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传统艺术反思:艺术是否必须中庸[图文]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睿睿 点击 :

中国传统艺术反思:艺术是否必须中庸 | 美术趣闻过风(国画) 180×148厘米 2012年 邓建强

邓建强

“文革”之后,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反思从一场论战开始。20世纪80年代,以及接下来的30年中,中国画的创作一直被“中国画穷途末路”这样一个命题催促上路。笔者看来,艺术的发生必定是当下生活的一种提炼再呈现的过程。提炼之于生活,而呈现的则是艺术。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艺术的必然而忽略了对生活的关注,自然,也不能只顾停滞于生活,全然不关心艺术的事情。如此说来,看似陷入了一场矛盾的命题中——是否艺术必须中庸?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中,视觉成为最为重要的媒介手段,同时其中的某些视觉垃圾,也浸染着我们的生活。笔者的艺术工作与创作的重心是城市边缘的儿童画艺术。走到乡镇,远离闹市区,关注的是最为天真的儿童世界,去观察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以及想象世界的方式,这让我受益良多。我以组织儿童画的创作、展览开辟自己的艺术创作,尽量拓展自己想象的边际,并消解艺术创作的逻辑。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所谓意味就是来自于线条、块面、色彩等形式因素之间排列组合的关系。对于我来说,从儿童的世界中走出来,就是在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中寻求一种更为有张力的排列组合关系,即“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传统艺术反思:艺术是否必须中庸 | 美术趣闻问竹几多悠(国画) 68×68厘米 2013年 邓建强

当我们拥有了一种观察世界并且具备基本的表达能力时,接下来便是我们要借助何种语言并如何表达的问题了。当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很难有这样一个先后顺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交错发生的过程。

中国传统艺术作为最贴近中国文化土壤的一种语言形式,在漫长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固的评判模式与审美模式。虽然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已不断“围剿”我们的生活,但不可否认,文化的发展与融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借助传统标示自我,民族的心理与意识让我们与他者形成自然而然的区别。

这种区别就是立足于传统的形式,呈现别样的诠释。鲁虹先生曾经为我撰文:一方面他(邓建强)基本抛弃了传统花鸟画固定化的图式语言,比较强调现场观察与目识心记的游观态度;另一方面,他又能有效借鉴与转化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若干手法,进而在画面图式、笔墨处理与着色方法上都有所突破。

自从2006年始,我开始尝试以传统水墨的笔墨程式及造型方式与西方表现主义对接。不得不承认,那时的我相对封闭,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艺术逻辑的摸索。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有一些艺术家通过借鉴西方表现主义的观念与手法来改造传统水墨画。

但恰恰是这样一种实验性质的探索,我开始体会传统与当下、笔墨与内心、生活与呈现的种种关系。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例如《栖》、《和荷图》、《黑云》等,也尝试使用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拼贴技法。回顾过去,这一系列实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融合,并不涉及单一甚至双重文化的深层次融合,是传统文化与舶来文化的一种相望,很难深入骨髓。在这个系列作品稍后的创作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我应该更倾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延续、深入下去。

2009年后,我又尝试从最传统的艺术形式汲取营养——从敦煌到张大千。我在最为“艳俗”的色彩选择上试图寻求更为深刻的表达,这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笔墨最终只是通达内心的一种形式。这一阶段,我陆续创作了《巴山春暖》、《巴风渝韵》等一系列作品。将作品回归到当下的生活——巴渝,并在作品中解构与重构空间关系,促使用西方现代语言去梳理中国传统艺术“人与物游”的创作脉络。

不可否认,相比较前一阶段的创作,是从表层的艺术实验变成了一种更为内心的生活经验的提炼。我尽力保持笔墨及水墨媒介本性的同时,改造并使用了一些西方表现主义手法与画面构成方式,结果为超越传统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恰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这种新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逆转了传统水墨温文尔雅与笔墨为上的艺术风尚,很大程度上应合了一种新增长的审美需要。”

