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净弘字西归子,号净弘居士,祖籍山东,现居北京。曾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教授。现任国家发改委中国产业杂志社美术总监,中华国礼书画院院长,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民书画院艺术创作院院长,辽宁船舶学院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明,清)文人画主题研究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
在艺术家李净弘的作品中,无论是花卉、山石抑或草木,都蕴藏着一种静、清、趣的韵味。在他看来,中国画是启示人修身养心,知世悟道的艺术。绘画者只有对自然、山水、花鸟寄予了真实感情,笔墨才有真意。只有把真情浸透在作品中,才能让大家品味出艺术作品的诗情画意并产生共鸣。
作为中华国礼书画院院长、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民书画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李净弘深耕绘画领域几十年,艺术早已是他生活的主要部分。他形容绘画是自我存在的另一种体现,一笔一画,一石一木映照出画家的魂灵。
白山古道 49cm×49cm
李净弘的作品一直颇受收藏家们的欢迎。不久前,他的两幅作品《太湖石》和《清江垂钓》在华艺国际 ( 广州 )2022 秋季拍卖会上以 138 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成交额再创新高。这两幅作品延续了其一贯的创作思想,写意的线条起承转合,与点的大小相呼应,使之产生节奏韵律。在《太湖石》这幅画中,清丽的红色看似随意的点缀,却是春来之时,杏花盛开的景象;而在《清江垂钓》中,山川寂寥、草木安然、野水无声的寂静之相和谐辉映,又是另一番意境……
面对观者的喜爱,李净弘坦言,“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哲学,亦是情感。”李净弘自幼热爱绘画,从事过乡镇机关的工作,又在部队磨炼了二十多年,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都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画艺术的追求。而过往的种种经历无一不丰富着李净弘的人生,同时也深化了他的思想,使其对生命体悟更深。他深耕绘画领域的这几十年里,艺术早已是他生活的主要部分。他形容绘画是自我存在的另一种体现。每当创作时,面对一张白纸,他便思索着如何将自己的感悟,更好、更有效地用笔墨表达出来。“这就需要专心静气,在忘我之中挥毫泼墨来表达自己所思所想。” 李净弘说。“艺术,是文化的凝结,是内在的自然体现。而中国画由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而来,是启示人修身养心,知世悟道的艺术。我们生长在中国文化这块土地上,有着天然的养分。同时,我自己也研修中国文化,尤其是禅学,感到一幅山水画即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一笔一画,一石一木映照出画家的魂灵。”
在他看来,作为艺术家,要将真实的情感渗透进作品中才能够让大家产生共鸣。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技巧层面,要超越技巧,由技进道,这就要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意识。只有把中国文化融入到绘画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画以载道”的价值。
丁酉岁冬月33cm×56cm
Q-北京青年周刊A-李净弘
Q您觉得,怎样的国画作品才能够被称为“佳作”?
A从中国画形式构成来看,有三大特点:一是以线造型,体现书写性。二是以形写神,表现物的神质。三是色彩以墨为主,墨色的变化,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玄之有玄,众妙之门,这是语言方面。也就是画中国画的技法,技法要扎实、要娴熟、运用要自如。但要称得起“佳作”,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要有文化、要有情感。现在画中国画的大都受西画的影响,注重技法物象等形式,缺乏意象思维。中国画要奥理冥造,大胆的想象和幻化。让点线的形式、墨色的变化、形成的节奏韵律,跟人的性格和当时的感情状态相对应,只有这样画出来的作品 ,才具有内涵,才能使读者品味出作品的深度思想,使中国画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发挥出来。
Q记得您曾说过:“中国画它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描出来的,而是书写出来的”,能具体谈谈吗?
A中国画主要是以文人形式的写意画。一是写,一是意。写就是书写性,意是你要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中国画以线造型所要求的。点划,形成图以达意,亦形成了一种历史积淀。黄宾虹论笔墨讲:“平如锥画沙”、“一波三折”、“屋漏痕”等等,都是点划或者说线条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天地之心”。线条的编织不重叠,黑中透亮,以状物象达写心之目的,使点线在书写过程中形成节奏和韵律,表达出人的感情状态来。所以中国画不是描出来的,而是书写出来的。
Q在您艺术创作道路上影响比较深远的人或事或阶段是什么?
A在我的艺术道路上影响我的是古今贤人,是自然。我接触社会各界的贤达人士中,在闲聊之时,多多少少对我的认识都有帮助。历代大师:王蒙、黄公望、石涛、齐白石、黄宾虹等作品和画论,在学习研究中收获很大,并时刻铭记:三人行必有我师。
Q一直以来,您的艺术创作脉络是怎样的 ?
A晚唐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纤秾》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诗歌美学风格的话:“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意为对客观世界、艺术世界认识没有止境。认识愈深,愈接近本真。艺术表达深度,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中国文化讲究传承,离不开对经典的研究和学习。千余年来,先贤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深究博研,吸取其中的精华。中国画以线造型,所以练习书法是我的基本功课,书法入画,不尽是书法的线条入画,更重要的是书法线条的质感,和线条相互关联的组合,形成图式的美感并要在画中表现。再是探索墨色的晕化形成玄之有玄的众妙之门。这不仅要下功夫练习,更重要的是体悟,悟出晕化之道。要把技巧的法度和自己的情感相融合,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这方面古人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所以,在研究古人技法的同时,还要体悟古人如何将笔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只有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进而形成我的笔墨语言,也是我的绘画物化特征。
Q教授、院长、艺术家,您如何看待这些身份,又是如何平衡这三者间的关系的?
A教授、院长、艺术家这些名头都是外在的虚名,不过,这三者各自都有自己的职责,作为我自己,要画好自己的画。在画好画的同时,在社会关系中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