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图文]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骅骅 点击 :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艺术简介】

扈恩龄,字扈炫。1984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工艺学院,2002年入北京画院贾浩义老师工作室学习。2007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创作中心深造,主攻人物、山水。

曾先后受教于贾浩义、史国良、刘大为、张道兴、杜滋龄、谢志高、袁武、任慧中、陈玉铭、张复兴、苗重安、范杨、梅墨生等书画界大家。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创作室画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闻文化研究所书画研究中心画家,高级研究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国诗词协会会员,聘为北京国际经贸研修学院文化艺术传媒学院客座教授,2014年12月为京华美术馆“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美协会员,唐山市美协理事,遵化市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乡土幽默风情画创始人。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采摘时节》68×137cm

1995年参加美协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大展,荣获银奖,2001年2月26日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二届中华世纪之光,2001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庆祝建国75周年全国大展荣获三等奖。2004年参加首届“华夏英才杯全国大展”获金奖。2015年在本次“全国名家书画巡展”评审活动中获得“最佳收藏奖”。2016年被评选为当代30位最具有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国画家。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华夏沸腾》68×180cm

多年来,他的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收藏。同时多幅作品被多家媒体进行专版报道,如神州诗书画报、文化报、新时代报、大家名报、中国艺术名家报及全国各地电视台报道等。并入编到中国当代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画家考录辞典和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集。

出版书籍有《扈恩龄乡土幽默风情人物系列画集》 曾在广州颐美雅美术馆、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河南、北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和文化交流活动。

扈恩龄画家的作品视角美艳,内涵别致深远,有独特艺术风格,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爱慕、赞誉、未来发展前景极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喜迎新春》97×180cm

风趣幽默世间少 诙谐调侃领风骚

——专访河北中国当代乡土幽默风情画创始人扈恩龄先生

全媒体记者:张行方

扈恩龄先生早年就学河北保定工业美术学校,后入京定居发展,主攻人物、山水,投师在京多位名家,既博采众长又坚持自我风格,大俗大雅。画作注重文化内涵,凸显挖掘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为基调,倡领新奇脱俗的独特风格,使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与现代审美意识完美融合,赋予画作以灵性。乡土风情跃动着民族脉象,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风情截图,由小象见大象,或工笔,或写意,或泼洒,着力刻画又不带斧凿痕迹,浑然天成,曲中见直,笑中思奥。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龙腾山庄庆节日》248×129cm

扈恩龄先生作品分两类,一类是乡土幽默风情人物画,另一类是反映今日农村新貌且带喜庆色彩的作品。然而两类都是突出描绘农村,这与他出生自农村有关,它笔下的景物及人物的写照对于画家来说乃水到渠成。扈恩龄先生乡土幽默风情人物画,以系列化为主,它的主角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喜怒哀乐来表达北方农村丰富生活气息的乡土之风情,在风趣幽默调侃里不露声色地鞭挞社会丑陋的一面。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斜阳》180×97cm

在扈恩龄先生的笔下,透着浓郁的草根气息,浸满乡村风情。创作主题依托乡野,故事发自俚情市井,亦庄亦谐,情趣横生。背媳妇、手艺人、老夫妇、酒馆对饮、秧歌嫁娶、童趣,小猫小狗都透着可爱……格调高雅,清新朴拙,夸张不羁,洒脱传神,让人回味无穷又浮想泛滥。是久违的享受,是曾经经历又恍惚遥远的梦境,是不带声像的小品,是独特视角捡回的记忆。

扈恩龄画家的作品视角美艳,内涵别致深远,有独特艺术风格,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爱慕、赞誉、未来发展前景极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扈恩龄先生的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而画家是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来刻画主人公的心态,唯妙唯俏,从而达到以本身艺术风格创新的目的。

精美的绘画,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郑板桥笔下的修竹,齐白石笔下的活虾,徐悲鸿笔下的奔马,每一幅画面都美轮美奂、栩栩如生,而令人心旷神怡。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奔放扩豪》68×68cm

扈恩龄先生妥当地解决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写形与写神的关系,特别是对人性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用主体性的写实语言,捕捉人物瞬间的动作,刻画一个场景,体会人物所蕴含的精神活动。画风朴厚坚实,流畅柔韧的线条和润泽的墨色,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运动感和空间感。其笔下人物自然生动,不造作,不矫情,甚或诙谐、轻松,具有质朴的情感和浓醇的生活气息。他不需要刻意到农村中去,到市井中去,不是外来的移植和城里人的猎奇与矫饰,无论生活在哪里,他的所思所想,源于早年乡村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他骨子里热爱这些朴素的东西。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尽孝图》68×68cm

