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刘罗锅”,家喻户晓。他不仅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受百姓喜爱,其书法更是了得,有“浓墨宰相”之称,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山舟并称四大家。
他的书法是清代帖学的一座重镇,精华内蕴,味厚神藏,对清代的书法家以及近当代的书法家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今天,书画圈网小编对他的书法境界进行研究。
“刘罗锅儿”刘墉(1719年-1804年),山东诸城人,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书画圈网小编查阅资料发现,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
刘墉开始学习书法,并未当作是一种艺术,而是科举考试的手段。他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最重要的目标和心愿当然是金榜题名,步入仕途,光宗耀祖了。因此,在教授刘墉学业的同时,也教其书法,让刘墉苦练“馆阁体”,以备应试。
刘墉书法初从赵孟頫、董其昌入手,又喜好苏轼的笔意,曾潜心研习《阁帖》,对唐、宋诸家并六朝碑版无不临习。书画圈网小编网上检索,刘墉擅长楷书、行书,同时也能写榜书和小楷。他喜用硬笔短毫,书法丰腴淳厚、落落大度,体现了他一生的襟度。
刘墉一生书法曾经数度变化。如按时代划分,还有早、中、晚年的变化。
早年,约20岁左右,他的书法学赵孟€€、董其昌,笔法稚嫩妍美,正如徐珂《清稗类钞》所云:“文(刘墉)书法……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 花。”《艺舟双楫》说:“文清少习香光”。代表作有刘墉《行书扇面》,此书纸本,款“庚申六月三日,天香深处书。刘墉。”“庚申”为1740年,时刘墉 22岁,书风学赵、董而又有自己的特色。
中年,约30岁以后,书学苏东坡、颜真卿、钟繇等,笔法雄深雅健,骨肉相兼,气苍韵遒,独具一格。故《艺舟双楫》《清稗类钞》说他“壮迁坡老”(苏东坡), “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代表作有故宫藏刘墉57岁(1775年)作《送蔡明远叙》轴。
晚年,约70岁以后,书法北朝碑版,正如《书林藻鉴》引《艺舟双楫》所云:“文清(刘墉)……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 超然尘外。”又说“盖山东多北魏碑,能见六朝真相,此诸城(刘墉)之所以或过华亭者”。代表作品有作于1797年刘墉79岁时的《行书轴》。此书纸本,墨 迹,款署“嘉庆丁巳二月,刘墉”。钤“御赐海岱高门第”、“刘墉印信”等印,该书体丰肥骨劲,结体严谨而又舒展,为刘墉79岁时精作。
刘墉善学前贤吸取众家之长,但师古而不拘泥,不受古人牢笼而富有创造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面貌。
刘墉的书法以行书最具特色,也最能代表其书法水平。在书画圈网小编看来,其行书的主要特征:一是“肥”。这是刘墉吸收了苏轼和“馆阁体”的特点,并进行夸张而形成的。
刘墉喜用狼毫笔和极浓的墨在腊笺上写字,蘸墨又极饱满,所以用墨厚重,笔划肥厚,浑厚敦实。看起来肥胖,缺乏筋骨,但细细品味,发现每一笔都锋正毫健,骨络分明,体丰骨劲,别具面目。因此,刘墉的字给人以重量感,无半点圆滑甜俗习气。
二是富有“静”趣。 刘墉写字,起笔藏锋,收笔回锋,无筋骨暴露之弊。字体肥厚,墨色浓重沉郁。章法上字字独立,行行分明,毫无哗众取宠之态,有一种肃穆宁静之趣。
三是对比强烈。刘墉成熟时期的行书,虽以“肥”为特征,但绝非一味丰肥,而是肥瘦兼用,且对比强烈,晚年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刘墉写字,横划较细,而竖划肥厚浓重,联带之笔划极其瘦劲。另外一与众不同之处是把撇划写得浓重,而捺划却写得轻细。再有,常把字的某些偏旁写得肥大紧凑,另一部分则较松散,一般是上重下 轻、左重右轻,做到静中有险,静中有变,不失为高明的艺术手法。
此外,刘墉的名款,见于记载的有“刘墉”“石庵”“日观峰道人”“石盒”“木庵”“青原”“香岩”“东武”“溟华”等。见于传世作品中的有“刘墉”“石€€”“石 庵弟墉”“石庵刘墉”“石庵居士”“晚香堂刘墉”“弟墉顿首”“日观峰道人书”“刘墉志”“石庵书旧句”“十一兄墉”“臣刘墉敬书”等。这些署款,不仅是 刘书鉴定的重要依据,而且是研究刘墉书法和生平的重要史料,比如“十一兄墉”,说明刘墉兄妹多,他排行第十一。又如“臣刘墉敬书”,说明他是宫廷书家。
除名款外,刘墉的印章数量,据不完全统计,也多达有50多方,有的还是印文相同,而篆法、刀法、大小、朱白文不同的印章。如仔细分,又有名号、斋名、御赐等不同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