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兰兰 点击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艺术简历】

李正刚,笔名李墨,号仙林墨子、二弃画痴。

1953年生于南京,现为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江苏省对外友好交流协会理事,南京市文联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南京颜真卿书画院顾问,南京云谷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中国美协、书协江苏省分会会员,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曾任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南京文艺界》主编。研习书画艺术50年。师从亚明先生,进修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中国画高研班。

李正刚先生先后在北京荣宝斋、国家画院和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地参加书画联展与交流展,曾六次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大型书画个展,亦曾多次在南京美术馆、徐州博物馆等地举办艺术个展。作品入编《丹青流芳》《新中国美术编年史1949——2014》《图说中国当代美术》等诸多大型书画集,亦被国家画院和有关美术馆、博物院等单位收藏。出版有《中国当代国画名家·李正刚》《李正刚诗文议书论画集》《李正刚书法集》等多部个人书画艺术专集。《美术报》《收藏快报》《新华日报》等专版刊载报道其绘画艺术,《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术报道》《世界知识画报》等报刊杂志也曾发表其书画作品。多篇艺术论文如:《论书画同源》《论中国画绘画“六字”之要》《试论中国画气韵生发的要素》《黄宾虹与傅抱石绘画之比较》等先后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论文集》《中国传统文化大典(理论与作品卷)》等。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名家评论

实境与情境的融合

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李正刚的山水画跃动着一种充沛的生命精神。绘画艺术中的生命精神,是由三大要素——画家的生命精神、大自然的生命精神和笔墨语言的生命精神所共同建构的。其中,画家的人格、性情、悟性、学养乃是核心灵魂。李正刚十分重视主体修为,又常与大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同时注重从古典山水画传统和近现代前辈作品中汲取笔墨精华,故而他的山水画创作日见精进。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他的山水画的重要特征是‘实境’与‘情境’的融合。一方面,他坚持到大自然中采风,获得新鲜的感受和感悟;另一方面,他又调动情思,探究意蕴,并将真情实感倾注在笔墨语言之中。因而看他的画既能产生真实感、亲近感,又可感知内在的精神和笔墨性情。这种创作路子,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重要法则的履践。

观李正刚山水画近作,气象宏伟,意境清远,用笔简劲,运墨幽变,向着“气韵生动”的境界迈进了一大步。他的山水画作品给人以雄中孕秀、浑厚灵动的总体印象,细心的观赏者会从中品味出沈周的老到,石涛的豪放,黄宾虹的厚密,傅抱石的洒脱。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思想与诗情的结晶

左庄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

正刚先生所作山水景物既是根植江南山水,更是汲取天下山水状貌神情融于一体,既有雄奇壮美,又有润泽灵秀优美,形成了他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之意趣。他始终坚持走现实主义艺术道路,所作山水始终以造化为师,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大众,抒发为人民大众共享的深情和意趣,观看他的山水画赏心悦目。

40多年来,正刚先生从书画创作过程中彻悟得中国山水画之本质在于对自然生命之感悟和抒写,这在他论画诗文中多有阐述,在其山水画境界营造和使用笔墨中多有表现,这是一般山水画家很少悟得和走进的深层思考及艺术追求。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正刚先生知自然之‘道’,懂山水之‘理’,这使他所营造的山水中的山体、林木、泉流、显晦的云雾、视觉的空间充满了灵动的生命气息。有生命气息的画必生动。这正应合了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之理。

正刚先生的山水图式师造化,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居可游,善用水墨造境,润泽华滋,尤擅用笔:山体点皴,林木出枝勾叶的笔法皆出自他有修养的书法功力。文人画家作画重书写,借自然山水为载体,笔墨为语言,抒写对自然、人生和自我的情和意。正刚先生是位有思想、有诗文、书法修养的画家。虽过花甲之年,创作潜力有望更大发挥。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清逸之气在笔端

