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小俊 点击 :

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 | 美术学术

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背离文化遗产的价值

2017年12月29日,敦煌研究院与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敦煌研究院科研成果与腾讯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泛娱乐”文化生态结合,进一步扩大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同时,双方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致力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交流,让更多传统文化IP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放光彩。

2017年也是敦煌申遗30周年。时到今日,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文化形象也在传统文化复兴、提升文化自信的历史性任务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在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看来,目前敦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与互联网的发展“非常不匹配”。

目前,敦煌500多个壁画、彩塑洞窟中的180多个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有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了全球共享。但是,王旭东发现,仅仅将绚丽的敦煌壁画搬上网络,并不能解决公众对于这处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认知问题。

“过去关注点就是保护,保护的需求是第一位的。现在保护当然还是第一位,但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完全跟过去不一样了。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将敦煌与用户连接,同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翻译,“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传播手段太丰富了,就显得内容不够”。

这就是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这样超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的缘由。以腾讯为例,目前不仅在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领域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还形成了这些领域共同打造文化形象的“泛娱乐”理论,通过互联网“共创”的特点打造强势文化IP。

敦煌研究院希望,让1000年持续不辍的敦煌文化在互联网的时代里也继续进行新时代的营造。

记者:敦煌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王旭东: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能够有好的文化产品放到网上去传播。现在我们有30个洞窟放在网上,让大家可以看到,但是大家不一定都理解。我们还要对这30个洞窟继续进行挖掘,让不同的人去了解。这需要解析,通常我们从历史价值上去解释、从艺术价值上去解析、从科学家的角度去解析等等。现在,我们能不能把服饰解析出来?对服饰有兴趣的人去了解。能不能把乐器解析出来,让喜欢音乐的人了解?

记者:这看起来已经不是通常提到的将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而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翻译”的问题?

王旭东:这与过去国家的关注点不一样。过去关注点就是保护,保护的需求是第一位的。现在保护当然还是第一位,但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完全跟过去不一样了。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文物必须要加快数字化。但数字化后仅仅还是一个资源,没有转化成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传播的产品。这样价值虽然没损失,但是没传播出去,没传播出去就没发挥作用。比如说煤,不开采而只是放在地了,不加工、或转化成一种产品,那有什么用?在转化的过程中,直接把它烧了?还是把它变成高端产品、发挥它的价值最大的效益?

但是现在我们在转化的过程中,有些就是把专家拍的发到网上,普通人是看不懂的。我们要一定要转化成一种大家能够看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又不是碎片化的,要完整的传递。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微视频,但这个微视频一定是传递了一种价值。文物的艺术价值也好、历史价值也罢、科学价值也罢,或者人文精神,但是我们一定要传递出来。

记者:现在做这方面工作的困难是什么?

王旭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非常不匹配。互联网是一种信息传播,非常之快,也很快就过去了,而且都是碎片化。但东方文化,包括东方文化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是全方位的。首先,需要有一些专家学者去挖掘它的价值,这是第一位的。第二,还要有一批专业人员怎么把学者研究的东西包括转化成一种通俗易懂的、但是不背离本来价值的文化产品,通过现在的种种传播手段传递出去。

做这个转化的人才是奇缺的。第一要了解莫高窟,第二要了解现在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还得了解传播形式怎么能够结合。

我们首先还是需要下大力气来培养人才,然后在过程中不断取得成果,而不是把文化遗产简单放在网上,让不懂它的人来把网络化。现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都是背离文化遗产价值的,或者就是低俗、媚俗、庸俗的一些东西。

记者:敦煌研究院近年来一直进行互联网化的尝试,现在又要用腾讯“泛娱乐”体系内的文化娱乐平台来进行有机结合,必要性到底有多大?

王旭东:不用到网络,是不是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非常容易被公众去遗忘?是不行的。我觉得过去没有这个传播手段还好。现在网络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数字化展览可以同时办好几个,这种形式是我们必须要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传播手段太丰富了,就显得内容不够。

传播手段要和内容匹配。没有内容的手段是空泛的、没有价值的。有内容,但是传播手段单一,实现不了内容的效应最大化。动漫也好、视频也好,游戏也罢,关键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东西变成现在的文化产品,要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而不仅仅是就是说植入一个场景,把莫高窟的背景或者什么给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用户,而不是迎合。

就我们与腾讯的合作来说,腾讯作为一家文化科技企业,在努力把文化、科技很好结合,实现真正的融合。文化对科技有支撑、科技对文化也有支撑,相互依赖、相互共同。最后,能够通过科技把文化传播出去,通过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加理解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正向的改变。

比如游戏是腾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用户非常多。我们要通过对游戏慢慢的植入,让其中渗透智慧和美。再比如音乐,怎么创造出一种有敦煌韵味,或者是有敦煌传统又与这个时代融合的音乐形式?

