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的一种境界[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小橘子 点击 :

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的一种境界 | 美术观点

培培 49×39cm 布面油画 2012年

本次展览展出的油画作品,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章是“线条与色彩的乐章:踏上现代主义之路”,第二篇章是“造型与格调的变奏:借鉴前辈大师之法”;第三篇章是“中西绘画交响:研习传移摹写之道”;第四篇章是“语言与技巧的合声:拓展油画创作之径”;第五篇是“现实与意象的回旋:写生敲开艺术之门”,以倒叙的方式呈现靳尚谊在不同时期所研究的绘画基本问题。

“这个展览没有别的,仅是一个展示我这么些年学习过程的展览。”已80岁高龄的靳尚谊在开幕式上自谦地说。他回忆了几十年来自己学习油画的经历,他表示,作为一名油画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油画的基本语言问题,这也是其一生创作中持续探索的地方。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3日。

新作要补“现代主义”的课

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展出靳尚谊2006年以来创作的13幅新作,其中包括2015年最新创作的《途中》《蒙古族公主》两件作品。他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绘画发展历史的研究和反思,认为中国没有经历较为完整丰富的现代主义艺术启蒙和发展就直接进入了后现代观念艺术,造成了艺术语言、社会接受度上很大断裂,因此提出“中国艺术要补现代主义这一课”,他也身体力行,近年特别是对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中的线、色彩和结构造型进行融合实验,创作了一系列新作。

另一大亮点是呈现了之前从未展出过的早期写生、临摹作品,比如他极少面世的7件临摹敦煌壁画的作品。1978年,在常书鸿先生的带领下,靳尚谊在敦煌临摹壁画,留下一批用油彩模仿中国古代壁画的作品,见证了他对于油画色彩和造型的探索和与中国传统美术融合的尝试。

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的一种境界 | 美术观点

戴尔夫特老街 53.5×43.5cm 布面油画 2010年

60年不懈探索和实验

本次展览全面呈现靳尚谊从1950年代以来在油画艺术上各个阶段的探索和思考,他1950年代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期间接受国内教师、苏联派来的油画家马克西莫夫等教授的苏派写实画法,并在之后多年的创作和教学中不断摸索油画的造型、色彩等,1978年后参观欧洲古典油画后探索古典风格的肖像创作,引领了古典油画语言的回归和发展,对当代学院派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到1990年代以后他又开始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元素和油画语言的融合,油画艺术和当代观念艺术的互动发展,现代主义油画的语言实验等问题,并以自己的绘画实践做出了具体的回答。

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余丁认为:“靳先生是个对艺术语言有高度自觉、高度敏感的艺术家,始终关心造型、空间、色彩、画面结构等绘画基本问题,这也正是展览主题“自在途程”的所指,通过展览也让文化界、学术界可以借此对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有新的思考和认知。”

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的一种境界 | 美术观点

途中 96×10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对于油画语言的探索无止境

靳尚谊是我国美术界集创作、教学和学术带头人于一身的扛鼎式人物。三种身份以及艺术的优长品质长时间合一于他的生命历程中,互为关联,互相促进,相向而行,构成了他整体的学术视野、艺术高度和使命担当。近年来,以他丰厚的艺术实践经验与透彻的艺术辨识力,以简练而概括的语言,创作出更为凸显“油画性”与“中国性”高度融合的当代中国油画,切实地见证了成熟是不断生长的积累,是历练与视野的升华。

靳尚谊的艺术成就,突出地体现在他把欧洲古典油画精髓及它所体现的崇高、理念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下,较好地使之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和精神交流融会,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成功地在作品中体现出他个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余丁总结了靳尚谊油画语言的方法论,“一、写生,二、临摹,三、创作。这三点成为靳先生油画语言研究的三个方法,贯穿在其6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对展览主题进行了阐释——“自在途程”指的是在道路和方法上达到游刃有余的一种境界。“自由在心中,自在道路上,这是每一个艺术家所向往和追求的部分。而‘自在途程’对于后辈来说,还有这样的意义:靳尚谊那一辈的艺术家们自觉担当起了对中国油画的引进、发展、研究的重任,这种精神是老一辈人的责任,更是对我们的启示。”

