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乌饭果 点击 :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清末的民窑瓷器

现代瓷器,从何时成了赝品代名词?

瓷器收藏,是收藏行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门类,也是最为老百姓(603883,股吧)认可和关注的门类。早年间各种潘家园捡漏儿的故事,也多数是发生在瓷器之上。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陶瓷制品,甚至有些陶瓷制品会传承几代人。所以,当发现这样的老瓷器居然能让人一夜暴富时,人们的价值观一下子就被颠覆了。旧瓷器或者古瓷,一下子就成了瓷器收藏的代名词。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

清末的民窑青瓷

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市场上真正值钱的古代瓷器多数已经被收进了个人博物馆。而人们收藏的热情却被各类收藏节目挑拨的异常高涨,这样就给了一部分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各种高仿的现代仿古瓷来蒙骗消费者。随着各种类似新闻的爆出。现代瓷或者仿古瓷,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成了假货、赝品的代名词。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

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重新回顾一下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现代瓷或者仿古瓷多少是有些委屈的,其实他们是替那些投机的奸商们背了黑锅。当别人用刀砍伤我们,我们应该咒骂惩罚的是伤人凶手,而不是那把刀。同样的,我们在面对仿古瓷骗局的时候,最先要关注的是骗你的奸商,而不是那件道具。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陈列在博物馆里的青瓷

如何看待现代仿古瓷?

所以,正确认识仿古瓷,是陶瓷收藏行业最应该跟大家说清的一件事。其实,在学习瓷器制作的过程中,仿古是一个必须经过的过程。就像小学生写作文,总是要先学着课本的例文去写,慢慢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而现代仿古瓷,可以说是现代瓷器大师们的练习作品。真正懂瓷的人,会将这种瓷器作为一种潜力股去收藏。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练习作品就成了像达芬奇手稿那样的值钱货。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周华老师的青瓷作品

龙泉的周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以仿古瓷震惊全国的陶瓷大师。相信大家也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事古董交易的商人,在过海关时被拘捕,罪名是文物走私。原因是在他的行李箱里,发现了五件青瓷文物,其中一件更是绝对不允许走出国门的珍品!

这在当时可谓是轰动整个古董圈的大案。那件青瓷作品在后来的无数次鉴定中,都被认为是真品,甚至故宫的青瓷专家们都开具了国家一级文物的鉴定证书!所有这些鉴定结果,都直指一件事:这件作品是真的,而且极为珍贵。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

然而,真相却实实在在的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那件所谓的一级文物,只是周华老师制作的一件仿古瓷器。甚至在众人的监督之下,他重新制作了一件同样的作品。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笑着说故宫的专家都是些“砖家”。但是,相信知道事件经过的人都会感叹,现代瓷匠的制作工艺,竟然已经达到如此高超的境界!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网络售卖的日用瓷

艺术瓷与日用瓷的区别

既然现代的工匠们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技术水平,那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现代瓷器不值钱呢?原因可能在于,拥有这样技术的大师作品,不适合用来日用,只适合用来收藏。这些大师作品,基本都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每一件都是稀世的珍品。有些甚至不等流入市场就已经被收入私人博物馆了。咱们这些平常的消费者,连见都见不到,当然只能以自己见到的日用瓷做判断标准。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李震老师的青瓷作品

所以,当大家在购买瓷器时,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目的,是收藏还是日用。日用的话就选择物美价廉的工艺瓷;收藏呢,则重点找一些现代的大师作品。

与古代瓷器收藏相比,现代大师的一些作品反而更值得新入行的收藏爱好者,因为这些大师作品大多没有赝品,价格也相对要低一些,对于培养陶瓷审美有很大的帮助,当真正看懂了陶瓷艺术,想要追本溯源的时候,再开始古瓷收藏,才算得上是陶瓷收藏的正途。

艺术瓷与日用瓷:别以为现代瓷都是便宜货 | 陶瓷图片用鸡缸杯喝茶的刘益谦

试想一下,除了像刘益谦那样的富豪大亨,谁会平时就拿着价值上万的茶盏喝茶呢?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瓷器,被统称为日用瓷,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工艺瓷。制作上以模具制作为主,造型优美,价格低廉。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也决定了这一类瓷器只适合日用,不适合作为收藏品。

相关文章

  • 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图文]
    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图文]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见图),曾为清宫旧藏御用瓷器。其高3.8厘米,长15.7厘米,宽10.5厘米,不仅造型生动别致,而且颜色搭配鲜艳美观,体现了当时瓷器成型及烧制工艺极为高超的水平,可谓瓷中极品。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蓬中有可活动的莲籽,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足。底书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所谓“香橼盘”是...

