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图文]

时间 : 03-20 投稿人 : 磊磊 点击 :

作者: 金叶

5月15日,中国嘉德“大观”夜场,古书画板块创出惊人佳绩。

吸引全场眼球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其罕见存世墨迹《局事帖》从1.3亿人民币起拍,最终以1.8亿元落槌,2.07亿元成交,被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竞得。这个一尺见方、仅有124字(包括上款、日期)的《局事帖》,上一次亮相是在2009年的北京保利夜场,当时以1.08亿人民币成交;而再上一次的亮相是在1996年的纽约佳士得“张氏涵庐收藏”专场,被尤伦斯夫妇以50.85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452万元)竞得。

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 | 美术百科宋克《临〈急就章〉并诸家题跋十二开》

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 | 美术百科曾巩 《局事帖》

宋克《临〈急就章〉并诸家题跋十二开》则以9200万元成交,其拍者为晋商张小军。和王中军一样,这也是一位因对当代艺术板块一掷千金而闻名的藏家。2013年,他在北京苏富比首拍豪掷8968万元拍得赵无极《抽象》,这个价格迄今仍是赵无极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除了以上这两件重量级拍品,高价成交的还有《唐贤写经遗墨并近代诸家诗画》(5750万元成交)、金农《花果册》(4830万元成交)、王鉴《仿巨然清溪待渡图》(3565万元成交)、刘贯道《纨扇六帧》(3450万元成交)、王铎《草书临〈诸从帖〉》(2587.5万元成交)。

同时,同场还有6位古书画家的作品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元代著名人物画家刘贯道的《纨扇》以3450万元成交;被誉为“黄山派”巨子之一的梅清,其作《黄山十景》以2530万元成交;明代书画家李日华的曾孙、清代画家李含渼的《水村图》以575万元成交;“画中九友”之一的晚明画家邵弥,其《拟古山水册页》(十开二十页)460万元成交;明代草书代表人物詹景凤的《草书自作诗十七首》以437万元成交;“明末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万钟,其《行书题画诗》以218.5万元成交。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总成交额6.67亿元,超过了拥趸者众的现当代板块的4.5亿元。这也是古书画板块的成交额首度超过近现代板块。

王中军、张小军这两位当代艺术大藏家向古代书画精品的“转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评论者指出,两位“大佬”从当代艺术收藏进入顶级古代书画收藏,不见得是藏家本身的趣味突然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于像王中军这样有油画情结的人而言更是如此,而是大资金在弱市格局下的理性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于收藏更加深入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古代书画由于其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孤品、珍稀品的稀缺特性,收藏古代书画更能体现出收藏者的文化品位与内涵,相对而言更加保值。”艺术市场观察人士季涛表示。

不少高估价拍品流拍 “贫富分化”日趋明显

“大观”夜场的古书画板块取得赫赫战绩,是否预示着古书画的春天就要来临了呢?

答案却不尽然。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虽然几件精品拍出了令市场振奋的价格,但本次“大观”的古书画专场45件拍品,流拍15件,成交率仅为67%。而流拍的作品中还涵盖了多件高估价作品:如估价3200~3800万元的王翚的《普安晋爵图》、估价2800~3800万元的石涛的《松荫研读图》、估价4500~5500万元的朱耷的《古木双禽图》等。还有的作品虽然成交了,但成交价大不如之前,比如郑燮的《竹石兰蕙图》最早于2004年在中国嘉德以539万元成交,2011年在北京匡时的成交价为4600万元,而此次成交价只有2530万元。

中国嘉德副总裁兼中国书画部总负责人郭彤认为,这些数据显示,目前市场的现金流仍然比较紧张。

资深艺术品经纪人石建邦算了一笔账:“大观”夜场古书画全场总成交额为6.67亿元,一件《局事帖》就贡献了31%的份额,如果再加上宋克《临〈急就章〉并诸家题跋十二开》以及《唐贤写经遗墨并近代诸家诗画》,那三件拍品就贡献了全场一半以上的成交总额。这些数据似乎说明,拍卖市场的“贫富分化”日趋明显。

