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白明:很中国很现代很享受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鹌鹑 点击 :

白明:很中国很现代很享受 | 艺术美文

白明作品

本报记者朱永安

白明,1965年生,江西余干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现任清华美院陶艺系主任,清华美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中国国家画院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协陶瓷艺委会秘书长,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201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有些让人目不暇接。年近知天命之年的白明,也将于7月10日至8月3日在法国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他的个展“白明——绘画与陶瓷作品展”。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这一展览,不仅被列入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项目,同时将由法兰西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法国邮政局也将专门推出珍藏邮票,并在法国各大媒体进行深度推广。

展览将近,白明在忙碌之余,接受中法媒体的访谈,阐释了他的艺术理念。

法国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ChristineSHIMIZU女士专门从事陶瓷艺术研究,她在广东的一个展览上“发现”了白明。在她看来,中国当代艺术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充满活力,并打开了中国艺术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但少数知名艺术家吸引西方大众眼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国艺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艺术市场中更能吸引人也更容易被西方社会接受的是那种“被汉化”了的波普艺术。

“在很长时间里,那些需要更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以及追溯审美根源才能被鉴赏的作品却被艺术市场的参与者所忽视。直到最近几年,这过去30年的中国美术史才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写。”ChristineSHIMIZU说,白明的艺术创作虽然远离标签符号,但始终保持着内在的连贯性,反映出他对中国艺术传统性与当代性的综合思辨。

1994年,白明从大学毕业,彼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从地下走向聚光灯,并在西方社会引发中国热的年代。白明说,对西方艺术拥抱式的学习让这代艺术家在思想上有很多困惑。受到时代新风的影响,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当代,如何更直接、更深刻地关注社会问题。当时虽然追求过“画刺激画面”,但白明因为学习陶艺的专业背景,更多接触的是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古代艺人在造器之外传达的哲学让白明钦佩,而在细心品味宋代瓷器的时候,他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安静气质。

白明说,如果我当初按照大家追随的西方概念一直走下去,也许现在自己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员。但此后他20年走了一条艺术回归之路,时至今日,他更坦言,看过了西方各种流派艺术大师的作品,还是中国艺术的气韵更能深入地打动自己。

白明说,我们这代人的艺术一直是伴随着困惑成长的,既不像上一代艺术家那样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风格尽可以单纯;也不像下一代艺术家那样生长于开放年代,可以自由不羁地探索。他在思索时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空间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今天的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努力找到自己的创作语言,思考如何表达的问题,但在深厚的艺术背景上有一点点创新都很难,“你一动,就发现你的路前人已经走完了。

艺术创作可以从模仿起步,但有了基础就不能满足于“像谁”,要努力做到“不像谁”,而最后要还做到不要像曾经的自己。白明说,创作之中一定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这也是他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的提问。“你不必对他说‘你不应该这么做’,当你不断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就会慢慢接近本心。”

近年来,在艺术市场的引导下,不少画家将自己的国画作品移植到陶瓷上,“画瓷产业”颇为红火。在白明看来,简单地将宣纸上的中国画移植到陶瓷上很难获得应有的视觉效果,因为陶瓷有其特定的空间性,“不能做完了之后只能让人看一面”。白明说,在瓷作布局上必须考虑到对空间的整体把握,他的创作大多时候不打底稿直接创作,但要追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在白明看来,“跨界”并不是问题,他本人也在陶瓷、油画、水墨等领域跨界。他说,基于不走重复路的追求,当一条路在特定时间里自己很难突破时,跳出来,通过别的艺术形式也许可以获得启发。

学习西方艺术,但画油画时要提醒自己不要太西方;继承传统艺术,但画水墨时要提醒自己不要太传统;研究制瓷工艺,但做瓷器时又要提醒自己不要太工艺。白明说:“所谓注重传承,不是指传承某种样式,而是要传承其中的审美精神。”今天的创作要与传统有所呼应,并且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刻的东西,应该“让西方人觉得很中国,让中国人觉得很现代,让自己觉得很享受”。白明说,人们常把中国文化比作长江、黄河,但正如长江、黄河之水长流长新,他希望自己的创作可以是中华文化这条大河流到今天的一滴水。

