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记黄永玉为荣宝斋创作《荷》[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嫱嫱 点击 :

记黄永玉为荣宝斋创作《荷》 | 美术知识

《荷》是86岁高龄的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历时40多天,为即将落成的荣宝斋大厦创作的巨幅国画。这幅画高5米,长6米,合270平尺,创黄老画作幅面之最,在当代画坛也不多见。作为这幅传世之作的立意、创作全过程的亲历者,我深受感染和震撼;作为现任荣宝斋的一名管理者,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从清代康熙年间的“松竹斋”算起,荣宝斋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是它发展的黄金时代。经营范围扩张了,功能扩展了,队伍扩大了,原有的铺面显得局促而狭小。荣宝斋几代领导人及员工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建造一座新的、足以成为琉璃厂地标的、与荣宝斋名声相称的大厦。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投资1.1亿元,总面积16000余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三层的荣宝斋大厦拔地而起,巍然耸立在琉璃厂西街。

记黄永玉为荣宝斋创作《荷》 | 美术知识

早在2006年,黄老听说荣宝斋将建新大厦的喜讯时,就对我和雷振芳副总经理说:“快盖好你们的大房子,留块墙给我,给你们画张大松树!”荣宝斋本来就是为书画家、文人雅士服务的,长期以来,以诚信精神和货真价实赢得业界的信赖,结交了一大批文化大师。但黄永玉先生与荣宝斋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情缘。

半个多世纪前的1953年,时任中央美院教师的黄永玉,受院长江丰委派,到荣宝斋学习木版水墨套印(现称木版水印)技艺,为在美院版画科开专业课做准备。他以“小学生”的谦虚态度,拜专业人员为师,认真学习了两个多月,完成了被他戏为“毕业论文”的《齐白石像》和《阿诗玛》插图。黄先生与师傅们同吃同息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深情地回忆说:“两个多月来跟不少人工作上的亲近,成为终生幸福的纪念,几十年为动荡打断,又接续又被打断,……这一代又一代友谊的联系,成为一张让人生赞美的文化情网。”

记黄永玉为荣宝斋创作《荷》 | 美术知识

“文化情网”,多么崇高而又亲切的概括!这张“情网”把艺术家的魂与荣宝斋的梦交织在一起。黄老得悉大厦将在建国60周年前交付使用,便从今年6月25日开笔画他心中那幅大画。耐人寻味的是,老人动笔时改变了主意,不画“大松树”,而改画“大荷花”了。我想,这可能缘于黄老对荷花的挥之不去的珍爱与寄托。黄先生说过,他在小学的时候,学校有个荷塘,他每年夏天总是流连在荷花荷叶间,于是就开始画荷。翻开黄先生的画集,每一个时期,特别是中年之后,都有浓墨重彩的荷图。他亲手栽植,细心观察,视荷为友,与荷对语;他的寓所,亦名为“万荷堂”。现在,黄老要调动自己对荷花所有的情感和技法,来为荣宝斋献上自己的赤诚心意。

这幅非同一般的国画高5米,宽6米,整整画了40天,每天10多个小时。整幅画没有草图,黄老真正做到了“胸有成荷”。每一点一划,看似随意挥洒点染,实则恰到好处。看黄老作画是一种享受。画笔、墨彩,在他手里宛如绣花针,穿针引线之间,莲叶或舒或卷,菡萏或绽或敛,伸展自由,栩栩如生。宏大处,太阳当空,光芒四射,炽烈活跃,令人不敢逼视;细微处,荷叶上滚动的露珠,晶莹剔透,仿佛要流出画面。

记黄永玉为荣宝斋创作《荷》 | 美术知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画面是烈日下的荷塘。高低错落60株荷花亭亭玉立,不言而喻,这是象征我们共和国母亲的60华诞。与我们过去见过的黄老画的风雨荷塘、残秋荷塘不同,这幅画色彩华贵,气度谐和,张弛得宜,生机盎然。这可以看作画家对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一种认识和祝愿。

