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大象
邢州白瓷,通称“邢瓷”,不仅是邢台的文化符号,也是当时国家的地理标志。尽管邢窑在历史的尘埃中湮没得踪迹难觅,但它烧造的瓷器以及遗留下的文明碎片却走向了永恒。打开尘封的历史,遥望那片千年的洁白,依然看到那簇不息的炉火。如今,深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邢瓷珍品,依然独步天下,璀璨夺目,闪耀着让人沉醉的神秘之光。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名窑之一——邢窑,究竟在什么地方?相当长的时间里,提起它连“老邢台”人也一头雾水,不知所终。
我最早知道邢瓷,是在学生时代,在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唐朝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一节中,写道:“陶瓷业:邢州白瓷像银像雪,越州青瓷像玉像冰。”为了让学生增加记忆,老师还编了一首歌谣:“邢州白瓷越州青,巩县三彩很著名……”并进一步解释道:“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唐朝著名的制瓷地。”
是的,“邢瓷”的产地在邢台,但是,教科书说得相当笼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名窑之一——邢窑,究竟在什么地方?相当长的时间里,提起它连“老邢台”人也一头雾水,不知所终。
这个“唐朝著名的制瓷地”,也就是“邢窑”的制作区域,究竟在哪里?经过考古学者的考证,认为它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窑区,包括内丘、临城、邢台县等地的窑址均为邢窑不可分割的部分。“其遗址主要位于河北省内丘、临城、邢台三县和邢台市区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泜河、李阳河流域,集中在临城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见文物出版社2007年4月版《千年邢窑》张志忠《邢窑综述》)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按现在话说,是一个规模巨大的陶瓷产业聚集区或者说产业园区。
白釉凤首贴花皮囊壶
关于“邢窑”生产的瓷器之美,文献是这么记载的。陆羽在《茶经》中评价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在《新唐书》《大典六典》《乐府杂录》《长庆集》等众多文献中均有关于“邢窑”的描述。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可谓精美绝伦。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如乐响。同时,也因其数量增多,又因其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
白瓷是“邢窑”系列产品中的精品。“邢瓷”的白,很难用文字来形容,因此古人只得用一句“类银类雪”敷衍了事。其实,产于邢州的白瓷既不像银更不像雪。究竟是什么样的白色?牙白,米白,乳白,云一样白,纸一般白,也都不是,似乎是白中泛灰泛黄泛青或者泛蓝吗?也不太确切。但一见到这种颜色的瓷器是否“邢瓷”,专家们一眼就能认定和鉴别出来。因此,“邢白瓷”具有的抽象表现力和神秘感,超越了世界上的任何色彩,这也许正是“邢瓷”的无与伦比之处。我在临城工作期间,曾与当时的县文物局局长,现在的省陶瓷艺术大师、省民间工艺美术家、邢瓷技艺传承人张志忠先生,一起组织研究恢复邢瓷作坊的工作。他对我说,能不能烧造出唐代那种白色的“高仿邢瓷”,关键是“配釉”,能配成那样的白色,很难,如同中药的处方,缺少一味也不成。其实,邢白瓷的绝妙还不仅仅在釉的配制上,在光照和距离的作用下,才会传达出那种妙不可言的属于白色光谱家族中令人沉迷的魔幻般的色泽。
白釉双鱼背壶
回顾邢窑的历史,那通红的炉火绵延近千年。北朝露端倪,成形于隋,盛兴于唐,五代转入低谷,北宋再次中兴,延续至金元,到元末逐渐尘封于地下。此后,仍断续延烧近千年。在后唐、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各个时代,战事不断,邢州地处各国交兵的中心地带,致使本地民众逃避战乱而举家大批南迁。于是,一些技艺精湛的邢州窑工和技师甚至是声名显赫的“陶瓷专家”,得到了朝廷的保护以及南方人的欢迎,为他们划地建村。至今,在河南汝州大峪镇的大山深处一个930多口人的小山村,还有浙江湖州一个869户共3157人的村庄的名字,仍以“邢窑村”相称。
邢窑炉膛熊熊燃烧的烈焰,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锻造出了一百多项装饰工艺和陶瓷品种。随着窑民们的迁徙,一批批、一代代陶瓷艺术家所携带着的摧枯拉朽般的炽热和温度,在中华大地的薪火相传。
