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汪民安:作为生活方式的绘画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淘气儿 点击 :

几十年来,张立国先生一直在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他一直在形式主义的轨道中跋涉。从大学的时候开始,他就试图用形式来降伏和平息当时主导性的政治诉求――尽管这种绘画的政治性诉求不可能从根本上清除。此后,他的绘画尽量不让历史过于醒目地干扰画面。他的画面似乎要摆脱历史,要把社会情景压制住,从而让形式和语言的探索变得深邃,变得无穷无尽。因此,人们很少在这里看到历史痕迹的出没。相反,张立国创造的是一个繁复的绘画世界,这个绘画世界力图将画画本身凸显出来,将画画的复杂感受凸显出来。绘画不是要画出什么历史,而是要画出绘画的诸种语言。张立国持续了数十年的绘画形式主义探索,是一个激进的然而也是一个寂静的形式革命――看上去,在一个绘画变得纷纷历史化的潮流中,这种形式的革命探索似乎处于一个不合时宜的状态――但是,什么是当代?或许我们可以说,当代就是不合时宜。

张立国的这个绘画世界是什么样的?它是光影、色彩和构图的世界。这些色彩,构图,笔触和光影,是一个完全形式主义的世界。而绘画的巨大快乐,就沉浸在这诸种绘画要素的组合中,沉浸在绘画的笔触中,沉浸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不仅如此,张立国的绘画,没有题材,只有形式,他画各种各样的风景,但是,这种风景总是抽象为色块,线条,笔触,以及它们之间的奇妙而丰富的组合。张立国把人画成影子,把身体画成线条,把水和河流画成色块,把建筑画成轮廓,因此,与其说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如说这是一个线条,色彩和光影的世界,是一个形式主义的世界,也可以说,张立国的风景,不是自然的风景,不是外界的风景,而是绘画本身的风景,是一个有关绘画内在性的风景。他的绘画,不是用色彩和线条来画出世界,而是通过世界来画出色彩和线条,也就是说,他真正的意图,不是将外界风景作为对象,而是将外界风景作为素材,作为绘画形式的素材,是让外界风景将笔触,将色块,将线条和材料表现出来。因此,这是绘画在自我绘画,绘画在画线条,画色彩,画笔触,也就是说,不是借助绘画来画出风景的可能性,而是将风景作为素材来表达绘画的可能性。

事实上,张立国总是一种逆反式的画画,总是同写实主义的画法完全相反。对于写实主义而言,绘画的形式,材料,笔触和颜料总是要掩盖起来,它们完全臣服于对对象的表达,它们要逼真地画出对象,反过来,被画的理想对象应该压抑住绘画的过程本身,压抑住绘画的形式和材料。写实绘画的理想是,人们在绘画的对象上,忘记了绘画,忘记了绘画过程,忘记了绘画的材料,技术和笔触。而在这里,一切都相反,张立国就是要突出绘画的过程本身,突出绘画的材料和技术本身,突出绘画的形式本身。他不是让被画的对象压制住绘画的材料,而是将绘画的对象分解成绘画技术和要素。就此,我们在张立国的作品中,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色块,线条,构图以及它们的丰富多样的组合。就线条而言,它们或粗或细,或重或轻,或黑或白,或长或短,或弯曲或直接,或流畅或断裂,或凌乱或整齐,或分叉或平行,或交错或重叠。这是绘画之线的热烈演出。色块同样如此,它们也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这些色彩有时杂乱,有时单一;它们有时相互侵蚀,有时截然分明;有时有一种隐约的模样,有时完全是任意的泼洒;有时遵循某种构图规律,有时毫无规律。正是这些独出心裁的色块和线条,以及它们之间的丰富组合,正是这些色块和线条之间的碰撞,延伸,交谈和抵牾,使得张立国的绘画富于动感,充满节奏。画面像是在跳跃,在运动,在自言自语――即便画面是静止的形象,即便画面上的那些“对象”好像完全不动。张立国喜欢画水,或许正是因为水能表达运动感;他画的人,也是将人进行折叠,让人处在一个运动状态,让人和他的倒影对话。