丁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

李正刚的山水画从选择“载体”到审美地表达“载体”,显然有着自身提炼情感倾向的笔墨运变样态。

其一,澄怀观道,写心抒怀。我们从他的山水画作品中不难发现,其选景造境是远离世俗繁华的。他钟情于大自然,醉心于自然美,努力铺设了那么一条“心远地自偏”的田园牧歌式的笔墨之路。他的许多作品,显然揖别了现代化城市景观,而幽情别出、意趣悠然,令人避开烦躁,享受到清风拂面之快慰。作为民族绘画的传统文化,画家以自己的笔墨方式,澄怀观道,介入了弘扬国粹的行列,在深壑清泉中奏响丹青雅韵,谱写生命颂歌。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其二,笔力劲健,墨色淋漓。作者的思想、精神、生命号角、审美势头,往往需要通过具有说服力的艺术语言生动地反映出来。李正刚的山水画创作显然做出了这样的努力。从作品中可以感到作者在大笔点皴、小心收拾、墨色挥洒、情景交织中所洋溢出来的书卷气和人文气。基于作者有着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学诗词素养和书法操练的功力,自然使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厚度感和审美力度感。作为精神的载体、生命的表白,正刚君的山水画在自己预设的艺术功能中,践行了自己的理想,生发出艺术的感染力。很显然,作者在“道法自然”中求索“逸品”的旨意,分明贯穿于他的山水画创作中,使他的作品不落俗套,而弥布着一种润人肺腑的清逸之气。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以书入画 以情入画

黄鸿仪(江苏省国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美术评论家)

李正刚的山水画注重“以书入画”多以“写”与“线”立形,五代荆浩《笔法记》中用笔四势:筋、肉、骨、气,是他创作时遵奉的法则。他画《云漫朱岩显壮美》,用笔以勾、斫、勒、劈、点、擦……绘出前景山石林木,中景茅亭树丛和远景峰峦流瀑,都是以‘强其骨’的线条勾出,使得形象格外鲜明,再经皴染便构成一派幽深宏阔的意境。在描写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山水时,他则选用不同的线条加以表现。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他的山水画另一特点是“以情入画”,情真意真地挥毫作画。人们常说中国画画家应是“有情”或“多情”的人。对祖国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比热爱的山水画画家更是感情充盈的艺术家。山水画的灵魂是“意境”,而意境则是从“情”而来。情动生意、意生境出,画家内心感情是山水画创作的内在动力。观李正刚一幅幅清新浓郁的江南生活气息的山水画,正是他对出生地南京无比热爱、一脉深情地表现。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古人有“一生悲欢水伴唱”之句。水是江南的特色,要赞美江南就要以水为魂、为韵。李正刚的山水画里几乎都有溪流瀑布的生动形象:有从天而降轰鸣如雷的飞瀑、也有潺潺流水声的清溪细流、更有几条瀑布同泻喧闹和声……这些水的动势形态绝不雷同,每幅画中作者都把充满动感与生机的各种形态的水表现得出神入化,非常生动,这是他长年坚持力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在灵府,触毫而出”的结果。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在当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喧嚣生活中,在你争我夺、蝇营狗苟的人际漩涡里,在令人眩晕的名利物资的诱惑下,一个画家能否心无旁骛、不为名利与人际应酬所累,进入“心静”“境静”艺术创作境界是不容易的。画界一些“取巧”者不求苦练笔墨功夫,一心想走捷径成名成家,不惜代价地包装自己、吹嘘自己。而李正刚却要求自己“低调做人、高格作画。做人踏实不张扬,作画追求高格调。”这是非常可贵的“心性”。黄宾虹有诗:“意远在能静,境深尤贵曲。咫尺万里遥,天游自绝俗。” 道出当世上万物无足以扰心,便入“心静”则“明”的境界,则能洞察宇宙万物之本质,也可为“天地之鉴、万物之境”,作画者心静可登临“天人合一”、“山水既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的佳境。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画藏山林气与士夫气

许祖良(原《江苏画刊》副主编、《东方书画》主编,江苏省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美术评论家)

李正刚的山水画积淀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溢发出他的传统文化深厚素养,展现了他不同寻常的精神品格。

