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赵无极:东方冥想精神与西方抽象艺术的融合[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明儿 点击 :

赵无极:东方冥想精神与西方抽象艺术的融合 | 艺术知识

中国抽象大师赵无极

每个时代的开始,人们拿着属于自己的灯,对空间的感觉如同掌控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像是从前我们的文明从来不曾制造过飞机,却带来了一种对天空、幅员、空间等方面的新认知,而我们竟然要求对此空同的完整拥有权。

20世纪以来,先后到海外(包括西洋和东洋)留学的中国艺术学子可谓多矣,而其中学成后仍留在海外从艺的为数也不算少。但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能在异国他乡找到一方立足之地并不容易,多少有才华的艺术家被无视、被遗忘或被尘对于历史之中,而在为数不多的脱颖而出的艺术家中,赵无极可谓一个佼佼者:他应该是最早在西方获得成功、也最早被西方认可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赵无极:东方冥想精神与西方抽象艺术的融合 | 艺术知识

赵无极抽象画作品

赵无极于1948年赴法。出国前他已经为他在艺术上的蜕变和转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在国立杭州艺专就读和任教期间,已经接触到毕卡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塞尚这些现代派大师的艺术,并从中找到了与自己相投的东西。赵无极对形式的敏感使他在天性上更接近这些大师。在他40年代的作品中,这一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倾向致为明显。赵无极出国后适逢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他随即卷入这场国际性的艺术风潮便显得十分自然,因为在观念上他没有任何障碍。不像那些热衷于学院古典主义的人,无法接受甚至极力排拒眼前的这一汹涌澎湃的艺术浪潮。

赵无极赴法后能够很快适应并主动融入西方主流文化,不仅因为他在国内已经形成接纳新艺术的观念和趣味,而且还因为这“新艺术本身就是西方艺术家将视野移向东方艺术的产物,因此,对于一个东方艺术家,很容易产生共鸣。他对保罗·克利的兴趣就是最好的例证。保罗·克利的符号语言所以能给予他某种启示,使他更加意识到与他内心寻求的意象的某种契合,正是因为克利的艺术曾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克利的符号语言打开了他通往对自身文化的理解的一扇窗。而且,较之于克利,他对于东方文化的理解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对于一个中国画家而言,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已经溶解在他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因此,赵无极在艺术上的第一次转型(50年代前半期),即从40年代的“具象时期”转向50年代的符号化、平面化的“非具象时期”,就显得顺畅而自然。传统文化中的甲骨文和青铜文饰,这些在西方“文盲”来看一时还难以辨别的神秘符号,却被赵无极顺手牵羊地“拿来”作为他走向抽象的“凭藉”。正如一位西方评论家所说:“一些欧洲泼洒派画家自称受到禅宗和远东书法的启示……西方人模仿一种存在的结果,但是既不谙其精神也没有细致的学习过程。原已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东方人,则在抽象艺术中找到他们所热悉气氛的延伸。赵无极是这些人之一,欧洲无疑为他带来某种自由,但他不忘祖上深刻的教义”(《赵无极·年表纪事》第55页,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

赵无极从40年代的具象时期向50年代的非具象时期的转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转型期和第二转型期。在第一转型期,赵无极完成了从“具象描绘”到“符号化表现”的转化,完成了从“克利式的形象符号”到神秘的“传统文化符号”(甲骨文、青铜器文饰)的转化。但这两个转化均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也即都是以平面化为基础,放弃了对空间深度的表达。而在第二转型期,赵无极又把他从传统资源中发掘的这些抽象符号还原到一种诗意的时空之中。《向屈原致敬(1955年5月5日)》就是从平面化走向空间的最早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件作品中,他对空间想象的因素开始出现。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在尝试把这些抽象符号融入空间的过程中,也同时将这些神秘符号加以解构,演变成一些细碎的笔痕,将它们化解到他独创的诗意境界之中。从平面上自由自在的“线”的散步,逐步过渡到神秘时空的众散、隐现之中,完成了他的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到60年代初,赵无极的艺术风格基本形成。60—70年代,可以说是赵无极的成熟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形成了纯属于他个人的一种图式结构和风格类型一一我把它归结为一种“山脊式”的图式结构,具有一种龙卷风般内仔的向心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他的风格特征:“当他从那些神秘符号转向对神秘空间的再现时,我们愈加感到一种东方精神的凝聚。他的作品的基本结构是在松散中聚集。他用细碎尖利的笔触将想象中的物质加以凝聚并使之碰撞,像摄影师一样以高倍的清晰度将它们“聚焦”,从而形成—个处于对抗、冲突中的视觉中心,而将其余的部分推到远处,将其疏散、淡化、虚化。这样的图式成为他六、七十年代的基本特征”。从画面效果看,没有—处是描绘性的或陈述性的,没有任何具象的踪迹,但画面却总能让人感到与传统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到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延伸。这显然是在西方艺术家的笔下不可能出现的一种艺术格局。赵无极在《画家独白》中曾这样说:“我以为所有画家的创作对于其自身来说都是写实的,他们的创作对于别人来说才是抽象的”。这话道出了画家创作的个中三昧。就是说,他心中要表达的意象对他自己而言始终是具体的、明确的。在西方人看来,他的艺术所具有的东方意蕴是显而易见的。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在抽象表现主义潮流中有别於任何一位西方艺术家。