扈恩龄先生的绘画创作虽然大多以乡野、市井为主题,但他的绘画作品却有别于所有的国画,每一幅画面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他主观的感情和情绪,充斥着他发自生命内在的强烈的个性色彩,独具一种恢谐、神秘、幽艳的无人超越的幽玄之美。中国气派、民族特色、民族风格、乡土题材、风情人物、地方特色等都被他力透纸背地镌刻在他的作品中。

相信扈恩龄先生在不久的将来,自成一体的中国当代乡土幽默风情画会在海内外声名鹊起,在祖国画坛熠熠生辉,拥有自己一方独特的天空。

他,一定行!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持家人》68×68cm

扈恩龄人物作品赏析

前言

初识扈恩龄大约在16年前(2000年),当时扈老师的画还只是停留在传统人物的描绘上,以线造形,线条简略流畅的构图准确等传统绘画中。

2002年扈恩龄进入北京画院贾浩义工作室,从师贾浩义老师学习,逐渐领会贾老师的超凡大写意之精髓。2007年再次进京入中国美协高研班进行夯实基本功,开阔眼界、丰富艺术理论,增加艺术内涵与文学修养。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二老在家唱大戏》68×68cm

扈恩龄画风幽默风趣作品取决于七十年代至现代农村生活为题材,创新摸索,他用一种对农村生活的一段经历和对老百姓生活的一种纯真质朴和精神情感,用一种真情来作画。真实记录与反映了当代老百姓喜怒哀乐、民俗民风。让在八十年代出生以前经历过的观众倍感亲切,让人看后浮想联翩,是个无声的诗。百看不厌、过目不忘,充分展现了其文化底蕴和内涵。 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笔墨的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一系列的乡土幽默风情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在画坛引起艺术界的关注。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红果弄嘲图》68×68cm

写者心画也,意者情趣也。扈恩龄的画反映对象是运用极其概括夸张的精炼的笔墨,赋予内容丰富的联想写出了画家心灵深处的感受,具备了高度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笔简意繁以一当十,大道至简。他的幽默风情画造形生动活泼以意取神土味十足,有强烈的表现力和视角冲击力。

《取值难》画面上一老汉歪戴帽子,胡子拉碴、满脸皱纹、耳夹铅笔单眼吊线找准取直,地面上已经刨花满地了。寥寥几笔,一老木匠用心干活的形象跃然纸上。老木匠表情生动、滑稽,让人看后忍俊不住,就想发笑。但扈老师提款却用了个“难”字,这是为啥?.......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吉祥冲家门》68×68cm

因为不光是木工取直难而是做为人,当今社会想干什么事取直都很难。

《吹尽黄沙始见金》这幅作品上,一农村老太,鼓起厚厚的大嘴巴,使劲的吹簸箕里面的麸皮,一群小鸡追逐跳跃,争相抢食!画面给人以浮想联翩,比方说你有几个朋友,有几个金子似的朋友。

《无题》摘果果农,手中拿着手机,穿着拖鞋、翘着二郎腿,坐在水果框上,满脸的幸福感!他在和谁通话?.......无声的画面,传出郎朗乡音。农民生活水平大提高,过上了好日子,在家里就销售了。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得事图》68×68cm

扈恩龄是一位时刻在搞创作的画家,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一首诗篇!我只能选他极少数作品放在这里供大家欣赏。欣赏扈老师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在其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是与大师的心灵对话!看完扈老师作品后,总想用文字表达其作品的内涵,可我做不到!这时我才感到我的才学疏浅,才感到扈老师作品的博大精深!扈恩龄用他的画笔倾尽真情,时时关心着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幅作品里都能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叫人回味无穷!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取直难》68×68cm

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与野。扈恩龄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是位大隐行者,他不避世间繁华、人间虚假,墨戏人间、扬善罚恶!用他的智慧,用他的行动证明;时间自有真情在,艺术路上有欢乐!