以自然为师,以生机为运,韵致丰采,神气自出。这是我读其山水画作品后的感受之一。正刚十分重视对大自然山水进行直接深入的观察,并且用心灵去感悟山川景物的风神和丘壑内营,不断增强写貌自然山水的笔墨技巧。其作品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意境深远。在置陈布势上都雄浑大气,恰如古人所云:“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性者,物自然之天;技艺之熟,熟极而自呈”,可见作者的深厚笔墨功夫了。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正刚的山水画创作,甚得以书法意趣入画之妙谛。因其擅书法,行草篆隶皆能,故如其所言,“以书入画画灵动,以画悟书书趣浓。”在他的山水画里,我们可以看到笔法的跳宕,奌画的峻厚,意态的奇逸,精神的飞动,而这显然肇于其书法之功。应当说,书透画中,书画的互渗、互融和互动,是正刚山水画创作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正刚在《名山泉喧更幽静》的题诗中写道:“心斋坐忘道家说,物我两忘画执著。得意忘象写山水,道法自然逸品多。”“心斋坐忘”、“物我两忘”和“道法自然”是庄子和老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作者用其来作为指导自己山水画创作的理论箴言。从正刚的中国山水画作品中,我读懂了他的“心斋坐忘”和“道法自然”的深刻意蕴。我总觉得,他的山水画里有着一种静穆渊深的山林气和磊落大方的士夫气,无涉烟火尘俗的浮躁气,这在当下之社会尤其难能可贵。而正刚能乎此,用润泽而明净的笔墨使作品洗尽尘俗的气息,实乃先清其心,心清则气清也。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笔润墨清秋意浓

樊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美术评论家)

在如今十分喧嚣的中国画坛,李正刚先生乃是一位默默耕耘、不求闻达的画家,多年来他沉潜于自己的山水世界,一笔一划吐露着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情感,营构出一片纯朴清雅的审美境界。他早年曾师从亚明先生,但却不为先师画法所拘。或许是亚明先生慧眼见出他的笔性与沈周颇为接近之处,所以劝他先从沈周画法入手学习,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继而他又能上探宋元,下涉石涛、黄宾虹,多方面吸取艺术营养,消化贯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尽管这一面貌还在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但传统的基础毕竟使他的山水画拥有了一种温厚清润的格调。李正刚先生的用笔平和、温润,似将石涛那种奔纵恣肆的一面收敛起来,且又不完全像沈周那样坚实凝严,而是参入了黄宾虹的舒展从容,尽管其还在不断调整、磨合,但却足以见出他在吸纳传统、融铸自己绘画语言上的苦心措意,所以他的绘画品位不仅沿续了中国画的正龙正脉,而且能一下就处于一个较高的学术平台。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依我看来,石涛山水的笔法和黄宾虹的墨法对于李正刚山水语言和风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他的山水点法又不似石涛那样生辣、尖锐,而像春泥护堤一般地围绕着山形体貌,他的山水墨法也不同黄宾虹那样浑厚华滋,但其随意自在的鋪写却能显出一种墨气横溢的韵度。概言之,他的山水在点、线、面(墨)的组合中,既能把传统的诸种语言因素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协调一体,又能将自己的主观情趣和追求缓缓自然地表露出来。我尤其欣赏他创作的一系列描写秋色的山水作品,其墨线浑然之中,点缀着斑斑的朱砂秋红,使其以墨色为主调的山水凭添一股生机。古人云:“惜墨如金”。应该说,李正刚在用色上乃是慎惜如金,以至达到别开生面的效果。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李正刚的山水大都取材于徽州地区,这里黄山的雄奇、九华的秀峭以及古老村镇的人情风物皆为他一一收摄于笔下,平远之中的曲折逶迤,高远格局中的层峦叠嶂,其丰富壮阔的自然素材在提炼概括中重新加以安排、营构,显示了画家审美创造的才能。这种安排和营构却并不是对自然的任意裁定,而是一种平等、怡然的交流和交流之中的自如转换。可以说,从传统把握到对自然山水的模写,李正刚似乎过度得十分顺畅,没有丝毫的障碍和勉强,古人的语汇在他的手中成了他表现自然真实的妥贴的艺术资源,而自然山水则为他的审美创造提供了宽适的艺术基石。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李芹(江苏省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江苏美术》主持)

李正刚先生在艺术创作思想上,明确表示坚持现实主义。他说:“作为现实主义画家,我力求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所以每次采风回来我都充满创作激情,经过整理,并集中精力创作一些作品。”结合他的创作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李正刚先生的山水画创作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优秀传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创作的至理名言,道出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自古以来,历代山水画大师无不重视师法自然。师法自然,探囊得物,得到树石云川,舟桥亭宇,而置陈布势,笔墨丹青,为用心感悟所得。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年”李正刚艺术欣赏 | 美术教学