赵无极:东方冥想精神与西方抽象艺术的融合 | 艺术知识

赵无极抽象画作品

80年代以后,赵无极进入他的蜕变期。他开始突破原有的画面格局,从“聚”走向“散”,出现一种“中空型”结构或将中心偏栘,画面构成更加丰富多变。这一时期,他常常采用从画外向内“包抄”的方法,自由调度时空,或聚或散,或虚或实,真正进入一种凌虚御空的自由境界。到80年代後期,他又将颜料稀释,在画中融人入了更多的水墨趣味,具有了更多的水墨气息。

赵无极从70年代初就开始作水墨画。那时的水墨,可以说,是以他的油画为背景的水墨,水墨中那些敏感的破笔、碎笔,显然是从他的油画中发展而来。只是在水墨画中显得更加轻快、洒脱和随意。如果我们可以把赵无极的油画比作交响乐,那么,他的那些单纯的水墨画则可谓浓墨与淡墨、偶然也加入一点焦墨的三重奏。有着多年在油画中探索和积累,他画起水墨来显得举重若轻。实际上他是把自己对艺术的全部理解都融入到他那些不经意的、自由散淡的笔痕墨迹之中。待到他的蜕变期,他的那些以油画为“背景”的水墨画,又反过来影响到他的油画,这是很有趣的事。

20世纪以来,先后到海外(包括西洋和东洋)留学的中国艺术学子可谓多矣,而其中学成后仍留在海外从艺的为数也不算少。但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能在异国他乡找到一方立足之地并不容易,多少有才华的艺术家被无视、被遗忘或被尘对于历史之中,而在为数不多的脱颖而出的艺术家中,赵无极可谓一个佼佼者:他应该是最早在西方获得成功、也最早被西方认可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巴黎的评论家说赵无极的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冥想的精神”。认为赵无极是“将法国的情致和远东的空间感相结合”;认为他的作品“明确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是如何成为全球性现代观点的”。而赵无极本人也认为:“随着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这种向深远本原的归复,应该归功於巴黎”。无论是巴黎的评论家所说的“冥想的精神”,还是他本人所说的“向深远本原的归复”,均可以理解为是在宏观境界上对“道”的观照。而“道”是什么?就艺术表现而言,“道”就是“无形”之“大象”;就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一种抽象境界;就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一种宇宙观。从最深层的意义上看,赵无极的艺术所表达的正是这种“无形”之“大象”,正是这种“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抽象境界,正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这样

一种对宇宙的观照方式。它不再是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具象式的观照,而是一种对大气盘旋的宇宙大象的宏观理解和冥想。但要通过绘画对这种“宏观理解和冥想”作出表达,只有借助於抽象的方法。赵无极的成功,就在于他借助了西方的抽象方法,将中国的这种“冥想精神”和“道”的观念表达了出来。当我们看到从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照片时,当我们看到那些从高空拍摄的气象图片时,我们更加确信,赵无极通过“冥想”所抵达的宏观境界是多么的真实。而这种超越通常视野的真实是只有通过冥想和哲思才能够获得的。

相关文章

  • 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金猴”破版[图文]
    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金猴”破版[图文]

    一号专业破版人员展示刚刚破版成功的“猴票”昨日下午,广州邮政在天河城一楼中庭举办第一轮十二生肖邮票破版活动,价值200万的第一轮十二生肖大版邮票在“金猴”邮票雕刻者姜伟杰等嘉宾以及现场邮迷的共同见证下,由6名专业破版人员直接现场破版成单枚邮票。同时,广州邮政精心打造的全国首创、高端定制藏品——《第一轮生肖邮票全同位册》也正式面世。一册尽录第一轮12套生肖邮票、邮票位置及数量均由邮迷亲自选定、...

