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永乐青花鉴赏 [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南南 点击 :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明永乐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永乐青花云龙纹 天球瓶 此瓶圆口,颈部粗短,上阔下敛,球形腹硕大,砂底微凹。外口装饰忍冬纹,颈部装饰朵云纹,腹部装饰有云龙纹,云龙回首观望,张口怒齿吐舌,奋爪腾飞,遒劲威武,一展叱诧风云之态。鼻吻向上外翻,下颚胡须向后飞扬,两鹿角压低贴近向后飞扬的数屡鬃鬓,神采奕奕,惟妙惟肖,鳞片描绘精细,片片单独晕染;所施青花料发色艳丽,浓淡相宜,深得水墨画神韵;笔法细致,极为流畅,画面生动传神,气势恢宏,一派皇家之势。龙纹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龙又进一步演变成至尊的王权。如永乐宣德时期的龙最为大气磅礴,威猛雄壮,叱咤风云,是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皇帝的象征。 永乐御窑所出的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存世极为罕见,公私典藏不过数例,分别为: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原清宫旧藏《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二、天津博物馆藏《明宣德款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北京故宫藏的天球瓶与本瓶相似,极为难得,堪称孤品。此瓶为海外回流传世珍品。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明永乐 青花轮花绶带葫芦扁瓶

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30日,编号1451 本品属明初景德镇御器厂经典造型之一,极受中外皇室青睐。形制别于往昔中国瓷作,创思灵感源于波斯,开辟蹊径。其瓶口修长,边廓规整,浅足,为永乐大扁瓶之典型特征。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明永乐 青花枇杷缠枝花卉纹莲子碗

鸡心碗,流行于明永乐、宣德时期。直口深腹,内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鸡心状,小圈足。内壁口沿绘一周海水纹作为边饰,内腹绘六朵缠枝花卉纹,碗心双圈内绘折枝枇杷。外壁口沿绘回纹一周,腹绘条形莲瓣纹。瘦长条形莲瓣纹,首见于明初青花瓷,将其绘于鸡心碗上,既符合碗的形式变化,又使饰纹本身增添了神采,突出了永宣时期青花瓷的时代特点。鸡心碗为永乐时期创新产品,宣德朝仍广为流行,两者的区别是:永乐碗体轻,足矮,莲瓣单体细长,青花色浓;宣德碗体重,足高,莲瓣多双层短宽。此件鸡心碗造型美观大方,体轻而壁薄,纹饰疏朗明快,胎质洁白细腻,露胎处呈浅桔色。间带铁质斑点,釉底。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光线柔和,包浆自然。青花色泽深沉浓艳,略有晕散,为典型“苏麻离青” 料。笔路中有含钴的“铁锈斑”,在绘画中笔墨的深浅形成自然的浓淡变化。实为永乐佳品,极为珍贵。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明永乐 青花鸳鸯纹压手杯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压手杯

侈口厚唇、弧腹、圈足,造型优美。通体施莹润如玉的白釉,苏麻离青钴料装饰,外口沿下绘一圈单弦纹,下面绘一圈梅花点,再以双弦纹相隔,腹部主题纹饰绘缠枝莲花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内口沿下绘两道双弦纹,杯心单弦纹圈内绘鸳鸯戏水纹,正中心双弦纹内书写“永乐年制”篆字款。底部露胎,胎质细白坚致。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官窑中的珍稀品种,在市场上价格不菲。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清康熙-雍正 仿永乐青花莲瓣鸡心碗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青花四季花卉纹菱口大盘

物造型美观,制作精细,画工精美,且较一般之永乐作品形制略大,为近两年来拍卖市场所罕见,相似者可参照孙瀛洲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之藏品。此类大盘器型始见于元代,非中国传统瓷器造型,而与中亚陶器及金属制大盘十分相似,应为适应中亚伊斯兰国家需要所制,是当地贵族围坐吃抓饭之宴饮佳器。其口沿边饰的缠枝花卉纹更见浓郁的中东伊斯兰艺术之风格。当时不止景德镇御器厂一处烧制,龙泉窑亦曾烧制与此器形、纹饰一致的各式大盘。元至明初中西海陆文化贸易交通发达。永乐朝郑和下西洋,极一时之盛,故其不但是陶瓷史中的重器,也堪称中西交流的宝贵见证。 盘口呈盛开的十二瓣菱花形,撇口折沿,浅弧腹,矮圈足,细砂底,局部泛火石红亦非常自然。胎体厚重坚实,施釉肥腴,釉色白中泛青。通体以青花为饰,盘心饰五朵缠枝花卉,有牡丹、山茶、芍药、西番莲等,内外壁绘十二式折枝花卉,计有萱草、栀子、芍药、荷花、水仙、山茶、月季、牡丹、石榴、菊花等,均以小笔触勾勒,浓淡深浅, 绘画灵动精妙,一如水墨作画,表现力极强。青花发色明快,浓淡有致,釉面纹饰有自然形成的结晶斑点,即是使用进口青料“苏麻离青”所形成之“铁锈斑”效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为永乐官窑青花最具代表性器物之一。 此类盘的口沿纹饰有两种,一为常见的海水波涛纹,二即此盘的缠枝花卉纹。后者明显带有中东伊斯兰装饰意味,较为少见。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永乐青花鉴赏  | 陶瓷知识