但是,这些活泼的充满动感的绘画,并不表现为剧烈的动荡,也不是某个立场的艰苦决断,不是一种备受折磨的左右摇摆,相反,这些动感,折叠,流淌和波澜,正是生活的畅快,欢悦的歌唱和轻盈的舞蹈。运动的绘画,是形式主义的旋律,它不是强烈的内心撕裂,而是一种美的愉快品尝。这不是一种绝望而恐惧的颤抖,而是形式主义的欢快实验。张立国的绘画,将生活的黑暗一面挡在外面,这是一个形式主义者的乐观证词。从他几十年的绘画历程,就可以发现,他的绘画语言,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简洁,越来越诗意――甚至越来越有一种童话和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个绘画历史中,我们似乎能看到,生活越残酷,他的绘画就越活泼;生活越来越具体和务实,他的绘画就越来越抽象;生活越来越复杂,他的绘画就越来越纯粹;生活越来越喧哗,他的绘画就越来越安静;生活越晦暗,他的绘画就越来越色彩斑斓。绘画是抵制平庸和琐碎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效闸门,好像要把这个并不如意的生活世界阻挡在外。我们甚至可以说,绘画的世界就是张立国的世界,张立国的世界就是绘画的世界。他沉浸在这个世界中,沉浸在他所创造的这个动态、欢欣和喜悦的世界中,并且感受这种欢欣和喜悦。就此,绘画不是对生活的表现,而就是全部的生活本身。

相关文章

  • 喜迎国庆 贺中秋——著名画家郭文松[图文]
    喜迎国庆 贺中秋——著名画家郭文松[图文]

    【艺术简历】郭文松,1950年生,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6—1988年就学于西安美术学院,师从刘文西、石景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原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顾问),我爱丹青(北京)艺术经纪有限公司网络高研班导师,北京国风书画普教学会副会长,近年来有近20余幅作品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二幅获全国最高奖。2013年10月《清韵之二》入选中国美协《庆...

    130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古旧典雅——赵锦龙切入都市文化的另一种表达[图文]
    古旧典雅——赵锦龙切入都市文化的另一种表达[图文]

    赵锦龙(今龙),山东淄博人,现居北京。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画家。作品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级展览、提名展、学术展多次获奖并被收藏。作品先后发表于《美术》、《中国书画》、《国画家》、《江苏画刊》、《美术观察》、《收藏》、《艺术市场》、《中国文艺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世界新闻导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专业报刊学术杂志。并出版各种作品合集多部、...

    27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英国国宝艺术家霍克尼 艺术品市场的新宠儿[图文]
    英国国宝艺术家霍克尼 艺术品市场的新宠儿[图文]

    大卫·霍克尼大展“82 Portraits and 1 Still-life”展览现场被誉为“最著名的英国在世画家”的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5月的艺术品市场中可说是风头正劲。无论是洛杉矶郡立现代艺术博物馆还是苏富比在纽约的晚拍,都彰显了他的地位——英国国宝级的当代艺术家。1937 年,出生于英格兰的大卫·霍克尼,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里,其作品也几乎包括所有可以使用...

    118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红木企业应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图文]
    红木企业应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图文]

    美观实用的新中式家具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子萱3月14日,中国红木家具发展大涌论坛(以下简称“大涌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举行。大涌论坛以“红木家具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有“如何应对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木材资源枯竭的矛盾”“互联网+时代的红木家具营销创新”“设计创新与红木家具发展”三大分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500多名家具业界专家和嘉宾,共同探讨中国红木家具未来的发...

    196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施大畏:用艺术放大中华创世英雄的“真善美”[图文]
    施大畏:用艺术放大中华创世英雄的“真善美”[图文]

    正于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简称“工程”)成果展,可谓工程历时七年创作研究成果的全景呈现,展示上海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新作为。其中,成为展览视觉核心的76件主题美术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让人们看到一大批中华创世英雄的形象变得如此清晰和可亲近。本期“艺术”,我们约请专家以这些美术作品和此次展览为切入口,来解读工程的意义与价值。——编者把中华创世诸神...

    128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图文]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图文]

    说到近现代中国画里的童心,无论是丰子恺,还是齐白石的作品,都可以见出一种真趣与单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的中国画创作中,童心是存在缺失的。结合春节前在上海古美艺术中心举行的“青春有约·不忘童心”画展,展览主办方与“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在展览开幕当天联合举行了“当下中国画里的童心”研讨会。知名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认为,童心对当下的中国画是一味...

    12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玉来:为什么不能跨过齐白石这座山[图文]
    刘玉来:为什么不能跨过齐白石这座山[图文]

    玉来写意作品为什么不能跨过齐白石这座山——研习齐派大写意作品选序齐派绘画艺术在涵括了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精华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传统绘画艺术生机勃勃的前驱力量。故而对于从事国画艺术的画家来说,不断研习齐派艺术,无疑从中可获得许多启发。其中包括笔墨的训练和色彩的表达力。白石老人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在传统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营养纳入到改革发展传统中,在简而又简,骨法用笔中,在大胆用墨、色中取得了辉煌的前无古...