ChristineSHIMIZU说,白明的创作与景德镇的很多艺术作品不同,不仅在于他没有简单重复模仿传统,也在于白明在陶瓷艺术的每个创作过程中都努力参与其中,投入自己的情感。采访中,白明对自己作品的情感时常溢于言表。他的微信中有一组陶瓷出窑时的照片,一行文字:“开窑,得满心欢喜。”

相关文章

  • 冯远:郜科的世界[图文]
    冯远:郜科的世界[图文]

    郜科“玩赏”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典型的人生态度之一。不同于庸俗的玩乐或玩物丧志般人格的堕落,玩赏代表了人性中智慧而富创造力的心态。它是藉以对美好事物的品鉴、玩味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的途径。就艺术与创造者的关系而言,郜科便是这种人生态度的承继者,他的这些关于红粉佳丽的水墨画“江南丽人”印证了这一点。这是一些轻松、随意、没有任何使命感的画,虽在似与不似之间如儿童般的天真再现,实际上却把...

    111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黄志凯[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黄志凯[图文]

    黄志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会员证号17696中美协官网可查),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审,河北青少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漫像”平台签约画家;河北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1984年在中央工艺美院书籍装帧系进修。1989年河北师范大学毕业,199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12生肖形象设计大赛”获优秀作品奖(原作被央视收藏)。2008年9月,参加中央电视...

    163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景区雕像为啥屡遭咸猪手[图文]
    景区雕像为啥屡遭咸猪手[图文]

    张剑文王成喜图据《华商报》报道,西安世园会世界庭院的一群人体艺术雕像,近来被游客下了“黑手”。十四个欧式艺术雕像,就有八个雕塑的私处被摸,且被摸部位与雕塑其他部位颜色差别非常大。裸露在公共区域的人体雕像,似乎从“面世”那天起就没有逃出“被摸”的宿命。分析此类现象,几乎都认为是由游客素质低下而引起。客观来说,这样的分析有一定道理,毕竟,雕像不被亵渎与践踏理应成为每位游客规范自我行为的...

    1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书画焦点人物——苑贺斌(组图)
    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书画焦点人物——苑贺斌(组图)

    苑贺斌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留影【艺术简历】苑贺斌,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美术家代表,中国絲路规划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兰亭书画院导师、客座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俄青少年国际艺术节顾问,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等。获得过“迎奥运全国书画展览”金奖,“中国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书画展览”...

    122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一个被洛克菲勒家族收藏过作品的[图文]
    一个被洛克菲勒家族收藏过作品的[图文]

    中国新锐派画家——吴文厦(米可)蓝 竸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中秋,一位外国老人及随行人员在中国导游的陪同下,来到了重庆标志性建筑——重庆人民大礼堂,这座巍峨壮丽、集中国民族传统及西洋风格为一体的建筑吸引了他。他驻足观赏后,夸赞不绝。然后一行来到了人民大礼堂的画廊。这个画廊在当时已名响中外。画廊里的作品引起了这位老人的极大兴趣,他从西厅走到北厅,反复走了两遍,走到一张名为吴文厦(米可)创作《构成一...

    37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迎国庆:张玉田作品赏析[图文]
    “党旗飘飘”迎国庆:张玉田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张玉田,号墨咏斋,1955年生于河北满城,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国画院院长,中国徐悲鸿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特色网艺术顾问。张玉田的精品佳作多次在全国性及省市美展上获奖,出版了《张玉田画梅集》和《张玉田山水画集》。部分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美术馆和中外人士所收藏。...

    22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王子武:精准造型与笔墨韵律[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王子武:精准造型与笔墨韵律[图文]

    王子武,国家一级美术师。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协会员,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先后任职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王子武:精准造型与笔墨韵律文/李人毅《留住四禧》是画家王子武画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作品,堪称“丹青交响”乐,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魅力再添神采。画中的四只喜鹊动势不同而神态各异,寿石生辉,玲珑剔透,尤其是下垂的柳...

    116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拉斐尔:被忽略的艺术智慧[图文]
    拉斐尔:被忽略的艺术智慧[图文]

    现藏于佛罗伦萨皮蒂宫的《椅中圣母》,可谓拉斐尔圣母题材巅峰之作。在这幅画中,圣母没有被画成高高在上的“神”,而似邻家女孩,安详温柔、优雅端庄。这无疑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2020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大博物馆原本都计划了持续整年的各类特展。然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令一批展览不得不“停摆”,尤其是在拉斐尔的故乡意大利。我们期待着疫情早日...

