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唐代三彩黑釉马赏析[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莎莎 点击 :

唐代三彩黑釉马赏析 | 美术评论图片资料

马能役善战,又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农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唐代尚马之风极盛,唐玄宗曾选择西域献来的良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摹绘。三彩艺匠用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这件唐三彩黑釉马(见图)“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黑釉马极为少见,是难以寻觅的珍品。

洛阳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唐三彩黑釉马,高73、长84厘米,四足挺立,头颈上昂,眼视前方。全身黑色,唯马面、鬃、背、尾、蹄为白色,间施酱黄色花斑,马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背垫褐色釉的革带为饰,革带系绿色或棕色的圆形骑马浮雕垂饰15枚。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并且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鞍鞯俱全,马头低俯,作嘶鸣状,体态雄健,气势雄伟,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均取得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华丽的装饰与黑色相配更加显得醒目明快,处处都透出一种内在的、真实的美。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依赖于强大骑兵才夺取天下的唐朝统治者眼里,马具有其他动物所不能企及的地位和意义。当时,马受到国家的特别重视。据《文献通考》记载,从太宗贞观到高宗麟德的40年间,全国的马匹总数由不及万匹增至70余万匹之多。马大量用于军事、交通、贸易等方面。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唐人养马爱马的社会氛围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正因为如此,唐代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不论是造型各异的彩绘陶马,身形骏逸、气势恢弘的“昭陵六骏,”还是阎立本笔下的“八骏图”都塑造得奔放俊美,无可挑剔。三彩匠师更是用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

这件黑釉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它四足挺立,头小,领长,膘肥体壮,结构准确,骨肉均匀,色彩纯正。马的身体看起来很肥壮,但腿部细小,着力于肌腱和骨骼的表现,正是这骨与肉的变化对比,使得它浑圆而不臃肿,矫健而不失俊雅。完美的造型,高贵的气质,体现了泱泱大唐帝国的风范,是唐代艺术美的典型。洛阳出土的黑釉马反映了唐人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成功地诠释了古典现实主义艺术的真谛。唐代艺术家不仅以高超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创作了跨越千年而不朽的艺术佳作,而且还将大唐盛世的欣欣向荣凝固在了永恒的瞬间。

相关文章

  • 髡残《层岩叠壑图轴》解析[图文]
    髡残《层岩叠壑图轴》解析[图文]

    《层岩叠壑图轴》是髡残艺术风格成熟以后的作品。他的早期作品是以淡墨为主的作品和干笔皴擦的作品,这幅作品,感觉就是风格很成熟、已经很完美的作品。整个构图从近景一直画到远景,然后一直画到远山,意境很开阔。我们现在的山水倾向画局部,画一个局部效果,而少有画这种全景式的山水。古人画山水大多是全景式,从最近处的树、石、亭子到峭壁到瀑布,再到半山腰的村庄、庙宇,然后再到主峰,层层上推。主峰有涓涓细流下来,是...

    173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禁售象牙制品看工美技艺的传承之道[图文]
    从禁售象牙制品看工美技艺的传承之道[图文]

    丝 扬今年1月1日开始,中国全面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在中国,所谓象牙制品几乎是牙雕的代名词,一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面临着传承,更需要通过积极转型来发扬光大。首先,培养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时代审美情趣,材质的天然环保是工美技艺传承考虑的首要问题。玉雕也存在同样问题,无论是国内新疆青海,还是东南亚缅甸,获取材料的过程破坏自然生态,浪费污染环境。...

    165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当代著名画家卢成之作品欣赏[图文]
    当代著名画家卢成之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卢成之(卢秉新),号铁墨,卧虎堂主人,牡丹江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专业画家、世界纪录创造者。教育部家庭教育实验室研学旅行专家委员会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传统文化书画人才培训专家委员会专家,兼福建省孝善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牡丹江市民革党员。个人艺术成就入编《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百家书虎画虎作品集》、《...

    71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文创让传统文化以新面孔示人[图文]
    文创让传统文化以新面孔示人[图文]

    2013年,中国台北故宫“朕知道了”胶带一问世,立马火遍海峡两岸,类似的文创产品成为大陆游客去宝岛旅游“带货”清单上的必选项。如今,短短6年间,文创已经延伸到整个文博领域,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纷纷推出文创产品: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发了“八旗兵”文具套装、“宫廷萌娃”钥匙扣等,组成“盛京礼物”;河北博物院开发了“朱雀衔环杯”系列、“长信宫灯”系列、“虎嬉鹿”系列等,将文物元素运用于时尚生活用品,兼具艺术性...

    108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靳尚谊:要扎扎实实做学问 不能再使劲往前跑了[图文]
    靳尚谊:要扎扎实实做学问 不能再使劲往前跑了[图文]

    (原标题:靳尚谊: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中国美协原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勒尚谊记者:您在古典主义绘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什么在70岁后还要进行“现代主义”这样的探索呢?靳尚谊:因为我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中国艺术需要补现代主义这一课。我现在的艺术水平是70年代打的绘画基础功,那时侯看的东西不多,但我用少量的资料做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我的基础比较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还做了很长时...