这也不仅仅是传播过去那些东西,而是能不能通过网络让大家共同去创造、创作?比如让网络用户依据敦煌传统音乐进行新创造,这是我们希望的。

与腾讯这样的合作,我们希望不仅是一加一,而是一乘一。

记者:如你所说,现在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结合有许多问题,如何衡量标准?

王旭东:文化是一个传承关系,不可能就是抛弃我们的传统东西,一下出来一个新的,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有一种传承关系,我们要吸取前人的,怎么和我们现在结合起来。人的价值观念,可能有些东西几千年都不变的,但也不是完全是不变的。

比如敦煌,它是一个佛教的遗产。现代人不信佛教,就不要过多强调佛教那些东西,我们看能不能从其他的一些价值来展示它。我们要从这里面看到,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传承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历史是什么样子。

其实敦煌就是互联互通的结果,来自网络。丝绸之路就是网,只不过是路网。但网络上终究都是要有人。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路,互联网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不同区域的交换所形成的网络。最终因为人在上面,才能发挥作用。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集合或者恰当结合,最终决定因素也是人,而且还需要有担当的。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研究者要坐冷板凳,这些人得好好去培养去关照。没有他们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挖掘,怎么能做这些?第二方面就是转化人才的培养。(文/朱小巧)

相关文章

  • 何为敦煌文化[图文]
    何为敦煌文化[图文]

    图1 敦煌莫高窟“什么是敦煌艺术?”与其给出答案,我希望我们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反思。我们现在通常不加思考地把“敦煌艺术”同等于敦煌佛教艺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可以理解,因为莫高窟中的辉煌壁画与雕塑构成了当地古代美术和视觉文化的主要遗存,不断地吸引和震慑着美术史家(图1)。但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有着相当严重的后果,因为它在基本的设论中取消了由敦煌佛教艺术所协同构成的一个复杂、丰富的空间性文化...

    17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画家何宏升 独具匠心受青睐[图文]
    画家何宏升 独具匠心受青睐[图文]

    刘冠男在陕西,有一位叫何宏升的画家,近几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他的画作线条优美流畅,内涵丰富多姿。有时候,他的独特的创作技法,使他的有些作品看起来有些近似卡通,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尤其是八零九零和零零后,更加喜欢他清醒纯洁的作品。这才是创作的真正的意义。早在六七年前,我就结识了何宏升老师,他不善言谈,但经常能说出一些能让人茅塞顿开的话语。在一次聊天中,谈到创作和成名的话题,何宏升老师不紧不慢的说...

    5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文玩绿松石价值的未来并不乐观[图文]
    文玩绿松石价值的未来并不乐观[图文]

    绿松石由来已久,纵观中国历史期间绿色宝石的出现频率还是很高的,青玉、翡翠、祖母绿等等这些绿色宝石随便挑出任意一款其价值都能摔绿松石几条街!那绿松石为何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绿色宝石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绿松石的盘玩价值远远是这些宝石无法比拟的!绿松石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价值绿松石能在众多绿色宝石之中脱颖而出主要因素就是其独有的特点就是盘玩变化之大几乎是扮猪吃老虎的程度,绿松石刚入手的时候...

    38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四僧”作品:市场焦点真假难辨[图文]
    “四僧”作品:市场焦点真假难辨[图文]

    清初以来的画史画论中,“四王”始终牢牢占据画坛的主流地位。而“四僧”作为一个艺术概念的出现,是在民国时期。它既不是一个画派,也不是一个组织。虽然始终未被当时的“正统”艺术所接受,但是,300年后的今天,“四僧”的作品成为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重要的收藏对象,以及市场追逐的焦点。“四僧”之名从何而来据收藏家朱绍良介绍,“四僧”这一称呼的起源是由日本人推动。甲午战争以后,大量日侨居住在中国。他们发现石...

    84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路波[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著名画家路波[图文]

    【画家简介】路波,字平之,号壶公,生于1958年7月,山东滨州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原滨州日报社副主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华传统文化(青州)研修院副院长,山东省国画院副秘书长(理事),北京台湖国画院副院长,青州市美术家协会(特聘)副主席,青州市对外书画交流协会副会长,山东维坊工程职业学院风凰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先后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教育部《中国写意...

    4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借机抬价的老物件古董新作有价值吗[图文]
    借机抬价的老物件古董新作有价值吗[图文]

    “这个夏天我活在了清代。”一句网上调侃的话,概括了时下的一个热点:暑期以来一拨接一拨的大热清宫剧,不但让“乾隆爷”成了感情上的大忙人,还让很多年轻人关注起了清代的老物件,特别是那时候的审美观和老服饰。也因此让很多从事相关商品买卖的生意人和收藏业余爱好者,开始蹭热点抬高相关商品的价格。清代老物件受追捧的同时,也需要冷静思考。有关专家认为,老物件新作本身有一定市场价值,但购买需要理性,不要过度盲目追...