至此,回到本文开篇的“中庸之说”,艺术创作从来不是“站队”的问题,它不需要走一条中间路线。作为艺术家,应该更多地考虑用何种形式的语言呈现何种内容的生活。回到当下,双重的文化相望,必然决定了这个时代并不缺乏语言的表达,多元化的语言已经泛滥于这个视觉的时代,我们应该回归到传统与生活,呈现当下独特的个人体验与社会经验。

借吴冠中先生的“风筝”与“线”为题,自勉,且与君共勉。

相关文章

  • 听:那溪,那谷,那门,那禅,那佛……[图文]
    听:那溪,那谷,那门,那禅,那佛……[图文]

    张健,字听溪,斋号听溪谷在中国的美术界,张健堪称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她的画作题材多样,风格自在,意蕴丰厚,挥洒自如,在不同画意之间切换却总能不经意间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读懂张健的人对她的共同感受是:“她不光有画家的眼睛,还有音乐家的耳朵”。张健的画作的确是需要“听”的。因为只有仔细聆听,在“通感”状态下,才能体会、感知到她内心的律动五重奏,画意“五重门”。文/特约记者 周毅且来析之。...

    153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廊、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三角关系[图文]
    画廊、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三角关系[图文]

    秋拍接近了尾声,不久前阅读了一篇艺术圈朋友的微信,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同时也引发了我连续的思考。依我的观察整个秋拍的结果,其实并不如拍卖公司公布出来的创新高价纪录那么的欢快,拍卖公司报喜为宣告的唯一方式,慢慢的大家都看得更清晰。其实这也没有错,受严格业绩要求和投资人的监督,如何达到最高的成交金额,似乎是他们艰辛的一次一次达成目标最大原因。这也反映着资金统治的当代,投资方与被投资方面对自己的价值观...

    5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别让影视拍摄成文物"杀手"[图文]
    别让影视拍摄成文物"杀手"[图文]

    南京市百年文保建筑被剧组违规拆改。 黄 勇摄上周,有文物保护志愿者向本报读者热线(025-84701119)反映,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这幢青砖外墙、红色彩钢瓦顶建筑,被私自拆改,还新建了一个小院子,变得不伦不类。记者随即赶往调查。从浦镇南门金汤街往南,不穿过铁道桥,老远就能看到浦镇站英式建筑。只见靠近大门的墙上,嵌有“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子。在这座百年建筑的室内,5...

    31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个人简介】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汉...

    199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张国平[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张国平[图文]

    【艺术简历】张国平,汉族,1955年出生于重庆市。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就职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历任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兼副馆长、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兼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成...

    19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反映时代生活[图文]
    艺术反映时代生活[图文]

    韦济众英雄大寨铁姑娘(毕业创作)还是在10多年前做美术教育版责任编辑时便认识了韦老师,当时他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由于我们都是四川人,而我又比较喜欢油画,因而联系比较多,我也时常关注他的创作。韦老师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罗工柳绘画工作室,毕业之后去了广州,先是在广州美术公司从事了20多年的宣传画创作工作,后调至深圳,1994年开始执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韦济众梧桐春色在中央美术学院...

    84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闲谈《方氏墨谱》《程氏墨苑》中所录的古玉器图样[图文]
    闲谈《方氏墨谱》《程氏墨苑》中所录的古玉器图样[图文]

    《方氏墨谱》与《程氏墨苑》是明代万历年间分别由徽州制墨名家方于鲁、程君房所组织编录的两部墨式图谱。《方氏墨谱》刊刻于万历十六年(1588),全书共八卷,收录的墨锭式样分别有国宝、国华、博古、博物、法宝、鸿宝,共三百八十五式。《程氏墨苑》成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书分为图十二卷,依次为玄工、舆图、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类,每类两卷,名墨图案共五百二十式,其中彩色图版五十幅,另附“人文爵里”...