    132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寒切帖》中的简约笔墨非王羲之真迹[图文]
    《寒切帖》中的简约笔墨非王羲之真迹[图文]

    图1(原标题:略论王羲之《寒切帖》)“书圣”王羲之墨宝真迹,一直都是历代学者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话题。说到“研究”二字,当然是质疑右军书法“真迹”是否真的存传于世?大家知道,传世“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是供奉内廷的冯承素,奉勅唐王的诏书而精心钩摹的。唐王由于十分痴迷右军书法,不惜发动左右重臣,广为天下四处搜罗右军真迹。据闻其手中多藏有右军书法真迹数千通,然府中独缺右军“帖王”《兰亭》,悬重...

    7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山园风韵依依情——刘玉来和他的画作[图文]
    山园风韵依依情——刘玉来和他的画作[图文]

    刘玉来作品刘玉来先生早年研习传统山水画,师从许林村、徐北汀先生。同时他还攻读古典文学,尤重诗词与传统戏曲,曾得到启功、余冠英诸先生指教。文学方面的造诣大大推动了他的画学。艺术贵在有独立的个性,上世纪80年代初,刘玉来先生的画风开始求变。他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深入燕山写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想在构图上一改山野为山园式格局,以传统技法表达他所憧憬的现代山园风貌。为了增加欣赏的丰富性,他...

    85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18至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图文]
    18至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图文]

    杂耍图通草画沟通东西两大文明的丝绸之路不止一条,如今已是共识。如法国汉学家沙畹所说:“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18至19世纪,虽然是中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期,由此输出的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产量和水平空前。近年国内各大博物馆的“海丝”主题大展不少,思路每每万变不离其宗,观众感受到的依然是“地大物博”。辽宁省博物馆“物映东西——18-19世纪...

    2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没骨画的起源[图文]
    没骨画的起源[图文]

    花卉图册(国画) 清恽寿平没骨画,顾名思义,就是把骨隐没其皮肉之内。也就是说,没骨画法在画面中不勾勒物象轮廓,直接以墨和色描绘(点染)物象。因此,它可以不受轮廓线的约束,既能在工笔和意笔之间发挥其造型特有的自然生动,又可以根据需要做偏工偏写的自由选择。谈到没骨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及张僧繇和他的“凹凸法”。南朝梁武帝于大同三年(公元537年)造一乘寺,命张僧繇对其进行装饰。张僧繇根据装饰需要,借...

    154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张热云[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张热云[图文]

    张热云,外文名字:Wendy Zhang,字馨之,号崇文斋。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张热云,国家一级美术师,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委员,致公党中央全国代表,中国侨联全国代表,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中国致公画院画家,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画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CCTV《大国人文》栏目艺术总监。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设...

    18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关于汉风墨韵与彭城画派[图文]
    关于汉风墨韵与彭城画派[图文]

    李可染作品《牧牛图》“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暨彭城画派”作品展将于12月5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此次展览从挖掘徐州美术历史内涵、梳理徐州美术文脉以及徐州美术在东西美术交流中的特殊地位等方面着手,旨在呈现徐州美术两千余年的文化积淀,展现“彭城画派”的坚守与创新。展览分为五个专题:一是石上史诗·跨越两千年的遗产馈赠;二是百年先觉·徐州籍大师群体惊艳于中国现代艺术史;三是双星辉映·李可染...

    15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交互体验”成就了真正的艺术性城市公共空间[图文]
    “交互体验”成就了真正的艺术性城市公共空间[图文]

    在马德里,大量的艺术、设计展览从室内走到了室外,以户外公共艺术的形式介入到马德里的街头,娱乐、艺术、建筑和文化与自然界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互相作用,创造出一个具有魔力的城市空间。在这里艺术品不再被遥不可及的抽象远观,而是创造出故事性,与场域内的观者产生即时的“交互体验”。可以说,此举提升了马德里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成就了真正的艺术性城市公共空间。街头画展的艺术疗愈《 近在咫尺》展览不久前,马德里普...

    149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冷门贵族曲高和寡:古董名琴价格低开低走[图文]
    冷门贵族曲高和寡:古董名琴价格低开低走[图文]

    御制“洛象”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的名句一直在告诉我们知音难觅——的确,想要在今天操起一把古董名琴,奏上一曲高山流水,成本委实不低。本月初,一把明初乾隆御赏“头等十六号”月露知音琴在北京保利拍出3312万元(含佣金)高价,而中国嘉德和中国香港佳士得等也先后在秋拍中推出明代晚期的名家名琴。四年前,两把唐宋古琴先后破亿,掀起一阵古琴收藏热,如今行情是否卷土重来呢?有制琴行家分析称,相对...

    2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