但即便是炙手可热的拍品,如果用投资的角度来分析,拍的结果也不那么尽如人意。“《局事帖》七年前现身北京保利,1.0864亿元成交,不到七年重出江湖,增值将近一个亿。但如果我们替卖家算一笔经济账:假设拍卖公司给予相当优惠,不收取卖家一分钱佣金,落槌价1.8亿减去当年购入成本1.0864亿元,毛利为0.7136亿元。这个钱得按照3%的税率缴纳540万元税费,故实得为6596万元。平摊下来,其七年投资期的年化收益率不到10%,仅为6.07%,略高于银行4.2%上下的理财产品年收益。要是再扣除通货膨胀率,那收益率更可怜了。如果卖家还要支付拍卖公司佣金,那简直可以说没有赚到钱。”石建邦说。

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古书画中相当数量的拍品,包括最重要的那几幅,其实都来源于上海的一位资深藏家,“等于是打包上拍,有像《局事帖》这样的珍品,也有很多比较普通的作品,但价格都定得特别贵。现在看来,珍品卖得还不错,而定价过高的确实卖不动”。

古书画的“春天”仍然遥远

“大观”夜场只是偶然现象

著名收藏家朱绍良则表示,无论是高价成交的精品,还是低价成交的作品,乃至流拍,在他看来都是非常理性的结果。“艺术品收藏永远有艺术珍品和艺术商品的区别。珍品不太受经济环境所左右,而艺术商品在经济环境不好时,就会拍得‘稀里哗啦’。这也是为什么曾巩的《局事帖》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在市场,永远受人追逐;而像郑板桥其人其作,在我看来商业味甚浓,用王季迁和徐邦达老先生在笔记里谈的观点来表达,包括郑板桥在内的扬州八怪绘画,属于恶俗画。所以在今天这个市场环境下,他拍的价格不尽人意,一点不奇怪。”朱绍良说。

那为什么朱耷和石涛的作品也会流拍?“现在市场上的收藏家和买家的眼力,提升得非常迅速,可以说,对于市场真伪的判断力已经非常准确了,所以有些东西拍出的结果不那么令人满意,事出有因。要么就是定价太高导致,要么可能就是不被收藏家认可。”朱绍良表示。

虽然本次“大观”夜场,古书画板块的成交额首次超过了现当代板块,但朱绍良认为,这应该只是一个轰动效应引起的偶然现象。“虽然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古书画的价值,我也坚定地认为收藏的终极取向要回归传统,但必须承认,古书画注定是一个小众市场,因为它的门槛特别高,精品又具有极度的稀缺性。相较之下,现当代板块的收藏群体很大,更接近我们的生活,买起来风险也比较小。就精品而言,古书画的精品基本上早就被博物馆收入囊中,市场上流通的都不是最好的东西;而近现代书画,美术馆收藏的未必是最精彩的,收藏家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精品。这对藏家有很大的诱惑力。这次古书画成绩好,主要还是因为《局事帖》这个难得一见的珍品出现引发的轰动效应,是一个偶发事件。期待它成为今后的一种常态,几乎没有可能。”他说。

鉴赏

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 | 美术百科《唐贤写经遗墨并近代诸家诗画》(局部)

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 | 美术百科清 朱耷 《古木双禽图》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局事帖》是他在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当时的曾巩,因为与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不同,离京外放任地方官已经有整整12年。“在这封短短的只有124个字的信中,曾巩从起首的平静致意,至自述近况后的沉郁苍凉,再至要远离‘穷徼’的急迫,最后又理性地表达感谢。文字畅达、一波三折却又干净利落,与他晚年的文风同出一辙。”古书画鉴定家尹光华表示。

尹光华指出,曾巩一生勤于学问,不可能在书法上用力太多,但他却是个金石碑拓收藏家,曾收藏拓片有五百张之多,虽主要作为研究历史用,但反覆展对,古人的书艺自然入目。他又是个过目不忘的人,读书多、修养好,古拓书法必能融通于胸中。《局事帖》字形修长,笔画劲挺,明显带有欧字及钟绍京小楷的格局与笔意。“妍美遒劲”、“精劲严重”是曾巩对钟、张小楷的赞美,但用来衡量他自己所书的《局事帖》,其实也很恰当。无怪朱熹在见到曾巩遗墨后会如此评说:“简严静重,盖亦如其为文也。”又说:“欧公(欧阳修)文字敷腴温润,曾南丰文字又更峻洁。”南宋陈黄裳则说:“文定公如谢家子弟……正自爽垲有一种风气。”