明永乐 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

相关文章

  • 依山伴堂,臻于宋韵[图文]
    依山伴堂,臻于宋韵[图文]

    依山堂,依山傍水,穆坐华堂。有品瓷器臻于“宋韵”,宜赏、宜品、宜用。日日伴君生雅致,回味无穷。宋韵之色一抹青色含深情“宋韵”代表之色,非青色莫属,带着几分淡泊、简约,脱胎于凡体,而臻于空灵。在中国最古老的书里,青色是五大色彩之首(青赤白黑黄),东方谓之青,也寓意着美好的到来。宋官窑色即为青色,有别于其他时期瓷类的鲜亮张扬,将淡雅做到极致,在简单平淡之中显出了似道的深远意蕴,沉醉其中。青色,并不容易...

    81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元代小众窑场瓷器:特色鲜明品类丰富[图文]
    元代小众窑场瓷器:特色鲜明品类丰富[图文]

    元铁店窑火焰青釉碗黑釉剔花也称剔地留花,是金元时期晋北地区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等最突出的装饰方法,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其制作工艺是先施黑釉,再在釉上勾勒纹饰轮廓线,然后将纹饰之外的釉层剔掉,露出或深或浅的胎体本色,再以尖状工具勾划纹饰的细部。与磁州窑的白地剔花产品相比,晋北地区的黑釉剔花瓷普遍不施化妆土,纹饰风格更为粗犷。产品造型常见碗、盘、小口瓶、玉壶春瓶、大罐、带系罐等,体形高大的器物一般有...

    76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乾隆狮子纹青花瓷罐[图文]
    清乾隆狮子纹青花瓷罐[图文]

    图中所示这件清代狮子纹青花瓷罐,高12.8厘米,最大直径13.2厘米,口径6.7厘米;圆腹广口,品相完好。其器型规整大方,胎质洁白细润,胎体厚薄适中,釉质细腻莹亮,圈足露胎处呈淡褐色,胎釉结合自然。瓷罐青花发色纯正,富有层次,柔和淡雅。罐身一周以青花绘就五只狮子。五狮图案几无区别,张牙舞爪,头略上昂,双目圆瞪,其颈部、脊柱、腿脚等处有丝丝细毛,后腿跑动,活灵活现间自有动感,狮子周边有火焰及祥云纹,...

    161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Katsuyo Aoki陶瓷艺术作品:预言之梦[图文]
  • 从雍正帝道教信仰看雍正斗彩三秋诗纹丹心碗[图文]
    从雍正帝道教信仰看雍正斗彩三秋诗纹丹心碗[图文]

    图一《胤禛行乐图·乘槎升仙》雍正生为真命天子却信奉道教,且是清朝诸帝中崇奉道教最为突出的一个,在《胤禛行乐图·乘槎升仙》(图一)中,雍正皇帝身着道装,渡海神游,仿佛预示着雍正皇帝对于炼丹仙术,得道成仙的理想追求。另还有:现藏于北京故宫《雍正道装双圆一气图》(图二),雍正帝身着道装扮成道士背依松树,面前放置仙气缭绕的葫芦瓶与道士交谈,场景宁静祥和,超越世俗,一副意在求得道神灵的保护,以求长生不老并能...

    28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织金广彩堪称“本地宝”[图文]
    织金广彩堪称“本地宝”[图文]

    读者提供的广彩大碗图片,小图为细节现附上18世纪广彩大碗的图片,大碗直径为24英寸左右,品相完美。希望专家能帮忙鉴定。从图片看,这件广彩是晚清时期的器物。有的收藏者可能对这件藏品怀有疑问,认为其并不具备广彩独有的“面相”——大红大金。其实,晚清时期正值广彩的创新期,其时烧制的广彩面貌与传统广彩有很大区别,最大特点就是不使用传统广彩必用的“西红”(即玫瑰红,与江西景博华德镇的胭脂红相似但薄而匀),而...

