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丽青瓷流云泻玉[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龙眼 点击 :

高丽青瓷流云泻玉 | 陶瓷图片

高丽青瓷龙纹罐(清)

吕冠兰 文/图

“影影绰绰如青玉,玲珑剔透似水晶”,“致密的玉如嫩肤,触手犹如抚肌肤”,这是朝鲜诗人李奎报吟咏高丽青瓷的诗句,恰到好处地呈现了高丽青瓷的神韵,如青玉,似水晶,色泽淡雅,流云泻玉,异常精美。

高丽是公元918年至1392年间存在于朝鲜(朝鲜和韩国的统称)的王朝,大约相对我国从五代十国一直到明朝初年,高丽王朝是朝鲜的第二个统一政权,后于 1392年被李氏朝鲜所取代。狭义的高丽瓷是指朝鲜在高丽时期生产的瓷器。事实上,高丽在今天也指代朝鲜,所以,高丽瓷便成为所有朝鲜生产瓷器的统称。

高丽青瓷是朝鲜生产的最主要的一种瓷器,由于朝鲜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中国的属国,所以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商业,受中国的影响比较深,高丽青瓷便是在 中国青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尤其受我国北方的汝窑和南方的越窑、龙泉窑的影响比较深。大约在北宋初年时,我国的青瓷被前来中国进贡的朝鲜使者带入朝鲜半 岛。之后,朝鲜便开始烧制青瓷,据《宋史·高丽传》记载,高丽的使节团还曾参观北宋的定窑、越窑、汝窑和龙泉窑,对瓷器烧制时的技法进行了学习,由于使节 团较为喜欢龙泉瓷如玉一般的细腻光润,回国以后,便着力发展以龙泉窑为模板的青瓷,并很快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公元12世纪时,高丽青瓷的发展达到顶 峰,其生产的青瓷清新淡雅,和龙泉窑、越窑极其相似,在中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

高丽青瓷在借鉴中国青瓷的基础上,融合了朝鲜民族的自身特色。高丽青瓷色彩明丽,色泽柔和,玲珑剔透,装饰花纹淡洁素雅,装饰技法较为独特,形式多样,图 案优美,展现出与龙泉窑青瓷不同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朝鲜工匠惯于雕琢,他们充分发挥阴刻、阳刻、透刻等雕刻技巧,又用镶嵌的方式在青瓷上镶嵌有许多花纹, 民族特点十分浓厚。

如图便是藏友收藏的一款清代的高丽青瓷——龙纹罐,它高23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9厘米,敞口,丰肩,鼓腹,收尾,和我国的罐子一般无二。在罐子上, 镶嵌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张牙舞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仿佛正在腾云驾雾,遨游于九天之上。龙有鳞有爪,活灵活现,看来,龙文化在当时已经非常成熟。釉 面光洁淡雅,泛着淡淡的光泽,如温玉,似水晶,很是精致美妙。

高丽青瓷惯以绘制龙凤、动物、植物花纹的图案,是其民族风情的体现,也反映出朝鲜人民崇尚自然的艺术传统。图中的青瓷罐,既有高丽时期的风格,又弥漫着近代的气息,可以说是高丽青瓷在近代的代表作品。

来源:闽南日报

相关文章

  • 光绪官窑:晚清瓷器收藏的潜在热点[图文]
    光绪官窑:晚清瓷器收藏的潜在热点[图文]

    纵观近几年艺术市场,明清宫廷艺术品一直是被众藏家追捧的对象。其华丽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明清时期皇室追求极致的艺术品位,使得此类艺术品成为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收藏佳品。但长期以来,大多数藏家沉浸在追捧清三代的热潮中,认为晚清的官窑瓷器因国运衰退而不如前朝。其实,在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官窑器中,光绪一朝在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光绪官窑瓷器的烧制可谓达到晚清最高水平,有藏家早已开始涉足晚...