    191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张树森泼彩小品欣赏[图文]
    张树森泼彩小品欣赏[图文]

    张树森,笔名伴山,1944年生于河南太康。现为中国故宫博物院特约画师、中央电视台书画院展览中心画师、中华龙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并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会书画院名誉院长、新疆天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天山书画报》艺术顾问、《龙都书画》执行主编、河南兴州书画院院长、河南老子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出版《张树森国画作品集》、《张树森彩墨画选》、《中国画鱼技法新编》等。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

    146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榫卯工艺:见证古人的哲学思想[图文]
    榫卯工艺:见证古人的哲学思想[图文]

    榫卯工艺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陈慧)榫卯,被称为“巧夺天工”的中国古典智慧,是中国传统木艺的灵魂,诞生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是比汉字更早的民族记忆。在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采用榫卯结构建造而历经千年不倒的建筑传奇。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榫卯结构也蕴含了古人的哲学智慧。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榫卯结构的背后,体现出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

    107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莱斯名家推崇 —— 画家张正忠[图文]
    莱斯名家推崇 —— 画家张正忠[图文]

    张正忠,1945年11月生于江苏海门,6岁从父学习古文书画。早年艺涉中西,擅中国画、书法、史论、诗文。研修于中央美院,师从高冠华、陆一飞、邵洛羊等京宁沪多位书画名家。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文旅部主管)常务理事、中国田园山水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两所大学客座教授、海门画院院长。绘画作品获全...

    12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鲁山段店古汝瓷揭秘(组图)
    鲁山段店古汝瓷揭秘(组图)

    图1窑具图2窑址采集的各类瓷片图3灰青釉龙形器河南冯保收一、鲁山段店古瓷窑概况鲁山窑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宋时属汝州所辖,现隶属于平顶山市。鲁山窑又称段店窑,因在段店村发现而得名。窑址北距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25公里,东距平顶山市30公里,当地瓷土、煤炭资源丰富,为陶瓷生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该窑遗址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窑炉众多,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经中央、省、地、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以...

    53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栩栩生辉——当代著名画家石金库作品欣赏[图文]
    栩栩生辉——当代著名画家石金库作品欣赏[图文]

    石金库,(笔名金石),号北斗牛人。现为(书国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画家,荣宝斋画院画家,中国教育台水墨丹青书画院(执行院长)、国家一级美木师丶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教育台品牌的力量栏目执行制片人。中国老年美术家协会研究员。...

    68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琥珀市场再疯狂不太现实[图文]
    琥珀市场再疯狂不太现实[图文]

    在历经三年的价格疯涨之后,琥珀、蜜蜡市场于去年底终于回归平稳趋势。在短暂地平稳发展了8个月后,又有消息称琥珀受原料产地等影响,即将迎来涨价 潮。对此,中国珠宝鉴定师、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总经理师俊超表示,就目前琥珀市场行情来看,国内琥珀存储量还足够市场运转,且琥珀价格已经达到高点,大幅 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涨价潮”说法并不符实。十年价格涨十倍眼下,随着南红、绿松石等矿物质宝石价格的水涨...

    5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图文]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介】扈恩龄,字扈炫。1984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工艺学院,2002年入北京画院贾浩义老师工作室学习。2007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创作中心深造,主攻人物、山水。曾先后受教于贾浩义、史国良、刘大为、张道兴、杜滋龄、谢志高、袁武、任慧中、陈玉铭、张复兴、苗重安、范杨、梅墨生等书画界大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创作室画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闻文化研究所书画研究中心画家,高级研究员、中国水...

    113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市场热浪退后 当代书画谁还能弄潮?[图文]
    市场热浪退后 当代书画谁还能弄潮?[图文]

    2017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两大板块的拉动下再登高点,而当代书画板块依然处于调整期,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当曾经的热浪退去,当代书画市场已经趋向理性,对比曾经的火爆,很多人说现在的市场还是太冷,但不妨试想,低开才会高走,在这场已经五年并还在持续的调整期中,当代书画也需要重新打基础,扎实一点总不是坏事,期待市场的健康回归。2017年度当代书画艺术家(在世) 总成交 TOP3...

    7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