    42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浅绛彩和新粉彩瓷的收藏[图文]
    浅绛彩和新粉彩瓷的收藏[图文]

    浅绛彩笔筒分清浅绛彩和新粉彩瓷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浅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彩, 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纹饰效果与纸绢本上浅绛画效果近似。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等。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称浅绛彩的开创者是程门。浅绛彩以深厚的文人绘 画风格,深受时人喜爱。当时景德镇诞生了一批画浅绛彩的名家。此类作品冲破了以往官窑的陈规束缚...

    143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外销的明代瓷调温器 [图文]
    外销的明代瓷调温器 [图文]

    偶然翻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得知南宋道家典籍《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以下简称《丹经》)中介绍了一套成系列的炼丹器,这些炼丹器分别配备不同形态的温度调节器,竟获得了意外的启发。《丹经》中记录的炼丹器无疑在科学史上拥有不可轻估的地位。其中的温度调节器系列就颇为神奇,它们被刻意设计成不同形状、不同容量的盛水器,顶部是个敞口水盂(名为“水海”),二者之间以密封水管相通。炼丹时,把容水器置于“鼎”即反...

    55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盘点世界各国馆藏的中国瓷器[图文]
    盘点世界各国馆藏的中国瓷器[图文]

    浸泡阿喀琉斯图餐盘 中国江西景德镇 清•乾隆;约1737—1740年 奥古斯都•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捐赠 大英博物馆藏(Franks 892+)德国加装银支架杯 中国江西景德镇 明•嘉靖(1522-1566),约1583年在德国慕尼黑加装支架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M.16-1970)青花“美第奇瓷”盘 意大利佛罗伦萨 约1575—1587年 为纪念艾达•布劳伊特夫人,由埃里克•布劳伊特捐赠...

    138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仿古瓷器巧识别 提高眼力注意七点 [图文]
    仿古瓷器巧识别 提高眼力注意七点 [图文]

    古瓷器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

    140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国宴瓷有多讲究:一种餐具釉面使用13种颜色[图文]
    国宴瓷有多讲究:一种餐具釉面使用13种颜色[图文]

    国宴瓷“被指定为2014 APEC首脑会议午宴用瓷之初,我们一共设计制作了210套餐具。最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真正摆到国宴餐桌上的只有二十多套。”说起为去年APEC午宴定制餐具的过程,华光陶瓷设计总监、国内知名原创陶瓷设计师何岩,语气中带着骄傲和唏嘘。两个多月前,由何岩领衔的华光团队一手设计打造的“国彩天姿”餐具系列,通过了各种挑剔的审核,被摆放在21位国家首脑的面前。温润晶莹的陶瓷釉面上,...

    577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青瓷鸡首壶是最早“有嘴”的壶[图文]
    青瓷鸡首壶是最早“有嘴”的壶[图文]

    实心嘴鸡首壶。刘浏 摄有句俗语“宁为鸡首不为牛尾”,而六朝的“设计师”可能是最热衷“鸡首”的人,他们把瓷土雕成鸡头装在壶身上:起初为装饰,之后鸡喙被打通。自此一种全新的器具诞生,鸡首也成为后世所有酒壶、茶壶壶嘴的原型。   空心嘴鸡首壶。刘浏 摄鸡首壶是六朝博物馆展出众多文物中的臻品之一。在展厅一层、二层,游客能看到从南京雨花台等地区的六朝墓葬中出土的鸡首壶,它们大小不一,造型基本趋于...

    63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帝王御用:双耳掐丝珐琅开光麒麟梅瓶[图文]
    帝王御用:双耳掐丝珐琅开光麒麟梅瓶[图文]

    珐琅器皇家御用之器——珐琅,掐丝珐琅之所以在几百年里成为宫廷专有的华贵艺术,一方面因为铜胎掐丝珐琅价值不菲,尤其是元、明时期的掐丝珐琅器,胎体厚重,全由纯铜制成,极少的甚至用金做胎;另一方面,掐丝珐琅与生俱来的钟鼎富贵之气,与文人阶层的隐逸风度形成极大反照,因此被历代帝王当作独一无二的皇权与财富的象征。五闲堂此次征集得一件珐琅臻品——双耳掐丝珐琅开光麒麟梅瓶。此梅瓶不仅传承了珐琅特有的华贵和瑰丽,...

    20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作品欣赏:奇特的生物[图文]
    陶瓷作品欣赏:奇特的生物[图文]

    Eva Funderburgh 是一个来自西雅图的陶瓷艺术家。他接受了化学和雕塑的学习中,不断的将精力集中在他自己的那些奇特生物的陶瓷作品上。并且不断的探索着制作陶瓷工艺时候对于颜色和火候的控制,营造出奇特的效果,让这些奇怪生物展现了栩栩如生又古怪精灵的造型,可爱之极。...

    45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老窑瓷: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赏析[图文]
    老窑瓷: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赏析[图文]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的动感。盏托中心内凹,刚好稳稳...

    183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