此外,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封《局事帖》的背面是一部南宋《三国志》的书页,刻工经专家辨认为“王宗”,是南宋初有名的刻手。

为何一封北宋书信的背面,会印有南宋的《三国志》?这是否说明《局事帖》是伪作?石建邦表示,不能这样推论。因为古代纸张珍贵,宋人为了有效利用旧纸,通常不但将旧纸回收利用,抄造“还魂纸”,而且还直接在字纸背面写字或印刷,名曰“反故”。

宋克《临〈急就章〉并诸家题跋十二开》:正宗章草写就的“儿童启蒙读本”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三宋二沈”之一,其传世作品和生平文献极少,现已知的宋克存世书迹仅有二三十余件。宋克的章草书在元末明初章草领域可谓一枝独秀,他一生曾反复临写《急就章》,其墨迹目前存有三本:一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二是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三是册页本,曾为北京市文物公司旧藏之物,也就是本次上拍的这件作品。

什么叫《急就章》?其实并不是匆匆忙忙写成的文章,而是一部比《千字文》更早的“儿童启蒙读物”,由西汉时期史游所作,全文共1394字。而所谓“急就”,是说儿童读了这个,能很快识字并开拓眼界,学得知识。这部书在魏晋间很流行,当时的书家往往多有写本。历代章草《急就章》写本,以传为三国时皇象所书最古。宋克临习章草书,即从此书得法。

章草又是什么?今天的书家们用“高古”和“孤傲”来形容这种书体。它衍生自竹简木牍,形成于汉代,和今天的草书连贯书写不同的地方是,章草字字独立,不相贯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先生指出,元明章草大部分是亦草亦章、草中见章的姿态,虽有“名家”之尊,技法上也很过硬,但就章草书体立场论,往好里说是融合体,若直白地说是“夹生饭”,却都不算是章草的本尊。以此来看宋克临的《急就章》,才会体察到它的独一无二。首先,它对于字形的“空其中枢满其四维”的做法,正是从金文大篆如《散氏盘》、《毛公鼎》抽象而来的古文字造型意识;而在用笔方面,多行楷书的横竖转折的直划而少顿挫,又加以隶书的雁尾夸张之笔强化其顿挫来收束字势。仔细检测《急就章》的每个字造型,无一是以行书“代庖”,而是纯正的章草造型语言。这种力求正脉的专业心态和精准的把握力,透出宋克作为一个明代书法高手的出众卓绝之处,他不因为认识不到位而凭印象和稀泥凑合,而是出手稳准狠,每出招必传精入髓,令人叹为观止。

《唐贤写经遗墨并近代诸家诗画》:

三代名家接力 终成一代珍玩

嘉德拍卖公司古籍善本负责人拓晓堂先生介绍,《唐贤写经遗墨》共有60页,其中12页是唐宋人写经。写经起先是由清同治年间酷爱金石的地方官员魏稼孙收藏,当时因敦煌文化尚未被发现,魏稼孙还把风格拙朴的写经误认为是为宋人笔墨;民国时期,该册被时任政府秘书长的陈伏庐所收藏,为证明这是唐人写经,陈伏庐还特地补入了部分宋人写经;后来,写经遗墨被著名篆刻艺术家方节庵所藏。

这三位收藏家都没有简单地一藏了之——先是魏稼孙拿出宋代澄心堂纸,及碑帖收藏大家沈树镛所赠的宋纸,请当时的金石、书画大师赵之谦、吴让之、许乃钊等画佛题跋;陈伏庐则请吴昌硕、陆恢等为该册画佛题咏;到了方节庵手上,他拿出陈伏庐所赠的宋代崇文院笺纸、宋罗纹纸等名贵纸张,请张大千、唐云、叶恭绰、邓散木、沈尹默、马一浮等名家题画题咏,三代名家接力,终成一代珍玩。所以,当时方节庵就视此册为镇宅之宝,将他的画室也命名为“唐经室”。他又为此再拿出明代金纸一张,请张大千、唐云、吴征、郑午昌等,绘就“唐经室图”八幅,收藏在册后。跨度近百年的收藏过程中,三代书画名家为之画佛题跋,堪称一场持续三代人的书画主题创作接力赛,大大提高了该册的附加值。