山东书画网频道:记者高传东

名人字画七彩拍卖行

2017年5月6日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寿比南山》68×68cm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田野归来》68×68cm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乡村好声音》68×68cm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一针一线都是情》68×68cm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洗的身心无泥尘》68×137cm

著名人物画家扈恩龄作品赏析 | 美术文摘

《装载》240×200cm

相关文章

  • 雄浑与超诣:金威昕激情马的气势与境界[图文]
    雄浑与超诣:金威昕激情马的气势与境界[图文]

    金威昕(爱新觉罗·威昕):满族,1956年生,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教授,国家持证雕塑家,国家一级画家,师从于田金铎、曲乃述、杨美应、孙家彬、郭西河等大师门下。作品《夜以继日》在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优秀作品奖,《为乞求和平而哭泣的音乐家们》在美国获世界和平金奖。2006年受日本浩庸画廊邀请在日本东京办个人画展,其中大写意中国画马大受欢迎,2014在美国洛杉...

    93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顾大明画山水轻墨重彩,乃时势使然矣[图文]
    顾大明画山水轻墨重彩,乃时势使然矣[图文]

    顾大明作品 《秋帆》50cm×50cm世间的是与非有时会因时而异,孰轻孰重,此一时彼一时矣,山水画亦然。隋唐之际,以青绿为主;至二宋,青绿与水墨则在伯仲之间,不以水墨或青绿说长论短;元以后,始渐呈水墨为上之势;明清二代因董其昌之南北分宗,竟至于惟水墨是从,无论其余,青绿山水鲜有人为之,风气延宕竟至民国。期间唯张大千创泼彩法,睥睨时势,为人所不为,惊世骇俗。新中国之山水画,不循古制,诸法杂糅,既...

    51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楚寻欢:依潮待明话乙卜[图文]
    楚寻欢:依潮待明话乙卜[图文]

    乙卜:水墨进入汉砖系列文/楚寻欢初识乙卜,是在“当水墨进入汉砖”水墨系列展览现场。其时的乙卜,着装古朴,憨态可掬,与时下许多玩当代水墨的同行所外露的“生猛昂然”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水墨与汉砖分明是传统的,而构成的手段与笔触却新潮洋溢,上百件作品一以贯之,“水墨进入汉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当代语境下传统与创新,隐忍与勃发的思考。乙卜是当代水墨领域里颇具才情又善于探索思考的艺术家,他把这种思考与探...

    16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论博物馆创新维护的重要性[图文]
    论博物馆创新维护的重要性[图文]

    对于今天的中国各大学来说,建造一定规模的大学博物馆并不是难事,而且从体制上来解决一些编制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大学博物馆不只是简单的部门和编制的设置,或者是简单的盖楼。现在有的大学博物馆,建筑颇具规模,可是最为欠缺的是藏品。有一些大学因为没有藏品而四处寻找,这就出现了“碰到了什么就是什么”的问题,根本不考虑有些收藏与大学的关系,也难以辨明收藏的真假问题。各大学博物馆因为经费有限,都不可能完...

    133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永生:天马行华夏 水墨润九洲[图文]
    张永生:天马行华夏 水墨润九洲[图文]

    书画家张永生先生张永生,1958年生,著名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清美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紫光阁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副研究员,著名国脉大写意书画家。说起张永生的艺术人生,10个字可以概括——“天马行华夏,水墨润九州”。耳濡目染,天性自由张永生出生在辽宁阜新一个书香之家,8岁时开始跟爷爷学书法,很小就受到他*的绘画与刺绣的熏陶,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自小对绘画特别痴迷...

    101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对联收藏市场渐趋抬头[图文]
    对联收藏市场渐趋抬头[图文]

    对联收藏市场渐趋抬头岁末年初,旧俗家家户户以贴春联,剪窗花,张贴年画等形式来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现下印刷的春联、“福”字、年画正在呈加速度的趋势取代原来的艺术形式。印刷品虽然在形制和画面效果上更加符合现代家居装饰风格,但是已经失去原有文化意义的春联、年画却成了徒有形式的华丽外壳。近年,有关春节题材的年画、春联、月份牌、贺卡等收藏品在市场上呈现...

