厢对比一下,就能看出,现代山水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山水表达心性的特征,而专注于景物特征的描画了。自上世纪初到如今美术教育完全西化的结果已经将国画创作的手脚绑定了,从意识到行动。故此这一点不悬崖勒马的话,国画要想回归到传统道路上来似乎有些痴人说梦的感觉。

传统国画大势去没去?还有多少转机?这不是笔者所能预料的。国画创作的现实就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或以素描代替笔墨固有表现手法,或按传统形态描画,而真正的传统笔墨和创作理念却被搁置和边缘化。那么,如何能恢复国画传统?我们以为要发扬恢复传统,只有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即,也从教育下手,让传统国画占据教育后代的主导地位,把西画地位边缘化。(那些酷爱说不的可能又要忍不住了)这看似有些矫枉过正,其实是逐渐改变社会审美的不二法门。只有社会审美端正了,传统国画美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国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艺术研究所 刘玉来 2016.1.7

相关文章

  • 孙凤吉的艺术人生[图文]
    孙凤吉的艺术人生[图文]

    孙凤吉的艺术人生(作者:刘东方)我客居黄山已近二十载,初到黄山时,便专程登门拜访画家孙凤吉先生。那时先生还在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古玩字画店。孙先生待人接物十分儒雅,通体透发出江南文人的意气,令我这晚辈后生折服不已。经年去岁,和孙凤吉先生相处久了,更感觉此人可亲、可敬更可学。我和孙先生儿子同岁,故始终对先生恭敬有加,以长辈尊之。当然,先生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近年来,很想为先生写篇文章,但总觉...

    5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秋拍书画热度能否启动整个市场行情[图文]
    秋拍书画热度能否启动整个市场行情[图文]

    傅抱石(1904-1965) 风光好作为书画拍卖市场的“风向标”,今年嘉德秋拍“大观”书画夜场共拍到9.29亿元,其中近现代书画专场人气和成交率高涨尤为突出,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市场回暖机遇、新一波市场周期到来等议论,但是在近现代书画专场表现火热的同时,却难掩古代书画专场近半数未能成交的冷清。有收藏者在嘉德“大观”夜场拍后感叹,市场繁荣时的那股“齐白石热”又回来了吧?热门大师行情又卷土重来了吗?也有...

    7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青田石雕的多样化题材[图文]
    青田石雕的多样化题材[图文]

    青田石雕与牙雕、玉雕、木雕等其他雕刻形式相比,在用料和技艺上有鲜明的个性,以青田石作原料,既可巧取俏色,又能精雕细镂,兼备了以上各种材料的优点,加之历代名师倾注毕生的才智,不断探索与创新,如今的青田石雕具有玲珑精美、层次丰富、色彩绚丽、形象逼真、深蕴意境的艺术风格。在“雁塔区文化产业合作交流会暨雁塔·青田石雕精品展”即将开幕之际,本报将继续向读者介绍青田石雕的相关知识。青田石雕,历史悠久,名师...

    52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清代画家余省的《种秋花图》 秋时种菊之奇[图文]
    清代画家余省的《种秋花图》 秋时种菊之奇[图文]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有“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之说。唐代王维的花卉就有四时不分同时齐放的表现。南宋陈郁认为:“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这些学说,很早就为后人辨析中国画的奥秘提供了途径。然而,在面对具体作品分析时却会遇到障碍,因为观众习惯于从常理、从一般生活经验去认识对象。清代画家余省的《种秋花图》,就有待我们赏析时从另一扇“窗户”加以察看。余省 种秋花图 165.8×9...

    125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阎早霞元旦特刊[图文]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阎早霞元旦特刊[图文]

    艺术简历阎早霞,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先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工笔花鸟画高研班、北京现代工笔画院、李可染画院,师从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百钧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石油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画院画师。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中参展、获奖,并被美术馆、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参展经历2004作品《秋菊》在庆祝建国55周年全...

    55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手边云起何时雨 笔下波生不待风——张山的书法艺术特色[图文]
    手边云起何时雨 笔下波生不待风——张山的书法艺术特色[图文]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张山老师近照张山的书法艺术,有着明显的传统特色。从中可以看出颜体之雄浑,柳体之俊秀,欧体之严谨,汉隶之韵致,这是他长期学习古人的必然结果。他崇尚清代著名书法家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艺术原则,将古人对汉字书法的共同理解忠实地保存在自己的作品中。然而,他师古而不泥古,从师而不拘于师。他认为一味临摹是工匠的营生,对于艺术只能是死路一条。所...