相关文章

  • 王国安:紫竹苍松味自清[图文]
    王国安:紫竹苍松味自清[图文]

    王国安书法“白云红树土方净,紫竹苍松味自清”,这是即将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国安书法作品集》中的一件行书对联,整幅作品苍润朴茂,清新洒脱,堪称佳作。透过其厚重的线质及多变的造型,不难看出作者碑帖兼融的审美取向,“紫竹苍松味自清”一句借来形容王国安书法的新境也觉十分贴切。王国安书法王国安系吴门中青年书法名家,他师承宋季丁先生,取法高古,主攻汉...

    73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卢德龙书画艺术鉴赏[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卢德龙书画艺术鉴赏[图文]

    【艺术简历】全国著名书画家卢德龙,笔名愚生,字云逸,号漱泉,重庆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五届中央文化体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常委,农工党重庆市委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重庆市书画研究会会长。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画家”称号,2006年被授予“世界华人书画百杰”称号,主要贡...

    154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鱼皮画:北纬45°的新生命[图文]
    鱼皮画:北纬45°的新生命[图文]

    丁思尧 苏婉德都 鱼皮镶嵌 漆画在北纬45度以上区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鱼皮文化。鱼皮画是赫哲族的传统艺术,曾被称为无纸剪纸,通过对鱼皮的剪切、粘贴和镂刻,就能创作出令人叫绝的精美图画。赫哲族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很多情节和人物在鱼皮画中有所描述。鱼皮画的主要内容是展示赫哲人的审美追求与信仰崇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编者结识鱼皮镶嵌漆画作者丁思尧是在一次活动上,她向我们展示了几十幅作...

    93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胸中有丘壑,笔下生风云——著名画家徐雪城作品欣赏[图文]
    胸中有丘壑,笔下生风云——著名画家徐雪城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徐雪城,职业书画家,擅长山水,兼工人物、花鸟、诗词。系曹大铁入室弟子、张大千再传弟子。北京荣宝斋画院李少文导师人物工作室画家北京中国国家画院乔宜男导师花鸟工作室画家北京坦博艺术中心、坦博艺苑专职画家北京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壶口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石涛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

    196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萧晗[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萧晗[图文]

    萧晗(本名肖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师从王仲,毕建勋,史国良,张道兴,研习人物画,师从张复兴先生研习山水画,拜花鸟画家王雪涛先生之徒和芝圃先生为师,研习花鸟画。2013年在中央美院进修,师从毕建勋。201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研习花鸟,师从吉瑞森教授。艺术成就:2015年5月26日作品《新装》入选“翰墨齐鲁”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15年8月15日作品《拉卜椤早市》入选庆祝新中...

    50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以文传承,书写情怀——妙指生花陈文振 [图文]
    以文传承,书写情怀——妙指生花陈文振 [图文]

    作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彰显民营经济特色、服务主流人群的政经日报《晋江经济报》特邀晋江著名书法名家陈文振先生为新近上刊的《晚晴》刊名题字。陈文振先生将“晚晴”二字书写得灵动洒脱,行云流水,得到了众多书法业界人士及书法爱好者的高度认可和肯定。《晋江经济报》——《晚晴》刊名 题字人物:陈文振陈文振,1958年出生于著名书法家张瑞图的故乡——福建晋江。陈文振先生幼年好学,沉醉...

    147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李唐与他的《万壑松风图》
    李唐与他的《万壑松风图》

    【宋】李唐 万壑松风图 绢本设色 188.7cm×13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画《万壑松风图》时,是在一个春日。或许,也是暮春。李唐,字晞古,约生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8)。南宋邓椿《画继》卷六:李唐,河阳人。离乱后至临安。年已八十。《万壑松风图》在主峰旁陡直的远山上,题有隶书“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款。这是北宋宣和六年(1124)。在时间的深处,画中的山岗、峭壁、...