    165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南京六朝博物馆陶俑撒娇 演绎求红包摇断手[图文]
    南京六朝博物馆陶俑撒娇 演绎求红包摇断手[图文]

    “撒娇”今年过年,大家忙着抢红包,六朝博物馆里,一组“撒娇”“求红包”“摇断手”的六朝俑,也借由微信传播红了。很多参观者在博物馆里寻找它们,给它们拍照。六朝博物馆的木质名刺也“火”了。据说,名刺是贺卡的前身,古人拜年,就用名刺。“求红包”“摇断手” 一组萌俑,演绎微信红包热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六朝博物馆,上二楼,看到一排造型很萌的陶俑。其中两个陶俑面带笑容,左手横在胸下,右手握拳向...

    181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人间紫砂之四:显著中的微观精神[图文]
    人间紫砂之四:显著中的微观精神[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彩粉灵芝方壶” ◆ 刘运辉紫砂壶钮,称的子,也叫摘子,还说成摘手。功能上,为打开壶盖方便而设的一小小之钮。在壶的部件中,显著而高傲,是壶画龙点睛之所在。能工巧匠在壶钮上所下的功夫之深、心思之多,从丰富的钮名便可了然,这真是个“绕口令”:圆钮、环钮、桥钮、亭钮、虎钮、狮钮、豹钮、犀钮、马钮、兔 钮、鱼钮、鼠钮、蝶钮、龙首钮、牛鼻形钮、菌钮、桃钮、竹段钮、梅桩钮、花式钮、白果钮...

    106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解读浅绛彩和新粉彩[图文]
    解读浅绛彩和新粉彩[图文]

    陶瓷界所说“浅绛”,借国画术语,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浅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纹饰效果与纸绢本上浅绛画效果近似。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等。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称浅绛彩的开创者是程门。它以深厚的文人绘画风格,深受时人喜爱,此时景德镇诞生了一批绘画浅绛彩的名家。此类作品冲破了以往官窑的陈规束缚,解放了绘瓷者的创作思路,开辟...

    78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马可·波罗——中国瓷器的布道者 [图文]
    马可·波罗——中国瓷器的布道者 [图文]

    欧洲最早提到中国瓷器的是马克·波罗。他是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17岁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元朝中国。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17年,到过当时中国许多城市,还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国后在与热那亚人的战争中被俘,在狱中结识了一位名叫鲁思梯谦(Rusiciano)的比萨战俘,他向这位难友讲了自己在东方的见闻,鲁思梯谦用当时欧洲流行的法-意混合语记录下来,写在羊皮纸上,名为《东方...

    121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日本柿右卫门古陶瓷资料馆藏彩瓷盘日本的瓷器制作始于1610年,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在归顺于日本的朝鲜陶工的帮助下,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日本的制瓷业吸收了许多中国技术,进...

    17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汉代已烧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时期成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青瓷瓷窑。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现黄或淡黄色。晚唐至宋出现纯粹...

    182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收藏:不要低看民窑 错失收藏良机 [图文]
    瓷器收藏:不要低看民窑 错失收藏良机 [图文]

    不要低看民窑瓷器 错失最后收藏良机 —— 瓷器收藏必须走出“重官窑轻民窑”的误区官窑与民窑的定义官窑,有两个概念,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早在唐代晚期就出现了贡瓷,当时的越窑(秘色瓷)和邢窑“南青北白”应该是目前已知的最早贡器。“官监民烧”的贡瓷一直延续到宋元和明早期。而由朝廷(官方)直接出资建早窑厂,专门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真正意义上的官窑,出现在北宋。一直延续到明清。那么,什么是民窑呢?除了真正意...