    5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唐卡:来自天国的祥和艺术[图文]
    唐卡:来自天国的祥和艺术[图文]

    唐卡作品《文成公主进藏图》(局部)“唐卡”是藏语译音,是以藏文化历史和佛教经典所述为基本题材,绘制而成的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进入藏区任何一座寺庙经堂,都可以见到很多精美的“唐卡”悬于经堂四周。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在我国的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信奉藏传佛教的民众中广泛流传,也散布于缅甸、泰国、 印度、尼泊尔、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唐卡艺术取材广泛、内涵丰富、技法复...

    10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低调崛起的黄金[图文]
    低调崛起的黄金[图文]

    传统观念与文化中,金灿灿的黄金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穿金戴金,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不过现在已经普遍了,结婚习俗中彩礼必备三金。中国人对黄金的热爱,不单单是一个“利”字能解释清楚的,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它们幻化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传统黄金首饰注重的是含金的纯度还要有一个好的寓意,而现在的黄金首饰更注重的是品牌工艺与款式新意。中贸珠宝认为黄金首饰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纯金首饰:俗话说“金无足赤”...

    13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金碧重彩山水画名家:满威[图文]
    金碧重彩山水画名家:满威[图文]

    艺术简历满威(云林) 满族,法号:弘兮居士,(广济寺授三皈五戒)先后求学于:清华美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创作研究生班央视书画频道何加林工作室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研究班期间师承于范扬、林容生、满维起、张复兴、白云乡、刘万鸣等前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水墨画学会理事中国山水画协会会员供职于:中国水墨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中国教...

    125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解读杨佴旻:爱琢磨的诗人画家[图文]
    解读杨佴旻:爱琢磨的诗人画家[图文]

    杨佴旻琢磨艺术创作的达成自然 需要直觉和灵感的驱动,但未经深思的创作恐难以成就卓越乃至伟大。因此对杨佴旻艺术成就的研究和对其创作态势的关注,不能仅限于对其作品作赏读观感式的解 析,我首先更有兴趣于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它的缘起和走向。当问及个人创作阶段的演变,杨佴旻曾谈到,在他80年代末大学时代潜心版画创作时期,他一直未 停止对水墨画的琢磨。与中国很多画家成长经历相似,杨佴旻由传统国画而叩开艺术...

    121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迎七一:张健绘画艺术[图文]
    “党旗飘飘”迎七一:张健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张健,字贤鸣.墨霖,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曾经在清华美院高研班任助理导师,中国长城书画院画家。走进国画家——张健张健,字贤鸣、墨霖,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美协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曾任清华美院高研班助理导师,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张健先生自有酷爱绘画,15岁在一次...

    4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著名画家张文健贵州赤水宝源写生作品欣赏[图文]
    著名画家张文健贵州赤水宝源写生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张文健,男,汉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合江一个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受祖父张静涛(吴昌硕弟子)影响而热爱中国画,在四伯杭州张剑维(杭州老四)处深造,长期跟随父亲张昌直习画,从事美术教育40年,现为四川省美协会员,作品注重传统画法并颇具新意。其山水、花鸟画作品在《四川画报》等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多次获奖,曾在成都、重庆、丹东、自贡等地举办个展。连续四届合江县政协委员。第七届,...

    123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玉来:《我与刘勃舒先生》
    刘玉来:《我与刘勃舒先生》

    《刘玉来作品选》画册刘勃舒先生曾是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顾问。我最初和他交往时,他已经任职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几年了。说起和名人交往,我是不太怵的,不过和有官衔的名人交往却是我所忌讳的。倒不是有官阶的名人有架子,而是因为我不愿意别人说我攀龙附凤。说的是2001年以后的事 ,那年在朋友的鼓动下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打算出本画集。朋友说,你画画的年头也不少了,自己的风格基本...

    48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风雨欲来 画廊业如何应对[图文]
    风雨欲来 画廊业如何应对[图文]

    处暑节气之后,天气渐渐凉了,走在798艺术区,随处可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商铺,画廊散落其中,不复从前的热闹。记者走访了多家画廊,许多从业者都表示,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本来就势单力薄的画廊业,所受冲击着实不小。画廊从业者要如何面对这秋风四起的萧瑟境况?冷清的画廊? 图片来源:网络这场贸易战,让我们提前进入了寒冬自上世纪90年代初,经营当代艺术品的画廊开始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

    174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蓝色预警!2017年拍卖 请你注意添衣防寒[图文]
    蓝色预警!2017年拍卖 请你注意添衣防寒[图文]

    有一位资深媒体人曾经说,特别反感媒体使用“持续调整、回暖”等这样的字样去形容拍卖,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调整。而我最反感的是用诸如“黑色星期五、滑铁卢”等去调侃一个专场的拍卖,委托方、作品、竞买人,集齐这三个元素,那这场拍卖不会差,而一旦任何一个元素出现问题,那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悲观也罢,乐观也罢,在过去长达五年的时间中,很多人在不断建立信心中失望,但是又...

    3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