    15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张志勇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张志勇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来,百...

    166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宋画的风骨:笔墨老硬 无少柔媚[图文]
    宋画的风骨:笔墨老硬 无少柔媚[图文]

    (原标题:朱伟的中国画)艺术家朱伟“对艺术而言,能发生最好的事情是与官方分道扬镳。”里希特总结得不错,反叛精神本身也是一种保持警惕的姿态,无论对于世事还是内心。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已经有四十一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了朱伟的近六十件作品,私人收藏的范围更广。批评家李小山曾经在文章中写道:“朱伟的水墨画放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一眼认出,说明一点,无论从图式到表现性,他都最大程度发挥了水墨画表现力的边界效应。可...

    17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汉画巡展中 我们需要思考的事[图文]
    汉画巡展中 我们需要思考的事[图文]

    “虎车雷公图”, 南阳市汉画馆,南阳市英庄汉墓出土什么是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近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汉画大展”在北京的山水美术馆刚落幕,以587件(套)汉画拓片为大家生动再现了2200多年以前汉代人的信仰和审美。这些原本坚硬地镌刻在石头上栩栩如生的画面,被拓印在宣纸上,古朴细腻,浮雕般的凹凸感缓缓地铺排开一个充满旺盛生命和异常热闹生动的大...

    50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如何用色彩表意[图文]
    如何用色彩表意[图文]

    色彩是中国画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式的绘画材料不断出现,这给我们画面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身处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当口,对于外来文化,不是盲目模仿追随,以多元开放的视角审视、借鉴、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成分,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将色彩语言表现力的拓展作为当代山水画发展的一条途径和突破口,不失为明智之举。方向 茶香 180×180cm 1993年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秦时代极具美感的...

    7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全国两会政府报告会给红木行业带来机遇[图文]
    全国两会政府报告会给红木行业带来机遇[图文]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干货很多,究竟哪些内容会给红木行业带来机遇?红木行业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让世界爱上中国红木家具通过“一带一路”,让世界爱上中国红木报告: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高质量办好“一带...

    144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画家吴齐鸣[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画家吴齐鸣[图文]

    【艺术简历】吴齐鸣,五七年生人,美协会员,云峰画廊画家。参加全球水墨画大展。2012年于北京云峰画廊举办个展,并出版个人画集。中国日报海外版整版登载作品若干幅并刊文介绍。中国香港《资本》杂志《中华文摘》均曾专栏推介。国内多家报刊和专业杂志专栏介绍。曾在日本东京银座区和马来西亚吉隆坡个展。...

    15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和兵马俑有啥关系?[图文]
    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和兵马俑有啥关系?[图文]

    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考古又有新发现了!近日,“首次发现秦始皇陵石铠甲加工基地”登上热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秦咸阳城遗址发现一处秦代石铠甲手工制作场所。这个消息引来一众吃瓜网友的热议:这些石铠甲有什么用处?跟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有关系吗?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杨力铮介绍,这些石铠甲和兵马俑并无关系,“在秦始皇陵里有一个陪葬坑,里面出土有石甲胄,类似一个盔甲库房。”秦都咸阳城核心保护区的新...

    16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杜比尼:印象派的先行者[图文]
    杜比尼:印象派的先行者[图文]

    查里·法兰斯瓦·杜比尼(1817年至1878年)出生于法国一个艺术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画,巴比松画派代表人物。杜比尼的绘画摆脱了带有古典倾向和自然主义色彩的如实描绘,大块面的用笔和厚涂使之成为较早的印象派先行者,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水的研究使他成为巴比松画派中最善画水的画家。在《奥伯特沃兹的水闸》一画中,杜比尼将光与色发挥到了极致,作者用整块而色彩丰富的小笔触点出地面景色,而把天空画tk 内含而...

    39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