    11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被忽视和误解的“十八描”[图文]
    被忽视和误解的“十八描”[图文]

    文化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每个时代都有熠熠生辉的闪光点。中国古代绘画传统尤其是在人物画科中,线条的表现力与程式性得到历代画家的重视,并最终归纳为“十八描”。国画“十八描”技法之高古游丝描示例业界一般认同王世襄的说法,认为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一书最先提出这一概念,最早的钱塘洪楩校刻刊本成书于嘉靖年间。清代《芥子园画传》第四集《人物巢勋临本》,引用晚明汪砢玉《珊瑚网》的文字,谓:“明汪砢玉论古今衣纹...

    11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展览体泛滥 烘托书法圈虚假繁荣[图文]
    展览体泛滥 烘托书法圈虚假繁荣[图文]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几十个不同规模的书法展,各省份、机构举办的书法展更是不计其数。在展览评比以及后续利益的驱动下,一种“展览体”书法蔚然成风。所谓“展览体”通常以“炫技”为第一要义,作品尺幅巨大、色纸拼贴、字体多为小行草、印章繁多,这类作品重设计轻笔墨,甚至有熟谙展览评选之道的业内人士称,想在展览中脱颖而出,写好字只是成功25%。展览体的出现与书法艺术创作的初衷相背离,而为了迎合市...

    184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艺术家李净弘:以清静之心,感悟生命之真
    艺术家李净弘:以清静之心,感悟生命之真

    李净弘字西归子,号净弘居士,祖籍山东,现居北京。曾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教授。现任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杂志社美术总监,中华国礼书画院院长,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民书画院艺术创作院院长,辽宁船舶学院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明,清)文人画主题研究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在艺术家李净弘的作品中,无论是花卉、山石抑或草木,都蕴藏着一种...

    87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最美女画家说:美女这个标签太廉价[图文]
    中国最美女画家说:美女这个标签太廉价[图文]

    没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做的。我做记者的时候,最火的几个女艺术家,现在都不见了。我觉得这很正常,有的艺术家成功过,再去做别的。活得好,和做不做艺术相比,更重要。我相信,做艺术还是放弃做艺术,并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一个人如果真的喜欢这件事,不论受到怎样的阻挠,还是会去干的。中国不缺女艺术家,全世界女艺术家都挺多的。作为女性,我甚至嫌太多,真是看花眼。当然,普通人会觉得,女性更容易掉进生活事务里,这没有...

    13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家不风流好色 怎么画得出好画[图文]
    艺术家不风流好色 怎么画得出好画[图文]

    一个最牛励志故事:一个非高富帅的木匠,25岁做了业余画家,32岁开始学刻印,40岁时开始周 游全国,53岁抛家舍业迁居北京,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独闯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在北京逆袭,由木匠变成巨匠,83岁还生了孩子,85岁闹着续弦,92岁仍喜欢 看年轻漂亮美眉握住不松手,93岁临终那年吵着要与22岁小美眉结婚,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艺术家为什么风流指数高?画家 需要什么样的爱情?常识讲,...

    8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透过收藏看“中国书画”的技艺与传承[图文]
    透过收藏看“中国书画”的技艺与传承[图文]

    明 李东阳《种竹诗卷》,水墨纸本 手卷,27.5 x 1,300 cm.,1516年作。估价:800,000 - 1,200,000美元。将于3月19日在佳士得纽约“中国书画”拍卖中呈献佳士得资深专家黎翰墨(Elizabeth Hammer)透过将于3月佳士得纽约“中国书画”拍卖呈献的一系列拍品,探讨中国传统书画题材与技艺得以传承的缘由。中国传统书画的界线较为模糊。从二十世纪以前的古典绘画到当...