相关文章

  • 古人写字为什么从右边开始还竖着写[图文]
    古人写字为什么从右边开始还竖着写[图文]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民族历史的载体,更是国人智慧的结晶。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方块字,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充满了美感,这种最独特的象形文字,有结构之美,就像建筑物一样,有间架结构的,且稳定,协调和平衡。汉字是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充满了意象之美。汉字的书体纷繁,姿态万千,不为形体所拘,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呈现了动感之美,所有这些...

    21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如何?[图文]
    没有苏轼 中国绘画会如何?[图文]

    苏轼《枯木怪石图》2018年,消失近百年的两张最重要的宋画相继出现。首先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前不久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拍夜场,以4.6亿港元落槌。一时间,关于此画引发了“亿元高价”、 “国宝回流”、“画作真伪”等话题的种种讨论。暂且不提苏轼的文学成就,其绘画作品一直广受讨论。苏轼画风大胆,极具创造力,尤擅画墨竹、怪石、枯木等。但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苏轼画作十分稀少。一般认为,目前仅有两幅,一...

    3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第四套人民币收藏热 千张连号1980版50元达20万[图文]
    第四套人民币收藏热 千张连号1980版50元达20万[图文]

    央行发布公告,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在市场上流通。受到第三套人民币退市前上涨的影响,眼下即将退市的第四套人民币收藏行情也开始水涨船高。不过,有钱币收购商指出,并不是所有停止流通的币种都出现大幅上涨。钱币的涨幅高低是根据品相、数量、编号等多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评估,尤其对普通收藏品来说,短时间内的涨跌变化部分是炒作,普通收藏者在收购的过程中要谨慎。部分券种市场价涨了三成第...

    78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何为“罗斯柴尔德品味”?[图文]
    何为“罗斯柴尔德品味”?[图文]

    源自奥地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自18世纪末起以金融业起家,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对欧洲金融界、政界都有很大影响。而在艺术赞助和收藏方面,罗斯柴尔德家族甚至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蒂奇家族媲美。这个显赫家族的艺术收藏模式甚至曾被称为“罗斯柴尔德品味”,对美国早期艺术收藏模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德意志帝国首位皇帝威廉一世(Wilhelm I)在看到巴黎东北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宅邸时,曾经说过:“国王都无法买得起这...

    178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优雅的绽放——谢青笔下的“闺秀”[图文]
    优雅的绽放——谢青笔下的“闺秀”[图文]

    绿意(中国画)文人墨客喜欢用美好的花来赞美美丽的女子,青年画家谢青则用她的画笔来描绘花卉闺秀般的百样姿态。她对花的描绘都有一种拟人的美感,笔下的花儿无论是什么花种,都不是取悦于人的媚态,而是亭亭玉立,不温不火。净荷吹香(中国画)欣赏谢青的花鸟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雅致的“书卷气”。没有恣意纵情热闹盛开的花海,每一枝花儿的绽放都是安静的、矜持的,有着闺秀般的节制。细读,...

    52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王荣昌[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王荣昌[图文]

    艺术简历王荣昌,1948年安徽芜湖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美协会员,历任荣宝斋(深圳)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专家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画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文化艺术交易中心】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及特聘画家;中国香港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会首席艺术顾问,深圳市叶选基公益基金会名誉会长,先后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

    76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新媒介艺术会是泡沫么?[图文]
    新媒介艺术会是泡沫么?[图文]

    当下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的高速叠加,使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能离开智能技术的巨大影响,所谓的“黑科技”概念也由此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也无法置身其外,反而借助于一波又一波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产生以新媒介为表现手段的艺术范畴,呈现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那么,到底是科技的发展对艺术探索提供了手段和思路的无限可能,还是艺术家们仅仅是挪用简单的科学技术进行与艺术思维毫无关系的表演,最...