可以说,当代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寻求着发展衍变新的契合点。……有了现实生活的基础,李正刚先生在创作题材上,避免了重复,而能够不断出新;在笔墨的运用上,既能够吸收前人的笔墨传统,又能够依景而变,具有个人的风格创造。在此之上,他还能营造耐人寻味的山水意境。意境的获得,需要深入生活,只有深入了,才能透过外形表象看到内在的传神的东西。其山川新景象,有新的起伏跌宕、新的光影色调,有新的空间秩序、新的笔墨语言,它们融为一体,共同传递时代的气息、表现主题。李正刚先生的山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风格追求,笔墨与意境皆格调高雅。

相关文章

  •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新锐画家曹钟兴[图文]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新锐画家曹钟兴[图文]

    曹钟兴,又名中兴,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已申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入选国展省展记录:入选2018江海门户通天下全国中国画展。入选2018厦门工笔画全国双年展。入选"2018文化自信夢中华全国书画作品大奖赛"作品展。入选2019悲鸿精神...

    140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岭南非遗潮州木雕“显工显艺”:市场不变的追求[图文]
    岭南非遗潮州木雕“显工显艺”:市场不变的追求[图文]

    清道光磨金漆画西湖风景大寿屏(背面) 广东省博物馆供图受访嘉宾阮华端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潮州木雕研究专家杨坚平中国木雕专家,先后担任汕头专区工艺美术研究所、潮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潮州刺绣研究所所长,从事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研究68年,2005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关注岭南非遗系列——活化非遗,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近两年人们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态度。去年(2017年)以来,“大国...

    28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市场冷淡期为什么展览反而更加活跃[图文]
    艺术市场冷淡期为什么展览反而更加活跃[图文]

    回顾2016,展望2017——来谈谈展览。(相关视频链接:[雅昌圆桌]谈谈2016年的展览)一般来说,艺术市场会影响展览的数量和质量。但对于2016年来说,却恰好相反,艺术市场虽然不景气,但是展览活动却异常活跃。政府出资,美术馆快速蜕变分析一下原因:首先,政府出了一些钱。国家艺术基金、“一带一路”等文化专项资金的积极注入,带动一批展览的出现。这里面既有公立美术馆,也包括民间机构、学院及画廊的...

    162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手稿是不是书法 名人手札拍卖的法规困局[图文]
    手稿是不是书法 名人手札拍卖的法规困局[图文]

    一张名人所写的信件、或文艺评论,用毛笔写成的。它到底算是手稿?还是书法作品?这个看似无聊的话题,却成为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越来越绕不开的焦点。随着信札手稿拍卖的日益升温,相关纠纷案件日益增多。近期,一场由茅盾手稿拍卖引发的著作权纠纷案在南京发生,信札权属纠纷的问题再次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什么是信札手稿的作品属性?相关法律如何界定其权属关系?面对法律冲突时,拍卖人应当如何处理?在诸多矛盾背后,是...

    199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贵华元旦特刊[图文]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贵华元旦特刊[图文]

    艺术简历张贵华,男,汉族,湖北潜江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先后进修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北京大学书画高研班,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高研班,书法、篆刻师从崔志强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副理事长,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画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光明网艺术指导,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

    121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辛建社[图文]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辛建社[图文]

    记文化艺术家辛建社文/杨普义辛建社,陕西富平人,精通书画艺术,又善长诗文哲理。依书载诗,诗入画境。是德高望重的文化艺术大家,其作品有行稳致远的境界。评价一位书法艺术家的造诣,首要看“功法”。中国书法艺术,功法相当重要,是书法艺术守成与创新的基石。无功法,则书法形态难逃羸弱,多于臆造,制品通常与艺术不涉瓜葛。欣赏辛建社的篆书作品《厚德载福》,功法深厚,追古溯源,行笔方圆相济,刚柔转承,高古空...

    146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冯琦[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冯琦[图文]

    冯琦 女 北京2009年毕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艺术工作室;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恩钊北派山水高研班。现为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特聘画家,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师恩钊工作室画家。2018年作品入选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并获奖;2019年作品《多彩贵州》入围中国美协大展;2019年作品《万年浦江》入选中国美协大展被收藏;2019年作品《大美四平(白山黑水)》入选中...

    54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什么影响了青瓷价格构成[图文]
    什么影响了青瓷价格构成[图文]

    青瓷作品的价格由很多因素构成,制作者是一种要素,要了解制作者对整个行业、对这项艺术做了多少贡献;另外,看起来一个杯子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奥妙,比例到不到位,釉色好不好,细看有很多区别。符合现代审美的青瓷作品,不一定要像传统审美那样讲究对称、完美、圆润,很多都是表达一种山水、自然的空间,需要偏向于雕塑的、异型的造型。这种异型其实不容易塑造,拉一个圆罐很容易,但是把圆罐变成另一种形状就复杂很多...