    63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为什么说“盗墓是考古学的最大敌人”[图文]
    为什么说“盗墓是考古学的最大敌人”[图文]

    尼雅遗址考古学探索什么?考古学科学吗?考古学如何“透物见人”?如何理解考古学的“人文转向“……这些问题涉及考古学最基础的内容,还涉及我们的认识论,即我们如何看过去,如何看过去遗留下来的物——考古材料。陈胜前教授的学术随笔《思考考古》即是写给有同样思考精神的人,是对考古学本身的进阶探索与反思。作者由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遇见的问题得到启示,探讨了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探索的对象、考古的作用、考古学理论、...

    182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看时间的流动如何塑造艺术[图文]
    看时间的流动如何塑造艺术[图文]

    参与论坛的学者与艺术家合影无论是对于艺术还是哲学,“时间”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从印象派画家到当下的艺术创作,流动的时间是如何影响与塑造了艺术?11月7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举办的首届“时代•美学•新实践”国际艺术暨学术论坛上,欧洲与中国的哲学家、艺术家围绕“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这一主题,探讨艺术与哲学中时间的表达。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艺术哲学与文化系教授克里斯多夫•仁南分享了他对于“艺术中的...

    22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析中国陶瓷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图文]
    浅析中国陶瓷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图文]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工艺价值,是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从古至今,中国陶瓷文化通过商业贸易、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等途径,一直保持着与世界的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声音。唐宋元明清时期,陶瓷对外贸易活动通过商品交换,使得陶瓷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得以传播。陶瓷外销过程中,作为同时承载着生活用品与工艺美术品双重属性的外销瓷,对各国之间、东西方之...

    2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徐德润花鸟艺术[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徐德润花鸟艺术[图文]

    徐德润·艺术简介徐德润、男1937年6月出生于济南,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翰林画院院长,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专职画家,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际名人画院名誉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人事部艺术家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翰墨促进会员、湖南省美术馆特聘画师。一、为联合国成立50周年创作大型中国画作品《华夏神韵图210×86...

    12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姚谦:给年轻资金不足的藏家另一种收藏论[图文]
    姚谦:给年轻资金不足的藏家另一种收藏论[图文]

    原标题:姚谦:另一种收藏论今年春拍媒体报导“艺术市场回春”,文中提到新见许多年轻的艺术爱好者进场,拍得他们喜欢的艺术品。的确,这真是个令艺术市场高兴的事,因为许多年轻人愿意把他们所得部份用来收藏艺术品,这也表达了艺术普及至新一代的群众生活中。后来,无意间与拍卖公司的人聊起,他们表示这的确是真实的消息,确实有一批30、40岁的新艺术爱好者进拍,很多都是第一次进拍场,而且都集中在这些年来艺术圈兴...

    140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克祥[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李克祥[图文]

    【艺术简介】李克祥,研究生毕业,系山东省夏津县人,政协委员、县美协一二三届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华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画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和2005年吴道子百杰画家。作品欣赏...

    160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伦敦“河锅晓斋展”[图文]
    伦敦“河锅晓斋展”[图文]

    经历幕府与明治时期的日本画家河锅晓斋(1831-1889),被认为是传统日本画最后的大家。他作品中的诙谐、活力和想象力依旧影响着当下漫画等众多艺术风格。传统日本画一直受到中国书画深远的影响。在北斋和广重盛名之下,河锅晓斋常被忽视。澎湃新闻获悉,3月19日起,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RA)推出“河锅晓斋展”,他最初师从浮世绘画家歌川国芳,后经过狩野派的训练,创造出可怕可敬、可爱讽刺的形象,尤其在莫奈等...

    16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朱浩云:从中华书局走出的海派大家沈子丞[图文]
    朱浩云:从中华书局走出的海派大家沈子丞[图文]

    图1。沈子丞先生(1904—1996年)沈子丞(1904—1996年)是民国时期从中华书局走出的一代俊杰、海派大家。名德坚,字子丞。亦作之淳。号淳然居士、听蛙翁,室名“离垢居” “壶芦庵” “听蛙馆 ”。浙江嘉兴人。幼时就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读书时他被图画老师视为奇才,16岁随私淑县内老画师潘雅声学画仕女,1920年17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华书局编辑所图画部做练习生。要知道,当时中华书...

    48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剖析朱耷画作中的隐含意义[图文]
    剖析朱耷画作中的隐含意义[图文]

    疏笔多画故园情,淡墨难释亡国泪书画圈网 刘伟“欲图复明无计出,丹青深处隐酸辛”,朱耷的身世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给其作品笼上了悲怆苍凉、冷漠孤郁的气息;饱含着对故国亲人的深沉思念,对自身遭遇的愤懑感慨。形成了他夸张奇特、凝炼沉毅、雄奇隽永的独特艺术风格。朱耷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宗师级画家,擅书画、工诗文。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本是明皇室后裔,十九岁时明亡,曾经的锦衣玉食、衣...

    11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