    6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城市山水画开创者杨留义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图文]
    城市山水画开创者杨留义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图文]

    【艺术简历】杨留义,中国城市山水画开创者。河南省遂平县人,早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文旅部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记兼副主任、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院长,北京城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教授,北京市第九次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杨留义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中国美术馆、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纽约艺术馆、俄罗斯美术馆、普希金博物馆、巴黎中...

    8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四僧”作品 市场焦点真假难辨[图文]
    “四僧”作品 市场焦点真假难辨[图文]

    图1 石涛《独树老夫家》清初以来的画史画论中,“四王”始终牢牢占据画坛的主流地位。而“四僧”作为一个艺术概念的出现,是在民国时期。它既不是一个画派,也不是一个组织。虽然始终未被当时的“正统”艺术所接受,但是,300年后的今天,“四僧”的作品成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重要的收藏对象,以及市场追逐的焦点。“四僧”之名从何而来据收藏家朱绍良介绍,“四僧”这一称呼的起源是由日本人推动。甲午战争以后,大...

    30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书画,我的最爱——金华市大都会美术展览馆馆长李承先的收藏故事[图文]
    ​书画,我的最爱——金华市大都会美术展览馆馆长李承先的收藏故事[图文]

    金华市美术展览馆大门口古子城是浙江金华的一座古城,始建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以前,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金华城市之根,曾是该地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古城内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永康考寓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1处,文保点和历史建筑43处。在八咏老街这条富有特色的街区,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口刻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对联。...

    85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吕澎:艺术评论要尊重物理现实[图文]
    吕澎:艺术评论要尊重物理现实[图文]

    论坛现场图片近日,展览《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的相关论坛在OCAT上海馆举行。当代几位资深艺术人士齐聚一堂,围绕现实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问题展开讨论,观点纷呈。其中,艺术评论家吕澎特别强调了要面对物理现实,重视语境问题。吕澎认为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是历史的攀谈。就19世纪的法国而言,既可以从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去看,也可以从文革时期去看,还可以从79年以后的改革背景去看。在每个不同时...

    13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笔下的魅惑[图文]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笔下的魅惑[图文]

    苹果树下的圣母子(油画)老卢卡斯·克拉纳赫2016年6月,本是为筹备李斯特展初访德国文化重镇魏玛,却在不经意间接连造访了老克拉纳赫的故居旧址,欣赏了为城中心彼得与保罗大教堂绘制的,带有个人自画像的祭坛画《耶稣受难》,并拜祭了他距彼得与保罗大教堂300米的雅各布教堂外墙树下的安息之地。11月,专程飞到坐落于东京上野公园的国立西洋美术馆,只为欣赏“老卢卡斯·克拉纳赫——500年诱惑的力量”特展。...

    67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潘学勤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潘学勤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书坛巨匠潘学勤先生与...

    27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廖廖:艺术如何挽救凋零的农村[图文]
    廖廖:艺术如何挽救凋零的农村[图文]

    近几年的春节回乡潮过后,都有一批关于农村的反思与批评文章上市。漂泊在外的农村游子回到家乡团聚过节,当满满乡愁遭遇满目疮痍,难免化作一堆感伤的批评。但是面对今日农村的文化凋零、道德迷失和经济衰败,人人皆是吐槽满满而又无能为力。近来兴起的“艺术乡建”,似乎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挽救衰败凋零的乡村的途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改变农村与农民的尝试都不是一个简单任务。当代的艺术乡建常见的艺术乡建有几种:保...

    50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朱道平:走进山水文脉[图文]
    李人毅《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之——朱道平:走进山水文脉[图文]

    朱道平,男, 1949.5.15日生,浙江黄岩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顾问,省侨联华侨书画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南京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十届全国美展金奖。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

    8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家藏在画里的小秘密 都被X光揭穿了[图文]
    艺术家藏在画里的小秘密 都被X光揭穿了[图文]

    有时候当我们在书上或是博物馆里看到一幅《蒙娜丽莎》时可能只会想到:“哇,达·芬奇,好厉害”;而在研究者或鉴赏者眼中,却能看出一本《达·芬奇密码》。把业余玩家和专业人士区分开的是什么?除了对画面风格、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不同之外,专业的鉴定者们往往还需要在研究中加入科学技术的帮助,比如X光。X光检测绘画的原理是?X光用于检测绘画,当然跟X光用于医学检测一样。简要来说,X光射线可以穿透物质,但它对不同密...

    190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浅析“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图文]
    浅析“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图文]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从陈师曾、王个簃、赵无极,到袁运甫、袁运生、范曾等,这些现当代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南通籍贯。作为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正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就是希望从学术角度做一个深入的总结和剖析,以南通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先进艺术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范扬 都江堰宝瓶口写生得稿 45cm×7...

    120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