黄永玉先生是极富个性的老人,且不说他养猎犬、喜拳击,打猎,听音乐,单是画上的题款就常出卓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一幅画上题了大段的《爱莲说辩》,反驳北宋大儒周敦颐关于荷花“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说法。黄老认为,荷花固然美,但正是花下的污泥养育了它的美。“土地者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源也。”那么,观诸此画,黄先生既赞赏了烈日下的荷花、莲叶、绿草、浮萍,也同时感谢着孕育这一切的“地母”——我们的祖国。先生的老朋友黄苗子在《画坛师友录》中谈及永玉先生说:他画的荷,“一株荷花,几片荷叶,都具有生命,都在随风颤动。”他还说:“婴儿是母体的血肉分出来的,而一件创作则是从画家灵魂分出来的。”信哉斯言,黄永玉先生亲口跟我说,这幅画中有他的“魂”。创作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想这幅画,所以才能上得画架,笔笔入境,有如神助。

记黄永玉为荣宝斋创作《荷》 | 美术知识

由黄先生的创作态度,想到了我们的工作态度。黄老入木三分地说:“荣宝斋与文化人之间的关系有点患难与共的因缘。荣宝斋之成员不单具有高度文化修养,还兼顾着敏锐的文化行情和政治嗅觉。”这样的认识,即使我们身在荣宝斋工作的人,未必都能悟到。以黄永玉先生为代表的艺术家,把自己的“魂”释放给荣宝斋,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老曾给我题句:“行成于思”,就是告诉我理性的认识才能产生自觉的行动。我在想:“荣宝斋”这三个金光闪闪大字该如何理解?是不是可以这样看:“荣”,荣耀,繁荣,以我们提供的产品,美化生活,繁荣文化;“宝”,珍宝、宝藏,以我们的经营,为民送宝,为国藏珍;“斋”,文房,书斋,以我们真诚周到的服务,与艺术家交友,振兴民族文化。总之,要让新荣宝斋成为真正的画家之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基地,“民间的故宫”。这幅巨《荷》将永远在荣宝斋大厦绽放。

记黄永玉为荣宝斋创作《荷》 | 美术知识

相关文章

  • 大客户屡屡拍而不付谁之过[图文]
    大客户屡屡拍而不付谁之过[图文]

    近期,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公布《2014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举办911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315.47亿元。但截至2015年5月15日,成交货款完成结算172.16亿元,结算进度为54.57%,较上年同期减少2个百分点。其中,年度内224件(套)千万元以上成交拍品中,已全款结算的拍品只有83件(套)。值得思索的是,为何拍卖市场“结算率”持续下滑,尤其是高...

    189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观物取象--翁道胜绘画艺术创作方式研究[图文]
    观物取象--翁道胜绘画艺术创作方式研究[图文]

    观物取象美术创作者完成作品的创作过程,其实是实现了由物象到心象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画家凝练出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最终以视觉表现语言呈现出艺术图像,以此阐释画家对大千世界和人文社会的深度理解。此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首先是认知体察物质世界,然后是探索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它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纵观翁道胜的绘画创作之路,从具象叙事到意象表达,他都将...

    16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郑和新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 郑和新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15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山子与山水,无数能人志士也傻傻的分不清[图文]
    山子与山水,无数能人志士也傻傻的分不清[图文]

    中国传统的山水人文景象山水文化,早已深入中华文化的精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境界,其一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其三为: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关于人生境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

    55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图文]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图文]

    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这一中国传统观赏名花,相传为水中仙女所化,它凝姿约素、高洁脱尘、清秀俊逸,被誉为“凌波仙子”。历代文人雅士多喜以水仙为题赋诗作画,天津博物馆藏《水仙图》卷即是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名作。赵孟坚(1199—约1267),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浙江海盐人。宋朝宗室。善画梅、竹、兰、石,画法...

    6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战国时期已有长城 现存长城多为明代修建[图文]
    战国时期已有长城 现存长城多为明代修建[图文]

    燕行图·北京朝阳门历史上的万里长城首先是一道军事防线,它的城墙、关隘、堡寨、敌台,见证了刀光剑影与炮火连天的岁月;同时,长城地处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因此又成为一条经济、民族、文化的分界线。历经战争与和平的风云变幻,沿线以长城为地理依托和文化载体,积淀为一条绵亘万里的“长城文化带”,北京是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区段之一。长城自身的兴衰过程、分布格局、关隘交通、建筑遗存,历史上长城沿线的...