    199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吴昌硕《石榴》赏析:苦铁道人梅知己[图文]
    吴昌硕《石榴》赏析:苦铁道人梅知己[图文]

    吴昌硕 石榴 135.7×51cm 1925年 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寓居苏州、上海。少时生活清苦,但勤奋好学,无钱买纸笔,以脱毛败笔蘸清水在砖上习字;无钱买石章,在砖石上学篆刻。弃仕途而潜心艺术,自刻印章“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吴昌硕56岁,任安东知县一个月便辞官)。吴昌硕30多岁学画,直到40岁以后,他才肯以画示人。在诗、书、画、印“...

    125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著名人物画家——李秀峰作品欣赏[图文]
    著名人物画家——李秀峰作品欣赏[图文]

    李秀峰,1948年1月出生,河北省泊头市人,甘肃国画院院长(法人),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舘舘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員。曾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专职副主席廿余载,多年担任甘肃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美协第五次美代会代表,受邀担职国内外数十家美术团体领导机构。美术作品先后廿一次入选(或应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并在其中获二等奖一次,优秀奖三...

    30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曾经亿万巨富 艺术界暴富后返贫5类人[图文]
    曾经亿万巨富 艺术界暴富后返贫5类人[图文]

    (导读:艺术界第一批暴富后返贫的主要有5类人,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传统书画家、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当代艺术家、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画廊老板,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拍卖公司老板,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收藏家。这5类人以前都富得流油,但钱来得容易也去得块,这几年艺术市场泡沫破灭,这5类人绝大部分都已经返贫了。)曾经花2000万天价买下刘小东《三峡移民》的著名收藏家张兰,在俏江南出现困境后估计要很快返贫沦为屌丝了。...

    191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贵华元旦特刊[图文]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张贵华元旦特刊[图文]

    艺术简历张贵华,男,汉族,湖北潜江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先后进修于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北京大学书画高研班,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高研班,书法、篆刻师从崔志强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副理事长,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画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光明网艺术指导,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金融书...

    121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做纯粹和对的收藏[图文]
    做纯粹和对的收藏[图文]

    清乾隆粉彩矾红御制“三清茶“诗茶壶,在香港苏富比2017年春拍中,以610万港元成交赫伯特·沃格尔与多萝西·沃格尔,一位是邮局职员,一位是图书管理员。这对工薪阶层夫妇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他们却受着世人的尊重,被称为“无产阶级的收藏家”。这是因为他们在五十年里,收藏了5000件前卫的艺术作品。更令人赞叹的是,迄今为止,这对夫妇已将所有的藏品,捐给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以及美国各州的州立博物馆。看完这对夫...

    66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铜鱼饰(鱼币)鉴赏学习[图文]
    铜鱼饰(鱼币)鉴赏学习[图文]

    图/文作者:wander1992偶然间得到一件铜鱼标本,感觉很有意思,便收集了些资料,自己总结了一下,发来给大家参考参考。因为受资料的限制,特别是实物资料少,有不对的地方或与实际不相符的地方各位老师一定要指出来,还有不足的地方,也请老师们多多补充。一、铜鱼的流行时期及范围从出土的资料看,西周时期出土较多的玉鱼。西周有个“鱼”(同音)国,该国到战国晚期灭亡。而铜鱼的大量使用也是西周至战国。该...

    149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关于收藏街头艺术 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图文]
    关于收藏街头艺术 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图文]

    自美国费城和纽约的嘻哈团体将涂鸦转化为一系列风格独树一帜的表达语言开始,街头艺术成为了一种被认可的艺术形式。佳士得版画及限量作品专家 Charles Scott与James Baskerville将在此探讨凯斯·哈林(Keith Haring)、Banksy、Stik 及更多其他让街头艺术登入大雅之堂的知名艺术家,为新晋藏家提供收藏指南。踏入二十一世纪,艺术媒材已超越传统界限,从纸本、纸板和画布...

    10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文化创新之路 路漫漫[图文]
    文化创新之路 路漫漫[图文]

    文创产品最终还需回归文化的本质,做到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真正融合,让故宫从一个“超级网红”走向一个“有故事的智者”,才能具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刚刚经历“紫禁城里过大年”,马上迎来“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故宫,明年就要过600岁大寿了。近年来,随着IP价值的深度挖掘和一系列爆款文创产品的推出,故宫俨然成为“萌萌哒”的老顽童,不断带来惊喜。在2019年2月17日的亚布力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首...

    105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