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才的部分黄杨木雕精品
董光才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名资深的收藏家,而且还担任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十多年来他对乐清乡土文化艺术收藏的痴迷,几乎近于疯狂。他说:“山海乐清,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在乐清的土地上到处留存着古老的技艺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久远的绝技绝活和绚丽多姿的民间工艺,都是乐清的宝贵财富。”这些年来,他总是以谦卑和崇敬的心情,奔走在老街与古村之间,沉迷于古玩市场与地摊之中,还经常拜访那些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与工艺大师。
当然,董光才对于乐清乡土艺术收藏的执着,也绝非出于偶然。其实他小时候上学时,就特别喜欢手工劳动和美术课。每当放学回家,他常常对着金漆原木家具上的花卉图案描红作画,遇上周末放假时,他还经常爬到自家房子的后山上,挖树根雕小木人。他床底下的大纸箱几乎成了收藏树根、小木人、香烟纸牌和连环画的“聚宝盒”。这段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无疑成为他日后对乡土文化艺术的偏爱与追求,奠定了浓郁的兴趣与坚实的底蕴。
董光才十分明白,对于乡土文化艺术的收藏,需要一种感觉、悟性与激情,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经济积累,对一位收藏家来说,是一种必备的修养与基础。也因此,他做过木匠,雕过花板,办过服装厂与托运公司,最后终于把产业做大,使自己成为拥有海悦文化有限公司、仙源娱乐休闲有限公司等多家文化产业的董事长和乡土文化与艺术收藏领域的领头羊。
董光才的部分黄杨木雕精品
十多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扩大和资金的不断积累与丰厚,董光才开始把收藏的重点转向了乐清乡土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的经典之作。在书画方面,他把乐清、温州籍的书画家都列入了自己的收藏对象,对周昌谷、周沧米、林曦明等大家的作品更是情有独钟。特别是对乐清工艺美术大师的黄杨木雕、石雕、剪纸等精美之作,只要他喜欢觉得有收藏价值,总是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地把这些宝贵的乡土文化遗产一一收藏入室。有一次他到上海出差,听朋友说在一个木雕市场里有一件高公博大师的黄杨木雕作品《蓑翁》,他知道《蓑翁》是高公博代表作之一,而且颇有柳宗元描写的那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情画意。于是他立即和朋友一起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董光才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件作品。
2011年中秋,董光才到台湾旅游,在一个古玩市场里参观时,无意中他又发现了高公博的另一个黄杨木雕作品《济公》,生动的造型,泛红的颜色,董光才一看就知道这是高公博大师20多年前的经典之作。他心想这是乐清的宝贝,我不能让它流浪他乡,说什么也要把它带回去。还是通过一番讨价还价,董光才最终把黄杨木雕《济公》搬回了故乡乐清。说起这次收藏过程,他至今还眉飞色舞。
董光才的部分黄杨木雕精品
为了充实自己乡土文化艺术的收藏,董光才还先后登门拜访高公博、虞金顺、虞定良、王笃纯、王笃芳等工艺美术大师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不知疲倦地穿行在他们中间,最终用自己积攒的钱,换来这些精美的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石雕、乐清细纹刻等乡土艺术,乐此不疲地一件件搬了回来,一一摆进自己收藏室。短短几年里,他就像一个暴发户似的,大逛、大看、大买、喜孜孜、乐淘淘,把买回来的书画和艺术品堆满了房子每一个角落。
充满收藏激情的董光才,只所以这样如痴如醉地追随、寻觅着乐清乡土文化艺术,其实就想圆自己心中的一个梦。那就是他想把自己长期收藏的乡土文化艺术,有朝一日集中起来创办一个像模像样的乐清乡土文化艺术博物馆。他说:“这样做既可以保护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留住乐清的文化记忆和彰显乐清魅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