    12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泉石馨境 · 学子风范——阙延辉山水画赏析[图文]
    泉石馨境 · 学子风范——阙延辉山水画赏析[图文]

    阙延辉近照泉石馨境·学子风范——阙延辉作品赏析文/李人毅认识阙延辉还是在十多年前,那时他在自创石园斋艺术机构中进行艺术交流工作,接触推介了许多当代画家,影响较大,曾获山东省文联金推手奖、广东艺术博览会新锐策展人奖。那时他的绘画创作处于含而不露的状态中。一晃,多年过去了,他转身走进了画家行列,以新的风貌现身在画坛,用深研古法、承古出新的学艺精神,展示着自己的艺术人生。古道悠悠他的绘画之...

    200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图文]
    陈文令:这是一个过度消耗的巨大能量场[图文]

    艺术家陈文令对于“异度风景”这个个展,陈文令当然指的不仅是山水的风景或自然风景,更是一种社会风景或人文风景。他表现的不是一种表面主流意识的环保主义,而是人类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的困境,人们一直生产、一直消耗、一直利用机器、职能分工细化,最后人也不知不觉也进入一个机械化模式,成为一颗生产环节上的螺丝钉,像机器一样被异化了,或者整个人变得像机器,每天的生活都在运用固定程式,没有这...

    18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女画家刘俊梅国画作品欣赏[图文]
    女画家刘俊梅国画作品欣赏[图文]

    刘俊梅,女,1952年生,中国共产党员,青州市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丹青,先后毕业于潍坊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写意花鸟、山水、人物。现为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女书画家协会主席,潍坊市北海书画院副院长,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副主席,新疆天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13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关于油画破坏及修复的思考[图文]
    关于油画破坏及修复的思考[图文]

    4月7日,消息称巴黎奥赛博物馆的一幅梵高自画像被一位六岁女孩肆意涂抹而遭毁坏,就在人们担心能否被修复之余,被爆出是一则愚人节的玩笑,玩笑固然轻松,但关于油画修复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中西方美术史上,绘画作品因为各种原因遭遇破坏非常常见,经典油画像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委拉斯凯支《镜前的维纳斯》,荷兰伦勃朗《夜巡》,俄罗斯列宾《伊凡雷帝杀子》,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等都曾遭遇损坏,神...

    11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傅抱石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图文]
    傅抱石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图文]

    绘画都是一脉相通的整体.中国画追求意境之美、空灵之感、以形写神、虚实相彰。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对物体进行实在的描绘,强调写实主义。它们有何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六点。哀悼基督 乔托 意大利 油画壁画一、西方绘画是宗教的,中国画是人事的。西洋的绘画多半是以宗教为题材,中国画不然,中国虽然也有所谓“道释”的画,自山水盛行以来,究竟不普遍;中国画是写人事的,教育人,勉励人,警戒人,纪念人或诱导人。韩熙载...

    13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袁运甫评顾平画作:真水流处自有香[图文]
    袁运甫评顾平画作:真水流处自有香[图文]

    顾平真水流处自有香文 / 袁运甫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新近调入中国国家画院的顾平教授的画展,顿觉眼前一亮,当今也还有如此坚守笔墨和情致的画家!在这艺术市场浮躁的年代,尤显可贵。清代画家戴熙谈绘画的审美体验时说:“固有令人喜者,令人惊者,令人思者。”无疑,顾平的作品亦具此感。他力求打通山水、花鸟、人物的门类界限,通权达变,随事制宜,信手拈来,皆得理法。他的工笔人物、山水优雅气盛,生动传神。...

    19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五百年前中国的“印象主义”[图文]
    五百年前中国的“印象主义”[图文]

    法国点彩派开创者之一保罗·西涅克作品真理不辩不清,知识不问不明。我的文章《白马是马,马非百马》写完交稿之后,网上又传文章说:中国的印象主义早了西方五百年。这个标题引人入胜,我很想了解什么是中国五百年前的印象主义。可惜,文章没有具体实例的指向,我只能在网上提出疑问。我指出,法国一百年前印象主义的诞生,有一个光学理论的发展背景,这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科学发展的成果。近代科学的研究认为,物体本身没有颜...

    161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图文]
    高伟:胸次磊落有大志 落笔画虎独占鳌[图文]

    王者雄风书画圈网记者李秋霞报道在中国画虎领域,高伟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他经过三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画虎新风。不仅如此,高伟笔下之虎内涵更具深意,不仅象征着吉祥、威严和荣耀,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与时代精神。近年,随着一幅幅精品的问世,高伟不仅走进了公众的视线,更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不仅活跃在中国内地的艺术市场,更在韩...

    21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