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灵
伊灵说他的名字来得很简单,就是墙上木瓢的线条:“1989年,我合作两年的事业伙伴散伙、女朋友告吹、唯一值钱的一套照相器材被盗、年仅58岁的父亲突然去逝,再加上国内的政治气侯导致文化人‘闭上眼睛闭上嘴’,沉闷中我的人生进入低谷。抬头望见墙上悬挂的木瓢,它的形状是由‘1’和‘0’构成,于是我就取名‘伊灵’了。”其实这些木瓢是他85年在贵州农村收集到的,他在这上面绘画,然后和人换白菜换房租,这种最原始的物物交换,成为那个年代艺术家们难以忘怀的谋生方式。
几十年来对绘画的追求是他不曾停止过的,从最初学习素描,到涉及西方现代画派的各种样式,他将自己的风格定位在对民间艺术的模仿和转换上。到现在,他还记得多年前一位意大利使馆的参赞因为喜爱买下了他的一幅抽象绘画,画作上密密麻麻的元素不得旁人理解,但是参赞告诉他画作的意境很耐欣赏,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时间观看后会有不同的感触。正是这样的肯定让他备受鼓舞,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创作。
伊灵:我的抽象很简单
对于抽象的创作风格,伊灵的解释很简单,在他个人看来,写实和抽象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他们都是表达观念的方式,只是对于抽象艺术,人们的审美显得更复杂和晦涩罢了。伊灵的画作中有很多身体、文字、数字、民族宗教的元素,这些繁复精细的元素是他对生活的感知,包括梦境和记忆,虽然模糊但却也是一种思绪,可以不清晰但却有它的纹理可循。
上世纪80年代,伊灵完成了整整四年半的外游写生历程,积累了大量的民间素材,回想起那四年半的光阴伊灵略显激动:“这段经历相当于将四十年压缩至四年半,它对于我的影响太大了,不但鼓励着我坚持创作的信念,而且让我觉得早睡晚睡没关系、饿顿饱顿没关系、冷点热点没关系。也就是说,培养了我对什么是人、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国情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并将这些最终转化为我坚定的信仰与道德的基石。”
伊灵(原名郭新平)
1961年9月7日生于上海,现住北京通州,职业画家
1983—1987年离职自费骑车环国旅行考查民间美术,被关山月、廖冰兄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壮举”。
1990年入住圆明园画家村被称为“大胡子村长”
1994年应邀赴欧洲,在荷兰、法国、比利时、德国、捷克举办个展,并在荷兰的Maastricht国际机场创作巨幅壁画,时任荷兰大使吴健民先生为此出席剪彩仪式。
1998年同丁乙、刘野等参加了由戴汉志(已故)策划的中国展览交流中心和荷兰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的“蒙德里安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巡回展。
1999年应邀赴美国Alabama、Mobile参加国际艺术节。
2000年应汉阿曼达工作室邀请赴新加坡举办个展。
2003年参加栗宪庭策划的“念珠与笔触”展览,北京798东京艺术工程主办。
2004年应邀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年”里尔三人画展。
2005年在广东美术馆笔组艺廊伊灵·林春岩画展。
2006年参加“上海抽象艺术大展”,明园艺术中心。
2007年比利时驻北京大使馆,“虚.实”三人画展
2008年心斋北京宋庄龙德轩艺术中心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书画艺术成果展北京
2010年第七届中韩文化交流展,广西梧州
作品被海内外机构和人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