    35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英国设计师Michael Eden的美丽3D陶瓷艺术[图文]
  • 青瓷中的水滴为何物 收藏为何有难度[图文]
    青瓷中的水滴为何物 收藏为何有难度[图文]

    扇形青瓷水滴(清)想起数量甚众的文房用具,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雅致。除了闻名遐迩的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外,还有很多辅助文具,比如笔筒、笔架、笔挂、笔洗、笔舐、笔船、水滴、水丞、水盂、镇尺、臂搁、墨盒、墨床、印章、印泥和印泥盒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本文的主角,便是其中之一的水滴。水滴为何物?古人在研墨时,要往砚台中加水。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使用水盂直接往砚台内加,不过,水...

    86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与景德镇制作仿古瓷器师傅的对话[图文]
    与景德镇制作仿古瓷器师傅的对话[图文]

    这些事情对瓷器收藏者来说是秘密,对造假的人来说都不是秘密,只要遇到个爱说话的,你问什么他如实告诉你什么。我是搞材料研究的,那年在武汉召开“国际纳米科技会议”,我们单位一位博导老先生是分会主席,不能不去,但年龄大了,不想去,就让我去替他当这个主席。会上正好碰见个景德镇搞陶瓷材料的,散会后就顺路跟他去景德镇看看。当时全国古瓷器造假正在高潮,我是想调查一下造假的情况。到了景德镇,一问宾馆的服务员“哪有仿...

    176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妖娆而不俗的茶叶末釉[图文]
    妖娆而不俗的茶叶末釉[图文]

    淄博茶叶末釉香炉“茶叶末釉”一词始见于《陶雅》:“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据史料考证,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的黑釉,开始是无意中烧成的,釉呈黄绿色,颇似茶叶末,古朴清丽。宋代以后一度失传。清代前期在江西景德镇再度问世,多被用于制作贡品,民间少有。清末民初,淄博博山陶瓷工艺传习所研制恢复了茶叶末釉,质地细腻、造型新颖、工艺精湛、釉色鲜艳。在淄博市的博山淄川一带,...

    105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图文]
    泥与火之歌:渝北古陶器比唐三彩更悠久[图文]

    陶艺作品-水闸门“我对泥有深深的依恋之情,这种情结渗透到我骨髓之中,泥在我的手上被赋予了思想和情感,在窑火的煅烧后,它将成为有灵魂的生命。”—何跃开栏语: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渝北留下了一大批极具工匠精神的造物。渝北区文物管理所现有文物藏品1101件,藏品类别主要有木雕器具、陶瓷器、金属器、石器、玉器、字画钱币、石刻等,独具巴渝民俗文化,是研究渝北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大...

    124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旧器如新才是宝:看看台北故宫这些瓷器有多新[图文]
    旧器如新才是宝:看看台北故宫这些瓷器有多新[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看看这些瓷器,在灯光下是否旧器如新。要是放到地摊上,估计不少人会认为是“假货”。清雍正青花菊瓣花浇清雍正珐琅彩孔雀碗清乾隆珐琅彩山水纹碗清乾隆珐琅彩碗清乾隆粉彩龙纹帽架清乾隆天青釉暗刻花粉彩底碗清嘉庆松绿地粉彩包袱瓶清同治粉彩大雅斋款盖盒...

    42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流落到美国的广彩瓷器[图文]
    流落到美国的广彩瓷器[图文]

    流落到美国的广彩瓷器清雍正广彩仕女图花浇广彩瓷是在清代于广州专为外销而生产的一种新瓷器品种。它吸收明代传统古彩技艺,仿照西洋表现手法,经彩绘、烘烧制成。广彩瓷以色彩绚丽、金碧辉煌、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而著称。广彩因是外销瓷,在中国大陆留藏极少,知者不多。但在欧洲国家特别是美国却留存有大量广彩瓷器。近年,由于国内收藏市场火爆,从欧美回流不少当年外销的广彩瓷。广彩瓷开始为广大瓷器收藏者所熟知。笔者在美多...

    590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