    151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图文]
    老窑瓷: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图文]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而要说起邢窑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中国邢窑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就为我们揭开了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据张志忠介绍,邢窑白瓷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烧制粗瓷为主。到了隋代开始出现...

    21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当代艺术陶瓷:即兴创作精品更难能可贵[图文]
    当代艺术陶瓷:即兴创作精品更难能可贵[图文]

    高温中华红颜色釉彩堆画梅花《独立春风第一香》瓷瓶2006年,不到50岁的宁勤征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这在高手如林的景德镇,实属难能可贵。而他所依凭的,是“不依不饶”的攻坚意识——从业三十年来,他解决了高温颜色釉易流淌、难驾驭的问题,打掉了传统青花容易出现的料刺,找到了高温坯体釉上画青花和高温颜色釉相结合的综合装饰彩绘新技法……最近,宁勤征现身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当场表演瓷上绘画,让观众对瓷...

    857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官窑文物终于回家了[图文]
    景德镇官窑文物终于回家了[图文]

    影报道:815件(组)景德镇官窑文物终于“回家”了。11月9日下午,景德镇市打击盗掘御窑厂遗址犯罪涉案文物移交仪式在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御窑厂将遴选出的150余件(组)明代官窑各时期的精品在景德镇市御窑厂博物馆进行展览,为期一周,供市民参观。景德镇明代官窑精品早在2002年,一些不法分子一直觊觎御窑厂古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地下文物宝库,不择手段地进行盗掘。同年10月17日,景德镇市公安局成立了...

    554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紫韵意深 大器近道:写在顾景舟先生百岁诞辰[图文]
    紫韵意深 大器近道:写在顾景舟先生百岁诞辰[图文]

    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局部文/史俊棠十月金秋祖国的河山瑰丽而沉郁,而这个秋天,在陶都宜兴,在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紫砂壶艺爱好者心中更多了一份感念。光阴荏苒,一代壶宗顾景舟大师已经离开我们近二十个春秋,今年正是顾景舟先生百岁冥诞,艺海扬舟,德艺之范,本着对紫砂行业多年来的情愫与当年与顾老相识交往的高山仰止,难抑心中怀念与激动,提笔写下拙言。北京东正2015秋拍紫器东来——茶器专场之《献礼》封...

    198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告诉你一个未被探触过的中国:千年邢瓷之光 [图文]
    告诉你一个未被探触过的中国:千年邢瓷之光 [图文]

    白釉大象邢州白瓷,通称“邢瓷”,不仅是邢台的文化符号,也是当时国家的地理标志。尽管邢窑在历史的尘埃中湮没得踪迹难觅,但它烧造的瓷器以及遗留下的文明碎片却走向了永恒。打开尘封的历史,遥望那片千年的洁白,依然看到那簇不息的炉火。如今,深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邢瓷珍品,依然独步天下,璀璨夺目,闪耀着让人沉醉的神秘之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名窑之一——邢窑,究竟在什么地方?相当长的时间里,提起它连“老邢台”人也...

    158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海外回流:古董紫砂壶的最好归宿[图文]
    海外回流:古董紫砂壶的最好归宿[图文]

    子畦款平盖扁圆壶近年来,紫砂壶市场可谓水涨船高,除了明清古董壶价格飞涨外,一些大师壶、青年名家壶也是一壶难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曾有不少制作精美的老壶流向海外,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些老壶有了回流的可能。近日,新闻大厦艺术馆举办的“紫泥古韵——纽约古董紫砂回流展”上展示了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的精品紫砂器,也为老壶的回流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让古董紫砂壶回家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尤其是与诗书...

    59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唐代陶瓷工艺成就[图文]
    唐代陶瓷工艺成就[图文]

    我国烧瓷业发展到了唐代,出现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并出现了评品瓷器高下的专薯——陆羽的《茶经》,瓷器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晚唐时期越窑青瓷的质量已大为提高,原料经过很好地粉碎、淘炼,瓷胎胎质细腻致密,不见分层现象,气孔也少,胎色呈灰淡紫等色。成型技术也普遍提高,器型规整,碗、盘、执壶等胎面光滑,釉层匀净,坯体显著减轻,图足纤细,足壁外撇,制作十分认真。釉料处理...