    45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红色经典】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黄国铭[图文]
    【红色经典】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黄国铭[图文]

    黄国铭,1961年生,自幼习画得巴蜀名家蒋维德、任光荣生先启蒙,后师从著名艺术家刘朴先生。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西部画院院长,四川省开明画院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彭州画院美术馆馆长,四川省音乐—城市与环境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其作品广泛被世界各国众多美术馆及国内外收藏家所收藏。 自1985年参加全国青年美展并获‘一等奖’以来先后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数十余次并获奖十余次。19...

    10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瓷器杂项现量价齐升 推动市场向上攀升[图文]
    瓷器杂项现量价齐升 推动市场向上攀升[图文]

    在近日落幕的2017春拍中,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瓷器板块出现了3件破亿元之作:一件青花、一件粉彩、一件单色釉,均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较重要的门类。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中旬,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成交总额约2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36%.其中,瓷器杂项板块实现量价齐升,在推动整个市场向上攀升的过程中功不可没。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拍,中国书画与瓷器杂项依然占据拍卖成交额的主要份额,...

    143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如何投资前卫艺术品 教你这些秘诀[图文]
    如何投资前卫艺术品 教你这些秘诀[图文]

    日媒称,在日本,以投资现代前卫艺术为乐趣的人正在增加。以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63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无名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在成名之后价格甚至能涨到购买金额的好几倍。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8月23日报道,前卫艺术投资的魅力不仅在于作品的升值预期,除了持有作品的乐趣之外,还在于收藏家之间的交流。据悉以20岁至40多岁的公司职员为中心的“小额资助者”和收藏家在日本达到10万人左右,相关群体或将进...

    94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巴加尼·梅尔高的当代艺术:病态的住所[图文]
    巴加尼·梅尔高的当代艺术:病态的住所[图文]

    巴加尼·梅尔高(BjarneMelgaard)个展“AHousetoDieIn”近日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nstituteofContemporaryArts,以下简称ICA)开幕。“这是一幢用来自杀的房子,是一幢人们可以死在其中的房子。”这句话潦草地写在数张纸上,在ICA下层展厅的几张桌子上一一展示出来。这些简单精辟的注释同时激活...

    90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丝路遗珍 印象岩画[图文]
    丝路遗珍 印象岩画[图文]

    岩画原始吗?当然,这些来自远古的符号,散发着人类原始文明的神秘气息。但在张学智的笔下,原始的岩画跃动着现代的艺术气息。在民族文化宫的展厅里,张学智的印象岩画,有水墨的,有油画的,有黑白线描的,也有泼墨重彩的,有些是象形符号的复摹,有些是抽象变形和夸张写意。“远古的呼唤——张学智印象岩画‘一带一路’巡回展”展出了张学智80余件印象岩画作品,内容有反映太阳崇拜、祭天、狩猎、鏖战等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

    162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旅游商场艺展花样多 艺术消费开启新模式[图文]
    艺术旅游商场艺展花样多 艺术消费开启新模式[图文]

    上海K11艺术展大获成功让商场艺术展渗透到城市生活中原标题:艺术旅游、商场艺术展、博物馆衍生服务 艺术消费开启新模式小艺艺术展览拉动城市旅游业艺术展览不仅可以发展艺术文化,同样可以带动一座城市的旅游业。虽然对于当地城镇来说展期只是一段时间,但很多展品在展览后将长期留存在城市中,成为城市的公共艺术,甚至发展成为城市的标识。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

    7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最具投资潜力人物画家苗再新[图文]
    最具投资潜力人物画家苗再新[图文]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五届中国书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和高研班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国家中华文明历史题材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导师、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美协特聘顾问、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武警部...

    172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天价拍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是王道[图文]
    天价拍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是王道[图文]

    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2014年,拍卖市场天价拍卖亮点频现。4月8日,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拍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11月4日,影视大亨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的 拍卖会上,用3.77亿元买到了梵高《雏菊与罂粟花》;11月26日,刘益谦再次出手,以3.48亿港元竞得“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他在微信上 “任性”的感叹迅速成为了社会流...

    9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刘玉来:漫谈写生对国画创作的意义
    刘玉来:漫谈写生对国画创作的意义

    在绘画的学习、创作中,写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如果缺少了写生的训练、积累,创作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传统国画的创作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为此对于国画的从业者在认识上和实际创作中也是必须厘清的一个大问题。在许多从业者中确实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国画主要的是笔墨的表现,对于物象并无认真的要求。并时常以国画对物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说法为口实,从而轻视国画创作中的写生,把这个环节置于...

    192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