邢窑被誉为中国的第一代官窑,邢瓷被誉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美瓷佳品,由此邢州也被称之为“北方瓷都”。
自唐代起,邢瓷奠定“南青北白”的时代格局,后来,邢州渐渐发展成为我国白瓷的烧造基地和外销瓷基地,朝廷为了满足御用瓷的需求,特意在邢州设立了管理官窑的机构——“进奉瓷器院”。于是,邢窑被誉为中国的第一代官窑,邢瓷被誉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美瓷佳品,由此邢州也被称之为“北方瓷都”。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唐代邢窑遗址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中外陶瓷学者关注的问题。曾经一度,邢台的许多地方也为“哪里是邢窑所在地”而争论不休。
白釉鹦鹉形杯
李肇《国史补》中有“内丘白瓷瓯”的记载,故一般研究瓷史的学者都认为邢窑的遗址当在内丘。可是,河北的陶瓷研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从1952年起到1972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曾对邢台地区所辖的沙河、邢台、内丘3县进行过7次考察,虽发现一些窑址,但唐代的窑址却始终没有发现。
到了1980年,又向北在与内丘相邻的临城县进行普查,终于在这个县的祁村、岗头村、西双井村发现了大量的白瓷碎片、窑具、柴灰等邢窑遗迹,以及近20余处古窑遗址,并出土了较完整的玉环底碗、玉璧底碗、瓷马残件、执壶等白瓷器物。所以,《中华文明史》明确指出,唐代白瓷“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1980年11月18日,新华社刊发《“邢窑之谜”初步揭晓》的文章,第一次公布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此后,邢窑与邢瓷的发掘与研究不断深入,相继召开了多种形式的鉴定会与研讨会。
2003年5月至8月,在内丘县步行街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邢窑遗址群,不仅出土了细白瓷、透影白瓷,还发现了“盈”字款标本,并且首次出土了“官”字款标本。随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邢台市文物部门联合对部分邢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隋唐时代的灰坑、窑穴、作坊等遗址100多处、窑炉10座和大批陶瓷器、窑具。此后,通过田野考古,中外史学界对“邢州白瓷”的烧造区域终于有了大致的界定,确定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应该在邢台市临城和内丘一带,“邢窑所在地之谜”终于破解了。
邢窑烧制的瓷器种类丰富、品种繁多。从用途上分,既包括餐具、酒具、盥洗具、文具、储藏具、工具等生活用品,又包括佛教用具和明器;从胎釉分包括精细白瓷、粗白瓷、黄釉瓷、酱釉瓷以及唐三彩。邢窑白瓷,庄重大方,雍容华贵,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堪称瓷中精品。唐宋时就被当做贡品大量运往京师并远销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有邢窑白瓷出土。值得一提的是,邢窑还盛产唐三彩,是我们历史上烧造唐三彩的三个著名窑口之一。陶瓷学者经过对邢窑出土实物标本分析后认为,邢瓷不论是胎质和釉质,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无疑需要极高的焙烧温度,据计算,邢瓷的胎质和釉质,是经过138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
十年前,英国《独立报》曾发表长篇文章《1200年前的沉船宝藏告诉你一个未被探触过的中国》,讲述了发现“黑石号”沉船的传奇故事:当时一个叫沃特法的德国人,从东南亚海域打捞出价值连城的沉船珍宝,从而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财富。沃特法在这艘“黑石号”沉船上,发现六万多件中国瓷器,其中有邢窑瓷器一百多件。在这些众多窑口的瓷器中,唯有邢瓷少有因海水长期侵蚀胎釉剥落的现象。因此,论及当时中国瓷器的品质,考古工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邢瓷天下第一。”研究瓷器的学界有句名言:“世界陶瓷发祥于中国,中国白瓷发祥于邢窑。”
对于邢瓷那昔日的辉煌,我们只能靠史书只言片语的记载和挖空心思的推断想象。而临城、内丘邢窑遗址的考古成果证明,这里曾经是历史上大规模的“陶瓷产业园区”,探究其成因,无疑可资现代陶瓷业发展所借鉴。
