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蒂,原名希马约·里夫希兹,犹太摄影师,最重要的作品是在上海生活期间拍摄的人像照片。
1927年,上海顶级照相馆之一的沈石蒂照相馆坐落于上海南京东路171号的美伦大楼,中外各色人等,在此地留下了一个属于自身的时光的切片,2013年1月31日,集结了700余幅照片的《瞬间永恒——沈石蒂摄上海华洋人物旧影》首发式暨老照片研讨会在沈石蒂照相馆旧址南京东路171号美伦大楼举行。沈石蒂现存的照片中,外国人占55%,中国人占45%,其中尤以女性为多,镜头下的人物因为摄影师的柔和用光,无论身为普通市民、高级白领、电影明星还是政府官员,都显现出人性中难得的高贵光辉,大概是摄影师在战乱时期既寄托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又是优雅、体面、自尊的上海精神写照。
1921年5月,犹太青年沈石蒂坐船抵达上海,两手空空,身无所长。他在1950年代的自述中写道:“1917年‘十月革命’后,我到中东铁路工作,曾在齐齐哈尔站和海拉尔站做车床操作工。1919年,中东铁路发生了罢工,我和父母一起去了布拉戈维申斯克,那里刚刚被红色的革命力量占领。我和一些人决定帮助一家金属厂恢复生产,我负责去弗拉斯沃斯托克取得一些必要的生产设备。在那里我受到了日本人的阻挠。经历一段时间的躲藏和一个日本人上演的‘屠杀夜’之后,我乘坐英国客船逃往上海。”从此,沈石蒂成为二战时期“上海方舟”上的一员。
沈石蒂拍摄的中外女性肖像。(本文图片均选自《瞬间永恒——沈石蒂摄上海华洋人物旧影》)
照片中有曾任大生纺织公司董事长的陈琛,其孙辈陈心霖说,对于这张照片,自己实在太过熟悉了,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张照片的原始模样,但他小时候,天天抬头便望见依照这张照片所绘的油画肖像挂在愚园路上的私宅客厅内,直至“文革”不知所终。这幅油画肖像,也正是出自沈石蒂亲笔。而那么多年过去,关于这位祖辈、清末状元张謇的义弟兼弟子陈琛的影像大都已在历经的多次政治动荡中散佚,而对这张由一位外国摄影师保存完好的肖像照片,不禁令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晚辈感慨万千。
郎静山(1892-1995),摄影大师,曾先后供职于上海《申报》和《时报》,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1949年赴台参展并定居台湾。其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1980年被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沈石蒂拍照的收费还比其他相馆要贵一些。照片中的陈立善,当时25岁刚刚从纺织大学毕业,如今,他和妻子曹莉贞都已年逾八旬。陈立善回忆,在当时的知识青年眼中,沈石蒂身上所透出的艺术气息令人向往,也与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氛围有些格格不入。时隔不久,陈立善和曹莉贞去拍结婚照,沈石蒂却已移居以色列。而其他照相馆拍的结婚照,亦不复沈石蒂拍出的感觉,“他们拍得要么黑白分明,要么色彩过于鲜艳。沈石蒂拍得有回味,上色技术有油画画出来的色彩感觉,艺术气息浓重。”
陈琛(1885-1955),曾任大生纺织公司董事长。1911年创办《通海新报》,至1929年5月被国民党勒令停办。
直到离开上海十多年后,摄影师沈石蒂在回忆中依然觉得上海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城市,充满了变化与喧嚣,有骗子有小偷有妓女有奴隶,还是一个有着无数种色彩和无数种气息的城市,又脏乱,又绚丽,所有东西都那么有趣,那么令人称奇。
去年,以色列领事馆在微博上发起寻找沈石蒂照片中人的活动,引来多方人士关注,许多照片中人和他们的后代纷纷寻觅而来。
在复旦大学教授顾铮看来,沈石蒂的出现无疑是三十年代西方商业摄影在上海的一个缩影,此中可以看见现代主义美学原则的运用,也可以体味到当时代表上海本土流行文化的月份牌美学进入商业摄影视野的一个典例。但是,一位外国摄影师开办的照相馆、为上海的留影得到了如此众多的瞩目,而作为本土照相馆的王开、万象为这座城市留下的记忆历史资料整理却迟迟得不到重视。
沈石蒂所拍摄中国小男孩和外国小女孩、歌星周璇、影星上官云珠。(从上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