    4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敬华拍卖: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别样风景[图文]
    敬华拍卖: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别样风景[图文]

    傅抱石-浮云高士上海敬华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於6月30日—7月1日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如期举槌,预展时间为6月28日—29日。此次拍卖是敬华重组后的首次大型拍卖,经过一年来的认真准备与筹划,为广大藏家严格甄选了一千多件品质精妙的佳品,分为中国书画、珍瓷雅玩、珠宝翡翠三大门类十个专场,古今名家作品汇聚一堂,上乘佳作精彩纷呈,珠宝翡翠华丽流美,将为广大藏家及艺术品...

    121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绘画已死 还是四面楚歌[图文]
    绘画已死 还是四面楚歌[图文]

    写意花鸟画当下,新科技和新艺术冲击着传统的绘画艺术,文化受众对传统形式的接受度也随之降低,造成了绘画艺术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4月10日,南岸至尚美术馆邀请了丁亚雷、冯原、胡斌、周功华、黄继谦、赵兴等多位艺术理论学者,针对绘画艺术在当下文化语境下的价值争议,展开了一场包容、深刻、精彩的学术讨论。在艺术行业人员的互动中,碰撞出多元化的思路与观点。绘画不死,在当下面临“四变”多数学者坚信“绘画不死...

    13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双赢!用影像纪录非遗[图文]
    双赢!用影像纪录非遗[图文]

    从婉丽妩媚的昆曲,到高亢嘹亮的唢呐;从巧夺天工的刺绣,到醇厚艳丽的唐卡……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如何让深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何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非遗与纪录片的相遇。图源网络影像记录本身就是保护非遗的必要手段,非遗技艺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

    71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梳理僧六舟的金石世界[图文]
    梳理僧六舟的金石世界[图文]

    六舟上人是位非常有趣的人。有清一代,如此入世的出家人,恐无出其右者。身为僧侣,却谨遵经世致用之道;又为学者,不讳四处谋生;学富五车,但喜标榜孩童游戏。当然,终其一生,虽从未见他谈及玄奥的禅理,却也一直踏踏实实地为寺院做着足传后世的事业。观其学风,六舟非宗行脚取经的法显和玄奘,而崇山林访碑的顾炎武和黄易之辈。实地访碑、亲手椎拓,与现代考古学及文物保护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六舟拓《百岁图》 浙江省博物...

    84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让大漆穿越时空 ——陈立德的当代漆画[图文]
    让大漆穿越时空 ——陈立德的当代漆画[图文]

    闽南红砖老厝(漆画) 40×60厘米 2010年 陈立德王明贤 任丽娜艺术家陈立德曾说过:“以天然大漆为媒材作艺术的当代性表达是艺术先贤们对弘扬中国传统漆文化高瞻远瞩的探索和倡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给自己确立的目标和言说方式,也可以领悟到他在诉说和承担的时代责任,这个责任在于如何承接中国传统大漆的艺术语言,并使之纳入当代艺术观念诗意而隐性的表达环节中,在此框架中融入个人和时代的元素,是他...

    6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颜真卿书法的三重境界[图文]
    颜真卿书法的三重境界[图文]

    “颜体”是颜真卿在楷书书法领域独创的一种书法境界,这一境界由颜真卿的书法灵性所形成,使卓越的书法天赋获得了充分的施展、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他的书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他的字中又融人了自己的性格特征,雄健而自然、广阔而浩瀚。颜真卿登上书法舞台的时候、唐朝已经步入盛世,书法领域中的基奠已经完成,经过“初唐四杰”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等人的努力,大唐书法已经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更高的发展。这些都为...

    198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吴霜:艺术,是我本真的追求[图文]
    吴霜:艺术,是我本真的追求[图文]

    《春、夏、秋、冬》布面油彩 365x72cmx4 2022青年艺术家吴霜绘画作品展“又一年花开”在今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花为线索,分为“词中意”“物之相”和“一枝春”三个篇章,共展出艺术家 80 余件新作,全面地呈现其近来的视觉艺术积累与个性表达。吴霜1988年出生于艺术世家,祖籍江苏东台,生长于南京。曾求学于澳门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2021年...

    142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