如今,历史的烟云散尽,我徜徉在临城最南端与内丘县毗邻的磁窑沟村到北端的祁村、黑城一带,那近20余处连废墟都十分模糊的邢窑遗址上,眺望着一片片沃土,打量着泜河水,凝视一座座农民们兴建的生产耐火砖的隧道窑,茫然深思。是的,如同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样,任何一种产业在某个地区聚集或兴盛,都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因素,而邢窑在临城之所以能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与临城境内三大资源休戚相关。
一是用土。瓷器由黏土(主要是高岭土)烧制而成,而在内丘北部至临城黑城乡祁村、刘家洞村、竹壁村这一带,地表不深处铺陈着一条优质高岭土的资源带,在2004年以前,当地农民打洞取土,自建土窑(俗称馒头窑),一直沿袭着最为原始的倒焰窑生产方式烧制耐火材料远销外地,其生产企业62家、烧制窑118座、耐火加工户65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2005年,临城县政府为取缔非法开采和资源浪费,对土窑进行关闭、治理、改造,当年便相继建成了6家耐火材料隧道窑,可见,这里有着邢窑群集的自然资源。二是用水。除了烧制瓷器需要优质的水源外,瓷器外运也极为重要,当时由于陆路交通不便,水运是相当重要的运输途径,据考证,当时在这里制作的大量瓷器,大多是通过泜河再经大运河运往各地或至天津港、扬州港即“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的,而当时的瓷器工业园区,就分布在泜河两岸。三是用柴。据专家介绍,隋唐时期以木柴烧窑,宋朝以后南方仍然以杂木烧窑。可见宋、金之前的邢窑是以树木作为燃料的,试想,30多公里长的窑场,供应大唐王朝以及大唐的附属国的陶瓷需求,每天不知要烧掉多少木柴才能烧制出那么多瓷器。因此,当时这里的大片林木,已被砍伐得差不多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当年路过临城,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予初赴中山,连日风埃,未尝了了见太行也。今将适岭表,颇以是为恨。过临城、内丘,天气忽清彻,西望太行,草木可数,冈峦北走,崖谷秀杰。”可见北宋时期南太行山已遭受沙尘暴的侵害,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此为唐代在这里“透支”伐木烧窑制瓷所致。
尽管邢窑在历史的尘埃中凐灭得踪迹难觅,但它遗留下的瓷器以及携带的文明碎片却走向了永恒。如今,在北京的陶瓷专家和陶瓷民间爱好者那里,我看到了他们对邢瓷的狂热和情有独钟。2006年9月初,我有幸接待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一行4人,他们专程来到临城考察邢窑遗址,说起邢瓷,我看到耿先生脸上洋溢的全是虔诚和激动,谓之“盛唐风韵,盈库珍品”,并感叹于临城对邢窑遗址的重视与保护。是的,邢窑遗址的保护,已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拨款进行规划。此前,为恢复邢窑的生产与邢瓷制作,临城成立了“河北省邢窑研究组”,并仿制成功18种邢窑产品。邢瓷的烧制技艺,已被当时在临城县陶瓷厂当工人的张志忠继承发扬,他利用我国传统的拉坯技术,建造了自邢瓷断代后第一个专门烧制邢瓷的作坊,他当时烧制的邢瓷,竟被收藏家当真品珍藏。
有关邢瓷的故事仍在继续。2012年4月间,在内丘县城区建筑施工时,又发现了一处庞大的窑群遗址,共有8座窑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20多天的考古勘探和清理,发现北朝至清代的窑炉、墓葬、井、灰沟、灰坑等,出土瓷器和窑具残片数以二十万计,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有“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从发掘的现场看,这些窑炉保存得十分完整,其粉窑门、火膛窑床等都基本完好,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中有4座窑炉,环绕在一个工作场地,和之前在其他地区发现的窑炉不太一样,这是对邢瓷特殊制作和烧制方法的进一步揭秘,有着极为重要的考古意义和文化价值,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和产品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资料,同时也为邢窑历史推至北朝提供了重要的物证。2013年,“河北内丘邢窑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内丘也准备筹建高标准的“邢窑考古遗址公园”和“中国邢瓷文化产业园”。
在不久的将来,邢瓷将在邢襄大地恢复它那穿越千年的耀眼白光,续写陶瓷世界的传奇和辉煌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