    31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博物馆不该被忽略的重要展品是什么[图文]
    博物馆不该被忽略的重要展品是什么[图文]

    享受博物馆之美,绕不开对于博物馆建筑空间的欣赏我喜欢拍摄博物馆。博物馆其实很难拍,这是一座与历史和艺术相关联的建筑。建筑本身已经给我们设计了一个硬件基础,包括它的朝向,它与周边的关系,以及阴晴雨雪和朝阳暮色等等。它的结构,它的材料,它的光影关系,已经很难改变。捕捉它的神采,要下功夫了解这座建筑,以发现者的眼光去发现其中的神妙之处,寻找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当建筑已经存在于空间时,它一定会和周边环...

    3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国画名家 陆云志艺术赏析[图文]
    国画名家 陆云志艺术赏析[图文]

    陆云志,1977年12月生,贵州省长顺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贵州省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读于文化部中国画艺术创作院高研班。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画课题高研班”之易峰导师花鸟画工作。2017年就读于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六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高级研究...

    116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沈志昂书法鉴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沈志昂书法鉴赏[图文]

    人物简介:沈志昂,1952年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

    121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不逾矩不的创新指向《韩天衡先生学艺70年巡展》亮点评述[图文]
    不逾矩不的创新指向《韩天衡先生学艺70年巡展》亮点评述[图文]

    中华艺术史中不乏对行为独具特质的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描写。唐史《张旭小传》记载:嗜酒,善草书,每醉后号呼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呼为张颠。清代的文人笔记《隶书琐言》中记载:郑簠估量那墨磨得浓了,与众位拱手说现丑,到书案前提笔濡墨。一切准备停妥,他双手叉腰,蹲开马步,如练功般嘴里呵呵有声。朋友们以为他要操笔书写了,殊料他还是在不停地呵呵。孔尚任是知道老先生秉性的,他做了个手...

    152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翰墨挥洒蕴古意  但得自然盈笔端[图文]
    翰墨挥洒蕴古意 但得自然盈笔端[图文]

    樊大川,1962年出生于广西柳州。1991年出版《画马技法》,1992年移居丹麦,1996年、1997年、2010年分别于哥本哈根、洛杉矶、休斯敦举办《樊大川画展》。2002年定居北京,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师从李少文、赵宁安教授。2005年,作品《雄风》在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诗书画印艺术大展》中荣获金奖。现任北京齐白石艺术院副院长、北欧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水墨奔马形神兼备珍贵国礼友谊...

    19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名家风采》爱莲绘画作品赏析[图文]
    《名家风采》爱莲绘画作品赏析[图文]

    爱莲(张守莲),字,筱汐,出生于朝鲜平壤市,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材料与表现班。2019~202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研究班。2017年作品《紫气东来》获第三届国际书画节(美国·夏威夷)百杰奖,2019年作品《遐》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奖。2021年作品《荷风》《屹立》被中国女画家协会收藏。曾多次去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韩国,新...

    104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影响全球艺术市场的五大因素[图文]
    影响全球艺术市场的五大因素[图文]

    20 lots from independent bottlerSilvanoSamarol to be sold atSothebys, "TheUltimate WhiskeyCollection,"on October 24, 2019.Courtesy of Sotheby.艺术界又迎来了“秋季返校”。画商、藏家和拍卖行专家纷纷从各自的暑假返工,准备迎接满满的日程表:新展开幕、...

    133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陈卫和教授:杨佴旻印象[图文]
    陈卫和教授:杨佴旻印象[图文]

    杨佴旻 《春色》 2016年 96.5x60cm 纸本设色作者:陈卫和一、第一印象:只看画,将作品作为独立完整的文本来看(材料—技法—语言—境界)。1、对于尝试中国画颜料的表现潜力,有超乎一般人的热情、敏感、勇敢和能力。2、借助西画光色原理,在中国画纸墨笔色的世界,发展出复杂变化的色调和意象。3、风格意象来自摹本,多于来自生活。“意临”的摹本,包括法国古典风景、后印象、纳比派、超现实、...

    15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女性人体油画作者同性恋题材作品引争议[图文]
    女性人体油画作者同性恋题材作品引争议[图文]

    油画家王俊英《怀王游春图》饱受社会各界质疑著名旅法女油画家王俊英创作的多幅全身赤裸的女性人体油画作品因曝光而被质疑为“同性恋”,事后虽画家本人出面亲自澄清,但依然引得不少网友的怀疑。近日,有网友将其同性恋题材作品《怀王游春图》翻出,一时又引来众多的猜测与围观。《怀王游春图》描绘的是战国时楚怀王、南后和屈原春日里一起游园的场景。画面中的楚怀王虽与南后站在一起,眼神却与屈...

    128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