    7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品书三段——《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集·覃炳庚》读后[图文]
    品书三段——《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集·覃炳庚》读后[图文]

    总算看到炳庚的书法集了,我整整苦等了五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炳庚与我先后去桂,一南一北,从此就再没见过他的书法作品。翻阅此卷,深感其进步之大,却并不意外。毕竟二十余年,天涯比邻,他在书山中耕耘的艰辛与勤奋,时有耳闻。我虽不善书,总算还有点书缘,识得几位大家,二十年前,又曾耳提面命于大书家,也是我的老领导谢云老,并多次聆听其亲自讲解书法之八字真谛“线的流动,形的飞扬”于无意有心间。墨发乎笔端,...

    159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品投资“老”字当道?[图文]
    艺术品投资“老”字当道?[图文]

    作为投资领域上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并称为三大投资市场的艺术品市场,其投资目标的挑选也是一件值得谨慎决定的一件事。在今天,艺术品投资的财务回报率越来越明显,艺术品升值空间大,风险也相较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小得多,再加上艺术品拍卖市场近几年的异常火热,越来越多的投资新人选择进入艺术品市场。苏富比艺术品拍卖交易现场不同时代作品体现不同趋势作为刚刚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新人,通过道听途说的行业知识和类似...

    138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品读李铁生的绘画艺术[图文]
    品读李铁生的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李铁生,1956年元旦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省清苑县。自幼喜欢绘画。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叶浅予先生实验班(本科)。在校期间,得到叶浅予、梁树年、陶一清、黄润华、贾又福、姚有多、张立辰、李少文等诸多先生的精心教诲。几十年来,本着老实做人,认真做事,坚持不懈地走深入生活、以自然为师的写生道路,行程二十多万公里,走遍十多个省市和地区,不畏艰难困苦,力争在山水画水墨写生中寻求新...

    52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豪瑟沃斯画廊:香港是进军亚洲的第一步[图文]
    豪瑟沃斯画廊:香港是进军亚洲的第一步[图文]

    豪瑟沃斯画廊苏黎世总部 ? 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Photo: Thies Wachter今年3月,豪瑟沃斯香港空间举办开幕首展,带来美国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特的新作。布拉德福特以大型、抽象、混合媒材的绘画著称,其画作中常融入都市生活中转瞬即逝的、被废弃的元素。豪瑟沃斯画廊于1992年在苏黎世成立,创始人为伊万·沃斯、曼努埃拉·沃斯及乌苏拉·豪瑟。2015年,在...

    18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著名画家惠升碧的绘画艺术[图文]
    著名画家惠升碧的绘画艺术[图文]

    【艺术简介】惠升碧,男,1948年1月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1年10月《黄土坡》参加第一届全国山水画展,获收藏奖。1991年7月《横山里下来游击队》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1994年《金色的高原》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1996年加拿大国际美协《华夏之魂——长城颂,国际美术...

    189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的一种境界[图文]
    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的一种境界[图文]

    培培 49×39cm 布面油画 2012年本次展览展出的油画作品,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章是“线条与色彩的乐章:踏上现代主义之路”,第二篇章是“造型与格调的变奏:借鉴前辈大师之法”;第三篇章是“中西绘画交响:研习传移摹写之道”;第四篇章是“语言与技巧的合声:拓展油画创作之径”;第五篇是“现实与意象的回旋:写生敲开艺术之门”,以倒叙的方式呈现靳尚谊在不同时期所研究的绘画基本问题。“这个展览没有别...

    17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笔墨造景 诗意抒怀 —— 观黄锐才中国画有感[图文]
    笔墨造景 诗意抒怀 —— 观黄锐才中国画有感[图文]

    黄锐才《鸟鸣山更幽》黄锐才《泰湖之秋》在当今中国画坛,大多画家不满足于遵循前辈先师之后缓慢攀行,而力求于前人之外。加之西学东渐,为新一代山水画家的标新立异提供他山之石。其中,或以西方绘画技法取代改造,或以西学之末翻新丘壑图识,急于以奇招百出的独特手法,建立与别不同的画风面貌。生长于岭南的画家黄锐才,却能虔诚执着,锤炼笔墨,坚守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精神,以形神兼顾、雅俗共赏为审美...

    94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