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红色年代
四座传奇窑厂
诞生钧瓷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产品
那段历史如同作品一般浓墨重彩
留给世人
无尽的思考与启示
和难忘的红色记忆
随着世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近年来,“红色钧官窑”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与藏家的话语中。
“红色钧官窑”,特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先后成立并烧造钧瓷的地方国营禹县神垕钧瓷厂、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一厂、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二厂、神垕镇东风工艺美术瓷厂。虽然这4个厂历时不过30余年,但为钧瓷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大批钧瓷艺人,研发出多项钧瓷烧制技艺,烧造出大批钧瓷精品。
培养了大批钧瓷艺人
从20世纪50年代末恢复钧瓷生产开始,通过钧瓷老艺人的言传身教,众多钧瓷艺人迅速成长起来。
钧瓷烧造技艺非常复杂,而且72道工序都有特殊要求。从历史上看,它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4家“红色钧官窑”使用人员最多时达到5196人。大约有4000人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比如手拉坯、配釉、施釉、装、烧窑等,而且这些人至少掌握两门以上技艺。各厂也不缺乏一些“T型”人才。这些“T型”人才对72道工序都很熟悉。据统计,当时掌握全面技术工艺的生产骨干有50余人。目前这些人多数已成为各窑口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艺术总监等。
大鹅颈瓶
在“红色钧官窑”时期,工人已从纯手工劳动向机械化过渡。比如拉坯用的泥,已从人力练泥变成机械化练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泥的质量。烧窑的仪器也逐步使用窑炉温度计、室温观测仪等。一些艺人根据釉料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温度的火焰中发生的变化,总结出了“三勤两少”钧瓷烧窑法和“三净一把关”装窑法,不仅使钧瓷的烧成合格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40%左右,烧窑时间也由32个小时缩短到24个小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活环瓶
如今,神垕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等已有近百位。这些技术骨干中,可以说都与“红色钧官窑”时期的技艺传承不无关系。他们多数是从“红色钧官窑”走出来的,掌握了比较全面的钧瓷烧制技艺,从选矿到烧成成品,都能一条龙操作。他们支撑着禹州的钧瓷行业,使钧瓷作品各具特色并烧造出民族艺术精品。这应该是钧瓷艺术继往开来、传承发展的必备条件。
菊口双龙瓶
研发出新的制钧技艺
“红色钧官窑”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相继兴建的。在那个时代,钧瓷生产得以恢复。真正进入“红色钧官窑”历史时期是1958年4月。当时,地方国营禹县神垕钧瓷厂成立,河南省工业厅派出技术人员协助恢复钧瓷生产。在李志伊、刘保平、任坚的带领下,老艺人卢广东亲自开展创造性研发、攻关,众多钧瓷艺人通力协作,经过123窑的烧制试验,终于复烧成功。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没有拉坯技艺就做不出素坯,没有釉料秘方就不能配釉,没有窑炉就不能烧造,恢复钧瓷烧制的功绩应该记在“红色钧官窑”的功劳簿上。
石榴瓶
钧瓷新工艺是“红色钧官窑”时期研发的重要成果。在20世纪70年代末,为适应社会对艺术品与日俱增的需求,让钧瓷进入寻常百姓家,4家“红色钧官窑”千访百计提高钧瓷生产数量。他们以硼铅块儿作为熔剂,在釉料中加入1%左右的碳化硅作为固定还原剂,采用一次烧成的方法,在1250℃—1290℃的高温下,用氧化火烧成稳定、鲜艳的铜红釉,并在隔焰式推板窑内批量生产,终于成功烧出钧瓷新工艺作品。
小穿带瓶
“钧瓷新工艺是钧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革新。它的成色高、成本低,为钧瓷的批量生产开创出了一条新路。”(《钧瓷志》,苗锡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113)。失去才显得贵重,钧瓷新工艺作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现在才得以显现。去年,一件新工艺作品《虎头瓶》,在澳门拍出72万澳元的高价,且收藏者趋之若鹜。
虎头瓶
“红色钧官窑”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而且钧瓷在恢复初期因为科学技术日益被劳动者掌握,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的转换逐步加快,所以研发的新技艺也极其丰富。钧瓷艺人加大了对钧瓷窑炉的研发力度,比如倒焰窑、直焰窑、推板窑等相继研发出来,为“红色钧官窑”的技术创新增添了诸多光环。“红色钧官窑”研发的钧瓷烧造技艺是老一代钧瓷艺人创下的丰功伟绩,将载入钧瓷艺术发展的史册,成为永不磨灭的创新成果。
小熏炉
烧造出大批钧瓷精品
钧瓷新工艺作品以鸡血红釉钧瓷为代表。它改变了古老的烧制技艺,以固体还原剂在隔焰推板窑中用氧化焰高温烧制成钧瓷新品。同时,钧瓷新工艺作品制作工艺精湛,工艺操作严格细致,釉美、型美,烧制技艺日臻完善,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在近30年的时间里,4家“红色钧官窑”在恢复创研、试验烧制、批量生产、国礼研发、出口艺术品定制中,烧造了数以万计的新工艺精品力作,其中不乏震撼世人的艺术精品。《寒鸦归林》、《朝天吼》、《奔马》、《关公挑袍》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当时钧美一厂、二厂的鸡血红釉钧瓷作品《虎头瓶》、《荷口玉壶春瓶》、《赤龙虎头炉》以及钧瓷钟表、台灯架等早在1984年9月就荣获全国“第四届百花奖金杯奖”,此后又先后获得4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3项。
角斗之羊
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遗产,这几年“红色钧官窑”瓷器得到收藏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收藏者日益增多,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显现,并有多件新工艺珍品被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收藏。“红色钧官窑”的历史功绩,为禹州市打造出一张城市名片,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起到助推作用,并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永垂青史。
圆形穿带瓶
研发新工艺钧瓷,一开始带有明显的实用意图,烧造有墨水瓶架、茶壶、茶杯、台灯架、菊花盘、啤酒杯、酒壶、酒杯、碗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深受大众青睐,因而也刺激生产,产量大增。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又设计出新的艺术陈列品。例如仿钧瓷造型的《活环瓶》、《奔马》、《秀玉瓶》、《三足鼎》等。由于成本低、价格便宜,新工艺作品很快就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