    37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宋瓷“江湖”解读[图文]
    宋瓷“江湖”解读[图文]

    《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富丽豪华而又温绵雅致,《题临安邸》中的南宋岌岌可危却纵情欢歌,两宋的历史繁华而微妙,柔弱却不短命,是两汉以降唯一立国超过三百年的封建王朝。在这个帝国里,庙堂之高有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政治家纵横捭阖,图强变法;奸臣榜上有高俅、秦桧等小人弄权专擅,祸国殃民;绿林在野有水泊梁山、方腊揭竿等莽夫杀富济贫;民间演义有“铁面无私包青天”、“满门忠烈杨家将”、“精忠报国岳武穆”等碧血丹...

    98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拍卖会精品欣赏[图文]
  • 迷人的磁州窑文人瓷绘:黑与白的艺术[图文]
    迷人的磁州窑文人瓷绘:黑与白的艺术[图文]

    图1 故宫博物院藏金代白釉黑绘诗文枕白地黑绘(亦称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方法。它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这一装饰技法在宋代书法、绘画艺术繁荣和普及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而成熟、发展起来。正是文人书画家的广泛参与,提升了磁州窑艺术的高度,开拓了磁州窑文化的深度。同时,它又以多方面的创造及广...

    177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陶瓷青花—— 水墨之本性:惊雷之声甫[图文]
    中国陶瓷青花—— 水墨之本性:惊雷之声甫[图文]

    中国当代陶艺家,画家,设计师;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景德镇青花瓷艺术研修院艺术总监;中国当代陶艺团体---冰蓝公社发起人之一。青花是中国陶瓷家园里最娇贵的公主,不仅国人喜爱,国外人也倍加宠之。古时文人雅士常为一青花茶碗而讴歌颂词,当今天下更有能者万两价钱而买之。干道甫乃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秦锡麟的弟子,研究生三年付出极大的热情与心血研究当代青花的创作,敢于吸收导师之精华理念,融合自身的艺术追求,在“墨”...

    158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台北故宫藏汝窑器为何少了两件[图文]
    台北故宫藏汝窑器为何少了两件[图文]

    台北故宫藏汝窑器为何少了两件凡对台北故宫藏中国古陶瓷感兴趣的朋友一定知道,早先其对外宣布藏宋汝窑器共23件,自1997年以后,随着罗慧琪在《传世钧窑器的时代问题》一文 中提出奉华尊的产烧年代或不是北宋的看法后,23件说开始改为21件说,同时被提出质疑的还有另一件三犠尊。其认为奉华尊的胎釉特征、烧造方式及釉下加涂 铁汁以使器表釉薄处产生类似金属色的光泽,都和传世北宋汝窑大相径庭,进而认为此件作品为清...

    95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收藏误解:年代越久的收藏品越值钱[图文]
    收藏误解:年代越久的收藏品越值钱[图文]

    很多收藏爱好者都认为,年代越久的收藏品就越值钱。这其实是个误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稀罕程度和工艺水平上。一些高古陶器,尽管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因其存世量大、制作粗劣,其价值远远低于后世的一些精稀藏品。汉代、唐代一些存世量很大的铜钱,今天在市面上不过几元钱一枚。而一些现代工艺的翡翠器物,却能卖到数十万元。收藏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就很值钱的东西,现在仍会很值钱;当时不值钱的东西,现...

    30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茶文化中的传承-细说“柴烧瓷壶” [图文]
    茶文化中的传承-细说“柴烧瓷壶” [图文]

    一、什么是柴烧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落灰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备前烧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柴烧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土:柴烧可用的泥土(陶土或瓷土)很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泥土(陶土或瓷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

    140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